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

时间:2022年01月13日 分类:教育论文 次数:

环境保护教育是教育事业和环境事业的有机融合,同样也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与各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生物学科,该学科包含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和资源,在该学科中合理渗透和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

  环境保护教育是教育事业和环境事业的有机融合,同样也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环境保护与各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联,特别是生物学科,该学科包含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和资源,在该学科中合理渗透和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能力,进而促进环境保护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有效落实。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则为挖掘环保教育素材、开发教学资源、创新生物课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环境保护;高中生物;新媒体;渗透策略

生物与生物学

  人类社会文明在这百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一进步和发展却是建立在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基础上。随着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各种自然灾害接连发生,如泥石流、洪水、地震等,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的环保意识开始被唤醒,并意识到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物中有着丰富的环境保护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将环境保护意识一点点进行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也能得到增强,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用实际行动改善周边的环境。

  1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的必要性

  1.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

  合理落实素质教育,能够很好的提升人们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等。在学生教育的各个阶段,素质教育都渗透其中。特别是在高中阶段, 素质教育更是十分的突出。环境教育具体就是采用教育的方式将环境知识渗透进人们的生活中,使得人们能够很好的掌握保护环境方面的知识,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然后基于此主动开展各种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1]。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升公民道德水平为目的的,而环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两者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合理开展环境教育可以推动素质教育更进一步。

  1.2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维护与保护环境是未来高中生的重要责任之一,不过就当前情况来看,部分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并不是很强。究其原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基本都侧重于知识的讲解,对于其他方面比较忽视。所以,新课改中强调,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清科学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三观。而高中生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便得积极贯彻这一点,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好地满足新课改要求。

  2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保护教育存在的问题

  2.1环境保护教育过于表面

  我国目前的环保意识教育尚停留于表层,只是在一些特殊的节日象征性的介绍环境保护,如植树节等,没能将其落到实处[2]。所以,学生的环保意识构建自然难以实现,使得学生在面对一些污染环境行为和自身的不良行为时,缺乏准确的判断力。

  2.2环境保护教育形式单一

  很多学校在环境保护教育的时候,更多的采用学科渗透的方式,具体就是说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涉及到相关的内容便简单的提几句,导致学生难以认识到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就高中阶段而言,和环境保护教育联系紧密的学科主要有地理和生物等,而在最近的生物新课标教材中,也增设了很多相关的内容。不过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式十分的单一,基本都是全盘灌输,这样显得十分的陈旧,很难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的效果自然也很不理想。

  2.3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不坚定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面对一些问题都能产生自己的想法。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发现,很多学生都能主动观察周边的环境,表达自己的看法[3]。不过面对一些既成的观念和思想,便很难转变,主要原因还是受到周边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影响。如部分父母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一思想,进而使得学生在外出游玩的时候,看见他人乱扔垃圾等现象装作看不见,环保意识不是很坚定。

  3新媒体给改进高中生物课环保教育带来的契机

  3.1运用新媒体资源深化学生认知

  虽然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与高中生物课程内容多有关联,但毕竟生物学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有充足的课堂时间,才能以讲解和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完成相关内容教学。因此,教师能分配给环境保护教育的时间非常有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理念也就比较浅显,无法让学生较为深入的思考环境问题并形成坚定的环保意识。而假设将新媒体相关技术运用到教案设计中,就能在不额外占用生物课专业知识教学时间的前提下,以更高效、直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并且将环境保护知识渗透到课程内容中。

  3.2基于信息技术丰富环保教育形式

  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普及的基础上,新媒体成为了包括高中生在内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开拓了思路,也提供了创新教育形式的资源和技术,有助于改变环境保护教育形式单一的现状。例如:教师可以把各种典型的环境保护案例制做成课件,供学生在课后观看,了解目前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等环境问题产生、发展及治理情况。这种以多媒体形式在线进行的环境保护教育,既不占用课堂时间,还符合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有助于达到培养环保意识的目的。

  4基于新媒体环境的环境保护教育渗透策略

  4.1新媒体视域下的生物课堂环境保护教育新课改理念要求高中阶段的教育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加强注重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在遇见环境保护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付诸实践,而且这也是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新课改后,高中生物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更加的看重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势,积极进行教学创新,使教学与新课改要求更加的契合。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章节知识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握好时机合理开展环保意识教育。首先就是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再着手开展教学[4]。

  4.2通过研究性学习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新课改中倡导,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基于此合理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具体就是先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围绕着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在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增长,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需要首先保证学生的成绩,为避免耗费学生额外的精力,生物教师难以给学生布置和环保密切相关的课题。但在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支持下,围绕课题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可以在线上完成。

  无论是资料搜集,还是信息调查,学生只需利用电脑等设备就可以足不出户的完成。实践中,教师可以针对特定环保教育目标确定研究课题,之后制定合适的计划,帮助学生小组合理分工,并指导其利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工具进行调查研究,最终获得良好的结论。例如: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调查癌症发病率”这一知识点为课题。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调查,统一癌症发病率。

  与此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检索和汇总相关资料,分析一下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通过这种实践调研的方式,学生便能认识到这和环境污染存在很大的关系,激起他们的危机感,并在今后能够自觉维护环境,这样达成的效果远比教师口头讲解要好得多。分析探究完成之后,各组安排一位代表以调查报告、演讲稿等形式进行分享,又或者是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方式呈现,这样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清楚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3关注学生行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想让学生将所接受的环保意识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环保理念,争做环保小卫士。

  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渗透时,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环保行为,并时刻对他们进行提醒,促使他们可以将环保理念转变为行为实践,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对“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授课时,教师就可以提出“世界粮食危机”的话题,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粮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时,学生会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并且随着探讨的深入,也可以让学生意识到世界粮食的紧缺性,知道浪费粮食的行为是错误的[5]。

  4.4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渗透效果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提升环保教育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电影等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柴静的《穹顶之下》纪录片,从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对学生形成刺激,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人类发展对于地球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当人类在破坏大自然时,大自然也会予以“反击”,人类在自然灾害中是非常渺小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有效提升环保教育的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和研究,并结合生物学科的特征和环保教育优势,充分挖掘学科中的环保教育资源,同时将这些内容合理渗透到各个教学环境中,激活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行为实践,自觉为改善地球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梦冉.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44-45.

  [2]司海仙.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J].考试周刊,2020(90):143-144.

  [3]尹红雨.结合高中生物教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4):96.

  [4]刘丹.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环保意识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2020(09):114.

  [5]张微.如何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D].辽宁师范大学,2015.

  作者:耿芬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