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清末切音字方案《拼音代字诀》析论

时间:2020年12月0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提 要】田廷俊的《拼音代字诀》方案是清末众多汉字改革方案之一,特色鲜明,但历来没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 此方案所有拼音字母都用简单的汉字笔画,拼音制度则两拼三拼兼备,是两拼制向三拼制过渡的中间类型。 方案的语音基础为湖北江陵方言。

  【提 要】田廷俊的《拼音代字诀》方案是清末众多汉字改革方案之一,特色鲜明,但历来没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 此方案所有拼音字母都用简单的汉字笔画,拼音制度则两拼三拼兼备,是两拼制向三拼制过渡的中间类型‍‌‍‍‌‍‌‍‍‍‌‍‍‌‍‍‍‌‍‍‌‍‍‍‌‍‍‍‍‌‍‌‍‌‍‌‍‍‌‍‍‍‍‍‍‍‍‍‌‍‍‌‍‍‌‍‌‍‌‍。 方案的语音基础为湖北江陵方言‍‌‍‍‌‍‌‍‍‍‌‍‍‌‍‍‍‌‍‍‌‍‍‍‌‍‍‍‍‌‍‌‍‌‍‌‍‍‌‍‍‍‍‍‍‍‍‍‌‍‍‌‍‍‌‍‌‍‌‍。 与《汉语拼音方案》相比此方案字母系统比较完备,声调采用五声四角标点法。 方案的设计有其独特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这都值得后人思考总结。

  【关键词】拼音代字诀 汉语拼音方案 字母 拼合规则

汉字文化

  明末,西方耶稣教会传教士利玛窦、金尼阁创制利金方案用拉丁字给汉字注音是汉字改革的肇端,是汉字发展史上与外国表音文字交流、比较而带来的结果。 由于清朝闭关锁国的经济文化政策,其后此项事业后来沉寂近300年。 甲午战争让国人进一步开眼看到了西方的技术优势和中外文字制度的差异。

  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文字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倡导和参与汉字改革的有志之士普遍认为:汉字难学难记难用,教育不能普及; 加之历史上言文分离的传统都导致了国民识字率十分低下,文盲众多,人的知识信息闭塞、交往沟通不畅,强国富民的梦想无从谈起。 通过简化汉字工具来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从而实现强国富民,成为这些人的基本共识。 田廷俊是其中孜孜不倦地奋斗的一位。

  田廷俊是湖北江陵人,清末秀才。 他生性聪颖,曾经在荆南书院算学部学习,积分成绩始终为优等。 具备音韵、格致、方言多学科学问,也很早就预测到科举制度必废。 田廷俊认为“文字之繁难,中国冠天下”。 由于本人具备数学基础,受到算学里代数术的启发,结合汉字使用中长期存在的假借现象,发明创制拼音方案,于1901 年出版《数目代字诀》。 此方案用阿拉伯数字编码来代表汉语里的各种韵,加上声调符号就可以记录表达有字音节和无字音节。 这比第一个创制拼音方案的中国人卢戆章的《一目了然初阶》晚了9年。

  田廷俊的音节数目编码功能与文字相同,可以用来写信等交流信息,还可以作为注音工具给汉字注音方便汉字学习。 为了继续开拓普及教育开启民智的理想,1906年,田廷俊先后又出版《拼音代字诀》和《正音新法》。 给《拼音代字诀》作序的魏业镇在序文里赞誉田廷俊为教育家,并说他转行专门研究编成此书。 《拼音代字诀》方案虽然用的是汉字笔画式字母系统,但与《拼音代字诀》方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两个方案可以照应。

  对于《拼音代字诀》,我们目前还没有见到具体、系统地分析的文章,实属憾事。 对于这项珍贵的历史遗产,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铭记先贤自强不息、筚路蓝缕的坚韧精神和创造力。 需要提及的是,现今学者对除《汉语拼音方案》以外的各种方案,尤其是早期拼音方案本身结构原理的研究深入程度还很不够,亟需学界加以深化。

  一、字母系统

  田廷俊没有明确指出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的具体原因。 但是没有继承《数目代字诀》方案里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代表汉字读音的做法,证明他肯定发现了使用中的某些不便之处而决心另辟蹊径。 改换原因可能是出于人们从文化心理上更愿意接受汉字笔画构件这种脱胎于汉字的符号。

