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9月2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就是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疫情之下,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为了对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培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家国情怀进行认同,为民族复兴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家国情怀;道德与法治课;疫情;资源整合
2020年初春,在全国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蔓延,严重冲击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疫情无情,人间有爱,疫情下,为中华儿女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当前教学延伸的重点,是如何在时代风云下,将“疫情”作为课堂教学的专题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这段时间内发生的关于“家国情怀”、关于“责任与生命”的事迹向学生讲述,使学生深刻感悟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通过有机融合国家成长与个人理想,以推动民族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的融合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的价值要求,而家国情怀则是其价值内核。所以,一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底色,就是拥有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进行培育,是疫情下教师一项重要任务。
一、紧扣疫情当下,对教育“正能量”大力传播
在疫情下的特殊时期,应将学科教学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出来,对教育“正能量”大力传播。面对疫情,人民军队和医务人员成为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直面病魔,勇敢的奔赴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安全,为家国安危而舍生忘死。在这期间,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涌现出来,并成为生动的活教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更多的素材,所以,极有必要合理规划学科教学。首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深刻认知疫情本身的危害,加强对自身的防护,树立健康的心态。同时,与道德法治课程相结合,普及各类安全教育知识。
其次,每个人都亲身经历了当前的疫情危机,对其感同身受。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个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疏导,通过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观。最后,教师可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相结合,合理整理“正能量事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课间内容和简易读本,加强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生命与责任的认知。另外,在教学中融入这些元素,不单单能使学生从深层次领悟家国情怀的内容,同时还能将学生作为事件亲历者的共情体验激发出来,由此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育意义进行强化。
二、开展阶段性主题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意识
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施课程的关键。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为了对学生家国情怀进行培育,需要大量课程资源的支撑和保障。而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家国情怀教育的渗透奠定基础。为此,教师应与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相结合编写教材,对有层次的教学规划进行制定。在疫情背景下,将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作为教材的主题。并且与不同年龄段学科特点相结合,对适合的教学方案分别进行制定。
比如,对低年级段的教学中,在主题方面,教学案例可选择身边的事件,用以对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对于中年级阶段,主题可选择“学习先进人物”,通过对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的英雄故事的讲述,号召学生学习英雄、致敬英雄。引导学生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基础之上,有效监督和劝导身边的亲朋好友。秉承社会责任的“小先锋”,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可能的保护。
在高年级教学中,与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相结合,主题可选择“学榜样,树理想”。对国家和社会应对重大疫情的措施深入了解,将学生集体认同感和国家自豪感激发出来。同时,延伸相关主题,开展家国话题,通过对名人励志故事的分享,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意识和为民族自强而读书的意识。
三、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增强学生使命感和民族认同感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最新国内外形势发展、社会热点话题。疫情下涌现出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给我们带来一本极好的现实教科书,使生命、规则和责任等,都面临着重大的考验和拷问,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将这一教育契机充分利用,通过优质资源的整合,开展多方面、多层次教育。为提升育人效果,用生活育人,用事实说话。从社会责任教育和爱国教育、学科教育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对科学正确认知,由此对学生真爱生命、家国情怀意识进行培育。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健康生活,使学生对规则能真正遵守,对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真正理解。
以爱国教育为例,通过对抗击疫情中涌现出来的大量先进事迹的精选,使学生对中国当代英雄深入了解。通过对国家部署和调控疫情措施的分析,了解大国担当的内涵。对学生家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是开展爱国教育的目的,由此引导学生对正确的责任观和价值观进行培育,使学生真正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作为、有贡献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能心怀国家。在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和认知,通过对这些优秀素材的挖掘,以情育情,以情激情,用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先进人物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去深深的打动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对家国情怀的巨大感召力感同身受,由此提高使命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
教学论文投稿刊物:《小学教学参考》是投稿小学教师职称论文期刊,是广西教育期刊之一,杂志1962年在南宁市创刊。有效、及时、可靠地向广大教师提供丰富的教改信息、教学参考资料。
结论:疫情之下,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从多角度,对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教育、生命教育。与学科特点相结合,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不断丰富学生的经验、阅历和学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深刻的认同和理解,为建设美好家园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巧用学习材料 渗透思想方法——“年、月、日”教学实录与评析[J]. 牛免功,何仲秋. 小学数学教育. 2017(09)
[2]渗透思想方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 徐娜.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6)
[3]“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读《渗透思想方法 感悟数学价值》一文有感[J]. 圣丙飞,张大冬. 小学教学参考. 2008(32)
[4]新教材 新旅程——“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考[J]. 伊萍,张艳萍. 学周刊. 2018(19)
[5]德知·德情·德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 郭林,蒋喜华. 中小学德育. 2018(02)
作者: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