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4月1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与专业教育相比,双创教育与实践和环境结合更为紧密,因此,有必要基于生态系统,构建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由高校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共同构成,在形成“管理者-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格局的同时,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学生感知视角出发,对8所高校本科生双创教育情况进行调研,从学生的感受与评价入手,对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各要素进行归纳。研究学生对于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的感知并对其参与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生态系统;学生感知视角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于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继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岀9项改革任务后。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又进一步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示范学校在继续落实好9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优质课程。因此,建设和完善双创教育育人体系,有利于推进双创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创业培养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与传统专业课教育侧重于教授学生特定领域的知识不同,双创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与创业意愿m,培养学生用创新创业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凶。与传统的专业课教育相比,双创教育具有跨学科、与实践结合紧密、会受到环境高度影响等特点,只依靠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听讲是不够的,需要多个参与主体的紧密协作。现有对双创教育的研究,也逐渐从对单一要素(如高校、政府等)在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过渡到从生态系统角度构建双创教育育人体系。
同时,相比传统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更注重教育的个性化,以学生为本,以个性培养为核心⑶,因此,有必要从学生感知视角出发,对双创教育育人体系进行构建。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以学生感知视角为切入点,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研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究高校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的要素构成,为高校进一步高效高质的开展双创教育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双创教育育人体系构建
与传统的专业教育相比,双创教育作为增强学生在从事商业活动方面综合能力的教育⑷,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共享、交流的意识⑸,因此,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也与传统专业教育的结构有所不同。然而,现有关于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的研究中.缺少将宏观理念和微观构成两方面结合起来的研究。而双创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如何将指导思想可行化的同时,将教学实践系统化,这类相关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这一宏观理念,对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的微观构成要素及要素间关系进行了探究。本研究从生态系统视角认为,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由高校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共同构成。在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中,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是高校内部的主体,三者在体系内部发挥不同作用。其中,管理者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和保障者,为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制定总体方向和保驾护航的作用;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者和实施者,起到了将抽象的政策具体化为实际的课程.在学校和学生之间建立坚实桥梁的作用;学生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参与者、感知者和受益者。
三者在发挥不同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形成“管理者一教师一学生”三位一体的格局。同时,高校外部环境对高校内部双创教育育人体系也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具体结构关系如图1所作为双创教育的直接作用对象,学生是最有资格对双创教育育人体系构建情况做出评价的群体。相较于客观的指标,从学生感知视角出发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更能够体现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效果,更有利于直接反映教师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构建.和高校管理者双创氛围构建的成果,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冋。
本研究在资料阅读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相关文献及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通过探索式因子分析等方式对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测量进行完善,之后结合已有成熟量表,通过对国内8所高校进行问卷调研,对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各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归纳,从而构建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对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岀改进方向和政策建议。
2调研与数据分析
基于前文双创教育育人体系的构成,本研究从教师、学生、管理者这些高校内部要素以及政府、环境等高校外部要素入手,以学生感知为出发点进行了调研。调研选取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北等共计8所在双创教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本科生双创教育情况进行纸质问卷调研。共发放问卷1640份,回收1608份,问卷回收率9&05%,其中有效问卷1565份,问卷有效率97.32%,在样本分布上,男生比例为62.7%,女生比例为37.3%,调查样本男生比例稍微大于女生,这与调研学生的专业倾向有一定关系(理工类学生占较大比重);在年级分布上,本次调研对象均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36.0%,25.8%,19.8%,17.8%,分布较为均匀;在学科分布上,理工类学生占比例为65.9%,经管类学生占比例为14.5%,其他专业学生占比例为19.6%;在父母有无创业经历上,29.3%的学生的父母有过创业经历。以下从教师、管理者、学生以及高校外部环境四个方面,测量和归纳学生对创业教育的感知:
2.1教师角色与作用体现:大学生对于创业课程体系的感知
对于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集中在学生对于课程及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和评价之上,具体包括学生理论课程的参与数量、实践活动的参与频率和对于创业教育对自己作用的评价。对于课程体系,参考已有研究,并结合典型高校的现有体系设置,本研究将课程体系初步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两类。对于理论课程,根据初步调研,同一门课程一位学生只会参加一次,而实践活动则不然,如讲座等活动,一位学生可能会多次参加。因此,我们对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的衡量标准有所不同,理论课程采用勾选和加总求和的方式,体现学生参与的数量;而实践活动则采用量表测量的方式,采用李克特3级量表进行测量,不仅体现学生参与的数量,还反映了学生参与的频率,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了实践活动的量表。
2.2管理者角色与作用体现:大学生对学校创业教育支持的感知
对于管理者的作用,本研究从学生感知视角出发,测量学生所感知的概念发展支持、经济支持和教育支持[⑷。
2.3学生角色与作用体现:大学生对自我创业认知的感知
从学生感知视角,衡量了学生自身的受益和收获,具体包括学生的创新意识[闰、创业自我效能[⑷、创业意愿[闵等。此外,对于学生感知到的创业教育对于自我作用评价,采用Walter和Block所使用的量表[闾,共4个题项,从“创业教育帮助我发展创业主动意识”。
2.4高校外部创业环境:大学生对创业环境的感知
对于高校外部创业环境,根据已有研究,主要从市场及财务创业障碍[仍、政府支持和文化氛围[⑻等方面入手,具体见表5O3结果分析结合表2到表5的调研结果及对各项指标的具体描述性统计,学生对于双创教育的感知和参与情况如下:
3.1整体课程参与情况
