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乡村振兴背景下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时间:2022年04月23日 分类:科学技术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已经进入乡村转型发展的快速转型阶段,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分化与趋势。科学认知国内外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城乡人口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乡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

  摘要:随着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已经进入乡村转型发展的快速转型阶段,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分化与趋势。科学认知国内外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整城乡人口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乡人口迁移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视角基础上,从农村劳动力迁出与回流、逆城市化视角阐述了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提出了人口迁移与乡村转型发展关系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乡村振兴;人口迁移;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振兴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大规模乡−城迁移,农村生产要素快速溢出,导致城乡发展失衡,乡村转型发展不充分[1]。为实现乡村复兴,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转型发展战略不断发展创新,经历了统筹城乡发展到新农村建设,再到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当前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发展和新的边际增长,亟待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作为内需发力替代投资和外需导向[2]。

  “人口要素”是挖掘农业农村潜力、促进乡村转型发展的主体。在中国部分城镇化发展较快的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要素出现了新的分化与迁移趋势:一是已经出现城乡人口向农村以及周边小城镇转移的趋势,例如浙江省;二是乡村人口回流趋势明显,2020 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 1 010 万人[3]。人口迁移带来资源要素的流动与重组重构了乡村经济的模式,推动了乡村空间演变。

  在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乡村,人口迁移将深刻影响乡村社会−经济−空间的转型发展。以提升乡村转型发展质量和效率为目标,以促进人口布局合理性为目的,探讨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有助于揭示人口迁移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响应,有助于探索乡村转型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和乡村地域人口发展策略的制定。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城乡人口迁移的主要理论与研究视角基础上,阐述了中国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研究的相关进展,进而提出了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人口发展与乡村转型发展研究亟需加强的前沿领域。

  1 城乡人口迁移概述

  国外学者对人口迁移理论和模型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论述,本文将概述人口迁移的主要理论和研究焦点。国外学者对人口迁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80 年代英国社会学家雷文斯坦提出的“迁移法则”,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国外人口迁移理论逐渐完善,主要有解释人口迁移宏观规律的理论,包括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赫伯尔的推力−拉力理论等;从中观视角解释人口迁移的社会网络理论与累积因果理论等;从微观视角解释人口迁移的人力资本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行为理论等[4,5]。当前国外学者对人口迁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迁移空间特征与类型、原因和影响因素及其政策研究等[6~1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迁移,基于此现象,结合国外学者已有研究理论与成果,中国学界从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了人口迁移研究。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城乡户籍制度、人口迁移管控政策和城乡发展政策具有差异性,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与国际上劳动力迁移的一般模式不同。

  中国人口迁移形式主要有城乡间人口迁移和区域间人口迁移。其中,城乡间人口迁移主要包括城–城人口迁移、乡–城人口迁移、乡–乡人口迁移和城–乡人口迁移等[11]。当前中国城乡间和区域间的人口迁移趋势已趋于减缓,借鉴国际上的相关经验,在人口城镇化进程进入中后期,大规模、长距离的区域间和乡−城间人口迁移流动趋于下降后,城–城和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流动、以及短期的以休闲和商务为主导的各类循环流动将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以就业为主导、流动历程较长的人口在城乡两栖间的循环流动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也仍将存在[12]。中国学界关于人口迁移研究主要从迁移者、迁移过程、迁入地和迁出地 4 个视角展开。一是迁移者视角,即迁移的动机、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等[13~19]。

  人口迁移动机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微观层面的个人与家庭因素和宏观层面的区域环境因素[20]。中国人口迁移动力机制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增大而发生转变,由以政府计划型迁移为主转变为市场自发型迁移为主,显著增多的“务工经商”迁移人口,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迁移人口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人口迁移主要受市场规律支配,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过程[11]。二是迁移过程视角,包括乡村人口迁移的阶段分析、乡村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与迁移圈层结构等[11,21~23]。王桂新[11] 对比阐述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迁移过程。

  朱杰[22] 系统阐述了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归纳出人口迁移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模式:即“单核集聚”–“多核结构”–“单中心体系”–“多中心网络”。路雅文等[23] 基于分类构建了乡–城人口迁移的圈层结构,指出 4 个层级间乡村人口迁出程度变化规律和迁移人口社会分层差异性等。三是迁入地视角,即乡村居民迁移到城镇,对城镇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等方面的影响[24~29]。

