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构建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

时间:2020年07月1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教育教学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充分地发挥了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在对教育共同体构建问题研

  摘要: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的有机结合,对教育教学的范围进行了拓展,充分地发挥了家庭、社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本文在对教育共同体构建问题研究过程中,注重把握家庭、学校、社区联合学习模式,加强队伍建设能力,并做好课程建设工作,从而有效地提升教育共同体的工作效果及工作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及发展需要。

  关键词:教育共同体;教学新形势;共育机制;开放课程

贵州教育

  前言:教育共同体的构建,符合当前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需要,注重对教育教学力量进行提升,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进行有效地结合,充分地发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辅助功能,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效果及质量,以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和进步。构建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要注重打造教育品牌,并注重对教育课程进行有效地构建,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及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目标。

  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建立共育机制

  教育共同体构建过程中,学校立足于课题《构建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实践研究》为中心开展工作。

  (一)明确研究目标,探索共同体构建路径。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一是基于共同的价值和教育主张;二是基于共同的育人目标;三是基于共同的育人理念。通过实现“四个一”工程来实现共育目标。即:构建一种互动模式——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创造健康环境;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节假日主题实践活动和周末大学堂教育长效并存;建设一支志愿服务团队——专职教师、志愿家长和社会志愿者共同承担儿童及家长社区教育任务;创造一个资源环境——社区、学校资源以及社区内其他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共建共享。

  (二)以制度为保障,建立高效的共建管理模式。坚持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紧密协作,形成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以志愿教师、家长、社区教育专干的共育组织体系,目标一致,明确分工,密切合作。为使教育更加趋于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先后完善和制定了《家庭、学校与社区联系制度》、《学校、社区工作协议》等相关制度。结合教育共同体的功能及作用,建立共育机制,从而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把握,实现三位一体紧密结合育人模式,以提升共育合作效果及质量,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和进步。

  (三)以家庭教育为支点,实现孩子、家长、教师三位一体共育共长。

  1.统一教育思想。教育思想的统一,注重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契合点做好把握,以孩子为教育的中心,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这样一来,推进家校深入密切的合作,并对各自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发挥,能够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1]。

  2.注重换位思考,相互理解。家校共育机制的建设,要注重增强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理解教师的行为,也使教师把握好家长的期待,通过相互理解,实现相互支持的发展目标,以推进教育共同体建设更具温度,更加有效地推进孩子的成长及发展。

  3.注重把握家庭、学校的教育责任,营造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为孩子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起到了重要的影响。通过把握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使双方的责任予以明确,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及质量,以更加有效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专注两个提升

  构建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要对参与共同体建设人的责任进行把握。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共育过程中,教师队伍、家长队伍的素质及能力,直接影响到了教育效果及教学质量。这一过程中,专注于教师和家长素质能力提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从教师角度来看,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建设,使教师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做好把握,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学习及应用,实现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2]。同时,使教师在教育共同体中发挥重要的指引作用,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地沟通及交流,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此外,对家长进行科学、有效地指引,使家长对新的教育教学形势有一个把握,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在家对孩子做好教学辅导,引导孩子在家学习。为了让家长们有正确的家教观念,学校依托社会第三方专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打造全新的家长学校授课模式。课程由老师和家长共同选择,由合肥家教研究会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辅导老师来上课,授课老师既有大学的教授,也有从事家教工作多年的教师,更有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志愿者。有高度,接地气。课程解决了不同年级阶段孩子的共性问题。此外,开辟线上答疑解决了部分孩子个性问题。整个课程系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更新了家长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较好地解决了家长们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重重困难,密切了学校与家庭的关系。

  通过提升教师队伍和家长队伍的素质能力,使共育机制的功能及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

  打造三个品牌

  构建共育机制过程中,通过品牌教育的打造,为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这一过程中,通过构建家校名校、社区中心、志愿服务团队,深化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机制,提升共育的效果及质量,使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更加有效地提升。在品牌建设中,家校名校建设为第一主旨,构建家校合作互动桥梁,对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把握,全面地推进家校合作机制深入发展。社区中心建设,注重对家校合作外延进行拓展,利用社区服务功能,实现家校合作互动,并借助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以全面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3]。志愿服务团队的建设,为家庭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从家长、教师中筛选志愿者,协调共育机制,切实、有效地发挥共育机制的功能及作用,营造良好的互动合作氛围,以提升共育的效果及质量,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探索五大课程

  在构建家校共育机制过程中,课程探索工作为家校合作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及指引。这一过程中,通过对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把握,寻求家校共育的有利契机,并借助于课程建设,对家校共育机制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在课程建设探索过程中,要注重对家长专业培训课程、家校开放课程、亲子活动课程、阅读沙龙课程、周末大讲堂课程五大课程体系,实现家长与孩子、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升共育机制的应用效果及应用质量。在课程探索及构建过程中,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学校、家庭、社区三者的有机结合,提升三方协同合作效果,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这一过程中,注重利用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橱窗、大屏幕进行宣传,实现学校、社区、家庭的有效联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2)课程合作工作开展要注重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有效结合,从而构建家庭教育服务站,突出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工作开展。在开展课题研究中,注重引导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并以家长作为学校和社区联动的桥梁,以发挥三者的联动,发挥教育共同体的功能及作用。

  (3)构建家庭教育服务站,注重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平台,对教育方法进行讲解,形成良好家风,拓展教育范围,融入社区教育,突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为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提升学生教育教学效果及质量。

  (4)以课程构建为基础,以家校合作、社区联动作为推进器,使课程建设实效性得到提升。五大课程作为学校、社区活动的基础,能够使家庭、社区、学校三者进行互动交流,使教育共同体的功能及作用得以发挥。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贵州教育》(半月刊)1981年创刊,是教育刊物。介绍省内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经验,反映广大师生员工的呼声,表彰新人、新事、新风尚。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教育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立足于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教育教学范围,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的有效联动,以发挥教育共同体的功能及作用,为孩子的成长及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教育教学目标,更好地满足新教育形势的教学需要。(此论文系合肥市教科研规划课题《构建家庭、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JG18100)

  参考文献:

  [1]魏群.园际交互式教育质量保障共同体的构建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20(05):88-92.

  [2]徐精敏.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策略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14):76-77+80.

  [3]赵旭冉.用新的沟通打造协同互助的教育共同体[J].北京教育(普教版),2020(03):45-46.

  [4]刘毅.构建教育共同体,让学校教育更有意义[J].贵州教育,2020(05):9-10.

  作者:吴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