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谈写作教学中的素材积累

时间:2020年09月12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够陪伴学生在这旅行中一起发现,体验,成长,是件很幸运的事。如果我在写作教学中,不仅仅教一些写作技巧,更能像是心灵捕手,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人生坎坷与忧伤,得意与欢乐,领悟,提升,自我成长。 关键词:写作素材积累体验

  摘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能够陪伴学生在这旅行中一起发现,体验,成长,是件很幸运的事。如果我在写作教学中,不仅仅教一些写作技巧,更能像是心灵捕手,引导学生真实地写出人生坎坷与忧伤,得意与欢乐,领悟,提升,自我成长。

  关键词:写作素材积累体验

小学生写作

  一、审视——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一)写作是什么?

  无论是中考阅卷,还是平时学期考试,或者文学社征文,有真挚感人的好文章,也有华丽丽的炫技一般的套路文。前者是写给自己的,后者,是写给阅卷老师看的。可阅卷老师都不傻,我们想看到的,恰恰是你,一个真实的你。

  明清两代的书生为了科举及第苦练八股文。现在的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熟记各种写作模式,假如他们掌握各种写作技巧仅仅是为了迎合考试,迎合评委,那历史没有进步。写作是表达,是发现,是思考,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二)写作培养什么样的人?

  于漪老师说:文章的光彩,首先在于思想发光。我们做教育的,更希望的是,我们的学生在能写出文美质优的文章之前,他有敏锐的眼睛,灵动的思维,有趣的灵魂。很多语文教师叹息:现在的学生,没有生活,缺乏体验,情感淡薄,就像山间洼地一片芦苇,头重脚轻腹中空。我跟学生说:咱就做一根芦苇。一根漫山遍野都可以生长的芦苇,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写作最基础的一点是写作素材。既然写作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我希望通过积累素材,能启发这些每天背着大书包往来于家和学校的少年,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自我,回归内心。

  二、发现——这妙趣横生的人间

  (一)从格子里走出来

  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素材积累本:

  根据立意内容:爱国励志惜时勤奋读书恒心……

  根据文章使用位置:优美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点题句式……

  根据文章体裁不同:抒情倒叙与插叙议论框架结构……

  这是目前比较有效的素材积累法。他的优势非常明显:操作简便。见效快,迅速填充学生贫瘠的作文素材库。但它不走心。它类似八股文式的应试教育,容易套路化,而遏制了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像要安装一个机器人,学生提前把各种零件放在一格一格的盒子里,需要时取出来,组装出一个有模有样的成品。久之,有的学生就成了熟练的搬运工和安装工,唯独不是写作者。还有各种设计精美的笔记本,学生按标题把格子填满,抄满。

  可是我们培养的不是写作机器人。我们也不想看到明明是热气腾腾的青少年,却流水线似的写出一篇篇格式化的没有生命的文章。走出格子间,甩掉别人给你设定的条条框框,言为心声,写文如做人,真实有腔调。

  (二)妙趣横生人世间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停。他们身边的人,他们身边的事,他们读过的书,他们看过的电影,他们玩过的游戏,他们走过的风景,甚至,他们做梦的时候,发呆的时候……他们积累素材的过程,更像是一段青春旅行。

  春天,我问学生,咱们九中院墙外面,那一片花树开什么颜色的花?他们茫然,有花吗?果然是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我又拉进镜头:看咱们教室窗外,你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们才刚刚发现似的纷纷抢答,有冬青,有银杏树,有玉兰树,有法国梧桐。我们教室的窗外,春有玉兰夏有樱,秋有银杏冬有松,地上有草天上有云……学生怎么就看不到?风景不一定是在旅行的路上,你双目所及之处,但凡能让你双眼一亮的,能触动你心灵的,都是好风景。我指引学生就从发现校园的风景开始,赏景需“三心五变”:

