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2月1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全民阅读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署,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是其重要构成。阅读推广活动以通过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促进人的发展为诉求,这种人本主义精神与图书馆的价值追求一脉相承。一直以来,图书馆推崇“以用户为中心”“以读者为中心”,这一服务精神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应体现为“以阅读体验为中心”的“个体关照”。面对全民阅读工程建设需要,以及全媒体时代的新技术环境,阅读推广不但应把人民作为阅读推广活动对象,而且应将其视为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参与力量。
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有社会属性。一方面,图书馆是一个平等主体构成的公共空间,具有公共性。另一方面,虽然阅读是一项私人活动,但阅读本身体现的是一种理性追求,有助于唤醒个体的主体精神;而且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往往是群体性活动,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方式,因而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应有“社会关照”的一面。现有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更多以促进公众的图书馆利用为中心,不管是在个体关照,还是在社会关照方面,都有其进一步深化的空间。本组专题论文致力于通过对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关照,探索新时期图书馆阅读推广如何通过思想创新、渠道创新、手段创新,放大自身价值。
摘要阅读体验是阅读推广促进阅读行为的关键中介因素,但阅读体验基本构成尚不清晰。文章收集4个网上阅读社区2,044条发帖,基于扎根理论梳理阅读体验构成,提出6个主维度和12个范畴,构建包括一般性体验、支撑性体验和高峰性体验3个层次的阅读体验层次模型。全媒体时代阅读体验复合特征更加明显,文章为阅读体验导向全民阅读活动设计及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阅读体验维度构成阅读行为全民阅读阅读推广阅读社区
语文老师评职论文范文: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摘要:新课改大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素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会影响语文的成绩和能力,关乎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好坏,良好的阅读能力也是学生其他科目的基础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基础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理念,先从现阶段学生阅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入手,继而阐明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以及意义,最后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策略。
0引言
全民阅读工程以促进广泛的阅读行为为目标,但是,怎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才能起到促进阅读行为之成效?按照行为学观点,外界刺激往往通过作用于个体的心理引起其心理变化,进而才会引起行为变化。阅读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1]32。根据体验哲学,体验是思想改变的基础,也为行为提供了理由。也就是说,好的阅读体验往往是阅读行为发生及延续的前兆,也能够成为阅读推广活动促进阅读行为的中介因素。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体验导向的阅读行为研究成为阅读研究的重要领域[2]。
然而,实践中很多全民阅读活动以彰显阅读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提升阅读体验为中心。事实上,在“厌倦说教”的信息时代,在“自我意识崛起”的个性化时代,意义的“推广”远没有意义的“体验”来得实际。同时,在技术推动下,个体可自由选择盈余时间的利用方式、自由确定阅读渠道和阅读方式,阅读体验更成为个体阅读行为选择的主要理由。因此,应将“阅读体验”提升作为当前全民阅读的直接目标,并以此为追求设计阅读推广活动。但是,当前阅读体验研究并不充分,难以为阅读推广实践提供参照。本研究即围绕阅读体验这一心理反应变量收集网上阅读社区用户发帖文本,并基于扎根理论梳理阅读体验的构成内容,以形成对阅读体验构成的框架性认识。
1阅读中的体验
1.1体验
我国的阅读推广研究向阅读行为研究领域的延伸刚刚起步,阅读体验似乎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但事实上体验早已成为其他很多实践领域的重要对象。比如,旅游体验、消费体验、游戏体验、学习体验等均是对应学科的重要学术概念,近年用户体验也已成为信息产品设计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
