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民间掌墨师文献记载缺失的原因及文化背景分析

时间:2020年11月20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国必有史、方必有志、家必有谱。 在现代乡村,曾经土生土长、极具当地文脉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正在逐渐消失。 建筑是某一人群思想与技术的综合反映,如果不及时研究曾经在川渝大地对建筑文化和技术有着深远影响的掌墨师文化,那它可能将不留半点痕迹地灰飞

  国必有史、方必有志、家必有谱‍‌‍‍‌‍‌‍‍‍‌‍‍‌‍‍‍‌‍‍‌‍‍‍‌‍‍‍‍‌‍‌‍‌‍‌‍‍‌‍‍‍‍‍‍‍‍‍‌‍‍‌‍‍‌‍‌‍‌‍。 在现代乡村,曾经土生土长、极具当地文脉与可持续性发展的建筑正在逐渐消失‍‌‍‍‌‍‌‍‍‍‌‍‍‌‍‍‍‌‍‍‌‍‍‍‌‍‍‍‍‌‍‌‍‌‍‌‍‍‌‍‍‍‍‍‍‍‍‍‌‍‍‌‍‍‌‍‌‍‌‍。 建筑是某一人群思想与技术的综合反映,如果不及时研究曾经在川渝大地对建筑文化和技术有着深远影响的掌墨师文化,那它可能将不留半点痕迹地灰飞烟灭了‍‌‍‍‌‍‌‍‍‍‌‍‍‌‍‍‍‌‍‍‌‍‍‍‌‍‍‍‍‌‍‌‍‌‍‌‍‍‌‍‍‍‍‍‍‍‍‍‌‍‍‌‍‍‌‍‌‍‌‍。 成渝地区掌墨师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本土营造理论与哲学思想。 受到近代西方建筑学体系和现代城市快餐化建设模式的影响,传统掌墨师营造模式越来越不受重视。 曾经在川渝地区人人皆知的掌墨师文化,文献资料里极少有记载,即使能查出寥寥无几的文献,也是接近民间野史似的杂录。 经笔者多年对史、志、谱的查找,寥寥无几的掌墨师称谓也似民间杂谈。

民间文化教育

  曾经遍布乡村的地域建筑,如今在许多村民眼中成为落后、土气等民居形象的代表,这种看似落后、土气的建造技艺和建造文化将面临走向消亡的可能。 由于没有了生存的市场,负责建造这类建筑物的掌墨师要么老去,要么改行另寻生路。 再加上掌墨师的技艺与文化传承都靠师傅口传心授,没有任何教学文本,师傅留给徒弟的传承物件顶多是一套劳动工具,如果后继无人将濒临失传。 如此下去,若干年后不仅掌墨师技艺失传,连掌墨师存在的历史记载恐怕也将消失。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曾经绚烂的掌墨师文化在古代、现代文献上都缺失呢? 文章将对民间掌墨师文献记载缺失的原因及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改变掌墨师文化记载缺失的现状,充分发挥掌墨师文化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正向作用。

  一、传统重士轻匠文化思想的影响

  文献史志等对川渝掌墨师这一历史存在少有记载,这应该不是史学界对这一影响巨大的大众文化不知情,而是中国传统的从业等级制度和重士轻匠的文化传统影响了掌墨师及工匠的文献记载。 中国传统思想对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形而上的精英士大夫被文献所铭记,而形而下的工匠却少有人知。 营造业虽然也是创造性专业,但不同于艺术、文化等专业,自古至今都被看作是匠人的领域,是下层工匠的职业范围。 匠为末业,匠役至微。 重学识、轻技术,重士绅、轻工匠是传统思想的一贯现象。 古史几千年,除了鲁班外,很难找到几位营造师留名于后世。

  《 孟子 》中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准确的体现。 掌墨师既是乡村的村民,又是匠人,还是体力劳动者。 他们大多没怎么读书,从事相对于士大夫来说粗俗的工作。 尽管川渝掌墨师创造了许多精湛的技艺和成就,但以劳力为生的非体面工作依然是上层学术界的盲点。 掌墨师虽然拥有深厚的文化,但他们却没有文化话语权。 虽匠门代代相传,他们的名字依然与文献史册几近绝缘,连掌墨师这种大众皆知的称谓都少有文献提及。 如果这种现象不是选择性失明的话,那一定是传统文化先天性的盲点。

  二、近现代建筑学体系的遗弃

  中国的传统教育只有读诗书的学堂,没有建筑学专业的教育。 建造业教育也仅停留在掌墨师师徒口传心授的层面,没能形成系统而科学的建筑学体系。 存在总揽全局、负责“三工”的掌墨师而没有独立做建筑设计的建筑设计师。 直到20世纪末期,中国才有真正的职业建筑师出现。 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由一批西方求学回国的人发起。 由于没有前承,现代建筑学几乎全面照抄欧美建筑学体系的产物。 在西方建筑学体系下建立起来的建筑史也成了一部完全介绍西方建筑和建筑师的历史。 纵观中国各大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哪个不能罗列一堆西方建筑师的名号和与之对应的背景,但又有几个能说出中国古代建筑师的名字和从业背景的?