理论课程中,参与度最高的课程为创业及职业规划类课程,之后为创业基础课程、创业指导课程、创业财务课程、创业政策课程,与创业实务相关的课程参与度最低;再次,实践活动中,主动了解政策和参加科普创业讲座的学生数较多,参与最少的为创业竞赛训练营和创业实习。学生在创业课程中,对于与创业实务操作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均参与较少,而对相对一般化和浅层次的课程参与较多。在高校创业教育对于自己的帮助上面,学生的评价不够高,这可能也是因为学生对于创业课程的参与度和满意度相对较低所致。
3.2学生感知到的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的支持
对于学校在学生创业上的各方面支持,学生普遍给予了较高评价。在学生所感知的三类创业支持上面.首先,学生对可感知概念发展支持的评价最高,评分均值为3.40,说明被调研学生普遍认为学校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为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创业意识;其次,学生对可感知经济支持也给予了较高评价(评分均值为3.32),认为学校会为学生创业提供所需的经济支持;再次,学生们也较为认可,学校提供了很多关于创业的工作项目、实习、会议等资源和帮助(评分均值为3.36)0上述结果体现了双创教育得到了各校的重视,也说明了学生对于学校管理者对于双创教育提供的支持的认可。
3.3双创教育对学生起到的帮助
在创新意识、创业自我效能两方面,评分均值均比较高,其中,创新意识评分均值为3.33,创业自我效能评分均值为3.03。创业意愿评分均值略有下降,为2.67。这一结果说明学生对自己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评价均较好,也具有一定的创业意愿。此外,对于感知创业教育,学生们也给出了较高评价(评分均值为2.74)。这些方面均体现了高校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果。
3.4对于创业环境的感知
对于外部环境的评价结果,表5显示,学生普遍认为,创业活动将会在市场(寻找想法、将想法商业化、创业竞争等)和财务(获得资源、获得贷款、向周围人借钱等)方面都感知到许多障碍,对于市场创业障碍的评分均值为3.24,对于财务障碍的评分均值为3.320这可能也是阻碍学生提升创业意愿的原因之一。这一结果一方面体现学生更加理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创业微观环境对于创业意愿的削弱。但是,在政府支持和创业文化氛围方面,学生们也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对于政府支持的评分均值为3.39,说明被调研学生对于政府对于创业的支持整体较为认可。而在当地创业文化氛围方面,虽然被调研学生所在高校处于不同地区,但总体评分均值为3.31,说明被调研者认为,当地创业文化氛围较好。
4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从学生感知视角岀发,选取华北、华东、华中、西北等全国多地区的8所双创教育育人体系构建较为典型的高校,在构建课程及实践活动体系的基础上,对双创教育育人体系各要素构建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调研结论如下:第一,从学生对于教师开设创业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的评价情况来看,被调研学生对于创业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数量和频率相对较低,且对于学校创业教育对自己的帮助和提升,评价也处于中等水平。然而,对于所在学校的创新创业氛围和环境,学生们普遍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我国高校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活动设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现阶段,虽然各高校均全面开设了创业课程,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业相关实践活动,但是,如何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如何提升这些课程和活动对于学生的帮助和为学生带来的收获,是课程和活动发起者,即高校教师们,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一些被调研学校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开设方式和措施或许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如西安交通大学注重构建系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除了为创新创业课程设定学分之外,还增加了体现现代工程教育CDIO理念的创新创业课程,此外还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组和工作组,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七楼创客汇”等⑴],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再如浙江大学,从1999年起开始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培养了大批创新创业人才,同时面向全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60余门,建立7个创业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学分转换、保研激励、休学创业、资金与空间扶持等政策鼓励学生创新创>[20-21]。
第二,从学生对自我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意愿的评价来看,首先,学生对于创新意识的评价较高,说明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有能力用新的方法利用周围的机会,解决问题。其次,学生对于自我创业能力评价较高,说明学生们普遍认为,与周围同学相比,自己更加有能力完成创业这项任务,如更具有创造性、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更容易成为领导者等。再次,创业意愿方面,学生们创业意愿评分也相对较高,但低于学生对自己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评价。这说明,学生虽然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却未能完全起到提升创业意愿的作用。创业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之外,也希望为创业队伍培养更多有志于此的人才,因此,未来的创业教育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创业意愿的提升。
5对策与建议
为了更好的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从生态系统视角完善双创教育育人体系,提升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收获,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从政府出发,需要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扶持。首先,在支持力度方面,应当进一步增大支持力度,不仅直接对创新创业活动本身进行支持,如优先采购创新创业公司的产品、简化新企业开办手续、增加税收减免政策等,还应当从软环境出发,营造适合创新创业的开放包容的环境,具体如对创业失败进行恰当的报道,构建允许失败、尊重失败、包容失败的氛围;鼓励个人在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墨守成规等。
第二,从高校出发,首先,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为目的,进而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在课程设计上,既要从理论、实践等多方面入手,增加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全面性,又要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学分要求等,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和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此外,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和保障者,在创新创业氛围的营造方面,高校管理者除了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教育支持之外,更需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概念发展支持,为学生塑造关于创新创业的正确认识,营造“创业是可行的工作和职业选择”的概念氛围。
第三,从学生自身出发,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学生要从能力提升和意识培养两方面出发,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参加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此外,充分利用学校和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创新创业相关资源,着力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自我效能,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业意愿,为之后的职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4-58.
[2]王洪才,刘隽颖.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核心、难点、突破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7(Z2):63—65.
[3]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
[4]唐德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5):115-11&
[5]韩晨光,曲绍卫,纪效环.能力基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创客教育课程设计及实践一-基于两岸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数据[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2):114—119.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教育发展研究》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刊号CN:31-1772/G4;国际刊号ISSN:1008-3855,邮发代号4-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