《现代汉语词典》将“体验”定义为“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亲身经历”[3]。对体验的重视有哲学基础。体验哲学认为,体验是个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以知情相互作用为典型特征,作用于人的对象对人产生意义时而引发的不断生成的具身状态[4]。休谟(DavidHume)指出,人类的“感知经验”是获得“印象”的基础,“印象”则是构成“思想”的基础,人类的每一个思想的产生都有“感知经验”作基础[5]。现代社会对体验的高度重视始于Pine等1998年发表的《欢迎来到体验经济》,指出体验并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像商品和服务一样真实,但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质量标准[6]。
体验如何形成?心理学研究认为,“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意义”共同组成了体验心理机制的完整过程(见图1):始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接触、了解、适应,使得主体形成对客体事物的基本感受(包括对事物物理属性的基本认识和初次接触事物的感性认识)[7]。这种感受促使主体产生对事物的情感反应,积极的情感反应会进一步激发主体对于客体的探究动力。探究则促进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过程,使主体对客体产生新的领悟和意义认知,也深化对客体的情感反应。最后形成对客体的综合感受,即体验综合体。这种体验综合体往往决定了主体是否对客体再次主动接触。
体验与其他心理因素相比有其独特性,可概括为整体性、个体中心性、生成性、价值性等4个特性。整体性是指体验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也是心理过程与心理结果的统一、“身”与“心”的统一。个体中心性是指因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存在体验差异性。生成性是指体验是一种动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主体在特定情境(环境)下产生的,且这种情境会不断地建构和塑造着个体的心理世界。价值性是指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指向价值世界[8]。正因为有这些特征,体验成为思想和行为的铺垫。
1.2阅读体验
阅读是指读者对由视觉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获取作者意愿想法等信息的活动[9]。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与文字相遇,读者与字里行间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在一来一回的螺旋式过程中发展[1]49,这一过程可能使读者获得舒畅、自在、沉浸、独特的正面感受,抑或艰涩、沉闷、厌烦的负面感受。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会影响读者的阅读过程、阅读思维和阅读态度,塑造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10]49。因此,尽管很多时候阅读体验被指向读者在阅读数字内容或纸质内容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情感上的主观感受,但这种仅仅是阅读体验的狭义理解。广义看,阅读体验泛指读者在阅读前已有的阅读体验预期,以及阅读中及阅读后产生的主观感受。这些感受不仅受阅读内容本身影响,还受多种外界因素所影响,又对后续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1.3阅读体验的特征
阅读体验有着一般体验的共性,又有其特性。(1)阅读是读者高度参与的体验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是积极的,且有高度的个体意识,文本仅仅是读者体验的一部分,或者为他们新体验的生成提供条件。对此,阅读研究者看法高度一致。Peter描述道:“我们用熟知的事物将书殖民化,把书中的人物放逐、调遣到自己更为熟悉的土地上。”[11]Bakhtin认为:“只有通过对阅读对象反应,与其展开一场对话,阅读的意义才得以产生。”[12]Kirkpatrick等[13]、S?lj?[14]甚至认为阅读教学可能会干扰阅读质量,因为会干扰阅读中读者的主动性发挥。
(2)阅读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体验。阅读作为一种对话,首先发生于个体与文本之间,后来会延伸到文本之间、读者与读者之间。比如,“粉丝阅读”即是一种社会过程。HenryJenkins认为:“在这种社会过程中,个人的阐释经过与其他读者的不断讨论,进而被塑造和巩固。”[15]
(3)阅读体验是在场完成的。阅读是一个在特定情境下随着时间过去而形成的建构性的、选择性的过程[1]48。因此,Balling提出,阅读体验具有时间维度,可将其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3个阶段,每个阶段影响体验的因素不同,但读者不会将经验和经历描述为单独的现象,而是将实际阅读体验和阅读结果描述为一个整体,如一个硬币的两面;阅读体验的3个阶段间还会发生铰链式的相互作用[10]47[16]。Mann认为,可以利用学生过去的体验和未来的愿望捕捉阅读的质量,也就是学生的“意义之网”(WebsofSignificance),并在这一背景框架下定义当时的特殊阅读体验[17]。
