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3月1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以留学法国的十名中国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浸泡法国的生活对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影响。初到法国的留学生从心理层面到语言层面都遭遇了不小的挑战,但他们态度乐观积极,通过不懈的努力将这些挑战转化为提升自我的机遇,语言表达与异文化理解能力均得到了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挑战与机遇的博弈中不断完善,交际圈日益扩大。
【关键词】浸泡环境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表达异文化理解
相关论文范文:基于任务的来华留学生汉语实践课研究
[摘要]汉语实践课是以“在做中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国文化体验为主题,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法,以语言运用和文化感知为主要教学目的,在交际中完成“理解的输入”和“可理解性输出”。根据实践主题的不同,汉语实践课分中国传统文化实践课、中国历史文化实践课、中国当代国情实践课、中国山水风光实践课。汉语实践课的任务分为交际功能类、文化体验类、知识竞赛类、综合类4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任务都可用微观评估法进行评估。
引语
凭借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尖端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教育体制,法国成为最受中国学生青睐的国家之一。然而,当莘莘学子满怀好奇与憧憬走进这片神秘的国度时,中法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却成为其留学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障碍。人们常常用“浸泡”一词形象地比喻留学生活,意指留学生完全沉浸于外国环境中并由此深入了解当地社会的状态和过程。确实,“浸泡”比“留学”一词更为贴切地展现了中国学生在法国的生活状态:留学生群体完全沉浸于真实的法语与法国文化环境中,超乎预期的语言文化差异不断地制造各种困难试图淹没初来乍到的留学生们,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完全法国化迫使他们无法挣脱而只能面对眼前的一切。
这些困难并非不可逾越,浸泡过程的顺利与否取决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即驾驭各种跨文化冲突与不适的能力,主要包含语言能力与异文化理解能力,是人们应对多元文化环境的关键能力。该能力以会话表达与理解能力为主,一系列依交际情景而变的语言应用策略为辅。如果说前者属于表层能力,那么后者则为深层能力,“拥有较强社会文化能力的留学生可以发现不同文化体系的差异及其关联,一方面深入外国环境解析外文化区别于他文化的典型特征,另一方面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有效控制因母文化与外文化的冲突而产生的不适或抵制情绪。
①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与浸泡程度呈正向关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强,其了解法国文化与社会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融入法国人生活,而这也正是浸泡的最佳状态。鉴于留学问题的热点性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本人开展此研究,旨在探讨并揭示留法生活对培养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为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法与讨论法,研究对象为十位正在经历或曾经留学法国的中国大学生,年龄跨度为21至25岁,研究形式即以围绕留学生活的开放性问题作为线索而展开的访谈与讨论。
为了凸显每个学生身份的代表性、语料的丰富性与现象发生的广度,我们从众多的候选人中专门挑选了具有法语专业基础和二外法语基础且来自各个不同专业的同学,我们谈论或讨论的焦点为留学生活中大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情况,旨在通过发掘各个留学生活事件的共性与个性之处来发掘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同一规律性与跨文化交际场合的多样性,由此,留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留学生群体的共性特征也得以展现。这里,我们并不追求留学生的数量累积,而是通过质性研究及其深入访谈法追求个体的个性,并由此发掘该现象的典型性,“我们需要找到的是某个现象的'社会典型性'而不是建立在任何可能性依据上的'数量代表性②
一、留学初始时期跨文化交际面临的挑战
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留学初始时期也就是他们走进法国的稚嫩期或青涩期,当留学生们带着好奇的目光面对新鲜的一切时,伴随着留学生活的各种挑战亦接踵而至,这些挑战可以是心理层面的,也可以是语言或文化层面的,然而,不论是哪一种挑战都必然增添留学生活刺激与冒险的色彩。
1.心理层面遭遇冲击众所周知,留学是一个人得以迅速成长的有效方式,因为留学生必须独自面对身边的人与事,独立判断是与非。面对无处不在的困难,留学生只能一肩扛之,曾经“随叫随到”的父母与朋友此时却鞭长莫及,他们也只能望洋兴叹、爱莫能助。人与环境的陌生或生疏感所带来的心理冲击造成了心理层面的不安全感,具体表现为迷茫、孤独、恐惧等诸多消极情绪。简言之,在这段冒险之旅开启时,留学生的心理层面首当其冲,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在大街上走,法国人都会多看我几眼,好像我跟他们长得不一样似的,然后小声地说leschinois(中国人),让我觉得特别不爽。”(刘同学,女,24岁,市场营销专业)“到了法国,干什么都得靠自己,遇到问题也得自己解决,有些法国人又很傲慢,我觉得好孤单哪。”