  西方建筑体系的植入为建筑行业注入了全新的营养,同时也给新兴的中国建筑师带来改变的机会。 西方建筑体系的建立使得建筑业分工更加详细,原来由掌墨师一师负责的工作分为由建筑师、结构师、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师等多师协调负责。 汉宝德先生曾评价说:“现代化所带来的灾害,不是新材料、新技术,而是西式的营造制度,亦即建筑师与营造厂自设计至建造的过程。 西式制度是工业化的制度,设计师以创新为务,营造厂则必须按图施工。 工匠与设计师的分离,使良性的自然演进的过程无法产生……”

  在新体系里,建筑师的身份和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确立,让新兴的中国建筑师获得了尊贵和地位,同时也成就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建筑师、建筑设计大师。 现代建筑学教育和建筑体制的建立无疑推动了近代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但作为负责传统建筑营造的掌墨师,他们都是随技传承,既没有接受过现代建筑技术教育,更不可能获得新体系的行业职业资格证书。

  非常难理解的是,新体系的建立让几千年来一直负责设计、施工、组织建筑营造的掌墨师陡然失去建造资格。 因为没有学历和行业资格证书,所以掌墨师既不是现代建筑主管部门所认可的建造师,也不可能是建筑师。 因为不具备新体制从业资格,掌墨师被迫放弃城镇的建设而退居乡村从事小型的民居建设。 后来因为城市建设模式对乡村的冲击,掌墨师已经几近无人。

  模仿西方的学科体系建立起来的建筑学和建筑师制度完全占领掌墨师的生存空间,掌墨师既失去了市场还失去了从业资格,逐渐走向消亡的掌墨师更加处于被文献遗弃的境地。

  三、城市现代建设模式的冲击

  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城镇建设走在了乡村的前列。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西方的工业化建造体系为城市快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工业化建造体系确保各参建单位、专业各司其职,建造行为得以高速有序运转。 城市工业化建造模式首先移植欧美传统建筑风格,接着追求现代派。 钢筋混凝土和玻璃幕墙充斥大部分城市,城市统一具备了“现代特色”,完全丧失了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出现“千城一面”的状况。 现代工业化建造体系在城市的出现提前终止掌墨师的存在,所以,在城市长大的人绝大多数都不知道掌墨师这种称谓的含义‍‌‍‍‌‍‌‍‍‍‌‍‍‌‍‍‍‌‍‍‌‍‍‍‌‍‍‍‍‌‍‌‍‌‍‌‍‍‌‍‍‍‍‍‍‍‍‍‌‍‍‌‍‍‌‍‌‍‌‍。

  现代新式建造体系进入乡村的时间相较于城镇更晚,掌墨师有了暂时的喘气机会。 受城市强势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近郊村民开始以追求城市洋房为自豪,完全仿照或照搬城市建筑。 各种古欧式风格、美式风格、新古典建筑遍布乡村,而具有地域特色、土生土长的建筑却无以为继。 在现代洋房风格和工业化建设模式的冲击下,乡村掌墨师的建造模式几乎全面崩溃。

  随着村民建造思想和对房子功能要求的改变,农村传统掌墨师虽然依然拥有精湛的手工技艺,但已经不能迎合现代村民的洋房要求。 传统建造模式和建造文化已完全失去了最后的地盘,同时也失去了地方志和乡村文献的记载,只留下一些口头传颂的民间故事。

  四、传统乡村文化体系的瓦解

  川渝地区的传统掌墨师建造模式事实上是一种个体有意识行为指导下的群体无意识互助建造模式,是掌墨师有意识指导与户主、乡邻集体无意识自主参与的一种共同行为模式。 这种建造模式主要存在于由乡村宗族、亲友、地域、乡士所构成的乡村人际环境所形成的内部组织社会体系内。 宗族里有文化、有能力的威望者和乡绅名士构成了乡村社会体系的精英阶层,川渝地区传统乡村主要依靠宗族威望者和乡绅名士来实现乡村秩序的社会维系。 宗族威望者和乡绅名士既是乡村秩序的社会组织者,又是乡村文化的主要承载人。

  城市的经济建设以绝对的优势对原有乡村人才和劳动力产生了虹吸效应,乡村大量劳动力奔赴城市经商或务工,最受欢迎的就是这些有能力的宗族威望者和乡绅名士。 随着人才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乡村丧失了维护自身组织体系的能力,文化上缺失了有力的承载人。 现在,很多乡村都人才流失、劳动力缺乏,成为仅剩老人和儿童的空心村,经济上走向衰败,更加依赖城镇,失去了乡村文化自信。 村民在乡村文化缺失的背景下,面对现代城市强势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已无力应对,只有盲目照抄城市的建造模式。 承载家谱的宗族威望者和承载乡里杂记的乡绅名士流失,传统乡村文化体系已彻底瓦解。 由于宗族家谱和乡里杂记也随之几乎绝迹,所以掌墨师也缺失了近代家谱和乡村杂录的记载。

  文化方向论文范例:浅述民间社火活动中闻仲脸谱的三种寓意

  四、结语

  在一些贫困落后、交通闭塞的偏远乡村,由于远离城市文化和工业化建设模式,依然还有掌墨师文化的少量遗存,但掌墨师文化的消失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 散落于民间的掌墨师故事和建造习俗逐渐被乡村遗忘。 汉宝德先生认为,中国各地的建筑发展至今日,仍然具有生命力,这些民间的建筑,才是今日的“中国建筑”。

  掌墨师文化是在长期建造进程中形成的,是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的集中体现,是地方建造文化和建造技术的精华,其建造技术中存在着诸多现代建筑体系所不具备的本土文化和哲学。 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期望有更多的史册书籍记载掌墨师这一建造文化,以唤起人们对亟待拯救的乡村建造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从掌墨师的建造模式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建筑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程小青.中国建筑传统的延续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毛天斌1 李茜2 毛廷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