(4)阅读体验具有具身性。具身认知是一个哲学概念,强调认知的形成是身体、体验、环境等因素作用的结果[18]。尽管阅读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受到阅读场所、阅读载体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读者可以通过记录笔记、交流分享、评论转发等行为将体验进一步具象化,加深阅读感受。这种真实性、客观性有助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高质量、沉浸性的体验。古时对图书装帧的推崇,今日对网红图书馆、网红书店的关注,都是阅读体验具身性特征的反应。
2阅读体验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阅读体验的研究启动较早,主要围绕阅读体验的影响因素展开。Cunningham等探讨了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体验和阅读获取能力之间的关系[19];Mann提出不能仅仅将阅读体验看作真空社会状态下的纯粹中立的认知过程,而应该与个体联系起来,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中进行理解[17];Moyo等认为利用社交媒体或Web2.0技术可以增强和丰富个人的阅读体验[20];Huang等比较平板阅读系统和其他数字阅读系统的差异,阐明电子设备实用性、易用性,阅读主体的态度、感知、能力等要素对提升阅读体验的重要性[21];Park等探究了用户对于电子书作为新的阅读设备的感知能力,梳理了影响电子设备阅读体验的主要因素[22]。
国内最早针对阅读体验的研究来自教育学的阅读教学、课堂实践等领域,聚焦于通过体验型阅读提升阅读效果和教学质量,尤其是体验型教学方式及学生良好阅读体验培养等问题已被深入探讨[23-24]。张伟平提出实现阅读个性化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心理体验——高峰体验,实现方式涉及营造师生地位平等的阅读环境和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25]。近年图书馆情报学领域对阅读体验研究日渐发展,从强调阅读体验重要性开始,深入到阅读体验影响因素、阅读体验构成等理论命题。林珊如等采用民族志研究方法调查台湾爱书人休闲阅读的行为和体验,揭示其阅读体验的本质和核心是实现人生的意义建构[26];袁曦临等探讨移动阅读环境下读者阅读行为和阅读体验的变化,基于PAD的阅读体验分析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对于读者阅读过程的影响[27];罗薇借用用户体验的4个层次探讨“好”的阅读体验的标准以及阅读体验的层次,并指出“阐释沉浸”是读者深度阅读的乐趣所在[28];朱明通过访谈调查归纳用户阅读过程中沉浸体验的构成维度[29]。
总的看来,尽管国内外关于阅读体验的理论研究日渐深入,但尚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尤其是对阅读体验具体构成这一重要理论问题的探讨并不充分。典型研究包括:Balling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法探讨良好的阅读体验构成及其价值,提出阅读体验兼具故事性和优美性,审美体验是阅读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10]39;Steenberg通过对阅读疗法应用案例的研究进一步确认了审美体验在阅读体验中的核心地位[30];朱明通过访谈调查探讨高校馆用户阅读沉浸体验的构成,确定能力契合、目标明确、即时反馈、全神贯注、过程控制、意识丧失、时间扭曲、自我兴趣、群体氛围等9个维度[29];宫昌俊等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公共馆阅读体验展开研究,确定图书馆阅读体验的4个维度:体感舒适性、美观性与便捷性、获取性与展示性、团体活动与个人活动[31]。可以看出,现有研究仅从特定角度(如特定载体、特定情境)来理解阅读体验的内容,并没有围绕阅读体验基本构成元素展开框架性探索,对阅读推广实践指导有限。
3研究设计
3.1扎根理论的运用
本研究以现象学为基础方法论,以网络阅读社区的发帖内容作为资料来源和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提取阅读体验的6个维度,并构建阅读体验层次模型。扎根理论是由BarneyGlaser和AnselmStrauss1967年共同提出并完善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质性研究方法,致力于从原始资料中抽象出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属性,并通过它们之间积累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综合的中心理论,成为其他研究进一步收集和分析数据的理论框架。该方法有综合采集、编码、分析等操作,通过开放性编码(OpenCoding)、主轴编码(AxialCoding)、选择性编码(SelectiveCoding)3个步骤,对所抽取的概念和范畴不断修正、完善,建立起一个能够反映现象本质和意义的理论框架[32]。扎根理论的优势在于将实证主义和符号互动理论结合起来,对基于情境、面向过程的理论建构非常具有价值[33]。
3.2数据来源
新技术环境下网上阅读社区层出不穷。阅读社区已成为读者另一个精神家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青少年有参与阅读社区的经历[34]。网上阅读社区沉淀了大量关于阅读体验的文本资源,是研究新技术环境下读者阅读体验的良好素材。
冯亚飞、李桂华从价值网络的角度将这些网络阅读社区分为4类:兴趣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关系导向型、复合价值导向型[35]。鉴于4类网络阅读社区有不同特点,为了使阅读体验相关文本更具代表性,本研究按照该研究的标准,选取4类网络阅读社区中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作为数据源进行研究,包括以兴趣导向型为主的阅读社区——豆瓣,以资源导向型为主的阅读社区——京东阅读,以关系导向型为主的社区——微信读书,以复合价值导向型为主的阅读社区——简书。为保证扎根理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本课题组共16位成员参加此次调研。以小组为单位(每组4人)自行设立具体的筛选标准,分别对1个网络社区中的阅读体验类文本进行数据采集,力求样本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共收集2016年5~6月的用户发帖及评论内容2,044条。
