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8月17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典型代表,做好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为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构建带来助力。 文章结合本人实践教学经验,在文中先对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之后对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展开探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做好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典型代表,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日趋成熟,这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助力。 为了进一步更好的发挥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价值,实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演绎精彩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模式分析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1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典型代表,做好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能够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带来助力。
1.1 丰富教学资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丰富网络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连接,这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丰富,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表达以教材、教师口述、板书为主,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应用教育资源,但资源量、类型相对有限。 但当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后,所有与知识有关的资源都可以被利用,这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认知和了解知识,提升他们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得以提升。
1.2 降低学习难度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当中的典型代表,做好对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学习难度的有效降低,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重要支持。 从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角度来看,虽然小学数学知识的设计尽量做到了以学生认知水平为前提,但由于学生的智力发育差异,仍有学生会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足而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象形的方式予以出现,同时其还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到一起,这可以有效降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并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由此得以提升。
1.3 培养数学素养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进一步培养,这对于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重要助力。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不仅可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还能够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提升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并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去解决生活问题,这让数学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一性的知识学习,而是围绕学生成长、生活的一种技能,数学素质教育目标也由此得以实现。
2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来看,我们想要将信息技术巧妙的应用到课堂教学环节中,实现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精彩演绎,就必须要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借助信息技术,做好趣味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科学而有效的课前导入能够实现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和兴趣激发,其是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状态的关键。 传统的课前导入以教师的口头讲述为主,内容多为旧课复习和新课预习,此种方式虽然能够达到一定导入效果,但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未得到调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典型代表,将其应用到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以让抽象的导入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出现,这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并带给他们主观情感方面的触动,因此将其应用到课堂导入环节中,能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重要助力。
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一课的教学导入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包括盒子、箱子、足球、西瓜等,让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入手,对图形有一个基础的认知。 之后,我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连线游戏设计,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将生活中的事物与右边的图形进行连线,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图形基本认识能力考查,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在这种导入模式下,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对图形产生了基本认知,同时还依托信息技术游戏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不仅可以提升课堂导入效果,还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优质的课前导入工作由此得以完成。
2.2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环节是最关键的教学步骤,因为此环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阶段,此阶段的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多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记、背,表面上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但学生缺少对学习行为的主观动力,遇到学习问题时也无法及时予以表述和解决,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课堂教学效果也因此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改变课堂教学效果,做好信息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关键的教学措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做好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做好多方面的控制工作,其中信息技术的表达方式和应用时机是最关键内容。 所谓表达方式是指通过信息技术表达出的数学知识,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保证他们能够看得懂、学得会,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带来助力。 而应用时机是指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有目的、有策略,让其在关键时刻予以出现,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难题,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一课的教学时,学生之前接触的几何知识都是平面图形,再加上他们尚未具备良好的空间逻辑思维,所以他们在面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思维困境。 这时,我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让他们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并通过信息技术对长方体的分解,来了解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的具体位置在哪,与哪个面相连,学生对于长方体知识的学习由此得以完成,他们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也因此得以提升。
2.3 妙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堂训练效果
课堂训练环节是教师考察学生课堂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关键,做好此环节的教学设计,能够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带来助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其必须要先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观察,了解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确保课堂训练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目前,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训练多以习题解答训练为主,俗称“题海战术”,不可否认这种方式能够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予以改变和创新,而信息技术就成为了我们创新课堂训练的首选教育策略。
例如在完成《多边形的面积》一课的教学后,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多边形,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其一,进行多边形面积的解答。 为了体现出训练的趣味性,我会给习题设计一个背景,例如学校要设计花坛、学校要建设体育场等,让学生能够将习题与生活联系到一起,由此来实现对他们的认知兴趣提升。 又或者在进行“鸡兔同笼”问题的解答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对问题予以表现,以Flash 的形式对小鸡、兔子予以表现,由此来提升习题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产生探究兴趣。 在此基础上,我在学生进行解答分析时,还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让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具体的完成对小鸡、兔子数量的观察和分析,让他们更好的进行分析,为习题的顺利解答带来助力。
2.4 依托信息技术,实现课后自主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后自主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常情况下,课后自主学习是基于课后作业所展开的,但由于小学生自控力较差,再加上他们本身的学习水平有限,所以他们常常会出现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这让课后作业的价值受到影响。 针对这一教学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将其予以解决,让学生能够在课后也可以完成对课堂学习环节的回顾,由此来实现对知识的回顾,为课后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带来助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运用微课系统将课堂教学环节录制下来,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时,可以登录系统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的回顾,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效果,避免他们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而在自主学习环节中遇到问题。 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系统完成对知识点、习题的复看,这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课堂学习过程的复习,强化他们的知识学习效果。 针对一些知识难点,学生还可以通过线上系统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让他们来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困难,课后复习效果因此获得了显著提升。
3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还能够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进步带来助力。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负责人,其必须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能力,并借助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巧妙的展示出来,由此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并获得数学知识探究主动性的提升,由此做到依靠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质量,为学生的数学素养构建带来助力,也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作者:万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