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谈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时间:2020年11月1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仅重视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视。大学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进入大学校园,与社会接轨、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再加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仅重视身体的健康,对于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视。大学作为我国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成熟,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少、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进入大学校园,与社会接轨、人际交往范围扩大,再加上网络社会众多思想的影响,其心理成长面临更多威胁。如何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高校应该对这一问题引起重视。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心理问题;教育;大学生;解决办法

思想教育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人活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他们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面对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因素他们的心情、情绪会受到冲击,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正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开展个别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们形成积极生活的态度,为其就业、生活打下基础。

  一、立足学生实际,高校提高思想重视

  心理是由各种心理成分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统一体。随着身体发育的不断成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加强,此时他们的思维既渴望期独立,同时对于他人又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特别是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们生活经验少,对于事物更是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

  大学生的典型心理问题之一就是情绪不稳定,压力增大,一旦无法及时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解决压力问题很容易引发惨案,如震惊社会的马加爵事件,就是因为主人公压力过大导致发生了疯狂杀人的行为。特别是在一些高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为无法按时毕业、挂科、成绩不及格,很多学生承受了过多压力,学校其实应该反思一下本校的学分制度,为当代大学生解压。

  大学生典型心理问题二,性格缺陷。对于个人的健康发展来说,杰出的性格是一个重要因素,积极的性格更容易对人的生活有帮助作用,相反不良的性格会严重损坏个体身体、精神的健康,影响个人的人际交往。在重多的性格中,我们发现性格孤僻、过度内向、过度自卑或者过度自大的人,心理健康水平偏低。

  与性格缺陷相似的一个心理问题是能力缺陷。导致能力缺陷的因素可能来自先天,比图部分大学生体弱多病、自身素质差或者患有某种疾病,心理承担重,从而引发了心理问题。还有后天的因素,比如一些学生因家庭经济条件差,自卑感强,性格寂寞。特别是在一些高校,校园攀比、拜金的风气比较浓,一些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时尚”,跟随“大流”选择超前消费甚至是借贷消费,最终会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二、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学生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要求每一个学生修够规定的学分。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部分课堂存在灌输式教学、走形式的问题,从而导致这一门课程的价值难以有效发挥。为此,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业教师执教,提高这一课程的实效性。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上,一方面根据大学生发展的规律设置常规性的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基于学情的了解,抓住焦点问题,特别是一些社会热点的事件要去结合大学生们遇到的一些焦点问题,如网贷如何选择、新生入学后的适应问题、如何处理好大学的人际关系、就业时的迷茫感如何处理等,针对这些问题安排专题教育,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必须认真做好每一次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每一节课堂上,不仅仅要有专业知识教学,更要有针对学生的测试、讨论,让学生们明白这些理论知识是如何应用的,让学生们从内心去主动去接收和运用这些知识,服务生活。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思想教育研究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杂志不仅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交流工作经验的园地,也是各高等院校宣传展示校园风貌、育人环境、先进经验和自身形象的良好平台和载体。

  三、充分利用网络,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

  一个人所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程度也不同,外在的客观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心理意识的形成。因此,学校还要积极创设积极有益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运用,有利于去为大学生健康心理意识的形成打造好的教育环境。

  新时期,网络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大学生作为网络的原住民更是对于网络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那么我们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就要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首先,利用校园网络,宣传有益文化。必要的时候,各高校应采取一些技术的手段去杜绝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使大学生能在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中健康成长。其次,积极建设高校的舆论引导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博等,每日的推送文章之中可以无形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且教育的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要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够指导他们的行为。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时俱进,体现实践性。希望大学生可以在健康有益的环境下得到良性教育,保证心理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川.“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近两万名2018级大一学生的数据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03):95-99.

  [2]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3):31-42.

  作者: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