4资料分析
4.1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主要涉及的内容是数据收集和初步分析,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从各个阅读类应用平台中抽取相应数量的主帖和评论绘制成表,然后根据收集内容人工逐条进行筛选,剔除不相关的水帖和无效评论,并对原始文本内容进行逐句编码。对4个调查平台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形成开放性编码的主要结果,共计96个概念。
4.2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阶段,在前期概念范畴提取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二次分析。综合比较各个范畴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经过反复的讨论归纳出12个范畴,并将这些范畴进一步归纳形成6个核心范畴,即6个主维度:审美体验、情感体验、价值体验、思考体验、社交体验和沉浸体验。
审美体验(包括物理审美体验、语法审美体验、语义审美体验)是主体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客体所构成的一种已然的融入和超越的内在状态[36],在本研究中则体现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由物理属性、感官知觉唤起的对于阅读对象的美学意义的欣赏与感受。
情感体验(包括文本角度、行为角度)是指通过对个体内心的情感触动所产生的体验,在本研究中体现为阅读对象和阅读行为本身作用于读者而产生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感受。
价值体验(包括知识价值、行动价值、社交价值、启发价值)是指通过满足主体价值需求所产生的体验。本研究中显示,阅读的价值体验主要包括阅读过程中带来的认知满足、精神满足、心理满足和自我实现等内容。
思考体验(包括联想体验、对话体验)是指启发个体的智力,使其创新性地认识问题的一种体验。本研究中显示,阅读的思考体验在于阅读过程中通过思考这一主观能动行为(包括联想、对话等)获得新的感悟与理解。
社交体验是指在阅读过程中由阅读内容触发的读者想要积极分享、与人交流的内心渴望,伴随着线上、线下等多种交流方式。正如Fuller等指出的,在纸质版到电子版的技术转化过程中,读者的体验不仅来自于不同的媒介,也来自其他读者[37]。
沉浸体验是指阅读过程中的全身心投入状态,实现自我代入感、沉淀感,使读者酣畅淋漓地感受与感悟。
4.3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过程是对主轴编码内容进行再一次的整合和提升。体验具有层次性,比如李泽厚即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把体验分为3个层次: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38]。本研究在阅读体验范畴挖掘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核心范畴的进一步分析,对其再次分层,并根据体验形成心理机制(见图1),结合阅读社区中发帖内容所体现出的体验间逻辑关系,构建阅读体验的层次模型(见图3)。其中,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构成一般性体验,价值体验、社交体验和思考体验构成支撑性体验,沉浸体验构成高峰性体验。一般性体验可发展为支撑性体验,支撑性体验可进一步发展为高峰性体验。
(1)一般性体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较易获得的体验。初次接触阅读对象会产生对阅读对象的关注,包括物理属性、语法和语义方面的直观审美体验,以及针对文本和读者参与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二者共同构成阅读体验的第一层次“一般性体验”。
(2)支撑性体验: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具有较高参与程度的体验,包括对于知识的获取、阅读行为的改变、意识的启发等角度的价值体验。激发主体思考、联想、对话的思考体验,采取多种互动方式交流、分享的社交体验,三者共同构成阅读体验的第二层次“支撑性体验”。
(3)高峰性体验:是指读者深度参与阅读过程的体验。读者对于阅读对象有明确的目标,所承担的阅读任务与个人能力高度契合,能够全神贯注地沉浸于阅读而不受外界干扰,且更多的是自发的兴趣性阅读,能够保证优质的阅读效果。随着阅读体验的开展,体验的层次不断加深,参与者卷入程度逐渐加深,当达到体验的最高层次时,参与者呈现出一种“沉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能够主动与作者、文本进行“交流”,达到时空的失真状态,是一个主动享受阅读的过程。这种“沉浸体验”即阅读体验的第三层次“高峰性体验”。
4.4理论饱和度检验
基于扎根理论得到的理论模型需要通过饱和度验证。为验证阅读体验层次模型中的概念范畴已经足够充分,本研究从基于4个网络阅读社区采集的总体样本中随机抽取200条帖子进行饱和度检验。对这200条帖子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所抽取的相关评论内容符合已有维度和范畴。以豆瓣小组“最近我们读了同一本书”中的读者回帖为例,从中可窥见其从低层次阅读体验到高层次阅读体验的发展过程:
