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2月1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中非智库合作进入新时代。为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加快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非智库论坛第八届会议就“中非智库媒体交流合作与中非话语权建设”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构建命运共同体对中非智库媒体提出新要求,讲好中非故事、捍卫话语权是中非智库媒体的新使命。中非应强化智库建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中非智库合作网络;拓展中非智库合作领域,聚焦治国理政、职业教育、出版传播、法律服务等;加强智库媒体融合,创新叙事方式和路径,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智慧支持。
关键词中非智库论坛媒体话语权中非命运共同体
教育论文范文:教研组形式基础上独立学院共同体构建策略
下面文章主要以甘肃省某独立学院外语系三个教研组为研究对象,对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内涵、独立学院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基于教研组形式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开展情况以及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从学校政策、教研室组织行为以及教师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教研组形式的独立学院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一起促进独立学院外语教师的发展。
创立于2011年的中非智库论坛在2012年被纳入中非合作论坛框架,成为中非民间对话的固定机制。论坛以“民间为主、政府参与、坦诚对话、凝聚共识”为宗旨,每年在中国和非洲轮流举办,邀请国内外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参会,促进了中非交流与理解,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学术思想界和智库机构共同推进落实中非全面合作、提供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思想智慧与知识产品的重要平台。2019年8月26~27日,“中非智库论坛第八届会议”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会议由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主办,由“中非智库论坛”创建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承办,中国非洲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协办。
来自中国和非洲51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智库学者、企业代表、媒体人近400人参加会议。会议围绕“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这一主题与“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与《非盟2063议程》紧密对接”“中非智库媒体交流合作与中非话语权建设”3个分议题展开。会议增进了中非智库与学者之间的了解,引发了中非智库学界的新思考。本文聚焦中非智库论坛第八届会议内容,探讨中非智库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
1中非智库发展进入新时代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引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入新时代。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携手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1]。他提出的“四个坚持”和“五不”原则被非洲朋友誉为“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非新纲领”。过去1年来中非双方迎难而上,通力协作,推进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取得显著进展。中非高层交往与政治互信达到新高度,经贸务实合作提质增效取得新进展,人文交流打开新局面,和平与安全合作呈现新亮点。对此,非盟驻华代表奥斯曼大使表示,中非合作基于平等、尊重与互利共赢的共识,回顾峰会以来的成果,中国和非盟以及非洲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经贸发展、产能合作、医疗健康、人文交流等诸多方面,希望项目都能达成实效,中非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参与全球经济、面对全球挑战,共同发展[2]。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与非洲人民并肩前行,打造了“命运与共”的示范样板。下阶段中非双方应共同努力,坚持论坛北京峰会确立的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方向,积极落实中非领导人战略共识和峰会成果,夯实友谊互信根基,拓展互利共赢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和公平正义,不断充实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
1.1构建命运共同体对智库提出新要求
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强调,中非关系迈入新时代,为中非智库合作赋予新的使命,也提出新的要求。中非智库学者,一要为推动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建言献策,特别是结合重点合作领域,开展联合系统性研究,深化政策咨询规划交流,为中非加强战略对接、拓展务实合作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撑;二要为巩固中非传统友谊贡献智慧,特别是用好中非传统友好资源,深挖中非学术研究潜力,总结提炼中非人文交流亮点,为推动中非文化融通、民心相通注入更大的动力;三要为促进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特别是携手打造中非共同话语体系,讲好中非故事,共同唱好中非合作主旋律,打造中非共同话语体系,为促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
1.2讲好中非故事是智库媒体的新使命
当今世界话语体系面临调整,这是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导致的必然。“一带一路”建设激发无限机遇,中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预示着双方话语力量提升的巨大空间。讲述真实故事,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和非洲的声音,是中非智库媒体的新使命。在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吴绮敏看来,通过学者与媒体人员交往拉近中非人民的情感,理当成为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中非需要共同努力,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和非洲共同的话语力量,响应中非人民的共同期待。