  乡村居民迁移到城镇,一方面,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本,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大量乡–城人口迁移增加了城镇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的压力等。四是迁出地视角,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农村劳动力迁出、农村劳动力回流和逆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30,31]。结合以上国内外人口迁移研究概述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在人口迁移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在吸收借鉴国外经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具体国情和区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人口迁移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但在研究内容的展开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从现有人口迁移的研究成果看,以迁入地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多,以迁出地为切入点的研究较少。二是城镇区域环境发展要素对人口迁移影响的研究较多,乡村区域环境发展要素对人口迁移影响的研究较少。三是国内外学者针对人口迁移与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在影响和政策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乡–城人口迁移和农民工回流在要素和机理层面进行了系统的剖析。但对不同类型人口迁移引起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与机理的差异性分析、以及乡村转型发展引发的人口迁移时空特征与规律性变化等科学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少。基于此,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待明晰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2 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人口迁移指人口在地理位置上的变更,离开原住乡镇或街道半年以上的人口。乡村地域人口迁移的主体包括迁出乡村半年以上的村民、回流半年以上的村民、以及迁入乡村半年以上的城乡居民。乡村转型发展是实现农村传统产业、就业方式与消费结构的转变, 以及由过去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转向构建和谐社会过程的统一,其实质是推进工农关系与城乡关系的根本转变[32,33]。人口迁移演进深刻影响乡村社会−经济−空间转型发展,人口迁移使城乡产业、土地、资金、技术与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与空间配置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人口迁移,由此带来的资金的趋利性和技术的扩散性等深刻影响乡村转型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迁出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农村劳动力回流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与逆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这 3 方面阐述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2.1 农村劳动力迁出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迁出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劳动力迁出对于农村地区的转型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农村劳动力的外出提升了农业人力资本,促进了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大城市生活生产先进理念扩散效应的形成[34,35]。另一种观点则持相反态度,认为作为核心地带的大都市发展是建立在农村地区的不发展基础之上,都市地区的发展是以对农村地区的剥夺和剥削为前提。

  高素质劳动力和人才流失,容易造成土地抛荒严重、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乡村人口结构老化、乡村建设难以为继等农业、农村与社会问题[36]。中国学者关于农村劳动力迁出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农业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已有研究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迁出有利于流出地人口的就业转移、流出地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减轻城乡差距和区域不平衡等积极经济影响[31,37]。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影响主要有 3 种观点。

  一是劳动力外出流动有利于土地流转和农地规模化经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有利于促进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38]。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有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抛荒严重、农业劳动力总量不足、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等[39~42]。三是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农业影响是依据地区的经济条件所决定,黄平等[43]基于 1994—1995 年在中国 4 个省的 8 个村庄的入户访谈资料,发现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富裕或发达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是一种补充,对中等收入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则是一种补偿,而对贫穷和偏远地区来说它则成了农业的替代。

  2.2 农村劳动力回流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

  在国际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就业,一直伴随着大量的回流现象。无论是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迁出总是和劳动力的回流相伴[44]。国外研究表明回流者对于回流地区社会经济的不同影响在于他们的人力资本不同,不管是国内迁移还是跨国迁移,都存在一个劳动力市场的选择机制,主动返乡和被迫返乡者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所差异。对于比较了回流收益要大于外出务工收益的主动返乡者而言,他们在返乡前就已经规划好了返乡后的工作或投资计划,他们的回流是一个积极的、主动的策略,对于当地社会经济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被筛选后低于劳动力市场进入门槛的被迫返乡者,他们并没有在迁移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要素,对于当地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有限[45]。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呈现出与国际上劳动力迁移的一般模式不同的方式,主要体现在多次回流特征。70%~90% 中国农村劳动力存在返乡回流现象,且回流趋势明显[46]。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转型和西部地区崛起政策的推行,返乡创业人员逐年增加,2020 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 1 010 万人,比 2019 年增加 160 万人,同比增长 19%[3]。

  已有研究表明劳动力回流有利于乡村经济、空间与社会转型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智力回流”可以给农村带来更多的技术,有利于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乡村地域资源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重组,提高了乡村地域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乡村经济与空间转型发展;另一方面,人口回流带来的文化扩散效应有助于乡村社会文化发展,促进乡村社会转型发展[47~49]。

  2.3 逆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逆城市化”是美国经济地理学布莱恩·贝利教授于 1976 年提出的,用以解释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高度城市化”背景下,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病”触发的“富人阶层、中产阶级”向郊区以及农村迁移现象[50,51]。

  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小城镇甚至非城市区迁移的分散化过程。国外关于逆城市化与乡村转型发展关系已经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例如赖特的“广亩城设想”、沙里宁提出的“城市有机疏散思想”、刘易斯·芒福德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等[52,53]。20 世纪 90 年代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呈现跳跃式发展,“城市病”随之而来,北京、上海、天津等大中城市在人口聚集和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生产要素向郊区和农村转移的趋势,并且使一些郊区和农村得到快速发展,由此国内学者开始了对“逆城市化”现象的关注与研究[54]。陈伯君[55] 指出应借助“逆城市化”分解城市功能和分流城市人口的趋势发展村镇。

