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语文教育与文化自信

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内容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的准确概括、不竭动力和最终目标。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期、现代文化的继承,在当代语文教育期,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

  内容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的准确概括、不竭动力和最终目标‍‌‍‍‌‍‌‍‍‍‌‍‍‌‍‍‍‌‍‍‌‍‍‍‌‍‍‍‍‌‍‌‍‌‍‌‍‍‌‍‍‍‍‍‍‍‍‍‌‍‍‌‍‍‌‍‌‍‌‍。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传统文化期、现代文化的继承,在当代语文教育期,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树立文化自信,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是语文教育发展的使命‍‌‍‍‌‍‌‍‍‍‌‍‍‌‍‍‍‌‍‍‌‍‍‍‌‍‍‍‍‌‍‌‍‌‍‌‍‍‌‍‍‍‍‍‍‍‍‍‌‍‍‌‍‍‌‍‌‍‌‍。

  关键词:语文教育 文化自信 推原 使命

语文教学论文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学好语文则可以产生更加持久、坚定的力量。 二者相互促进,研究文化自信对语文教育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离不开中国语文教育史,也离不开国际大舞台,只有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不断与外国文化相互融合与借鉴,才能让语文跟上时代的步伐,走上更广阔的空间。

  一.文化自信根植于语文教育的各个阶段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 可见,文化自信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对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准确概括与凝练表达。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贯穿于整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之中。 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历史脉络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根据曹洪顺、冯守仲《语文教育学》,将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分为传统语文教育期、现代语文教育期、当代语文教育期。 ②传统语文教育期以1904年语文单独设立学科为分界,之后至新中国诞生前为现代语文教育期,建国以来至今为当代语文教育期。

  在传统语文教育期,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政治与语文教育相结合,文人要想走向仕途,就必须接受教育,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儒学与科举考试相结合,儒学教育伴随着科举制度的起伏而兴衰。 传统语文教育期的内容以文言知识和文学为主,从夏、商的“六艺”到孔子编订的六经,尤其是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经典教育一直占领了整个封建教育期,这些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与当今语文育人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科举制度产生以后,其以儒家经典、诗赋的考试内容及以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为主的考试方法皆与语文密切相关。 唐代考试科目中的明经、进士两科以《五经正义》为主,而《孝经》和《论语》则是参加科举考试者必学的两门课,宋代在“兴文教”的政策之下重用士人,把科举制度推向高潮,儒学也随之兴盛,明代则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这些语文教材料自成为正统选拔人才的主要内容以后便垄断了整个中国封建教育时期,并培养出历代“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士大夫,这些传统语文教材既重视道德的培养,又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承,成为了中国文人的精神支柱,塑造了中国人的脊梁。 可以说整个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期就是整个中国传统教育期,要考究文化自信的来源,必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

  现代语文教育期,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中国教育史的舞台,教育界力图以“教育救国”不断向西方学习,引进除传统古文外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张之洞在“西学东渐”的社会环境上提出“中体西用”的教育观,把“中学”修身,“西学”修体的作用结合起来,使得“中学”与“西学”在融汇的同时,“中学”有保持了自身的独立发展。 严复在“中体西用”的基础上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性,继而提出“体用一致”的教育观,其对传统中华文化进行一定的淘汰,保留具有民族特色的精华作为教育的母体,其他教学内容向西方学科倾斜,使得教育在保留中华文化血脉的同时实现“救亡图存”的救国目标。 此外,这一阶段,随着外来教会在华的办学,教学对象由官僚子弟向平民阶层靠拢,女子教育也逐步兴起,相比于传统教育时期只有男性拥有接受教育的资格,现代教育期的中国女性也拥有了受教育权。 在教学法方面,也一改传统语文教育期的“先生”释读,学生听、写、诵的单调模式,引进了西方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等教学法来创设课堂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使得教学更具民主性。 学制方面,也通过学习西方先后颁布了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及壬子癸丑学制,使得教育更加科学化。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国门打开,中国通过主动向西方学习,来不断优化教育的发展模式,使得中国语文教育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还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并根据时代需求不断去粗存精,成果丰硕。

  当代语文教育期是对传统语文教育期和现代语文教育期的继承和发展,传统语文教育期汇集的许多优秀传统文化与科举制度经过不断的变革与创新,沿用至今,例如现行部编版语文教材中节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考制度,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现今中学语文课本中革命文学《红日》《七根火柴》《百合花》《荷花淀》,伤痕文学《边城》,反思文学《小狗包弟》等,这些或歌颂革命烈士,展现英雄人物的英勇智慧,或通过描绘幽美湘西土家族苗族来构建内心向往,或通过自省来反思整个社会的文章,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对于正在建构价值观的中学生起到了正确引领的作用,而这些都是现代语文期的成果。 当代语文的教育发展是不可能割裂历史,独立发展的。

  纵观整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语文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方式都是不断沿革的,即使历经朝代更迭,饱经战乱,但语文教育从未停止发展脚步,这些历史积淀的成果是中国文化自信的来源与底气,文化自信的提出,是对中国历史,也是中国语文发展史的高度总结和准确把握。