“这个封面实在喜欢不起来,所以很偶然才开读,发现心理学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学科,虽不可尽信全信,但对自我认知和一些习惯思维、潜意识反应是有明显敏感度的。”(从一般性体验到支撑性体验)
“原本以为这种书读起来会很生涩无趣,但出乎意料,这本书非常有趣生动,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许多,让人沉浸其中,值得一看。”(从一般性体验到支撑性体验再到高峰性体验)
“被书名吸引才买了来,读后发现童话中的智慧和哲理小孩子怎么能理解得了,才知道成人童话的概念,对王尔德有了一些了解。每个故事的结局都是不完美的,但转念一想死亡后的天堂有夜莺有快乐王子也有曾经自私的巨人,或许也是其乐融融的场景。觉得最残酷的故事是夜莺与玫瑰,印象最深的是巨人的花园,立意最深刻的是少年王……应该会不定期翻翻的一本引人深思的小书。”(从一般性体验到支撑性体验)
“只是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一首首似有似无的乐章,破烂不堪,又波澜壮阔。每个热闹的场景都那样孤独到骨髓中去,好像透过细密的纸页能望到他们哀伤的眉头,和皱纹中深藏的污垢。却突然又在铺天盖地的大雨里,在他们浑浊的眼睛里,看见难以置信的希望的光。”(从支撑性体验到高峰性体验)
“时隔几年读的第二本星野道夫作品集,很少买这种多图少字的书,感谢它在生活某些艰难的时刻让你跳脱出日常去和自己完全没有联系的世界看一看。”(从一般性体验到支撑性体验)“读汪老的文字像是品茶,四方食事看的我口水都流出来了。”(从支撑性体验到高峰性体验)
5结论
本研究以网络阅读社群中发帖内容文本为数据基础,对全媒体时代的阅读体验进行观察,有3个主要发现:第一,新技术环境下阅读体验的构成多元,可归纳为6个维度,其中不但包括审美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等传统阅读体验维度,还拥有价值体验、社交体验、沉浸体验等维度;第二,阅读体验的6个维度可进一步细分为12个范畴,尤其是情感体验既有文本内容引发的感受,也有由阅读行为引发的感受,而价值体验既有知识价值,还包括行动价值、启发价值;第三,新技术环境下阅读体验具有层次性,可分为一般性体验、支撑性体验、高峰性体验。以沉浸体验为内容的高峰体验是支撑性体验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以价值体验、社交体验、思考体验为内容的支撑性体验则是一般性体验进一步发展的产物,而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则是一般性体验的主要内容。
6启示
关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目的,有“促进图书馆利用”之说,有“提升阅读兴趣”之说,但事实上这些可能都必须建立在“提升阅读体验”基础之上。“以阅读体验为中心”的阅读推广,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的思维路径,也只有这样一种思维路径,才更可能赢得读者;同时,“以阅读体验为中心”的阅读推广,也是一种凸显图书馆独特价值、提升图书馆内在吸引力的思维路径,因为图书馆具有提升阅读体验的先天优势。而本研究结论凸显了全媒体环境下阅读行为复合、阅读体验更为丰富的特点,显示全媒体时代个体主导意识逐渐渗透到阅读行为中,已成就了新型的阅读体验。这些发现对阅读推广实践有以下启示意义:
(1)新技术环境下读者个体的阅读体验日益丰富,阅读推广活动应以追求多元的阅读体验为直接目标,发展新阅读推广模式,创新阅读推广活动方式。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价值应在于为读者提供独特和丰富的阅读体验。根据本研究所揭示的阅读体验6个维度,全媒体时代读者阅读体验更具复合性,“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民阅读活动应在阅读对象选择、阅读环境营造、阅读过程设计等各环节关照读者阅读体验,使其阅读体验多样化、丰富化,更大程度激发用户阅读动机,培养读者更强烈的阅读兴趣。
(2)本研究提出的阅读体验层次模型显示,阅读体验可层层递进,全民阅读活动可以从一般性体验、支撑性体验入手,以塑造高峰性阅读体验为终极追求。这就要求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条件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充分发挥阅读体验带动阅读行为的效力。
(3)阅读体验是阅读推广促进阅读行为过程中的关键心理反应,应将其纳入阅读推广评价指标范畴。尽管社会投入大量资源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但阅读推广活动评价体系研究尚不完善,现有相关研究往往并未将阅读体验这一重要变量纳入。本研究所提出的阅读体验构成维度,为进一步完善阅读推广评价体系研究提供了操作基础。
(4)当前存在“阅读体验异化”的现象,即对一些读者而言,阅读从“为我的存在”异化为“为他的存在”“单纯的他在”“异己的存在”,成为表演的产物、速成的消费品。而本研究所提出的完整阅读体验构成,可作为阅读指导的具体参照,推动正确阅读观的养成。
7研究局限与方向
本文中阅读体验构成的研究数据来源于网络阅读社区,尽管笔者尽量覆盖不同类型的网络阅读社区,其结果可能也仅能反映“乐于表达”的那部分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定性分析虽然有助于挖掘新的现象及现象间关系,但其可靠性比较有限。同时,本研究仅对新技术环境下的阅读体验构成进行了框架性分析,并没有形成工具型量表,阅读体验各维度之间的关系、阅读体验量表的构建、阅读体验对于阅读推广工作的作用机制等内容仍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未来研究也可以以本研究为基础,采取实证方法尝试探究阅读体验量表构建及其有效性验证,形成更为科学和可靠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