  王亚苗[56] 提出“逆城市化”有利于助推中国新农村建设,正视“逆城市化”现象,有选择的承接城市产业转移。目前中国学者对逆城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逆城市化现象及对中国的启示、中国逆城镇化现状与趋势等,少量学者探究了逆城市化与乡村转型发展关系。逆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逆城市化有助于实现乡村空间重构。龙花楼、杨忍等学者[2,57~59] 指出伴随着中国部分地区城市化发展进入高水平稳态阶段,部分大都市将迎来逆城市化过程,由此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发展,重构了乡村经济的模式,推动了乡村社会空间变迁的过程,逆城市化成为乡村空间重构的重要推力之一。

  二是逆城市化有助于实现乡村产业升级。沈秋明[60] 研究表明德清县融入周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承接逆城市化给德清 “三农”发展带来的机遇,包括产业转移与高端制造业崛起、城市人群住在德清、高科技创业、养老度假产业迁移等给德清农民就业、农村发展、农业提升等带来的机遇。

  三是逆城市化的扩散效应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优化了城乡资源配置。马跃[54]提出逆城市化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病,而且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对城乡不同生活方式的差异化需求,更有利于推动城市文明的扩散与城乡资源的相互流动。从现有研究成果看,国内外学者针对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在宏观意义和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对乡–城人口迁移和农民工回流在要素和机理层面进行了系统剖析,但对不同类型人口迁移引起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与机理的差异性分析、以及乡村转型发展引发的人口迁移时空特征与规律性变化等科学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少。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研究展望

  乡村振兴,是以破解特定时期乡村转型发展的主要社会矛盾和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激活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等要素活力和内生动力为抓手,以提升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推进乡村转型发展、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融合,其核心是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实现乡村有效振兴,系统构建乡村“人”“地”“业”耦合格局与创新体系,科学推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技术系统协调与可持续发展[33]。“人口要素”是乡村转型发展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迁移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61]。基于不同领域的学者关于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开展的大量研究,本文认为中国未来人口迁移与乡村转型发展研究需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探索研究。

  4 结语

  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乡村转型发展意在优化乡村人口、土地、产业、生态等方面。人口迁移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经济和空间转型的发展要素。在农村劳动力迁出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方面,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农村劳动力迁出对乡村经济、农业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回流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方面,围绕农村劳动力回流带来的乡村地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重组与资源配置效率等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在逆城市化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方面,相关研究主要关注逆城市化对乡村社会−经济−空间重构与转型的影响。

  总体来看,中国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研究侧重宏观描述与策略研究,忽视内在机理与过程研究,侧重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的经济影响研究,忽视生态、社会与文化关系的探讨,侧重宏观视角的理论探讨,忽视微观视角的理论验证与深化等。

  依托人口迁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实现乡村转型发展与重构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涉及地理学、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亟待开展多学科针对人口迁移与乡村转型发展关系的理论问题、耦合机理、路径与模式、策略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用地理学空间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方法,关注迁移行为的时空轨迹对乡村转型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过程,捕捉乡村振兴过程中人口迁移对乡村转型发展影响的典型模式。在研究尺度上,加强宏观和微观相补充的多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加强人口迁移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理论问题分析、耦合机理以及互动机制,为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实现城乡人口发展与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佟伟铭, 张平宇. 乡村城镇化新模式: 基于陈家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与动力机制的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6,37(6): 1100-1106.

  [Tong Weiming, Zhang Pingyu. New modeof rural urbanization: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new-type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Chenjiadianvillage.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6,37(6): 1100-1106.]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等.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8): 1019-1030. [Yang Ren, Liu Yansui, Long Hualou et al. Research progressand prospect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China: Paradigms and main content. Progress in Geography,2015, 34(8): 1019-1030.]

  人民日报. 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010万人[N]. 人民日报, 2021-10-19. [People ’s Daily. There willbe 10.1 mill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personnel whowill return to the rural areas in 2020. People’s Daily, 2021-10-19.

  [3]段成荣, 谢东虹, 吕利丹. 中国人口的迁移转变[J]. 人口研究,2019, 43(2): 12-20. [Duan Chengrong, Xie Donghong, Lv Lidan.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PopulationResearch, 2019, 43(2): 12-20.]

  [4]Alba R, Nee V. Rethinking assimilation theory for a new era ofimmigration[J].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1997, 31(4):826-874.

  [5]Penninx R, Spencer D, Van H N.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inEurope: The state of research[M]//ESRC Centre on Migration,Policy and Society (COMPAS). Oxford: University of Oxford,2008.

  作者:佟伟铭1,郭加新1,苏飞2,徐维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