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极端气候灾害与藏粮于民计划分析和展望

时间:2019年12月31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病虫害频繁发生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等必将给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带来许多严峻的挑战。总体上,中美贸易战和极端气候对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很大,随着

  摘要:2018年中美贸易战和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旱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病虫害频繁发生以及极端气候变化的逐渐加剧等必将给中国未来的粮食生产带来许多严峻的挑战。总体上,中美贸易战和极端气候对中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很大,随着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和贸易摩擦的增多,保护农业生产显得非常重要。而由于极端灾害发生具有地域偏远和时间紧迫等特点,为缓解中国粮食安全压力,促进中国乡村振兴,通过对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城乡居民互保协议、盘活中国农村经济的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藏粮于民及乡村振兴民间计划的措施和战略。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自然灾害;粮食安全;藏粮于民;乡村振兴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粮食安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1.1粮食生产依赖于自然资源,贸易战影响粮食安全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带,地形气候条件复杂多样,区域气候条件和水热要素时空分布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显著[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发生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粮食严重减产,而近年来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未来随着极端气候事件的不断加剧,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

  我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可靠、稳定的粮食供给和能源资源供给是国家赖以稳定发展的根基,如果我国的粮食供给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将会导致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受制于人[2]。1972年苏联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巨幅减产,从而引发世界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大幅增长。而美国的大农场规模化种植程度非常高,成本相对低廉,是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来源国之一。

  2018年3月,美国政府计划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中美贸易战也是对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为应对美国对我国贸易的限制措施,商务部宣布拟对自美国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损失,其中包括大豆和肉制品等众多农产品,这将对我国农产品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应对未来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战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战略的影响,必须尽快启动藏粮于民和乡村振兴的民间计划,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加速乡村振兴。

  1.2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安全,藏粮于民对乡村振兴具有战略意义

  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压舱石”和“定海神针”的作用,而我国的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仅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和1/4,且随着耕地质量退化、污染问题突出,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有日益强化的趋势[3]。全球气候变化将促使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热资源等要素的时空分布格局发生变化,并不断加剧局部地区的自然灾害性要素形成,从而最终引发自然灾害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这种现象一旦发生必将对我国粮食产量、种植制度、生产结构和地区布局产生深远影响[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首要任务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因此,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分析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及时提出藏粮于民和乡村振兴民间计划,对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2极端气候灾害对粮食生产、粮食安全及其研究的潜在影响

  2.1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催生粮食安全层次系统理论研究

  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了严重的冰雪灾害,而近期中美贸易战日趋严重,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分析极端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水汽和洋流剧烈变动会引起当地极端天气产生并影响生态系统,甚至造成农作物减产。

  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星球运行的轨道位置变化决定地球系统内部的变化,天气和生物圈等系统的变化是为了适应系统外的变化,比如大气、水汽和洋流的流动是地球系统表层最重要的平衡物体,位置改变是以调节引力之间的微小变化和适应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进一步导致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能级轨道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地球释放能量(地热)和吸收能量(降温);地球不是一个均匀的球体,地球各板块之间相互摩擦会引起地震释放能量和火山喷发释放地球内部热量,从而引起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

  另外,海水保持惯性运动,引起摩擦导致海水温度变化,从而暖流和寒流交汇引起当地气候巨变产生极端灾害。此外,由于不同星球之间的引力作用产生的潮汐力差异,并且引发海洋底火山间隙性喷发等原因综合引起海水温度周期性变化,有些星体运行周期长,影响时间长,比如气候变化研究里最典型的现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而更长周期的星体轨道运动将引发更长周期的地球气候变化(比如冰期和间冰期等),对农业生产可能是毁灭性的打击。

  海面温度直接影响大气温度变化,海水运动方向和海水温度变化异常会引起大气变化异常,强行改变局部水循环模式,将会破坏平衡引起飓风等自然灾害。基于此,毛克彪等提出分成两个层次系统,对均可能引起极端天气产生进而影响生态系统、造成农作物减产的气候变化进行研究:一个层次系统的研究主要是指对以地球系统为核心的系统内的研究,如当前对气候变化模式、水循环和碳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等的研究;另一个层次系统的研究是基于其他行星轨道变化导致地球系统包括大气、水汽、降雨和洋流等在内的水循环和地球内部岩浆运动异常,进而引起地热释放等的系统外研究[4-9]。

  2.2结合空间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模型,开辟粮食安全新研究方向

  目前的研究基本上是假定地球不受外面星球引力变化的干扰建立的大气模式研究,但目前地球上剧烈的天气变化很可能是由于受地球外星体干扰引起的,而这一点恰好被现有的大气模式所忽略。因此有必要在对气候突变和极端自然灾害的研究中考虑系统外的星球轨道变化因素。极端灾害事件是由于其他行星或者天体靠近或者远离地球导致磁场和引力场发生变化引起的,特别是那些突然受某种外力作用或者由于运行轨道所需要的能量进行能级跃迁释放或吸收能量等造成的。

