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挖掘各类资源,探寻“美”的课程

时间:2021年09月14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雕塑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也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该年龄段的儿童喜欢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互动中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为此,我们顺应孩子的特点,

  雕塑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也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该年龄段的儿童喜欢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互动中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为此,我们顺应孩子的特点,带着对“美”的向往与追求,充分挖掘幼儿身边各类资源,探寻适合幼儿尝试的“美”的课程内容。

课程教育

  1 利用已有资源,寻找“美”的课程载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 “感受与欣赏”中提出,要“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 “大自然” 的概念宽广,空间可大可小,距离也是可远可近。 对于我园这种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占地面积小,绿化资源少的幼儿园,最方便幼儿接触的自然莫过于幼儿园内部固有的花木。 如何利用这些固有资源,使它们成为幼儿发现园内“自然美”的有力支撑,成为“美”的课程载体?

  1.1 创造条件,邂逅“美”

  我园的历史使园内的香樟树、广玉兰、白玉兰等树木都有了较长的树龄,并多以高大形象傲立于园内。 虽然它们每日与幼儿朝夕相伴,但因为其不在幼儿目光所及之处,并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路过”的经历,为幼儿创造与之邂逅的机会。

  开学之初,便利用带领幼儿参观认识幼儿园环境的机会,带领幼儿从这些“大家伙”身边路过,再在和幼儿一起抱一抱老树杆,摸一摸老树皮的简单互动中,初步认识这些树木朋友们。 接下来每天的户外活动、散步活动还有跟多的机会,我们会每次设计不同的路线,创造机会,让幼儿与园内的香樟树、广玉兰、桂花树、老槐树、紫薇树等不期而遇。 树荫下路过时仰头欣赏粗壮的枝干,相隔数米之外的窗户里对大树们提拔身子的的远远观望,以及阳光下露台边近距离平视树冠之上的叶子、细枝等……幼儿对它们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

  1.2 抓住机会,发现“美”

  到经由老师的引导,幼儿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点,慢慢与这些“大家伙”们熟悉了起来。 大树们会不定期赠与幼儿不同的礼物,大家一起走在树下,看花开花落,观叶落叶生,一起捡拾落叶、花瓣、树枝、花托、花芯等。 玩一次花瓣雨、吹一次树叶风都是幼儿们喜欢的游戏,也是随时可玩的游戏内容。 这里的一切都可以成为“美”的课程,或大或小,但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能身临其境参与进去的微课程。 游戏中,他们慢慢发现:幼儿园里最先开的是白玉兰,花谢了才长树叶; 春天是香樟树换新叶的时节,树叶并不只是在秋天才会落下来; 夏天则是广玉兰粉墨登场时候……春夏秋冬的更迭,幼儿欣赏并感受到了每一个季节的美丽,从而爱上了树木之美。

  2 开发新的资源,探索生长之“美”课程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中建议“经常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的确,自然之物的生长能够让孩子感受生命之美。 但是生在“鱼米之乡”苏州的我们却难见到广袤的农田和大批的农作物生长,也没有足够的条件经常和幼儿一起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于是,我们的老师就利用园内有限的种植地和小小的自然角,与幼儿一起探索植物的生长之美。

  2.1 创设实验条件,抓住观察时机。

  在“种向日葵”这个微课程开展前期,大家就什么瓜子能种出向日葵? 种子直接埋土里还是泡水以后埋土里长得快? 发芽的瓜子平躺着、瓜子尖头朝上还是朝下长得快? 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分问题的不同尝试着种植的方法,并进行有效的记录。

  在获得基本的经验后,不同方法完成发芽的向日葵苗在幼儿的关注下慢慢长大。 每天,他们都会去看看向日葵的生长情况,在不断的浇水、晒太阳以及耐心的等待中,长出小苗、叶子,再到叶子变多,茎叶生长,惊喜不断。 遇到问题,他们会寻找问题源头并讨论解决的方法。

