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1月2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本文从国内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高校的现状入手,从国家发展过程中对外交流政策制定,办学管理者力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三个角度来分析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必要性
2003年9月1日,国务院出台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明确指出:“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方针是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实行的。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日渐被各界人士所关注。在发展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是目前来讲,充当引进海外优质资源的一个发展平台。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主体、老师和学生都能从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然而,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有的人认为中外合作办学与世界接轨,办学过程中吸收了中国和外国两方面办学主体的教学优势,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国际视野的培养。有的人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合作院校大部分是国外不够知名的大学,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并且大部分不是很理想,因此大部分家长不是很愿意送学生就读此类院校。也有人对此类学校不褒不贬,持观望的态度。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到底如何?教师对其工作的认可度到底怎样?学生学习的情况到底如何?很多方面的认知并不确切。
合作教学论文范例: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构建
一、从国家发展过程中对外交流政策制定的角度分析
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进程中的各国和区域力争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外合作办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
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提升中外关系的社会民意基础。
要实现顶层设计者们提出的这一系列目标,就不能忽略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优秀师资队伍的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其实也是人才发展的过程。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日益重视的过程,也是对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一变革发展的阶段中,教育部积极通过选派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学术带头人等赴国外高水平机构访学交流,继续加快引进世界名校师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同时要注意加强外籍教师资格认证,进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二、从办学管理者力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的角度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要实现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人文交流品牌,培养高层次、高质量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全局等目标,学校管理者就应该不断优化教学管理。积极有效的教学管理是确保办学主体能够实现良好运转的指导性和维护性的工作。教师管理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办学管理者是学校教育目标、战略决策、组织方案的有力执行者和实践者。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保持好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办学服务的思想,更要注重方案执行能力的高低,以及对学校的细节工作保持敏锐性。作为学校各项活动的统筹者和组织者,既要把日常的琐碎事务放在心上,又要注重对办学工作整体上的把握。为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办学管理者需时常提醒自己要懂经营、会管理、善沟通、愿拼搏,才能担当起学校中坚力量的重任。
一个办学机构或项目发展的好坏与教师队伍的素质密切相关。办学管理者不仅要在教师进入时严格审查,还要在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密切关注教师的教学工作进展情况,尽量使人职匹配度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高的人职匹配度会使得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满意。
三、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上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层次有较大差异,相应地在教师的福利待遇,发展机会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教师在进入职业生涯后,自然就会有了关于职业的更高标准的要求。想谋求自身职业前景能够更好地在自己耕耘的舞台上展示出来,这就促使教师在自身的岗位上不断进取,这种不断进取的过程,也是教师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发展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教师身份适应阶段,教师职业成果积累阶段和职业生涯反思总结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时长根据每名青年教师的个人特点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根据对教师进行访谈得知,大部分教师表示自己教学一到两年时间即可以完全适应教师身份。而职业成果积累阶段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要取得一点教学成果或者科研成果与教师矢志不渝的立足于教研工作分不开。这种积累一般会一直持续到教师职业生涯结束。教师退休后还会对他毕生所追求的事情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的老师要能中西贯通,学有所长。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师不仅仅要面对大陆的学生或者同事,还会面对港澳台,乃至各个国家的来自于不同文化的地区的学生或者同事,这就对教师自身的文化包容力提出了要求,也对自身的专业深度提出了要求。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2018-1-25]. 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2
[2] 席酉民,杨民助,王珊,等.探路新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故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2.
[3] 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统计[EB/OL].(2014-12-20)[2018-1-25].http://www.crs.jsj.edu.cn/
[4] 欧兴荣.中外合作办学已成高等教育“三驾马车”之一[EB/OL].(2014-11-20)[2018-1-25].http://edu.people.com.cn/n/2014/1120/c367001-26062420.html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7-12-22)[2018-1-25].http://www.jsj.edu.cn/n2/1/1006/1068.shtml
作者:熊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