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6月2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结合土木工程行业发展需求和土木工程工作岗位的要求,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对土木工程专业系统化发展,从“准确定位专业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创新教学方法、认真打造教学团队、拓展整合实践教学、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等六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策略
土木工程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为人民生活和生产提供各类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保障[1]。土木工程作为一门工程与技术相结合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新时代我国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战略,国家逐年加大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这必将涌现一系列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工业工程项目、资源开发和利用项目等,这就需要大批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呈现高增长态势。
土木工程教育论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讨
因此,新时代高等院校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对于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将起到积极作用。在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背景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遵循“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亮点、强化应用”的原则,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的四个要素,对土木工程专业系统化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培养出“精施工、能设计、会管理”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一、准确定位土木工程专业目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新时代土木工程学科正朝着设计模块化、建造装配式、建筑材料节能绿色、监测智能化发展。培养能够学以致用并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就要强化实践操作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以往的培养目标主要延续大多数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同质化比较严重;未能紧跟土木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产业链中岗位群的需求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满足新时代土木工程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对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认识不到位,没有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发展,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际,准确定位专业目标。
第一,强化并更新了专业教师的教育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学生为本、标准为矩、监控反馈、改进提升”的质量保障理念,向更深层次延伸了教师的专业教育观念,更好培养了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教师通过走访相关应用型高校交流取经,与建筑施工企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交流思想,达成了土木工程专业目标定位共识。
第二,遵循了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教育规律。强调学生对土木工程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四个核心要素。第三,充分考虑了产业链中岗位群的共性要求和复合性要求。专业目标定位从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入手,以提升应用能力和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为主线,以提升专业职业素养和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基本诉求,突出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联系,强化了工程岗位能力实习实训。第四,实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建筑行业发展的有效对接。学校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充分估计了技术进步对岗位能力的未来要求,瞄准专业发展前沿,把国家创新驱动创业人才教育理念融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此基础上,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对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土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综合素质高”等特征的高层次应用型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形成“强技术、懂管理、重能力、抓质量”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的办学思路。
二、科学构建土木工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改革前的培养方案,课程总学时3400左右,课程体系以学科 为核心,专业课程门类和学时设置较多,“思想政治教育类”和“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学时占比较大,导致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各实践教学内容之间未能紧密结合,导致土木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不全面,未能很好满足项目设计闭合要求;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要求和规定理解不到位,对行业发展预测缺乏前瞻性,导致毕业生知识体系不能直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学院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组织教师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和规定,认真分析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了土木工程产业结构与市场需求,深入调研了学生就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整合优化了课程体系。
学院按照“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现代新技术、新方法,开设前沿知识应用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思路,聚焦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需要,从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特点出发,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在设置时除了考虑课程特点外,与课程体系保持了一致,将课程调整为2700学时左右。
课程共开设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三个模块。通识课程设置了公共基础课程和人文社会与科学素养课程两类,目的是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课程设置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程设置了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实验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素质,使其具备符合课程标准的理论和技能。
必修课程设置坚持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构建了“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测量、结构力学Ⅰ、结构力学Ⅱ、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程估价”专业核心课程群。选修课程是为加深或拓展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所设置,体现了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为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与选择就业方向提供了重要平台。实践课程设置了专业实践、专业实训和社会实践三类。
实践课程安排考虑到与前续课程的衔接,在完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了实践活动内容、学期和考核评价办法,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实践和充分吸收近年来专业综合改革经验,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形成了一定特色:严格履行了相关论证审批程序,从思想政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设置课程,保证了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要求;加强了专业核心课程群设置,课程门类和课程学时设置科学合理,且对每门课程在实现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方面,做出了理论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培养的具体要求;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加强计算能力培养以及实践环节的训练,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全学程。
三、优化创新教师课程教学方法
专业教师课堂教学既是自己社会责任的体现,又是自我风格的展现。教师要在课堂针对不同班级个性需求精准施教,教学方法要能够适应教学内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课程教学中存在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单一、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够准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关联性不强、以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等问题。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院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创新:
第一,树立了“课程思政”理念,明确了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教 学目标,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内容。第二,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认真研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积极自编教材,在教学中有效运用了团队学习、案例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使教师讲课风格更加简洁、讲授内容更加优化、讲授逻辑更加清晰,逐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教学内容设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课程,教师除在课堂理论讲授外,增加了工程实践应用环节教学内容,强调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的重要性;“土木工程材料”等课程强调了课程实验的重要性;“施工技术与管理”等课程强调了施工技术的先进性和实践性等。教师通过对这些重点内容的强化,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第四,专业教师树立了全面的信息化教学观。通过加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充分利用了网络精品课程教育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虚拟仿真和翻转课堂,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专业教师通过上述几方面努力,保证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取得了“亲其师而信其道,听其教而从其行”的良好效果。
四、认真打造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于1999年设置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虽然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如学校专业带头人负责制落实不到位、专业优秀教师人才缺乏、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比较缺乏、年轻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针对解决这些问题,学院遵循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专业目标定位,将立德树人与学校发展目标结合,认真打造高质量的教学团队。
五、拓展整合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实践锻炼过程中,还存在实践教学环节不够完善、校内外试验场地不足、实践环节经费投入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主动性不够高、寻找合适的实习单位困难大、施工工地对学生实习存在比较大的抵触情绪等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在专业实践环节内容设置中,按照“岗位导向、实践育人”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分30%以上。
第一,为了使学生能适应土木工程技术岗位要求,增加了对土木工程专业实验项目和学生实践环节经费的投入。第二,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导师制实施方案》,要求教师在学生分散实习中探索顶岗实习方法,学生施工实习采取顶岗实习模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导师集中或分散指导解决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实习答辩工作,以提高学生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第三,拓展整合了专业技能训练和科研技能训练内容,使学生熟悉了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制图最新规范,提高了专业识图、绘图、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不断优化工程建筑设计实训环节。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对工程项目进行荷载统计、建筑结构选型、结构内力计算、构件截面选择和配筋设计、基础设计等过程设计,并形成基本闭合的项目教学过程。
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是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稳定教学秩序、推进教学改革和实现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针对教学质量评价和质量监控体系不够完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立和完善了各项教学 规章制度,完善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持续跟踪调查毕业生就业情况,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和教育规划,构建学生素质与能力测试评价体系,完善实践过程跟踪与监控措施,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各个环节有效实施。
另外,学校也加强了教学督导工作,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过程监控。教师改变了以命题性知识考核为特征的考核方法,采取多种考核形式,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评价方法。学生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考核,是确保实践环节质量的保证。因此,按照学校实践教学制度要求,每项实践环节安排专门的主责教师,由主责教师对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计划、内容和指导过程等方面进行考核。
另外,学校通过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健全教学工作考核、质量监督和优质优酬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实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和教学工作有管理、有计划、有考核、有奖惩,以严格且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结语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培养更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将立德树人工作加深拓展,切实把“应用”作为始终坚持的理念。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正处于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发展时期,作为学校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试点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围绕转型发展和社会需求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明确了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目标定位,完善了土木工程课程建设,打造了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提升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理想的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邓西录,邢妍,曲梦可,等.工程管理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0-93.
[3]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R].教高(2019)6号文件.
[4]王迎,李方慧.“双一流”背景下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4):90-93.
[5]邓华锋,丁瑜,王乐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导师制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5):38-41.
[6]罗素蓉,吴恺云,李旭红.新形势下“大土木”专业课程建设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9(6):13-19.
作者:董艳英,邓西录,张立山,宋志斌,姜铭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