  三心:细心耐心 用心

  五变:季节的变化 朝夕的变化 光影的变化 天气的变化 心情的变化

  自然万物细微的变化,最能锻炼观察力和敏感度。不管是苍茫大地,日月山川,还是一片叶子,一缕晨曦。不管是四季变换,还是窗前那棵的银杏树……你若看见了他,给他以凝视,以关注,他就会在你眼眸间,极尽他生命的色彩与气魄。或荡气回肠,或悄然渐进,或妩媚,或端庄。大自然,即使沉默,从不呆滞。变化,是他的永恒。不到一个月,曾经对路过的花海都能熟视无睹的学生,现在赏风景成了他们每天的习惯。

  学生每天背着大书包奔波于家庭和学校,见识少,阅历浅,是事实。但他们并不是没有生活。只是熟视无睹,懒得思考,干脆装睡,睡久了的人,感觉会迟钝的。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每天最主要的活动场所。这里有他们最亲近的人,最熟悉的人。有人,就有故事。他们在故事里或是主角,或者配角,体验人性,经历酸甜,也成熟情感。“情”是这人世间的永恒主角。捉动情点,抒发真感受,温情满人间。

  虽然给学生打开了们,指引了方向,但这种重在学生自己参与体验、独立思考的方式,每一批学生开始时都很迷茫,还是发现不了身边那些丰富有趣的人物故事,不知道如何下手。

  1、教师分享做示范:

  我一直就有随手写笔记的习惯,而且涉及各个方面。有时事评论,有家长里短,有风景感悟,有影视杂谈……,有长有短,有时就一句话。(我把自己的生活随笔分门别类后,展示给学生看。)

  2、主题活动拓视野:

  设计几个主题活动,拓宽学生视野的广度,高度,深度。使作品更饱满。

  活动一:小区热点播报

  活动二:生活影像 学生自创

  活动三:正在消逝的习俗(职业、方言、游戏)

  活动四:老照片的故事

  活动五:看了还看的一本书(一部电影)

  活动六:原来最美是家乡

  3、多样评价展风采

  学生每天热情高涨去发现他周围的一切。我保护孩子们所有的发现和感受,但不是所有的素材都是块好材料。我尽量让他们同龄人在一起交流。

  其一:每天语文课,3名同学诵读自己积累的素材,全班同学谈感受,做点评,本人做记录。评论的人越多,话题越多,越说明你这个素材生命力强,有潜力,有价值。其他同学课下与朋友交换阅读,为其点评。

  其二:周末,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本周比较得意的素材发表到文学写作QQ群,大家点赞送花,评议。老师旁观,周一多媒体展示点评。

  三、激活——思维发散雪融为春

  这些原汁原味的素材来自于学生诚实的眼睛,纯净的心灵,稚嫩可爱的小思想。但写作时如果只原样照搬,那我们依然是一棵没有思想的芦苇。雪融化为水,是事实。但如果我说,雪融化为春,却是诗意。如何将这些素材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写作充满生命的厚度和思想的睿智。还需要及时进行思维训练。

  1、由此及彼:这是一种横向联系。由物及人,由人及物,在人和物中产生相似联想,激发哲思。一般是从花鸟虫鱼等自然景物联想到人的品质、精神。

  2、由小及大:于细节处见精神,提炼,升华。生活多是碎屑,但若写作者用心,用脑,有情怀,每一个碎片都能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3、由表及里:把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现象,揭掉它平凡的面纱,进行接近本质的哲理思考。

  4、由个别到一般:一种是普及。某个人的情感,上升到人们普遍情绪和感情的概括。如李煜的“独上西楼”;一种是推及。由一个人,推及到一类人,如朱德的《我的母亲》。

  语文教学论文范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总之,写作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思维的呈现,他是写作者性灵的自然流露,是孩子们精神与生命共同成长的一段精神旅行。这段旅行,我们携手上路的人非常年轻。他们的认知尚显稚嫩,他们的情感稍显单薄,他们的思想,还没有真正属于他们。但这是他们自己发现的世界,歪歪扭扭的足迹,是他们成长的青春,我们站在他们身边,是倾听者,是引路人,是同行者。

  参考文献:

  董宏云.浅谈初中写作教学中的素材积累方法[J].中学生作文指导,2019(8):1-1.

  曹华.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素材积累[J].语文课内外,2019,000(015):176.

  作者:邹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