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浅析中国古典舞身韵与太极拳的异同

时间:2021年08月10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 要】我国古代美学特征和圆与太极图有着内在联系,影响着太极拳的走势及运动规律,并且与中国古典舞身韵密不可分。本文从刚与阳、阴与柔等多种角度的审美追求中挖掘中国古典舞身韵内在的状态和外化的情感流露,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中感受空间、力量、速度

  【摘 要】我国古代美学特征“和”“圆”与太极图有着内在联系,影响着太极拳的走势及运动规律,并且与中国古典舞身韵密不可分。本文从刚与阳、阴与柔等多种角度的审美追求中挖掘中国古典舞身韵内在的状态和外化的情感流露,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中感受空间、力量、速度以及发力点的变化。中国古典舞与太极拳内在的审美追求和外化身体语言都同时受到太极思想“万变不离其圆”的影响。本文将探析中国古典舞与太极拳各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太极拳;异同

太极拳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特征与太极拳的美学观点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成及审美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国古典舞舞蹈家在前辈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中国戏曲的训练方法、技术、表演以及舞蹈表演性较强的优秀剧作,参照武术技法,吸收借鉴外国训练方法,形成了一套属于我国特有的中国古典舞体系。而在1979年9月至12月,围绕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而召开的第三十六次研讨会中,根据舞蹈自身规律和特性而正式确立的学科——中国古典舞身段(最初不叫“身韵”)才出现。它的出现将中国独有的古典舞审美推向极致,演员的技术技巧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身段的训练和发展使中国古典舞民族风格、特色和语言更加突出。而中国古典舞身段的核心在于一个“韵”字,包括“气韵”“神韵”“意韵”“韵味”,这其中包含的时代精神、文化底蕴使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更加突出。因此,1984年,中国古典舞身段正式更名为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古典舞身韵有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戏曲是在单一性质的节奏中进行,中国古典舞身韵则在历史变化中加入了多种舞蹈节奏的变化。它也不拘泥于戏曲的程式,而是结合舞蹈自身的艺术特点,从浩瀚的戏曲元素中提炼出“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基本动律元素,将其加入舞蹈的身体训练中,由此幻化出千变万化的“圆”的姿态,并将这些元素融合于内,进一步升华为基础舞蹈动作。

  (二)太极拳美学观点的形成

  太极融合了道教中的阴阳平衡思想。易经系辞言:“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子哲学和其道家美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层次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认为,道“可以为天下母”,是宇宙万物之本源。根据太极运行方式应运而生的武术——太极拳,正是吸取了这一哲学理论思想。笔者认为,太极拳是从初级到无极的体悟,所谓初级正是太极最初程式化的动作学习。

  这一过程是学习者不断感悟和参透的过程,从外至内,无形至有形,初级至无极。同时,从拳法动作来看,“揉球”或太极八卦图等亦是讲求“圆”的,这都是太极从内至外的映射,无一不体现着道家思想与文化理念。太极拳的特点是急缓相间、含蓄内敛、以柔克刚、绵延不断。拳法如流水如行云,拳术风格逐渐趋于“圆”,练习者最终希望达到与拳法、天地、阴阳融为一体的至高境界。太极拳在技巧上都含有“圆”的意义,并且讲究弧线与圆的结合,中国自古就讲究天圆地方,这里所谓的“圆”,指的是气韵的贯通与连绵不绝,如同花瓣飘零水流淌。因此,太极拳的节奏形态、造型线条等审美特征与中国古典舞有相似之处。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舞姿动律与太极拳的运动规律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舞姿动律特点

  “万物归一”这一理念对中国古典舞的动态舞姿也有所影响,由此派生出融合着中华太极思想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和“神”,影响着中国古典舞“身韵”舞姿的动态连接。“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特点,不仅仅是动作姿态,就连情感神韵也以虚代实又虚中有实、以实促虚,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舞姿点、线、面的结合。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奥义所在,成就了中国古典舞的“形”之美。再如,中国古典舞动作中“逆势而动”和“顺势而动”的动作特点也说明了这一点。顺势而动是指如流水般不间断的舞姿和气息,只在时空、重力下有所变化,而“逆势而动”这种中国古典舞特殊的运动规律充分借鉴了太极辩证理论的“对比”,以反势而动的反向动作(古典动作中叫做起势)开始,再去强化接下来要进行的主要舞蹈动作。这种完全区别于生活动作的表现方式,使其具有艺术特有的视觉效果,带来的反差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力。

