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13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在文言文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文言知识,而且要让他们感受到行文艺术、人文教化。 而人文性不仅宽泛而且抽象,“四文”教学法则把人文性具化为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围绕“四文”展开文言文教学,能够有效进行人文性渗透。 本文就着重论述在《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中如何“四文”兼顾,进行人文性渗透的。
关键词:“四文”教学法 人文性 《烛之武退秦师》
人文性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要求工具因素和人文因素要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在掌握文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人文关怀,领悟人文教化。 在文言文中进行人文教化,首先必须明确“人文”所指,才能有效进行针对性教学渗透,挖掘文言教材的人文内涵,有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授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时鹏寿老师提出了文言文“四文”教学法,将宽泛的“人文性”具体化为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1]。 本文就以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紧紧围绕这“四文”展开教学:在字词解读中发挥语言魅力; 在文章解析中领悟行文艺术; 在作品欣赏时感受文学之美; 在思想体会时产生情感共鸣。
一.实解文字品魅力
发掘文言教材的人文内涵,首先需要建立在稳固的语言基础上。 学生阅读和鉴赏古代作品,最先接触的是汉字。 最初造字时已经确定了本义,逐渐发展中又出现了引申义和比喻义。 因而一个汉字在现代汉语中和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不会超出本义的范围[2]。 因此文字层面的阅读,应该是带领学生揣摩领会字义。 教师在进行文言字词讲解时,应适当结合文字的本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机械记忆转为理解记忆,由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永久保存知识体系。
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句中的“赐”字、“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贰”字,都是以“贝”字为形部。 “贝”是象形字,古汉字的造型像贝壳的形状。 古昔时代人们以贝壳为通货手段,故将贝壳当作珍宝,到了周代才有作为通货手段的泉币,到了秦代开始流行以钱币通货,方才废止了贝壳的通货功能。 大多与贝相关的字,都采用“贝”作偏旁,其意义也与珍宝财物有关。 如文中“赐”字,从“贝”,“易”声,“易”为转手意,所以“赐”的造字本义是:将自家财宝转赠他人,在本文中译为“恩惠”; “贰”为会意兼形声字,理解上较之“赐”字复杂,《说文解字》注:貳,副、益也。 从貝弍聲。 “弍”为古文的“二”字。 “贰”本意是将一块宝贝分成两份,引申为额外的收入,在文中理解为“从属二主”。 成语“忠心不二”中的“二”同样反映了这个意思。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中的“戍”字,字形采用“人、戈”会意,表示守卒持戈,译为“戍守边境”。 还有“武”字中也含有“戈”部,教师因势利导,点拨学生“武”乃“止、戈”会意,通过学生自主思考,以已知推未知,让“武”字的含义显示出来(武,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戟兵。 故止戈为武。 ”)。 由此,在学生对于“武”字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尝试理解晋文公退兵时的说辞“以乱易整,不武”中的“武德”的内涵。
带着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深入发掘人文内涵,这样的文言文教学,生动有趣,不仅为文言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也为人文性渗透做了充分的准备。
二.智析文章悟艺术
在发掘文言文的人文内涵时,教师首先对文本要有个性化理解,然后再引领学生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比如说烛之武智说秦伯的说辞是《烛之武退秦师》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纵使教师在讲台上又是画春秋地势图、秦晋围郑图,又是分析利害关系,但多数学生对于这段说辞的行文逻辑还是一知半解。 分析时可以先从文本中出现的众多出场人物中区分出主要和次要人物,同时要善于发现隐藏于文本背后的暗场人物。 在第三段的讲解中,若能巧妙借助秦伯之口,则对烛之武说辞的逻辑顺序的理解有画龙点睛之效。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烛之武的话揣摩秦穆公的话,用白话文模拟二人间的对话。
烛之武的说辞充分体现了他的大智大勇,是文章的核心与重点; 这一段教学,引导学生明白烛之武说辞的内在逻辑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 而多数教师会带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看似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实则却使一段完整的说辞四分五裂,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关联。 而在模拟对话中,借秦王之口,经过这样一番身临其境的品读,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内在逻辑,更加深入细致地体会烛之武的大智大勇,全面分析秦、晋、郑三国的利害关系。
三.趣说文学赏细节
发掘文言教材的人文内涵,必须准确把握文本艺术表现的文学魅力。 同样的素材,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其最终的表现力不尽相同。 《大唐西域记》就没有《西游记》来得精彩,《大宋宣和遗事》就没有《水浒传》流传广泛。 当然,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可能更加喜欢《三国演义》而不会钻研《三国志》,这是因为相同的题材因为不同的表现而显现其不同的“风采”。
