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2月29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可以协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以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在取得一定的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北京15所高校2 286名师生为样本,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厘清近三年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协同理论;高校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由于国家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与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了供求失衡的现象,就业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需要既有广博理论知识和技能,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创型”高素质人才,以适应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党在十八大上就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指出到2017年,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到2020年,要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精神显著提高[1]。深化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实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创业、深化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可见,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将协同理论引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挥协同理论的普适性、开放性等特征,无疑为解决高校“双创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 协同理论是由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创立,旨在分析如何调动内部各个系统来更好地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1970年以来,协同理论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起来。协同理论主要研究不同事物间的共同特征和他们间的协同机理;研究目标为不同事物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产生有序结构[2]。其核心观点为无论多么不同的系统,都能找到互为影响且相互合作的关系[3]。这一理论揭示了物态变化的普遍模式,即“从原有旧结构,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产生不稳定性,到达到新的平衡、实现新的结构”[3]。协同理论包含协同效应、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等三大重要原理。
一是协同效应,它指整个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相互作用,会产生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不同系统间存在着协同作用。二是伺服原理,主要指系统在接近不稳定点或临界点时,系统的一些变量会受其他参量影响而改变。三是自组织原理,即在没有外部作用或者影响的情况下,它的内部会根据自身情况形成特定的结构或功能[4]。基于协同理论的重要原理,将其引入创新创业教育势必会更好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校内创业教育资源需要深度整合,创业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校内师资与创业课程建设不足,科技转化与校企合作亟待加强,学校创业氛围需要加强,校内创新创业管理与服务制度不够完善等。针对现存的问题,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国内许多高校都有很多尝试,无论在整体或者某一环节都有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为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于北京高校来说,随着京津冀政策下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逐步凸显,外部环境有了较多的变化,也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
北京高校应凝聚社会、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的共同力量,以教育定位为核心,逐层向外扩赛,在教师激励、人才培养、文化氛围方面逐步递进,形成共识、共享、共担、共创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路径。协同创新的理念是以协同学为基础,围绕创新过程建立新协同机制,助力于创新效能的提升[5]。目前,协同创新理念将利益相关体整合到创新过程中,对创新发展和资源整合发挥了积极效用,促进了组织效能的提升[6]。
由此,在教学上,可以充分依托协同创新理论来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因为教学系统是开放的大环境,需要接受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外部环境已经对教学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推动着教学系统的自身改变。同时,教学系统内部的教师、学生、知识等众多因素在教学系统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发展表现出一种显著的相关性,最终改变着整个教学系统。基于教学系统的以上特性,处理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间关系[7],要充分发挥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协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创业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会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二、相关研究评述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4],要教育、引导、组织青年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其中,同时也指出在祖国大地上创新创业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9]。
(二)协同理论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相关理论的发展与引导就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而协同理论正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探讨的理论热点。高等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体系,它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的基本职能[6],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治理方式和过程也是复杂的,是由于社会各方各界、不同的人群都与其相关而导致的,更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在多元主体中引入协同治理模式,可以将多元责任聚集起来,让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有益的互动,从而发挥较好的合作效应。在协同理论视域下,可以将高校内外部发展力协同为统一的核心力机制,破解普遍存在的科研教学质量不高与科研转化效率较低等问题,为高校科研教学工作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而且还可以设计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目标及内容,利用协同育人方式方法,搭建协同育人组织机构,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策略。
最后还可以从制度保障、平台建设、资源保障、因时制宜等方面入手引入协同理论,实现不断优化内部治理体系,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并为高校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供新视角的目的。构建“学生−学校−政府”有机结合的创业教育互动体系,有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长远发展,是协同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和成功应用;“政府−社会−高校−家庭−研究生个人”五位一体协同的发展理念,则是协同理论的最新尝试,同时又与本科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迭代,为新阶段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三、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一)北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情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如何助力于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成为了高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急需高校探索出一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道路。按照教育部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且纳入学分管理。
在第一课堂教学之外,各类实践活动的丰富逐渐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保障[10]。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及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情况、满意度、频率,课程教师教育水平等问题,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现状。并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探索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的整体需求,剖析实践创新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最终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性建议。