  (二)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与太极运动规律的重叠

  其一,“圆”在我国美学原则上极为重要,它不仅仅代表图形,更是代表着一种气息,一直在运动之中循环往复,也代表着一种和谐。中国古典舞身韵也十分注重“三圆”的运动路线,分为平圆、立圆、八字圆。这刚好又与太极达到一种吻合,上身的形态具有强烈的“圆”的意识形态,这种“圆”的运动路线也可以使习武者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协调统一。

  其二,太极拳和中国古典舞运动规律的另一共通之处为“意不停,动不止”,即动作没有完全停止的一刻,而是不停在运行之中,意识也一直没有间断而是不停转动,这一规律强调动作的连贯性。天地阴阳无处不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静止也并非全然静止,运动则是绝对运动。因此,不论是舞蹈还是太极拳练习者都受这种道家传统意识影响,在舞蹈和太极拳的动作进行之中,不竭的意识指导着身体动作,使动作和思维持续不间断。

  其三,在太极中,“太极生两仪”,“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太极中的动作和意识形态为阴阳结合、动静有致、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核心原则为“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开先合、阳负阴、阴抱阳”。这种反向动势也与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动律达到一种高度重合,例如古典舞《扇舞丹青》从表演者的肢体动作语言可以看出,其很好地融合了太极中“对比”这一理论特点,如此行云流水的动作贯穿整个舞台空间,带给观众完美的对称感,舞蹈表演者充分利用反势而动的表演方式,如同水流般缓缓流淌,又能激起涟漪。舞者利用时快时慢,动静相接灵动飘逸的舞姿与观众进行交流,创造出一种“高山流水”的画面,给观众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间。舞蹈自始至终韵律优美、动作对称协调、调度井然有序、节奏和谐统一。这些手法都与太极拳有着相同之感。

  三、中国古典舞和太极拳中的气韵

  “气”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尤为重要,它贯穿于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动作之中,“韵”是在“气”基础上的延伸。“气”不仅仅是人的生命体征——呼吸,更涵盖在一切舞蹈审美之中。我国早期的舞蹈专家们将“气”这一元素作为古典舞身韵的本质表演元素,运用到古典舞身韵训练体系和古典舞的动态舞姿之中。太极也以“气”贯穿始终。“气”是天地万物间不可缺少的元素,这种“气”在太极拳中也指呼吸,一气呵成,用意练意行气练气。“气”与古典舞的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一脉相承。

  “气”除了存在于太极和中国古典舞身韵之中,还存在于我们古代传统美学的精神追求、价值追求之中,表现出中华民族美学气概非凡的“韵”。“韵”在中国古典舞中尤为重要,它不仅将节奏韵律、表演者风格以及编导个人情感体验融入不同的舞蹈作品之中,更与“形、神、劲、律”中的“神”相通,可以把握形象的神情、神态,以达到内在灵魂。太极拳的“韵”是“意、气、形”三者的高度统一,练习者以神传意,通过自觉的意识、意志支配动作发生。太极中的“气韵”作为传统美学的核心,不仅仅在中国古典舞的肢体和形态中运用,更是结合“形”“神”通过“圆、曲、拧、倾”达到世间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单一训练、训练组合以及古典舞作品无一离得开“气韵”的作用。“气韵”贯穿古典舞身韵始终,因而中国古典舞气沉丹田,平稳之中进行,区别于西方古典舞的上升和直立。太极“气韵”也直接影响到太极拳中的拳法走势。在走势中,练习者以意念贯穿,以心导引,用丹田行动肢体,腰胯摧动梢节,方能意动神连,气韵显现。

  古典文化论文: 浅谈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工作记忆的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思想影响着中国古典舞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国古典舞的创作者和表演者来说十分重要,对于舞蹈的发展有着必要性和价值。太极思想饱含的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与长期积累的智慧,被注入到中国古典舞身韵与太极拳之中。因此,中国古典舞身韵与太极拳受太极影响后形成发展为具有自身独特审美和独特风格的“身韵”与“气韵”、“形”与“神”,更突出了太极中“圆”的智慧。在我国历史文化土壤上结出的中国古典舞与太极拳这般硕果,继续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践行与发展着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气韵之美”为中国古典舞身韵和太极拳带来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精髓、韵律及美感,在这样独树一帜的美学理论下,中国古典舞和太极拳将继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满城.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钟跃英.气韵论[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2000.

  [3]武冬.太极拳普及套路全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周山.周易文化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王易之.<>的阴阳说[EB/OL].https://www.docin.com/p-159814341.html,2011-03-26.

  [6]张立岐.动而有韵静而有势——浅谈太极拳的走势与定式[J].武当,2009,(12):19.

  作者: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