1.3捍卫话语权是中非智库媒体的长期任务
学术是时代发展的助推器。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推动中国新型智库的发展,而新型智库的发展也会为国家战略提供知识与思想。中非智库媒体如何更好地交流合作,共同捍卫中国和非洲的话语权是一个长期话题。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指出,中非不仅要捍卫政治独立、经济独立、发展权利,还要捍卫中非双方的思想权利、话语权利,这是一场长期斗争。当西方设置的话语高墙挡在我们面前时,只有奋力超过这个话语高墙,中非双方走向现代化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非盟“2063议程”的梦想,才有可能真正获得推进[4]。
2打造“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新版本
随着中非关系深入发展,中非智库合作越来越受到双方重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增强。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后,通过阶段性措施,在促进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往来、对非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09年中国“对非务实合作八项举措”出台,首次提出促进双方智库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年启动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通过开放合作方式,团结组织中非学术机构、智库和媒体界的专家学者,针对中非合作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联合研究、课题攻关、合作研讨,产出了一系列重大成果,提升了中非双方在国际上交流合作的层次和影响力,为中非合作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智慧和知识产品[5]。2013年启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为中非智库交流搭建了机制化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双方智库交流与合作水平。这些机制化的合作平台增进了中非了解,扩大了双方共识,为新形势下发展中非关系建言献策,促进了政治互信、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7]。
2.1中非应深化交流互鉴
中非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是70年中国外交最成功的方面之一,体现了其支点效应、创新效应和示范效应①。中非双方应实现沟通与理解,讲好各自的故事,做到宏观视野与微观叙事相结合,建构提炼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经验与理论,提升中国发展经验的世界影响力。运用已探索总结的“学科建设为本体、智库服务为功用、媒体传播为手段、扎根非洲为前提、国际合作为路径”的“五位一体”方法协同推进国别区域研究②,为中非加强战略对接、打造更高水平的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言献策,培养非中人文交流强大的人才梯队,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2.2中非应强化智库建设
中非智库合作历史基础扎实,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一带一路”的现实需求,以及非洲智库正处于第三次发展高潮,使得中非智库发展的现实动力强劲。中非命运共同体提出了智库的多重使命与担当。中非在思想对话方面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能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凝练中非合作本身就是知识生产过程,且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多年脱贫攻坚的经验能够为非洲发展提供借鉴③。中非智库应注重知识的积累,加强理论的构建④,创建互联互通环境,发挥中非智库的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提升中非在全球政治话语中的地位,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大的声音。
2.3中非智库应拓展合作平台
作为关注中非事务的智库,应当向政治和经济决策者不断提供有力的提案,推进研究中非关系的智库、高校、协会、科研中心等共同成立集数据、案例、经验共享、交流合作功能于一体的沟通平台⑤。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中非智库合作网络,其参与方主要是中非重要智库、媒体、国际组织、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知名学者。由中非知名智库牵头成立合作委员会、理事会,设立秘书处;拟订与中非合作论坛相适应的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评估机制;逐步建立非洲智库和学者数据库ATTI(AfricanThinkTankIndex),建立起议题网络、研究网络、成员网络、平台网络和传播网络,通过合作解决复杂问题,为中非合作事务决策提供保障支持⑥。津巴布韦和安哥拉学者还强调政策智库、国际关系智库的角色,建议中非智库不断深化合作,打造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新版本。
3探索中非智库合作新路径
随着时代发展,“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入推进,中非“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八大行动”进一步实施,中非智库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拓展。非盟驻华代表奥斯曼表示,中非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和非盟“2063年议程”宗旨完全吻合,将为双方带来共同发展,促进双方文化和经济的融合,同时提高全球化以及全球良好治理,为所有人提供平等机会,促进繁荣与增长。中非合作将在很多领域带来具体的成果[7]。
