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时间:2018年11月01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膳食结构也在逐步的优化,对于牛肉的需求也在提升,为此下面文章重点烟具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并且文章中还提出了应该合理开发利用楚雄州草地和秸秆等资源,加强疫病防控,建设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牛肉加工企业,延伸

  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今天,膳食结构也在逐步的优化,对于牛肉的需求也在提升,为此下面文章重点烟具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并且文章中还提出了应该合理开发利用楚雄州草地和秸秆等资源,加强疫病防控,建设现代肉牛产业,发展牛肉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这对于调整优化楚雄州畜牧业内部结构、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供给测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社会和谐稳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楚雄州,肉牛产业,现状对策

甘肃畜牧兽医

  1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1.1肉牛生产稳步增长,规模化养殖得到较快发展。

  2017年全州肉牛存栏93.91万头,出栏37.15万头,牛肉产量5.16万吨,与2012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4.70%、1.37%和1.46%;牛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43.99万吨的11.73%。养牛产值达17.09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114.91亿元的14.87%;在楚雄州畜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

  2017年全州年出栏肉牛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1512户,出栏肉牛3.84万头。规模养殖户肉牛出栏占全州肉牛出栏的10.34%;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企业29户,出栏达1.02万头。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养牛为耕田”的观念逐步向“养牛为赚钱”转变,耕牛的退出导致了散养户退出加快,规模养殖户逐渐兴起,肉牛养殖也从放养向舍饲圈养转变。

  1.2肉牛群体内部结构趋于合理,生产水平有所提高。

  2017年全州能繁母牛存栏40.38万头,占存栏的43.0%,比2012年提高3.02个百分点,繁殖母牛比重的提高对发展肉牛生产提供了保障。随着国家对肉牛产业的扶持,特别是对肉牛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牛养殖补贴政策出台,未来能繁母牛存栏量预期将有所增长。据调查繁殖母牛繁殖率达73.66%,比2012年的70.12%提高3.54个百分点。

  1.3肉牛良种改良体系初步建立,改良效果显著。

  楚雄州已初步建立了以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肉牛冷冻精液改良中转站,辐射全州103个肉牛冷冻精液改良站点的肉牛改良体系。引进了西门塔尔、短角、安格斯、云岭牛(BMY)等黄牛冻精和摩拉、尼里等水牛分别与滇中牛(本地黄牛)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年改良8万余头,为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种改良基础。

  据对部分杂交牛与本地牛跟踪测定,在农户中常规饲养的条件下,其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0月龄体重分别比本地牛增重6.16kg、39.81kg、60.75kg、66.35kg、87.10kg和113.51kg,分别增长38.69%、54.04%、51.21%、38.83%、47.51%和50.28%。在楚雄市苍岭对1头38月龄的杂交牛(短×西×本)屠宰测定,宰前活重649kg,屠宰胴体重420.25kg,屠宰率64.75%,净肉重330.91kg(其中,脂肪重35kg),胴体净肉率78.74%,比全州肉牛平均产肉139kg/头多191.91kg。杂交肉牛在不同生长阶段均比本地肉牛表现出体型大、增重快,产肉多等杂交优势。

  1.4饲草饲料资源丰富,草地保护和种草养畜、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逐步被养殖户认识。

  据1982年草山普查资料及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草原承包登记,楚雄州有草山面积2346.5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858.49万亩,占国土面积的42.35%。据监测,天然草场平均产草量达195.44kg/亩,产草量达363.22万吨。楚雄州天然草场类型多为林间草地,草地与林地不能截然分开,草场可饲用的植物种类较多。

  楚雄州十分重视草山草坡建设,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山草坡,积累了丰富的种草养畜经验,特别是从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以来,到2017年楚雄州人工种草面积达50万亩,其中多年生牧草保留面积39万亩,一年生牧草11万亩,据监测,各种人工种草地产草量达244.15万吨。楚雄州主要农作物年种植面积达388万亩,年产可饲用农作物秸秆150余万吨。近年来随着肉牛规模养殖的发展,带动了青贮玉米种植的发展,全州年种植青贮玉米近10万亩以上,产量达50万吨以上,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粮改饲”的实施,将会有更多的优质饲草用于肉牛等草食畜的生产。

  1.5动物防疫网络建立健全,疫病防控措施有力。

  楚雄州建立了州、县行政管理、监督执法和技术支撑三大体系,乡级设立畜牧兽医站,村级设动物防检员,州、县(市)、乡(镇)、村四级动物防疫网络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多年来,全州坚持对严重危害肉牛产业发展的重大动物疫病实行春、秋两季集中高密度强制免疫与常年补针相结合的免疫制度,对一些呈地方流行的动物疫病实行相应的免疫防治制度,建立免疫效果评价体系,开展动物疫情预警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和主要动物疫病的检疫净化等工作,推行产地检疫和防疫监督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动物疫情的发生,全州重大动物疫情总体保持平稳。

