时间:2020年02月03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游泳是人体通过肢体运动在水面上达到漂浮效果,学生对游泳这项体育运动会产生恐惧感。学生在游泳中不配合老师教学,对游泳产生排斥心理,间接影响教师教学计划。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对学生留心观察发现学生产生恐惧原因,通过学生反映状况分析问题想出有效解决方案,让学生从恐惧阴影中走出去快乐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恐惧心理;应对措施;原因
体育论文范文阅读:体育特长生的心理辅导与培养策略
摘要:体育特长生培养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做好特长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特长生的心理辅导与培养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心理辅导;培养策略
游泳是项具有运动价值促进人体自身健康,比较适合大众人群参与的运动。学会了游泳可以自由穿梭在水面中表现自身优越,对于会游泳的人来说在水面中游泳比在陆地上走路要轻松很多,反而对于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面中会显得吃力,比在陆地上走路还要困难。这就需要他们克服在水中的恐惧心理,高校游泳教学中要消除学生在水中的恐惧阴影,对学生所产生恐惧阴影加以分析,根治学生产生恐惧阴影,本文就是对以上所说问题加以分析并解决学生的恐惧心理。
1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形成的原因
1.1环境因素
学生在陆地走路会显得轻松自在而在水中就会困难,这是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差异。学生在一开始学习游泳时,会不太适合水中环境,感觉自己在水面上游泳跟在陆地走路一样脚踏实地,自己漂浮在水面上会感受到脚上无处借力不安的感觉;对于初学者而言他们对水中的环境会产生排斥心理,因为水里环境让他们感觉陌生,会导致学生在这种状况下产生负面情绪而出现心理急躁,就会使得学生本身心理不安放大从而产生安全性隐患;水中闭气呼吸时,需要调节在水中水压带给自身的压迫感,水中闭气呼吸本身就尤为困难,但陆地上空气对人体压力较小,身体不会有太大感触,而水中水压给人体会产生压迫导致呼吸困难,需要做好自身安全防护措施,人体在水中受到压迫自身会开启保护模式,自身本能也会在水面上大声呼救[1]。
1.2学生本身的身体和心理原因
学生对游泳恐惧心理所导致因素有两种表现,分别是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身体因素: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学习游泳的基本准则,而游泳这项运动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每位学生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因此给教学老师带来了诸多麻烦,比如学生体质柔弱,体力差跟不上,四肢不协调等状况,学生本身对下水游泳产生排斥,导致学生在学习游泳中产生失误,会让学生在学习游泳进度中跟不上节奏。心理因素:学习游泳对部分学生而言是比较遥远的代名词,有些学生从小到大就属于“旱鸭子”没有下过水不会游泳,因此,学生一开始接触游泳,会产生心理抵抗打退堂鼓,对下水游泳产生恐惧心理。还有部分学生,自身觉得学习游泳没用处,对游泳产生抵抗情绪,这种心理促使着学生在学习游泳中造成极大影响。
1.3教学方式不合理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游泳这项运动都如同一张白纸,尚且处于空白期阶段,所以老师的指导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有着重要性。现在全国教育模式倾向于考试,忽略了对体育科目重视,对体育科目尤为看轻,导致现在有些学校开课体育内容游泳项目课程并不多,学生对接触游泳运动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自身在教学中会加快教学步伐,使得学生对学习有用的程度有所不同,熟悉游泳的学生会很快掌握游泳技能,接触游泳较少的学生就会产生困惑。教师在教学生游泳中,处于对学生安全考虑表达方式会显得严格,这会使得学生产生“水里危险”这种心理暗示想法,这种想法会让学生学习游泳表现出紧张心理,导致学生下水游泳无法控制身体,严重时会对身体有所损害[2]。
1.4身体的姿势改变
学生原本是站着行走在路面上,而在水中就是换了人体自身体位,要让自身适合水中运动模式,这就会改变自身身体习惯,就像是“邯郸学步”一个道理一样,强制性改变自身身体习惯,这会遭受到身体本能抵抗,学生在陆地上走路是脚踏实地有地面撑着,在水中就不一样,一开始学生不适应在水中行走,漂浮等,无法掌握身体重心,周围更没有支撑点作为支撑物体,学生就会产生恐慌,焦躁不安等情绪[3]。
2针对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解决措施
2.1做好课前学生心理建设
要如何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游泳这项运动当中呢?要加强学生对游泳运动认知了解,让他们掌握在水中的基本动作和应急措施,使得学生在学习游泳方面得到信心促使他们学会游泳。在高校游泳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在下水游泳前做好心理辅导措施,避免游泳时出现安全隐患。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锻炼游泳体能,提高学生锻炼能力养成良好身体素质,这会使得在学习游泳上不会显得吃力困难,每位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各不相同就会产生不同差异,教师要第一时间掌握好每位学生身体素质和能力,在学生游泳中提供指导,使学生在游泳当中更加协调灵活。让学生了解游泳运动好处对身体有所帮助,强化学生对游泳认识。教师可以给刚接触到游泳的学生教授安全知识,小动作,小技巧等,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游泳的信心。
