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0月15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要】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对提升影视动画的艺术性、赋予动画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促进中华民间美术元素传承及发展。对此,本文分析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的呈现,并探究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的应用方法,为中国影视动画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民间美术元素;影视动画;角色造型
民间美术文化博大精深,挖掘及提炼其中的优秀民间美术元素,并利用影视动画塑造角色,有利于体现动画作品的文化价值。现阶段,业界专业对民族美术元素融入影视动画展开深思。比如,在动画人物造型过程中在服饰上融入民间美术元素,或者将剪纸元素融入房屋建设中,对色彩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实现民间美术元素与动画的融合。民间美术资源类型众多,在影视动画设计过程中可思考多元化的因素,并思考民间美术造型在动漫造型中的应用。对此,本文对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一、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的民间美术元素
我国历史悠久,民间艺术发展中已经出现大量的美术元素,这也为美术角色造型提供帮助,我国一些经典动画中大量结合民间美术元素,这对中国民间美术艺术传承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泥塑、剪纸脸谱及木版年画等均是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一)民间美术元素对影视动画角色塑造的意义。
民间美术艺术形式丰富,包括泥人及汉画、壁画等,对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分析,会发现其中的浓郁艺术特色,体现出我国不同民族的美术文化,这也对我国的影视动画发展提供帮助。二十世纪,我国在动画开发过程中,大量应用民间美术元素,比如,《大闹天宫》中角色造型应用丰富的民间美术元素,包括剪纸、京剧脸谱、年画等,体现出较强民族文化特色。
法国对《大闹天宫》的评价中,认为该动画与迪士尼动画画面有一样的美感,并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且这种艺术形式迪士尼也无法创造。现阶段,国内很多影视动画角色创作过程中失去了民间美术元素,动画师关注内容趣味性,仿照其他国家的动画设计风格,所创作的动画作品角色单调,无法体现我国的文化底蕴。现阶段,民族文化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还需在动画设计过程中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在影视动画角色塑造过程中更显美术元素,满足本民族受众口味的同时,也能传承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影视动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灵感及文化内涵。
(二)影视动画中的民间美术元素呈现方式。
影视动画角色塑造过程中,常见剪纸及年画等元素,在影视动画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①剪纸:民间剪纸艺术利用夸张的手法对现实中的物象以抽象化的方式呈现,并适当进行修饰。剪纸中的美术元素呈现在影视动画中主要是根据设计稿对角色比例进行分析,结合场景变化进行人物造型设计,剪纸人物造型以侧面烘托角色。角色塑造过程中往往关注半侧面比例,在角色塑造后,对角色原型进行剖析,思考各个关节的合理性,使用关联性工具连接身体各个部分,使关节自由活动。与其他造型相比,剪纸能把握造型动态。最后是制作背景,将刻画的背景放在玻璃板。比如,《猴子钓鱼》是一部经典的动画,其中猴子造型简单、颜色艳丽,有夸张及生动的双向特点,体现出丰富的剪纸形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感。
②年画:年画作为春节期间流行的美术绘画形式,注重人物形象的写实及环境的塑造,烘托具有吉祥的寓意的画面。年画的特点是塑造鲜明的个性人物形象,自人物背景及服饰、动作上体现鲜明的人物特点。年画中鲜活的人物在影视动画中具有非常突出的适用性。年画中经常出现的人物是神仙、英雄、古往今来的知名人物等,充分地贯穿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年画造型元素在影视动画中呈现,充分做到形神兼备的功效,动画时准确把握角色的不同个性变化,并将个性夸张放大,以简单的线条示意性的体现人物角色的风采,达到形神合一的目的。
③脸谱:戏剧中常见到各种类型的脸谱,每个脸谱具有鲜明的人物风格,脸谱中含有丰富的线条及颜色的对比,能抽象概括人物特点,表现人物的不同身份。脸谱造型较为生动,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在影视动画角色创造中的应用,能强化人物个性的表现更到位,让角色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葫芦兄弟》是我国经典的动画,对孩子启蒙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人物塑造过程中葫芦娃的脸面是京剧生角设计的,剑眉适当缩短及加粗,凸显人物稚嫩及正直的形象。
二、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的应用
(一)结合传统绘画,完成人物造型。
剪纸及脸谱等美术形式均是民间艺术元素,在影视动画中呈现出丰富的美感,若忽视传统绘画艺术,便无法将传统美术元素的神韵充分表达出来。经过对老一辈动画师们创作的民间美术元素进行分析,其中角色造型均依靠精湛的记忆及传统绘画艺术技巧。例如《螳螂捕蝉》是我国最早的动画作品之一,其中利用了民间花鸟写意方法,塑造出生动的螳螂、黄雀、蝉的形象,且具有高雅及精致的特点,画面中的河流及山川、荷叶以传统水墨泼彩绘画技术呈现。