  《拼音代字诀》将每个父音(即声母)和母音(即韵母),都用一个汉字来代表,如与《汉语拼音方案》相对应的声母g用“格”字作为代表字(其余字母都例此)。 为了简化字母形式,先将“格”减缩为“”,再用被减掉的部分作为g的代替形式,于是用表示g。 父音母音拼合的结果叫子音。 父音和母音按照拼合规则分列在两个表中,每个表右边三列为父音。

  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第一列为父音的原始代表字,第二列为原始代表字的缩减样式,第三列为被缩减掉用作字母的部分。 拼合的音节都用代替形式写出。 对于拼合的音节结构样式作者没有专门的规定,由于有的音节为双拼结果,有的是三拼结果,拼合结果实际以写为如同汉字的方块结构为默认标准。 双拼音节或为上下两部分,或为左右两部分。 但为了使音节结构紧凑,大约10%的音节字母会穿插重组。 虽然这样增加了辨别分析的难度,总体上来说也较好坚守了设计者务求简单易学的设计初衷。

  田廷俊介绍说方案共有字母35个,实际列出的父音19个,母音17个,合计36个。 魏业镇《序》说方案约35个字母,暗指实际总数与作者说明的总数不相符的问题。 、分别出现在两个声母韵母配合表中,但实际上是同一个声母m,二者进行合并以后,总数为35个。 转写为相应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之前,我们对所有字母都从田廷俊方案中找到了应用的字例依据。 这些字母与汉语拼音方案字母之间的复杂对应现象也正基于此。

  所有韵母,与声母的表示形式相同:独母取代表字,然后给出该汉字的减缩形式,再给出笔画符号。 作者认为的迭母则径出代表字,字母形式为各笔画式独母的组合。 这样能够减少符号数量,增强类推性,使字母系统的结构更加合理紧密。

  二、声调

  本方案继承了《数目代字诀》的五声四角标点法: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种,阴平声不标调号,其余四声依次用黑点“·”在音节左下、左肩、右肩、右下四个位置来表示。

  上声、去声、入声三种声调的字,无论用来切音的反切上字是何种声调,都取反切下字的声调。

  平声字声调确定较为复杂‍‌‍‍‌‍‌‍‍‍‌‍‍‌‍‍‍‌‍‍‌‍‍‍‌‍‍‍‍‌‍‌‍‌‍‌‍‍‌‍‍‍‍‍‍‍‍‍‌‍‍‌‍‍‌‍‌‍‌‍。 平声字原本分清平和浊平。 如果反切上字的父音是g、d、b、zh,反切下字的母音无论是清平还是浊平音,被切字都是清平声。 如公字是古红切,东字是德红切,都为清平声。 如果反切上字声母是n、m、r,第二字的母音无论是清平还是浊平,被切字都是浊平声。

  如隆是力中切,梅为莫悲切,都是浊平声。 如果反切上下字都为平声,上字父音为k、t、p、z、sh、h、f,被切字可以取反切上字的声调。 如果反切上字不是平声,而反切下字是平声,那么学习的人需要自己留心就可以辨别。 这条规则比较含混和粗疏:c、j、q、x、l为声母的音节阴平声也没有进行规定,要么需要教授者的判断指引,要么需要学习者靠音韵学知识自己分辨。

  三、拼合规则

  A.d、t、b、p、zh、c、sh、f、r等九个父音能与ueng、uei、o、u、ang、an、en、ao、ai、ou、e、a、in、ie、i等十六个作者认为的独母相拼。

  B.g、k、n、m、h五个父音只能拼ueng、uei、o、u、ang、an、en、ao、ai、ou、a等11个韵母。

  C.go、ko、o、do、to、no、bo、po、mo、zho、co、sho、ho、fo、ro等15个子音又可以与ang、an、en、ai、a等5个母音相拼。 本组中的o与汉语拼音方案中的u介音对应。