2.2强化游泳教学的安全保护
学生形成对游泳恐惧心理的根本原因来进行着重探讨,主要因素就是学生在水中缺乏安全感不想下水,归根到底认为水会威胁自身生命,只要看到水就会产生排斥,所以学生就不会参与到游泳活动中。这种情况出现时,教师应从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根本原因找问题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最重要的一点要给学生提供安全性游泳环境,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能得以实施,加强学生对游泳环境的信任。让学生清除认知到自身生命能够得到保障,学生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动作要领进行训练,自身生命安全不会得到威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恐惧从而参与到游泳活动当中。高校游泳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制定出一套游泳管理制度,督促学生每天按照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训练,保证学生自身安全。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督促,及时向老师汇报。
2.3加强训练场地的安全措施
学生自身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对水有种排斥心理不想接触;学生本身对水是有陌生感触就像是温顺的绵羊出现在牛群中,对环境尤为不知。对于那些粗壮牛群而言出现了一只骨瘦如柴的温顺绵羊不屑一顾,但小羊对环境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泳池内外要做还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发生事故。在水下环境中,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自身身体状况,做好给学生进行抽筋,呛水等安全对策,应对游泳池内标注好浅水池和深水池之分,避免初学者进入到深水池内,对泳池内水温和换水情况做好管理,定时进行水质排查和换水工作,学校要做到定期给学生进行身体状况检查。在做好整体保护安全措施后,学生才会安全放心学习游泳,帮助了学生在心理上消除了恐惧阴影。
3高校游泳课教学中安全教育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加强教师游泳课教学指导管理
高校教学进行游泳课堂过程中,要对学生讲解游泳课前知识了解如何处理突发状况,加强学生在学习游泳课的安全管理。老师应具有责任心,耐心等解决学生所提出问题,老师应对游泳池标明深水池和浅水池区域,防止某些学生好奇跑到深水池游玩,加强游泳课堂纪律,保证学生能够在安全的泳池内进行游泳学习。高校教师首要掌握好每位学生游泳技能,合理安排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尽快掌握游泳知识,避免在游泳当中出现差池。
3.2加强高校学生身心的安全意识
教师对学生进行游泳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安全知识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发生。在进行游泳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情绪,使得学生放松自身心态调整好情绪,再进行游泳教学。加强学生自身安全给学生多讲些在游泳过程中所出现的隐患,教会学生在突发意外中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具备在水中的救生常识。高校老师在进行游泳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个人身体素质,每位学生生活习惯,自身情况等有所不同,身体素质也会随之改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自身素质情况检查,让学生按照自身素质进行训练,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3.3加强高校游泳器材的设施建设
加强高校游泳器材的设施建设是对学生自身安全的保证,为了保障学生能够安全游泳,学校游泳馆必须要配备救生圈,急救箱等安全设施。可以在救生设备上粘贴一张安全使用说明,避免学生出现错误应用,学校要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保养,更换检查等,保证救生器材能正常安全使用。高校游泳馆可以对水池内设立安全标注,分别对深水池和浅水池,设立明显标志或安全警示牌。保证高校学生对水池深度有所了解,选择自身适合水位区域进行游泳学习。
4结语
游泳运功现在已经逐渐普及,游泳教学中一些安全知识问题是不可忽视。高校教师在以后游泳教学中保证学生能安全游泳,不会在游泳池内出现任何事故,重视游泳教学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熊丽.论高校游泳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8).
[2]徐冠鹏.高校游泳教学学生惧水的原因及对策[J].金田,2015,(7).
[3]蒋施勇.游泳教学训练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克服策略[J].体育时空,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