  2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1楚雄州具有发展肉牛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具有“滇中牛”等地方特色优势遗传资源,已被列入《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为发展地方特色优势草食畜产品提供了种质资源。二是楚雄州农村特别是山区半山区农民普遍有养肉牛的习惯,养殖基础好,有一定的养殖经验,适度规模养殖得到较快步发展。三是气候适宜,适合各种饲草生长,牧草资源丰富,生长期长,种草养畜和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处理技术被养殖户接受,楚雄州规模养殖场和养殖户普遍掌握了黑麦草、紫花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牧草种植和秸秆青贮、氨化等处理技术,为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物质保障。

  2.2消费需求逐年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逐年提高,楚雄州牛肉消费需求逐年增长。2017年楚雄州人均占有牛肉(按常住人口计算)为18.80公斤,比2012年增加1.33公斤。今后,随着人口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发展加快,综合考虑我国居民膳食结构、肉类消费变化、牛肉价格等因素,牛肉消费量将继续增长,肉牛产业将有巨大发展空间。

  2.3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由于需求渐增,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牛肉价格从2012年的50元/公斤上涨到目前的70元/公斤以上。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内,随着消费需求增长拉动和生产成本进一步上升,牛肉价格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2.4促进肉牛产业发展宏观政策出台。

  近年来,随着中央对肉牛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特别是2011年国家实施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2013年农业部出台了《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2015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牧发〔2015〕7号)以及2016年国家实施“粮改饲”试点县,对保护生态环境、转变草牧业发展方式,推动牛羊等草食畜牧业持续发展,特别是对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肉牛良种补贴和能繁母牛扩群补贴等,为楚雄州发展肉牛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3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肉牛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经营尚未形成。

  楚雄州肉牛养殖虽有一定基础,但尚未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模式,仍以农户为主的小规模饲养,散养模式占出栏总数的90%左右。落后的饲养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州内至今没有肉牛屠宰精深加工企业,产业链条短,肉牛流通销售随意性大,尚未形成产业化利益共同体,千家万户分散农户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能力弱。

  3.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地方特色肉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尚未开展。楚雄州肉牛改良体系不完善,楚雄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虽然建立了肉牛冷冻精液改良中转站,在89个乡镇建了103个肉牛冻精改良站点,但年改良仅8万余头,仅占全州繁殖母牛的20%,肉牛良种覆盖率低,不适应肉牛产业发展对改良的需要。楚雄州虽然有“滇中牛”地方特色优势遗传资源,由于缺乏资金投入,目前尚未建立相应的保种场和划定保种区域,没有对地方品种遗传资源开展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部分地区品种盲目改良,“滇中牛”遗传资源存在退化甚至流失的危险。

  3.3草畜平衡矛盾突出,饲草饲料资源开发任务重。

  肉牛以饲草为主,全州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但天然草场产草量低,且受有毒有害植物(紫茎泽兰)的侵袭,草场退化。草原生态保护刚刚起步,草场改良仅占全州草山的2%,据草原监测报告,各类草场(天然草场、人工种草、青贮玉米等)产草量为728万吨,农作物秸秆折合鲜草(按干鲜比1:5折算)750万吨,合计1478万吨,折合162万个黄牛单位。

  而2017年全州养牛、羊、牛马等主要草食畜饲养量为215万个黄牛单位(折合鲜草1962万吨),超载53万个黄牛单位(每年尚缺口鲜草484万吨),草畜平衡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据监测,楚雄州主要农作物秸秆大半被焚烧或直接还田,用于肉牛等草食畜饲料的利用率仅为48%,更加重了草畜平衡矛盾,农作物秸秆的开发利用和草场改良种草任务十分繁重。

  3.4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楚雄州、县、乡、村四级虽然建立了动物防疫网络,但基础设施落后,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更适应不了复杂而严峻的动物疫情形势的要求。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区域化发展,动物及其动物产品跨区域大范围频繁的流通,动物疫病跨区域快速传播的危险不断增加,一些得到有效控制的疫病很有可能死灰复燃,动物疫病风险依然严峻,动物防疫任务十分艰巨。

  4楚雄州肉牛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4.1抓住发展机遇,推动肉牛产业化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正迈入发展新常态,机遇和挑战并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握好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粮改饲”、《云南省山地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一系列良好政策和发展机遇,落实强农惠农、农业补贴等各项政策。出台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给予优先审批政策,制定畜舍建设和改造、良种和繁殖母牛扩群、草地建设和改良、饲草饲料种植、青贮窖建设等补助政策。强化金融服务,对发展规模标准化肉牛养殖户给予贷款贴息扶持等。

  优化畜牧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楚雄州肉牛地方特色和饲草饲料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大力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按照“乡村振兴”的要求,将农村养殖畜舍建设纳入统一规划,推行健康、卫生养殖,解决养殖污染问题,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积极开展内扶外联,大力扶持肉牛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切实解决产业发展制约问题,推进楚雄州肉牛产业化发展。

  农业期刊推荐:《甘肃畜牧兽医》由甘肃省畜牧兽医学会和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的畜牧兽医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坚持“对作者负责、对读者关心、对文字严肃、对刊物爱护”的编辑工作准则,不断总结经验,改革创新,办出了“编辑严谨规范、版式细腻活跃、内容丰富新颖、信息拥载量大”的风格,形成了“注重政策性、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