3.1加强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将加深双方对彼此政治制度、发展经验和不同国情的理解。中非发展有共性也有差异,但可以共享、借鉴、参照、交流的经验有很多⑦。智库要以政府治理质量为核心,将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的有关实践进行理论升华,中国学派的治理理论无疑将丰富全世界的治理学说,给非洲国家提供更多借鉴的选项,为解决全球性的发展和治理问题贡献智库的原创性思想和话语。中非治理能力合作与交流的目的是增强彼此独立自主发展的能力。非洲国家应加大能力建设,更好对接和充分利用中国在治国理政领域内对非洲的援助项目。中国支持非洲国家自主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提升治理水平,共同分享改革开放成功做法和经验,在中非合作中不断加强发展思路和理念对接。同时,通过举办中非治国理政论坛、邀请非洲国家执政党访问中国、举办执政党高级官员培训或研修班和青年领袖培训项目等方式加强中非政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2深化中非教育科技合作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帮助非洲发展教育,就是帮助非洲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非洲人口增速过快,教育无法满足民众需求。中国应根据非洲需要优化来华留学生专业设计,提升非洲来华留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让青年一代成为非洲的变革力量。非洲对职业技术教育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前景广阔。中非应共同制定基于非洲本土需求和中国本土优势的长远战略性教育合作规划,加强中非高校之间的联系⑧。加快职业教育的学历和学位互认,呼吁企业的多层参与,共同帮助非洲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中国与南非、赞比亚的教育合作案例表明,要积极探索需求驱动下的中非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模式,采取输送人才到中国培养和中国在非洲进行境外职业办学的方式,弥补非洲的职业人才空缺⑨。非洲学者尤其强调,中非应着力加强在人力能力、基础设施能力、文化能力等方面的建设,既要有政策帮扶,又要促进校企合作,协同应对高等教育的挑战。要保证教育质量,发展基础设施,满足国民的发展需求,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等援助;要加强联合创新,开展教育项目投资和募资,创建合作性的国际教学平台,推动中非学生交流互换⑩;要挖掘人力资源的发展潜力,发挥年轻人的力量,探索出台并实施“中非高等教育联合研究交流计划”。
3.3开展出版法律等合作,实行一国一策文化出版可能成为非洲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渠道。非洲人需拿起笔杆写非洲,打破西方对非洲的思想偏见。目前非洲文学出版方面存在多方面局限,在与欧洲的竞争当中处于劣势,因此政府需大力加强对出版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强与国际出版机构的共享交流。由浙江师范大学和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主办,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中非法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一带一路”与中非法律合作研讨会是一个起点,但中非法律合作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中非农业合作、公共卫生交流和信息合作、非洲减贫事业、妇女与青年发展等话题也受到智库专家们不同程度的关注。有学者认为,非洲虽然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整体,但具体到每个非洲国家,情况有所不同。中非合作政策可考虑一国一策,甚至是一国多策,针对不同国别来开展研究,然后结合中国发展经验及优势进行精准对接。
4提升中非话语权和软实力新举措
当前中非媒体合作和话语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国际社会误解不少,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中非媒体之间大多通过第三方来相互认识,还没有足够的信息流动,这不利于中非双方构建正确的认知。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尤其需要讲好中非故事、传播中非好声音。媒体合作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举措,也是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行动。《中国对非政策文件》指出要“推动中非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提出“共同打造中非媒体合作网络,推动双方新闻媒体人员交流互访,推动与非方在新闻出版领域和非洲通用语种图书出版项目的交流与合作”[8]。
4.1共同应对西方话语霸权
西方媒体占据国际议题设置的顶端,不断给中国和非洲贴标签[9],甚至制造歪曲事实的舆论公式,对中非合作、中非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中国需要跳出这些障碍,构建话语体系,对中非共同关心的且与中非利益直接相关的话题,主动进行讨论。从国际传播或读者角度,寻找共同点,避免误解,促进中非媒体深度交流。中非合作共建“一带一路”道阻且长,有必要推动建立允许自由表达和传播各自观念的公平公正的国际话语体系,构建多层次对话交流平台,提升自身话语权。
4.2发挥媒体作用
当前中非媒体合作的框架非常宽,涉及不同领域,需要双方进行多元的合作。非洲大陆有54个国家,10多亿人口,是一个多元的大陆,非洲媒体人要从不同视角发出不同的声音。积极引导双方的话语权建设,拉紧共同利益纽带,做好中非合作的战略对接;破除中非“失语”困境,主动发声,讲好中非合作“真实亲诚”的故事;保持平等的视角进行平衡报道;多传播非洲人民的声音,突出非洲国家的自主性。要增进中非媒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具有中非特色的叙事方式。通过互设广播电视站点,扎根中非,宣传中非,促进合作。中非媒体人要参与中非联合研究项目,充分发挥在中非媒体合作中的作用;要加强能力建设,重视语言人才培养,提高中非媒体人素质。
4.3探索智媒融合路径
互联网为智库话语传播提供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面对大多数媒体由西方控制、属于非洲人自己的媒体资源缺乏、资金不足挑战,非洲学者建议依托中非智库论坛等平台解决这些问题。中非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全球发布信息,而不是满足于被动应对。可探索成立一个“新媒体全球网络空间治理”的中非合作研究项目,应对西方为保留其既有影响力而故意对中非进行信息干扰的举动。非洲最主要的媒体是纸媒,会有信息传播延迟弊端,因此发展网络媒体迫在眉睫。中非媒介的操作层面、研究层面和教育层面的合作有巨大空间,应大力发挥智库媒体融合优势,在合作战略和战略伙伴关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要发挥中非合作项目的舆论引导作用,增强对项目报道的独立自主,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5结语
中非智库合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中非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能走多远、走多长,深受双方人文交流的密度和深度影响。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要不忘初心、不断创新,为构建有利于中非双方的国际组织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中非智库应加强针对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共同研究,发出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声音,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中非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