《烛之武退秦师》的风采更多地体现在细节上。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却叙述非常严谨,充分注意到了伏笔与照应。 如“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交待,为下文的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秦国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又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
在人物的塑造上,也细节再现了世间的真实、人性的善恶、心灵的美丑。 无论是浓墨重彩,还是写意式勾勒,刻画的人物形象皆个性鲜明。 同是君主,我们感受到了郑伯的从谏如流,善作思想工作,秦伯的重利轻友,晋侯的头脑清醒,判断理智,具有随机应变的胸怀与谋略。 同为臣子,我们既能感受到烛之武的为了国家利益捐弃个人恩怨的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不卑不亢、侃侃而谈的机智勇敢,委婉劝说,步步深入的外交口才,让我们见到了一个义士、智士、勇士、辩士形象; 又能感受到佚之狐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以及他的慧眼识英雄。
所以在艺术的世界里,唯有真实的细节,才能唤醒读者的共鸣; 唯有艺术的细节,才能更加打动人心,产生巨大的感染力量; 善于关注细节,才能真正发掘作品的人文光环。
四.妙言文化引共鸣
发掘文言教材的人文内涵,恰恰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人文性。 文言教学中进行人文性渗透,最重要的就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思想,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 在文本和读者之间,只有找到两者生活、思想、情感的契合点时,文本才有了真正的价值。 文本的意义,恰恰就在引发学生对自我的反思,以期寻找到感情和思想的触点。 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一起感受烛之武身上所散发出的“智”“仁”“勇”的人格光辉。
孔子说“智者不惑”,智者不易,更不多。 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他的“智”主要体现在对战争形势的正确判断和深刻把握上。 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利益,而攻打郑国的最大受益者是晋国,据此,烛之武反其道而行之,以国家利益为由,选择秦王为突破口,罗陈秦晋利益的冲突,正反对比,沿着“亡郑无利—存郑有利—联晋有害”的逻辑,层层深入。 同时,烛之武还十分睿智地发现了秦晋联盟的间隙,巧妙利用秦晋的历史矛盾,瓦解秦晋联盟,说退秦师。 “不战而屈人之兵”,烛之武不损一兵一卒便使国家幸免于难,不可不谓其智者。
再说烛之武性格中“仁”的一面。 烛之武不仅能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人生际遇,率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3],而且在郑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的歉言和“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的义利晓导下,他摒弃一己私利以国家利益为重,毅然选择“夜缒而出”。 克服私欲、约束自我,无疑是“仁者”。
烛之武更是一位勇士。 若没有一颗勇敢的心,怎么能在面对郑伯时直言不平? 怎么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 又怎么敢置生死于度外,“夜缒而出”,挺身赴秦? 即使只身一人面临秦伯,他也依旧不卑不亢,最终不辱使命,成功瓦解了秦晋联盟。
当然,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4]。 文言文“四文”教学法虽然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在真正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诸多问题:或者将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看成独立的四个方面,进行程序化的解读; 或者脱离具体文章体裁和内容,生搬硬套地将“四文”教学法应用于所有文言文。
文言文“四文”教学法虽然可以概括为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四大方面,这仅仅是为了更为简洁地表达教学思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四文”并不能彼此分开,相互独立。 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对于文章的思想主旨、写作艺术等进行欣赏和借鉴,由此上升到文学欣赏的层次,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从文字、文章的理解,到文学、文化的领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升华。 所以“四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递进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教学整体中的部分,这样的教学过程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和三维目标的制定原则。
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与丰富,“四文”的内涵也应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更好地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人文性渗透。 这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对于文本要具有深入透彻甚至独到的理解,才能使“文字”“文章”的解读在轻松愉快的和谐氛围中进行。
参考文献:
[1]时鹏寿.“四文”兼顾,智趣四溢——示范课《烛之武退秦师》赏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2):15-24.
[2]陈文汇.于细微处见功夫——细读《烛之武退秦师》[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 2012,(6):75-76.
[3]何永生.古典人格观照下的烛之武——《烛之武退秦师》新解[J].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旬刊,2008,(1):45-47.
[4]徐慧林.“文”“言”共生[J].小学教学研究.2010,(1).
作者:徐 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