  D.j、q、l、m、x五个父音只能拼ang、in、ao、ou、a、o、ai、ie、ü等9个母音。

  E.jie、qie、ie、die、tie、lie、bie、pie、mie、zhie、cie、shie、xie、fie、rie等15个字音只能拼en一个母音。

  F.jü、qü、ü、dü、tü、lü、bü、pü、mü、zhü、cü、shü、xü、fü、rü等子音能与en、ie、ueng、ing相拼。

  G.声母对立改换规则

  其中C、E、F组体现的是三拼制拼合法,与传统的声韵双拼不同。

  作者虽然没有列为拼合规则并加以说明,但两表中所有韵母,都分别单独重写一行,以示韵母可自成音节,其实属于隐性拼合规则。

  音节拼合表内的子音顺序与《数目代字诀》中韵的顺序相同。 这样两个方案可以参照而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从中可见作者的严密的数学思维。

  普通话音节共402个,田廷俊方案表一有255个音节,表二有225个,合计480个。 之所以能拼出为数众多的音节,正是作者“无论何等字音,均能代写无遗”的广泛实用性目的使然。

  笔画字母拼出的文字用自上而下或自左至右的书写排列顺序皆可,田廷俊推荐使用横书,是后来横书的先声之一。

  四、语音标准

  为了追求方案对不同方言普遍的适用性,田廷俊没有指出此方案是以何地方言为基础进行设计的。 田廷俊为湖北江陵人,应当用了江陵方言作为语音基础。 但没有明确指出语音基础对不同方言区的使用者会造成很大障碍。

  田廷俊指出声母和韵母结合拼读音的时候,速度要快,发音要短促,否则就拼不出音。 这与《汉语拼音方案》的拼读规则是相同的。

  与《汉语拼音方案》相比,ueng和üeng这种不同的写法直观地揭示了ong的实际音值:ong实际有[un]和[yn]两音,两音分立是很科学的,只是拼写时没有合并以求简化音节。

  五、设计缺陷

  正如倪海曙所说,田廷俊方案比双拼制进了半步,比三拼制差了半步。 之所以没有做到比较彻底的三拼制,是因为受传统音韵学只分析韵部而不分析音素的学术传统局限,使音素分析不够深入和彻底。 方案含有16个独母,独母这个概念具有规定性:作者用一个字母样式表示的韵母都是独母,并不一定指单韵母或个体音素。

  作为独母,形式上就不可再分。 原方案里uei单独作了规定,忽视了和uai、uen、ueng、uan、uang有相同的u介音,不能类推。 修改方案解决了这一问题。 独母数量多,一是为了减少字母数量,音素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字母数量,而且会进一步增加音节的复杂程度; 二是因为音素分析不纯粹不细致,这样导致一些音节的结构基础很庞大,对音素分析设置了障碍。

  音素设置存在的问题有:

  3.原本存在,疏漏忽略。 韵母er和声母r都用表示,实例中用到了韵母er,但母音中没有列出,更没有拼合规则说明。

  4.从与普通话声母对应角度来看,田廷俊方案中zh兼z,ch兼c和z,sh兼s,这源自许多方言区“资雌思”“知蚩诗”不别的现实,但在普通话里将导致大量的音节混同不别:无论是书面形式还是口头语音上将会带来很多混乱,语言交流的畅通性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g、k、d、t、n、b、p、m、h没有与e拼合,因为作者认为声母是可以自成音节的,但是在用来切音的时候却要补出构成音节的自然韵母e。 j、q、l、m、x与i及用来切音的情况与此正同。 而zh、c、s、f、r却与自然韵母e进行了拼合,zh、c、sh与自然韵母i直接拼合。 这都是自相矛盾的。 这种安排也许出于简化音节的目的,但是使用类推规则是更为科学和可行的选择。

  刘晓明说此方案有32个韵母(独母音、叠母音各半)。 此说虽本自田廷俊《自叙》,但是独母与迭母并非各半。 原方案一共用了36个彼此不同的符号。 修订方案中实际新增6个字母符号,总数达到42个。 修订以后不同韵母总数变为41个,加上19个声母,一共60个字母。 为了便于音素分析又增加了拼合时不用的音素,这种安排是作者出于为拼其他方言而做了预留,但也增加了方案字母系统的复杂性‍‌‍‍‌‍‌‍‍‍‌‍‍‌‍‍‍‌‍‍‌‍‍‍‌‍‍‍‍‌‍‌‍‌‍‌‍‍‌‍‍‍‍‍‍‍‍‍‌‍‍‌‍‍‌‍‌‍‌‍。