(张同学,男,21岁,管理专业)“我感觉被孤立了,我们班只有两个中国学生,其他同学都不跟我们玩,他们玩他们的,我们玩我们的。”(李同学,男,22岁,法语教学专业)其实,在法国人眼里,中国留学生属于外国人群体,或者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与欧洲人相对应的东方人或亚洲人,因此,法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有着非常明确的身份界限。可见,法国人对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所表现岀的冷漠或忽视实属正常反应。但是,这种冷漠的态度却与留学生们所期待的热情与欢迎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从而造成了心灵上的冲击。
2.语言层面无法沟通语言表达与交流的障碍是中国留法学生与法国人在语言层面无法顺畅沟通的最直接原因。盖斯勒一高克莱称:“留学生被卷入了真实语境的交流漩涡之中。”①“漩涡”一词形象地表达了留学中真实的交流与国内所学法语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的混乱。对此,留学生们感同身受。“我跟法国同学聊天总是卡壳,一是我不太能懂他们的意思,二是他们不太能懂我的意思,跟他们聊天压力超大。”(王同学,男,22岁,法国文学专业)“他们的语速特别快,上课时老师的语速可比我在国内的老师们,包括外教的语速快多了。我根本就跟不上,听不懂就不知道怎么回答呀。”(邓同学,女,22岁,法语教学专业)“生活中的沟通还行,马马虎虎,打手势、法语、英语全上还是可以沟通的,哈哈。
但是,在学校就不行了,特别是上专业课的时候,很多词汇我都不知道。其实,我在国内学习己经积攒了很多专业词汇,就是怕这边上课听不懂,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发现他们这边老师和同学沟通时用的很多词都是我在书本上找不到的,可能是他们的惯用语吧。”(马同学,女,22岁,建筑设计专业)当留学生们在国内学习法语时,他们只能将自己置身于模拟语境或虚拟语境当中,前者主要依靠老师、同学或法国朋友共同创设,后者则通过网络资源来实现,无论是哪种语境,其作用都无法与留学法国时所沉浸的真实语境相比拟,真实语境所带来的感官冲击可能比留学生在国内所想象的更加猛烈。
国内法语教学所传授的主流知识在于标准化、书面化与正式化的法语,即使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得了地道法语的表达法,但是他们能将其进行实践运用的机会甚少,中文的生活环境又将一切打回原点。基于此,当留学生刚刚展开留学生活时,语言障碍带来的冲击力给留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致使中法双方在文化互信上存在缺失,这一点也明确了强大的语言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留法初期,留学生见识了种种挑战,经历了种种折磨,留学前所想象的美好的一切似乎被残酷的现实整合得更加真实。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在痛苦与不安中却不曾停下成长的脚步,留学生们在受挫中逐渐地适应了留学生活,适应状态有所表现的最突出标志便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改善与异文化理解能力的提升,而这两点便是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所带来的机遇。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留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改善。上述三位在与法国人沟通中出现障碍的留学生分别讲述了他们的变化。就读法国文学专业的王同学曾由于与法国人无法正常沟通而一度封闭自己,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他一边通过观看电视节目苦练法语听力,一边寻找机会与法国人聊天,终于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其语言交流能力得到很大的改善,“我能看懂大部分的电视节目了,跟法国人聊天的话题也更多,无形中学到了很多法语俚语,很多人都愿意跟我多聊聊。
在课堂中遇到学习困难的邓同学不甘示弱,拿着录音笔录下了每节课老师讲述的内容,随后一句句誊录出来并借助同学的笔记进行一一整理,经过半年的努力做到了课堂听讲与交流零障碍,“每天我都第一个到教室坐在离老师最近的位置方便录音,回去整理了不懂再问老师和同学,他们都很愿意帮助我,久而久之,问题便越来越少了。学习建筑设计专业的马同学在发现自己的词汇匮乏后去图书馆借了很多字典,有建筑专业词典或口语辞典,具备有效词汇的储备量后利用业余时间与同学们一同参观市区建筑,对所学词汇加以运用,进步飞速,“我平时在家背单词,一到周末就邀请几位同学出去玩,反正我请客,他们都很乐意,我们经常会去逛历史建筑,同学们会跟我讲很多关于建筑的知识,我真的受益匪浅。
洛朗一克瑟琳曾指出:“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应置身于某国来学习该国的语言,这段经历不仅仅带来交流的机会,还成为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的契机。①语言既被赋予了传递信息的基本功能,但也超越了这一功能。三位来自不同专业的中国同学成为了中国留法学生群体的缩影,他们的积极争取与努力学习让周遭的法国人对他们的印象改观,本地人的冷漠态度逐渐转变,大家的关系得以改善,而留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在不断的跨文化交际中得到了历练与提升,原本的语言挑战发展为如今的沟通机遇。然后再来看看留学生异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盖斯勒一高克莱指出,“浸泡生活所产生的问题分为两个层面:社交场合中的表达与关于该社交场合的理解。”(23-33)我们可以将这个观点理解为:留学生活给留学生们带来的问题与挑战主要源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表达与社交理解这两个方面。与语言表达所在的语言层面相比,社交理解的内容则更丰富一些,囊括了异文化理解与认同等文化层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