  二.文化自信是中国语文教育完善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文化自信的前提是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各方的有益成果。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发表讲话时作出表示:“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③文化自信不是一家独大,为我独尊,而是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和长处,来增强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和自立。

  中国语文在借鉴外国文明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人”的发展。 从关注“人的健康发展”素质教育到“以人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向满足人的需要的转变,使语文回归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0世纪70年代后在美国盛行的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以“以人为本”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挖掘人类情感与理智住方面的潜力来确立人的价值,把人的潜能最大化,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④20世纪80年代后期,为适应国家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强弱,经济发展后劲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⑤强调了劳动者素质对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虽然提倡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始终是出于实用角度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四有公民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因此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英才教育”,素质教育逐渐转化为应试教育,语文学科也逐渐被功利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教育该如何改革才能更健康地发展、更好地适应满足人的发展等成为了教育界反思的问题。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进行总括,进一步明确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总目标⑥,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

  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语文学科的最终目标也是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精神财富,而文化自信作为精神力量,不仅是激励人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语文教育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中国语文发展的最终使命是提高文化自信

  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通过学习语文,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民族虚无主义⑦,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也是文化自信的终使命。

  文化自信依托于语文教育,通过语文教育,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文化自信这一使命。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中学生学习此类文章有利于加深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例如,现行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古文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起到了很大作用,选文从先秦到明代,都是时代精粹,不仅题材广泛,而且题材多样,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还兼顾知识性学习。 就七年级选取的说理散文《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孙权劝学》来看,《穿井得一人》通过讲述了凿井可省一个取水的劳动力,可经过多人传播,却成为从井中造出一人的荒谬之言,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阐明“三人成虎”的道理; 《杞人忧天》叙述了杞国一人对天地的荒诞思考,告诫学生不要对毫无根据的事过分担忧; 《孙权劝学》叙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诫下持续读书,不断增长学识的故事。 此类散文幽默诙谐,说理透彻,寄寓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学习,熟能生巧的深刻道理,通过学习这一类的文章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 就抒情散文《陋室铭》《爱莲说》《记承天寺夜游》三篇来看,《陋室铭》塑造了一位虽身居陋室,却德高艺馨的君子形象; 《爱莲说》通过几种花的铺陈,突出莲的清洁,寄寓周敦颐高洁的形象;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苏轼在排遣情绪时所见的夜色美景,抒发了一位失意文人豁达乐观的态度。 这几篇抒情散文暗含作者高尚的人格即情操,通过学习此类文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就政论散文《周亚夫军细柳》《唐睢不辱使命》《大道之行》三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或历史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通过议论为主的形式,或用思辨性的语言阐发政论得失,或塑造伟大政治人物形象,学生通过学习文章可以品味到其中的治世之道或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中日益重要,谁占据来文化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树立文化自信,打造传统文化品牌,让世界倾听中国声音是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目前,孔子学院分布在88个国家(地区),建校282所,是向世界传播儒学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随着“一带一路”的开放,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外来留学者,在华留学生将近50万,这些都是语文教育事业走向国际舞台的光荣成果,中国改变了由近代以来的“文化引进”逐渐转为“文化输出”的局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的摇篮,通过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华文明走出去,迈向更高更广的舞台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和最终目标。

  文化自信根植于语文教育,而语文教育期分为三个阶段,传统教育期积淀了深沉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来源; 现代语文期在继承和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知识,使得文化自信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当代语文教育期在继承前两个时期的成果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文化自信是在整个语文教育期中发展起来的,是对整个语文教育的高度概括,不能割裂开来‍‌‍‍‌‍‌‍‍‍‌‍‍‌‍‍‍‌‍‍‌‍‍‍‌‍‍‍‍‌‍‌‍‌‍‌‍‍‌‍‍‍‍‍‍‍‍‍‌‍‍‌‍‍‌‍‌‍‌‍。 同时,文化自信又是语文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语文发展的精神支柱,促使语文回归“人”的本质,关注“人”的本身。 通过语文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把中华文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是语文教育的最终使命。

  参考文献

  [1]文化自信——习近平提出的时代课题.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016,08

  [2]阎启英.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0

  [3]徐鸿武,李敬德,朱峻峰.制度自信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3

  [4]邓东纯,20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11

  [5]曹洪顺,冯守仲.语文教育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10

  [6]孙培青.外国教育史[M].江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08

  [7]徐影.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2

  [9]习近平.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人民日报[N].2014.09

  [10]杨兆山,时益之.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讨[J].北京:教育研究,2018.12

  [11]李三保,徐安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取向中的民族品质渊源[J].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

  [12]习近平,儒学:世界与和平发展——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上的讲话[J].孔学堂,2015

  注 释

  ①徐鸿武,李敬德,朱峻峰.制度自信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导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03

  ②曹洪顺,冯守仲.语文教育学[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10

  ③习近平.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无高低优劣之分.人民日报[N].2014.09

  ④徐影.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3

  ⑤杨兆山,时益之.素质教育的政策演变与理论探讨[J],2018.12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2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2

  (作者:辉艳红;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