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1年11月15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几年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在应用的时候将传统面授教学与新型在线教学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很好地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为了能够将其价值有效发挥出来,本文则就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展

  [摘要]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几年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常用的手段,这种教学模式在应用的时候将传统面授教学与新型在线教学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很好地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为了能够将其价值有效发挥出来,本文则就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职业院校;体育课;混合式教学;困境;对策

混合式体育教学

  引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的产物,也是近几年教育改革要点,将其应用于职业院校体育课教学课堂上,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单向注入式的教学课堂,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主动思索与实践中得到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与应用的时候,很好地整合了多种教学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新方法,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的课上学、课后练等情况,同时也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构建,最大程度优化课程教学。为此,职业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有效改进体育教学弊端,让职业院校学生能够得到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

  一、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实施背景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有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能素质却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都并不理想,学生肥胖比例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视力不良等情况更是十分常见。这些问题的产生促使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学者不断发生,教育部门也着重提出了体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的价值,并且还提出了各类职业院校都需要重视体育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从而有效解决现如今学生健康问题。

  二、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困境

  (一)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缺少指向性

  虽然经过多年体育改革,可是职业院校体育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过于泛化、缺少明显指向性这一点上。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之后,体育教学目标以及要求已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看似十分全面,可却仍存在较多的问题,这种宽泛、大而全的目标导致很多教育工作者不知道要如何展开混合式教学,特别是在就业压力较为严峻的环境下,很多职业院校学生身体素质都 没有达标,再加上职业院校教师对于培养目标尚未形成准确认识,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所影响,这种情况下体育课教学活动实施自然并不理想,即使是实施混合式教学法也无法有效保障课程教学效果。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体育教学课程方案就经过了多次的修改,这对于体育改革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可是课程设置上却依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在课时以及学分配置上更是十分明显,很多高职体育可是安排较少,体育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也较少,体育运动技术与体能培养又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课时安排数量如果较少的话,学生自然也就缺少足够的时间参与到体育课学习之中,这种情况下混合式教学实施自然也无法有效落实,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与参与度,不利于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

  此外,部分体育课程在设置的时候,一些基础性的教学较少,很多体育鉴赏、体育电影等课程也在不断涌现,虽然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是整个教学却缺少针对性,这促使混合式教学模式价值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也并不理想,整个体育课实施效果相对低下。

  (三)培养方法有效性不足

  就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情况来分析,教师教学方法使用并不合理,主要表现为高职教师在体育课上过分偏向于体育理论知识灌输与讲解,忽视了对于学生信息素养、能力以及实践运动能力的培养,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自然是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精神价值认知,大大降低了体育课实施效果。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过程中,授课方式较为单一,这是其教学活动并不理想的重要原因,部分学生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厌倦心理,再加上部分教师已经尽可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为学生教学,可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却出现了信息技术展示课,没能有效地将混合式教学有效落实下去,这种情况下自然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提升。

  三、职业院校体育课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提高认识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中的实施,就代表则对于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工作量增加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实施混合式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先明确体育课程设置目标,同时提高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在科课程实践期间尽可能提高自身混合式教学实施能力,这样才能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打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职业院校各系可以要求各个专业教研室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来不断提高教师混合式教学模式认知,同时组织教师定期分享与交流线上学习经验和成果,以此来及时解决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的为。

  其次,还需要在不断提高教师现代化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步骤且合理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之中,在系的层次上确定体育课程,围绕着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来合理安排混合式教学实施步骤,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课程实施效果,从而真正有效优化混合式教学实践。最后,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充分挖掘网络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借此来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这样就能进一步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机械化工作,从而有效提升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二)合理安排课时,注重教学创新职业院校体育课要想有效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安排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上机课的比例,在教学实践期间按照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来合理分配上机课与面对面授课课时量,教室内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装置,以此来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进,这样学生才能在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中有效开展混合式学习,从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此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混合式教学是线上与线下的有效结合,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体育课程内容、天气等多方面因素来合理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

  (三)构建多维评价体系提高教师实施积极性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职业院校体育课程中要想有效实施下去,还可以构建出多维评价体系,借此来有效提高教师实施积极性。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施的时候难点之一就是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有效评价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这就无法让教师及时获得反馈,容易降低教师混合式课程实施积极性,而多维评价体系构建就能有效改善这一现象。在职业院校体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时候,其主要是将线上与线下教学优势有效结合在一起,而这种评价体系本就应该要涉及线上、线下这两个方面,考虑到有些体育理论知识学习需要转移到课外线下完成,教师在面对面教学评价的时候,最后是围绕着学生体育课上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

  对于教师线下工作的评价同样需要关注更多维度,具体评价指标可以以访问量、竞赛成绩、体育动作把握等指标为主。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实施灵活的替换机制,毕竟一门课程是很难在所有维度上都起到较为理想的成绩的,所以教师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进行评价,将上级评价、师生互评、同行评价等多种方式有效结合阿紫一起,这样教师才能在客观且有效的评价中得到反馈,从而为之后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打好基础。

  (四)MOOC到SPOC提升线下学习效果

  传统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施的时候,大多是采用大型开放式的网络课程慕课来对学生进行,在慕课受众范围不断扩大环境下,慕课教学个性化特点自然也会逐渐削弱,可是线下面授课只是针对一些小规模的在校生。线上与线下两种资源设计初衷不同促使整个课程实施并不协调,这自然大大降低了混合式课程教学实施效果。为了改善合一现象,职业院校体育课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及时创新课程教学方式,这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出混合式教学应用效果。

  慕课作为一种有效线上教学手段,近几年也呈现出了教学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等特征,而SPOC作为慕课教学的有效优化,是指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将其应用于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课堂上,就能更好地提升课程教学针对性,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诉求,这样就能进一步优化师生互动,有效让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对体育课程产生浓厚学习兴趣,进而最大程度提升实施效果,而学生也能够在体育课程实践中得到发展和提升。为此,职业院校体育课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可以强化对于SPOC的应用,借此来优化线上教学平台,从而有效促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实施成为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中广受关注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的关键,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将其应用于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活动之中具有较高价值,教师需要对其形成有效认知,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应用于体育课程中,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提升,从而有效优化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郑国金.高职院校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3):52,54.

  [2]钟大玉.大学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大家,2011(7):106-107.

  [3]熊睿,刘英超.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施中产生的困难和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20,36(3):78-80,93.

  作者:赵民惠1,凡宪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