  六、结语

  田廷俊自称:学习此拼音字母以后就可以跟日本初学者用假名给文字注音一样给汉字注音,以收汉字学习的便捷之效。 《数目代字诀》中田廷俊主张将一切传世的书籍都用数目代码进行转写,这样人人都可以阅读增长知识。 虽然《拼音代字诀》没有再次提及转写各书的愿景,但两书的目的、功能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

  刘晓明认为田廷俊的方案用于拼写湖北音。 这种说法出于误解,前文已有分析讨论。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一个拼音方案是否可以具有普适性? 答案是否定的。 用一个方案拼所有方言的指导思想是脱离实际的。 每种韵书要么体现的是一时一地的语音状况,要么是方言语音的前后演变关系。 田廷俊虽然对传统音韵学深有研究,但方案设计出于遵照传统音韵学理而又将各韵做了精简的思路,这样,设计的方案用来记录纷繁复杂差异巨大的各地方言是不切实际的,明显犯了刻舟求剑的错误。 一个万能的理想方案字母系统和拼合规则将会无比庞大复杂,反而会失去可行性。

  后来拉丁化方案的成功与一种方言一个方案的做法密不可分。 在反复尝试的基础上人们逐渐形成共识:研究记录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方案,其实质就是设计主要适用于单一方言的方案。 因此,田廷俊对理想方案的追求可被理解为追求全国语言统一目标的曲折反映。

  从结果来看,具有民族特色的汉字笔画式拼音方案为什么行不通? 笔画字母虽然来自汉字,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亲近性,由于它是抽取而来,为了增加区别度往往又会加工变形,所以本质上仍属于人为规定的全新符号,与表音没有任何历史、功能上的联系。 加之功能单一,只能用来临时表音,没有功能扩展的空间,也不利于中外文化交流对接。

  与拉丁字母相比,笔画字母对初学者学习来说难度也并不小。 朱文熊说:“余以为与其造世界未有之新字,不如采用世界同形之字母。 ”这正是参照比较各方案和中外文字制度后的独到发现,揭示了拉丁字母作为符号的优势。 周有光说:1918年公布的“注音字母”依旧采取类似日本假名的“民族形式”字母,说明当时中国知识界对罗马字还太陌生,对西方文化还很少认识。

  黎锦熙认为“注音字母”之所以没有采用国际化的字母,是半封建社会的新知识分子还有些保守思想,半殖民地社会的人民群众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总是怀着抵抗情绪,二者共同造成的。 两家的看法本质相同:当时特殊的社会形势和条件使然。 后来拉丁化新文字的巨大影响、《汉语拼音方案》的广泛应用成功验证了朱文熊的远见。 另外,笔画式字母也不够美观。 所以,“民族特色”的追求因部分脱离实际和受视野所限而带有理想化色彩。

  教育论文投稿期刊:《汉字文化》属于语言文字学学术性刊物,1989年杂志在北京市创刊,并持续发行至今。杂志征稿发表的论文内容研究汉语汉字文化,探讨汉语教学,并对汉语文与其他语文作比较研究。

  总之,田廷俊的《拼音代字诀》是清末字母比较简易、拼法比较系统的代表性方案之一,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将两套不同字母系统的方案参照联系起来,是其他人所没有尝试过的创新之举。 作为早期方案,受汉字传统和音韵学学理影响的烙印也比较突出。 他以一己之力创制一种新的拼音方案,缺陷难免但其功甚伟。 《拼音代字诀》方案为后人带来了正反两面的参考价值,先贤筚路蓝缕的开拓创新精神与时代担当的勇气值得后人铭记和传承。

  参考文献

  田廷俊1957《拼音代字诀》(孙金铭·序),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田廷俊1957《拼音代字诀》(田 ·序),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田廷俊1957《拼音代字诀》(田廷俊·数目代字诀叙),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田廷俊1957《拼音代字诀》(魏业镇·序),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田廷俊1957《拼音代字诀》(田廷俊·自叙),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王迅川1983《 <广韵>的性质及其现实意义》,《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刘晓明2013《清末至新中国成立汉字改革史论》(1892-1949),《河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