1. 学生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包括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在校学生。调查通过问卷的形式开展,一共发放问卷1 98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80份。被调查对象所在年级分布方面,本科生为1 898人,占95.86%。其中一年级为1 180人,占59.60%;本科二年级为684人,占34.54%;本科三年级19人,占0.96%;本科四年级15人,占0.76%。硕士研究生为81人,占4.09%。被调查对象性别分布方面,男生为1 192人,女生788人,分别占60.20%和39.79%。被调查学生的专业类别分别为:理工类(82.47%)、经管类(12.07%)、医农类(0.05%)、文史哲类(2.88%)、法学类(2.32%)、艺术类(0.20%)。
2. 教师受访者情况
本课题组同时面向北京各高校教师团体开展调研,选取北京部分高校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形式开展调查,共发放问卷306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分布如下:其中教师的性别比分别为50.65%和49.35%,整体上分布较为均衡。学历分布方面,本科及以下学位教师44人,占比14.38%;硕士学位教师234人,占比76.47%;博士学位教师28人,占比9.15%。
职称分布上,助教/初级职称教师45人,占比14.71%;讲师/中级职称教师61人,占比19.93%;副教授/副研究员职称教师139人,占比最高,为45.42%;教授/研究员职称教师61人,占比19.93%。专业分布更是涉及理工、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0个专业,其中工学教师98人,占比最高,达32.03%,历史学教师2人,占比最低,达0.65%。整体上看,被调查者的各项指标分布均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二)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一。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比较,笔者发现,55.2%的受访者认为所在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非常重视;较为重视占比36.21%;认为重视程度一般占7.37%;不太重视占0.71%;非常不重视占0.5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北京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较好,普及率较高。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完善情况有差异。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的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于该项工作开展的满意情况。其中43.38%的受访者认为制度完善,39.44%认为较为完善,9.55%认为一般,0.56%认为制度较少,0.05%认为没有制度,7.02%认为不太了解。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82.82%的受访者认为制度相对较完善,对该项工作较为满意;同时在调查中还发现,有7.02%的受访者对于制度并不了解,也充分说明该项工作的普及程度需要提升。
三是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及比赛情况差异较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培训次数的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过创新创业培训的学生共计1 215人,其中5.86%的受访者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10次及以上;3.79%的受访者参与7~9次;12.07%的受访者参与4~6次;39.65%的受访者参与1~3次;38.64%的受访者从未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从以上数据中可以发现61.36%的受访者中大多数同学只参与过1~3次课程培训,38.64%的受访者从未参加过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参与度相对较低,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热情并不高涨。
四是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素质情况不同。调查中还发现,67.32%的受访者认为创新创业师资素质较高,结构合理;7.32%的受访者认为创新创业师资素质一般,实际经验教师缺乏;1.52%的受访者认为师资素质一般,多为兼职教师;0.25%的受访者认为师资整体素质较差;23.59%的受访者不太了解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情况。由此可见,74.64%的受访者认为创新创业师资素质较高,对该项工作较为满意。
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一)强化重视水平
随着京津冀政策下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逐步凸显,外部环境有了较多的变化,也提供了较多的发展机会,高校需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北京高校应凝聚社会、高校、企业、教师、学生的共同力量,以教育定位为核心,逐层向外扩散,在教师激励、人才培养、文化氛围方面逐步递进,形成共识、共享、共担、共创的创业教育生态构建路径。
随着北京高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地提高,各个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创业中心、创业学院等机构。比如,北京科技大学在2005年就成立了“学生创业中心”,挂靠校团委。之后又成立了全校层面的专门机构“创业中心”,2018年初进一步打通创新教育及创业教育,升级为校级“创新创业中心”。而中国人民大学则成立创业学院,在学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工作,通过拓展创业孵化基地,全面开展创业引领计划,大力宣传引导来等工作,来加强创业指导,丰富创业实践。
(二)加强制度化建设
整体上看,高校在管理与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未形成完整的机制,多数是以活动为平台,其举措缺乏系统性、科学性,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对应的管理机制不成熟有着紧密联系。高校要在充分了解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真实内涵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机制,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确实能为学生服务的高校教育管理制度[10]。
制定出整体的管理制度后,要首先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并成立专业的团队进行学生管理,保证制度的落地,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比如,中国农业大学完善制度体系,出台《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中国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和学术实践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通过进行学分认定、核准教师教学工作量等措施激励师生参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增加教育培训力度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在逐步完善中,但依然存在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的情况。首先,高校创新创业培训大多为知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讲授内容缺乏针对实操技能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等实践的培训,大多仍以创新创业的通识教育、创新基础概述等理论知识为主要讲授内容。
其次,高校对学生日常产出的科技开发成果缺乏收集和管理的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可能会开发一些小的科技创作作品,但学校没有及时地将它们收入到创新创业管理库中,就无法完成它们的创新成果转换。再次,能够引导学生找到创新创业方向的市场调研活动十分匮乏。很多学生制作出来的创新成果都是市场上边缘化的产品,很难被市场接受,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提前进行市场调研,没有针对市场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这就要求高校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高教师与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热情,感知到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比如,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民族大学就构建了通识与个性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开展“创新创业名家谈”系列讲座课程,邀请学术大家、企业家、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士作报告,每年举办不少于20场,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5(18): 4-5.
[ 1 ]胡景乾,钟生海. 协同理论视域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安康学院构建“四协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9,31(3):103-107.
[ 2 ]刘娟娟. 基于协同理论的高校科研管理探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32(6):598-601.
[ 3 ]温卫娟,乔忠. 基于动态协同理论的城市共同配送机理及特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1):83-84, 86.
[ 4 ]吴育锋. 试论协同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5(5):75-76.
[ 5 ]苑大勇.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理论建构与演进[J].高校教育管理,2015,9(3):16-21, 29.
[ 6 ]邵丽华,种娟,赵鲁涛. 高校青年专任教师压力表征及其缓解路径−基于对北京市某高校青年专任教师的调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6):60-66.
作者:王 鹂1 宋洪庆2 邵丽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