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1月28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在当今时代,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越来越普及,而且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经进一步明确,要“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所以人工智能教育也应该普及在中学生的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和现代实事相结合,让学生们与时俱进,跟上这个时代的潮流,既学习的书本上的内容又学习了课外内容。
关键词:高中教学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教育
正文:想要在中学阶段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高中信息技术是最合适的课程,而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也需要策略的,因为它是当今科技研发出来全新的技术,可能有很多学生对它并不了解,甚至也并不知道它到底是做什么的,这时就需要老师找到正确的办法,循序渐进的的,一步一步的去教授,将人工智能教育带入到信息技术教学里面去,从而慢慢的让学生理解和学会人工智能的知识。
人工智能评职知识:人工智能论文发表流程
一、将人工智能教育渗透到高中信息技术教授学生 使学生进行初步入门
老师刚刚教授人工智能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入门,在入门时将知识理解好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懂得更快。这就需要老师认真备课,将人工智能以通俗易懂的办法教授给学生。信息技术也是一个很灵活的学科,它所蕴含的知识面很广,老师可以在教授信息技术知识的时候融入一些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进去,将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教育相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了书本内容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一些人工智能知识。
例如:老师在教授《算法及其特征》这一课程时,老师先初步的给学生们讲解一下算法的特点和特征及它是怎样工作的,然后待学生们理解一些知识以后,再将人工智能知识融入进去,将人工智能的算法大致的给学生们讲解一下,让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慢慢的在给学生深入的讲解。老师不仅让学生们知道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也要让学生们理解人工智能的数学公式和代码的应用。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水平都是有限制的,所以不可能对人工智能的所有算法得到完全的了解,但老师可以考虑一种学生们比较感兴趣且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算法,去给学生们做一个单独的讲解,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其中一个方面产生兴趣以后,他们就会更加积极的去学习,这样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可以借助这些比较简单的可以无遮蔽展现过程的算法的学习过程,体验比较普遍的计算思维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机科学方法的应用,为将来更深一层次的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进一步将人工智能的作用展现给学生
待学生懂了一些人工智能的算法以后,老师就可以将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知识教授给学生了。人工智能所产生的作用就是用机械和电子装置来模拟和代替人类的某些智能。所以老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去给学生们讲解一下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有了哪几方面的变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条件。
例如:老师在教授《网络是如何工作的》这一章节时,先带领学生们认识网络,再熟知网络的功能,对这些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后,在深层次的讲解网络通信的工作原理。这时学生们对网络的工作原理就会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再去带入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就会简单很多,人工智能在当今时代取得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离不开最基本的网络,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这些应用也都是有了最基本的网络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的铺垫,才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的发展。由于在算法课程里,老师已经激发了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已经让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初步的入门,所以基于这些兴趣,学生可能会对网络更加深入学习,深入研究,进而更加喜欢和积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三、让学生熟悉并且乐意去学习人工智能教育
将人工智能融入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产生兴趣了,自然就会将精力投入课程当中去,这时就能让学生们对人工智能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如果让他们模棱两可,懵懵懂懂,那么在他们并不理解人工智能是一个什么样的课程的情况下,他们就不会去努力学习,甚至厌恶这门课程。老师也要寻找正确的,有效的方法,制定高效的课堂计划,将人工智能灵活的去融入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中去,一定不能突兀,要让学生们感受到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两者相辅相成,不能分离。
结束语: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我国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普及,制定了多项关于人工智能的政策。教师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教育中融入人工智能知识,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这个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科目中渗透人工智能教育,使我们的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体验,对这个科目产生更大的兴趣,还能凭借人工智能之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J].宋灵青,许林.中国电化教育. 2019(06)
[2]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机遇[J].钟义信.科学通报. 2017(22)
[3]信息学的演化与新信息科学群的形成(上)[J].科林,吴育群,赵国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11)
作者: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