  如发现细软的茎软绵绵倒伏下来的现象,幼儿搜罗了各种方法,并尝试借助小棒、绳子等工具拯救它们。 同时,在观察它们长高的过程中还利用测量的方法,直接感知了生长的特点。 还通过移植的方法让向日葵们走向了实在的种植地,直至顺利开花、结籽。 整个过程幼儿都处在自由、主动的状态下,自然而美好,不仅使他们发现了向日辉生长之美,也体验到了照顾它们、帮助它们的艰辛与美好,幼儿收获到的就远超一朵向日葵花与许多颗葵花籽的意义了。

  2.2 利用劳动过程,了解生长之美

  都说“劳动最光荣”,在幼儿园带领幼儿参加种植地的劳动是一件快乐而有趣的事情。 “小小油菜花 片片吐芳华”的微课程实施,经历了秋天、冬天、春天三个季节。 在秋天里,幼儿就参与到了为油菜籽的播种活动中,也经历了在一天天浇水以后看着菜苗破土长,然后慢慢变成一棵棵菜苗的过程。

  后来幼儿还在教师和保育员的指导下,一起小心地把长大一些的菜苗挖出泥土,并在地里有间隔规律地再挖坑把菜根种进泥土里。 再一次经历了不断的浇水、光照以后,大部分菜苗活了下来。 成活后的油菜秧苗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沉寂以后,在春天里大方展示自己的婀娜身子,它越发粗壮的枝干和肥绿的叶子的美吸引了幼儿的关注,簇生的金黄色花朵的美不仅招蜂引蝶,还引来了孩子的关注和探究。

  期间,为了便于照顾,幼儿还和老师一起进行了场地的规划,还用砖块铺设了小路,这里的小路随着油菜的生长逐渐与之融为一体,看起来都颇具艺术感。 劳动与生长同步,探索与变化同在。 春末,幼儿迎来了采收菜籽的时间。 他们尽情地揉搓菜籽的角果,用力地踩踏成堆的油菜角果,一颗颗黑色、黄色、绿色的菜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幼儿的体验达到了高潮。 菜籽收获后留下脆脆的菜杆、油菜籽壳,又是美工区里的操作原材料,粘贴一幅素色的画油菜籽壳画是一件需要很大耐心的事情,当然也可以用于益智区的各类游戏。

  新的生长美、劳作美的故事还很多,豌豆、蚕豆、萝卜、青菜都可以带给我们丰富的体验。

  3 挖掘周边资源,丰富“美”的课程基地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 ”这里指的自然环境绝不局限于幼儿园之内,单靠幼儿园里的这“一亩三分地”肯定也是不够的,我们“美”需要幼儿园以外的广阔天地来支撑。 幼儿园周边的资源是最方便挖掘的资源,也是最合适利用的资源。 于是,幼儿园周边的公园、古镇上的园林以及里面的建筑等成为了我们的“美”的课程首选基地。

  3.1 首选之地——开放的公园

  与我们幼儿园一墙之隔的公园,是周边环境资源中最方便利用的课程基地之一。 公园相对幼儿园来说空间开阔,安全设施到位,距离幼儿园又近,方便老师组织幼儿前往‍‌‍‍‌‍‌‍‍‍‌‍‍‌‍‍‍‌‍‍‌‍‍‍‌‍‍‍‍‌‍‌‍‌‍‌‍‍‌‍‍‍‍‍‍‍‍‍‌‍‍‌‍‍‌‍‌‍‌‍。 春天里,我们和幼儿一起走进公园,欣赏垂丝海棠摇曳的花朵。 欣赏美人蕉一茬一茬地开花过程。 还可以一起坐在小山头,捡捡落叶、数数小果子,或者借机欣赏一次爷爷奶奶们的扇子舞、太极拳也是很美的事情。 雨后蜗牛的寻找更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内容,工具的准备、地点的选择、食物的采集都让大家记忆深刻,特别是后期蜗牛的饲养、生活习性观察、观察记录分享等。 虽然只和幼儿园相隔一条街,但是孩子们的心情却是得到了放飞,感受到了与幼儿园内不一样的世界。