该动画并非完全借鉴中国民间艺术元素,在此基础上适当创新,这是当代动画设计师们需关注的重点。在《九色鹿》创作过程中,也借鉴了传统绘画艺术。动画师们对敦煌壁画综合分析,并进行故事编排,设置情景及完成角色造型。通过传统绘画艺术呈现出优美健壮的九色鹿,画面的色彩运用及线条的变化多数沿用了敦煌壁画的特点。因此,动画片在播放后,感觉焕然一新与众不同,受到广大观众朋友们极度好评。
动画师在影视动画角色创作过程中,利用到剪纸元素,其中包括雕、剪、刻等技法,这也是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关键性的技法。传统剪纸工艺人物造型线条因受到剪纸艺术本身材料特点的限制,导致人物表现线条变化过于单调,导致人物的情感无法体现。老一辈动画师们针对此类问题,对剪纸工艺进行改善,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工艺形式例如:套色、渲染等。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塑造过程中具有相当高的应用性,对此,当代动画师们应当更多地掌握此类工艺。比如,《鹬蚌相争》设计过程中,利用拉毛剪纸技术,对渔夫蓑衣及鹬羽毛表现出水墨画意境,使动画拍摄变得轻松,无须在拍摄过程中创造水墨画面。
(二)民间美术与动画角色塑造结合。
丰富的绘画艺术对影视角色塑造提供丰富的素材,我国在1990年的动画作品创作过程中,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素材。比如,动画师将齐白石的画作作为素材,创作出《小蝌蚪找妈妈》。
动画师以张乐平作品为原型,创作出《三毛流浪记》。此类动画作品角色塑造与艺术家们优秀的美术作品创作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将艺术家的作品作为素材,有利于塑造丰满的人物,感受动画中的艺术气息。在创作《牧笛》时,以李可染作品为基础,以生动的水牛及质朴的牧童、轻快的河水带给群众身临其境的感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李可染将静默的事物注入灵魂活化,体现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在《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造型就是最典型的,非常成功。孙悟空神采奕奕、身材矫健,围着绿色围巾、穿着黄色上衣及虎皮裙、短黑靴,该形象最终成为家喻户晓、根深蒂固最经典的孙悟空形象。
《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原型是张乐平笔下的三毛,三毛只有三根头发,呈现出正直勇敢及聪明伶俐的人物形象,虽然生活窘迫,但并不贪财,勇敢地在乱世中拼搏。既能体现出他不畏强暴、不惧权势坚强性格,也反应出生活的痛苦,又具有苦中作乐的幽默诙谐。该动画中三毛这个角色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此,在影视动画设计过程中民间美术元素应当与动画角色造型合理的结合,体现动画造型设计的深刻内涵。
(三)选择手工工艺技术,完成角色造型。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间艺术文化丰富,为影视动画造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资源。皮影、剪纸、泥人均是常见的民间手工工艺,被众多的艺术家融入了艺术作品当中。
《渔童》的动画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剪纸民间手工艺,使莲花、金鱼及渔童变得具有活力,塑造出全新的整体,形成“连年有余”场面及喜庆的节日氛围。《火童》人物设计过程中,利用壁画及油画等技术,设计古典壁画色彩及温馨的背景,观众在其中感受到民间艺术对影视动画造型的影响意义。随着民间美术元素渗透到影视动画中,影视动画更加具备了艺术性及观赏性。动画《大闹天宫》合并多种民间工艺技术,其中包括民间木刻及民间版画等,让角色在影视动画中表现得更为形象。
影片中孙悟空的脸面与传统脸谱类似,其他还有民间版画艺术,玉帝人物形象将传统佛像及年画作为蓝本进行创新。因此,中国民间手工艺术为影视动画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善于从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提取元素,才能创造群众热爱的动画。综上,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影视动画人物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对民间美术元素进行提炼,融入动画角色中,既能提升动画片的艺术魅力,体现民族特色,讴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艺术评论期刊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特征与发展前景
实现传统的民间美术不断得到创新发展。民间美术元素在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利用绘画技术及美术作品、手工艺技术等有机的相结合,利用民间艺术形式贴合影视动画人物形象,获得最理想的艺术视觉效果。但民间美术元素在我国的影视动画角色造型中设计应用依旧不够成熟。对此,应当多多关注民间美术元素的技法,并适当进行创新,才能寻求形式上的突破,使设计的角色更具活力和艺术气息。
参考文献:
[1]傅存诏.基于数字技术的影视三维动画场景细节自动控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21,44(06):174-178.
[2]朱其林.动画制片管理对我国动漫发展的作用及反思——评《影视动画制片与管理》[J].领导科学,2021,(04):125.
[3]张阳.利用动漫制作技术推广民俗文化——评《影视动画广告创意与制作》[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1):365.
[4]孟伟.乡村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创作中的实现——评《影视动画艺术》[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01):377-378.
[5]卢春延.少数民族元素在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应用——以壮族民俗文化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01):89-90.
作者:包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