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6月21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阶段的学生成长为切入点,从信息技术课堂设计出发,分析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前提,并探讨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学;创新能力;培育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技能的发展和延伸,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价值。
分析信息技术的作用和特点
首先,信息技术面向的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未来,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化特征,能够为儿童的素质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兼具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适应社会的技能,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足充分的准备。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学是顺应21世纪发展潮流的基本举措,也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进步的主要动力,在整个基础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言而喻的。对此,教师也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价值,把课堂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充分结合到一起。
其次,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并不仅仅局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过多的计算机学科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具备计算机使用的意识,并初步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所以,教师必须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主要目的,只有这样才不会盲目拔高课堂教学的要求和标准,才能真正为学生创造更加平等和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优势,不必受制于枯燥的理论和框架,最终丧失学习兴趣和好感。
最后,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并不仅仅体现在计算机身上,更是实现了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也淡化了计算机自身的学科性。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决不能把信息技术变为单纯的理论课,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打破思维定势,拓展教学方法,为现代化课堂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
分析信息技术课堂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激发兴趣和好感
兴趣始终是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前提要件,学生只有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够真正付诸行动,才可以让思维活动变得更加多样起来,灵活检查信息,实现知识的质变,结出丰硕的成果。对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激发出学生的思维和好感,要充分分析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例如,在键盘练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就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汉字录入竞赛,让学生充分使用计算机本身的考试软件比拼打字的速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键盘操作的熟练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和理解,让学生懂得挑战自我,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品格[2]。
提炼教材精华
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主线,通过各类元素的提炼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要让学生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存在区别的,他们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也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把握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保证问题的启发性和开放性,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例如,在学习与word文档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美化文章当作主题,让学生观察自选图形,绘制一幅画,图形的确定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
教师可以适当的展示出实力作品,让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主题,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保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当检阅学生作品时,教师也可以观察不同学生展现出来的画作,有些学生用16角形组成的太阳,有些学生用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了房子,以上这些都可以说明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电脑小报,这一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存在密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机的神奇和奥秘,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收集资料和信息,要自行勾勒出排版和框架,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并吸收知识,他们会在任务设计的时候展露出更多的思维独创性,也会激发出更加浓厚的兴趣,养成独立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实践是引领创新的基石,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把所有的创新思维付诸到现实中,能够在创意和创新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而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身就是思想付诸实践的鲜明体现,学生只有亲自参与到探索中,才能真正推动思维向着物质的方向发展,体会到自己创新的乐趣。所以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保留多样的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同时,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意味着学生智力的发展,更是涉及到学生个人的情感和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毅力,具备了追求真理和结果的勇气,才能够真正越挫越勇,即便是遇到了困难,也能够不气馁,敢于挑战自我。对此,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发现了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予以表扬,如果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教师也应当让学生积极落实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体会创造的愉悦感。在这里,教师也可以在学生尝试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和点拨,要让学生敢于面对挫折,承认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发挥学生内在潜力的应有之策,也是开放学生思想,提高精神境界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兴趣的引导,教材的提炼,实践的延伸和拓展,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教育论文投稿刊物:《新课程研究》是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集学术性、理论性、应用性为一体的学术期刊,系湖北省优秀期刊。所刊发的学术论文被中国知网(CNKI)、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集团、重庆维普公司等知名网络媒体全文收录,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刊物以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宗旨,突出新理论、新观点、新课程、新实践,促进教学教研、课程建设,推动教改,是教育教学科研工作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及关心教育发展者了解、研究、助推课改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美群.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家长, 2020, 000(002):P.58-58,60.
[2] 安保老. 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16):163-164.
作者:叶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