  3.2 提升之地——专业的艺术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建议要“创造条件让幼儿多接触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现代社会,信息发达,要让幼儿接触不同的艺术作品说难也不难,但是身临其境的观察与感受才是最有效的。 于是,我们全力搜寻身边古镇的艺术资源,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踩点探访,研究安全合理的出行路线。 带着班级里的幼儿一路西行,踏上石板路,顺着香溪河,追寻清末民初苏绣大师,被称为“刺绣皇后”沈寿的足迹。

  还来到现代刺绣大师“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内,一睹“精、细、雅、洁”的苏绣佳品。 传神的作品,精细的针法,让人分不清是照片还是刺绣作品; 单面绣、双面绣,乱针绣,不同的针法形成了不同的作品特点。 绣娘现场的刺绣展示,引发了幼儿对刺绣的浓厚兴趣。 回到幼儿园大家就开始搜集刺绣的作品、照片,刺绣的工具,如丝线、秀绷、针线等。 班级里还创设“刺绣”区域,尝试最基础的穿针引线,从小小花草、小小物件开始做我们的“小绣娘、小秀郎”。 这些艺术形式的作品使我们的“美” 课程更为丰富,也使我们的课程内容更为丰富。

  3.3 延展之地——名家的美术馆

  “美”的课程,怎能忘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呢。 如幼儿的“美术馆之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我们木渎古镇上的“王立鹏美术馆”开启了孩子们的美术馆之旅。 美术馆坐落于木渎山塘街的古松园,馆内作品多样,有油画、水彩画,也有书法作品、篆刻作品等。 也许,孩子能看到或者看懂的作品并不多。 但相信,在他们的心里那颗“画家”的梦想种子一定开始萌芽了。 接下来认识各类画家、书法家,或者欣赏各类大家的名画作品,跟着大师学画画等活动就可以一步步开展起来了。

  4 发挥家长资源,拓展“美”的课程空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提出要“经常带领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这样指出。 多年的教育经验也让我们也感受家长永远是幼儿园教育最忠实的伙伴,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的家长的潜力巨大,有待我们来激发。 美的事物遍布我们生活的周围,相对应可以实施的“美”的课程空间,即幼儿园之外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拓展,这就需要发挥家长资源的作用。

  如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建议家长带领幼儿去“寻花”。 于是就有了家长带领幼儿去西山梅园寻找梅花,去木渎寿桃湖畔欣赏黄灿灿的迎春花,运河公园边上的紫玉兰、山茶花等代表春天之美信息的各色各样,造型独特的花骨朵,而“严家花园”的春夏秋冬园更是探访各个季节花朵信息的好去处。

  当春游“虹饮山房”时孩子发现了美丽的“漏窗”之后,家长就会追随幼儿的兴趣,利用周末时光带领孩子寻遍了木渎古镇上园林,甚至苏州园林里的各色“漏窗”,展开了丰富的“寻窗之旅”,从而感受了具有“漏花窗”和“花墙头”之别称的“漏窗”以及苏州园林的典雅之美。

  再有,“水中倒影”、“苏州老房子”、“石拱桥”等寻美主题活动开展的前期,许多家长就在老师的建议下带领孩子到过宝带桥、雕花楼、明月湾,去过山塘街,灵岩山、天平山等,事先寻找并感受了它们的美。 集体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分享自己发现的美。 部分幼儿还在老师的支持下,一起设计了“美术馆小护照”,许多幼儿带着小护照走遍了苏州各大美术馆,有的甚至走出了苏州,遍及江浙沪。

  教育论文范例: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时效性的探究

  总之,“寻美”的活动需要我们利用有限的园内资源,寻找“美”的课程载体,创造机会邂逅美、发现美; 也可以开发新的资源,与幼儿一起在观察与劳动中探索植物生长之美,感受劳动之美; 当然,还需要我们用心挖掘周边资源,丰富美的课程基地,如公园、艺术馆、美术馆等; 另外,更需要发挥家长潜力,帮助幼儿拓展“美”的课程空间。 我们相信,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积极指引下,充分挖掘各种资源,关注幼儿需要,追随幼儿特点,时空亦能拓展,“美”课程实施路上一定会有“一路芬芳”!

  作者:郁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