  同时,地球磁场或者引力场变化会驱动云和大气中水汽以及地壳岩浆异常运动,破坏平衡,导致发生自然灾害(如台风和大范围降雪以及地震等),这一结论可以从灾害周期性发生中得到印证[4-8]。不同级别的天体在各自不同体系中的周期表现也各有不同:在太阳系这个级别系统里,地球表现为春夏秋冬周期性发生;而对于银河系这一级别的周期系统而言,地球表现为大的冰川期和大暖期以及中间过渡期等的交替出现,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出现可以说是对此的有力证明。

  和地球的一年四季变化相似,太阳也受另外一个更高级的系统的影响,而目前人类对于更高级别和更长周期的天体系统的很多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观测。因此,尽管人类在地球这个调节系统里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但其相对于地球外的大系统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地球系统内部的气候变化则是适应其外部系统变化的内在调节表现形式。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毛克彪等提出了建立以开普勒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广义相对论为基础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研究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地球温度变化主要由地球在太阳系中的轨道能级位置决定,气象(天气)和生态系统时空变化是地球内部系统为适应天体运行轨道位置变化的主要内在调节形式的理论[5-10]。

  地球磁场逆转或者大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太阳和其他星体运行轨道位置临界点转换而形成,地球等星体运行轨道呈椭圆形主要是由于太阳同时也在运动造成。地球各板块运动,地球上不同时期各种生物的出现、迁移和消失,均由天体运行轨道位置决定。这一理论的提出为空间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模型等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和新的学科研究方向,为大尺度空间气候变化和灾害预测以及生态物种演化等特别是极端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借鉴[2]。

  2.3强化遥感监测研究,规避极端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近几年,全球极端气候变化事件持续增多。遥感在灾害监测和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需发射其他遥感卫星监测地球和观测太空中其他星体及其他星云位置的引力场和磁场变化,并配合系统内的气候变化和遥感监测研究[10-11],分析监测和预测地球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另外,地球和其他行星的运行轨道变化引起引力场变化,从而导致地球上空的水汽和云的变化以及海水温度变化。

  如2008年初中国南方的冰灾,2009年底与2010年初冰雪灾害同时伴随着地震频繁发生(特别是海地地震)等。地球内部本身有一个调节循环系统,需要在考虑外部星体轨道影响情况下,了解地球内部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然后主动地适应或者采取措施规避局部影响,比如适当增加粮食储备等。

  3未来极端气候灾害发生趋势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3.1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提高,粮食生产不稳定

  气候变化存在准60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1890—1924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曾引起农作物歉收,1947—1976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曾导致苏联农业歉收。类似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已经到来,分析表明2000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年印度尼西亚的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的周期。

  2009年秋季以来,从我国西南五省(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到北方的寒春(暴风雪),再到南方300年不遇的洪涝(暴风雨),都会让人深感当前气候的异常。农业生产直接受制于自然环境,无法避免地会受到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随着极端天气的增多,多种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而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范围大、强度大,并且不可躲避,必将导致粮食生产的不稳定,从而推动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

  2010年,全球局部区域气候都不稳定,如中国2010年初的冰雪灾害,以及随后的南方旱灾、地震,还有南方的暴雨等,有些地方农作物甚至绝收。全球其他地区或多或少也发生了相似的情况,因此全球农作物产量大面积普遍减产。虽然部分国家如澳大利亚宣称小麦仍然会增产,但考虑到各个国家的粮食贸易策略问题,各国官方报道的数据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不一定是可靠的,因而直接用来作为决策依据也是不现实的。未来几年,农业气象灾害可能会越来越多,农作物产量也会越来越不稳定,因此中国需要重视这一问题,提前进行粮食储备,包括增加进口和减少出口。

  3.2自然灾害有多发趋势,粮食储备有待加强

  近年来,由于经济、交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饥荒的意识已经有些淡薄,特别是年轻一代,对粮食的浪费比较严重。因此,建议国家通过电视、广播、期刊、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节约粮食、保障粮食安全的宣传,让居民有防患于未然的粮食安全意识,加强粮食战略储备能力。

  粮食储备可以分成3个等级:一是国家储备;二是地方储备;三是城镇居民和农民储备。国家是战略储备,地方是长期储备,农民是应急储备。以前,农民储备的粮食可以维持到来年新粮上市,但现在农民基本已经不再储备粮食,甚至很多农民自己也是买粮食吃。现在气候不稳定,自然灾害有日益多发的趋势,农作物绝收不可能绝对避免,因此农民要增加储粮意识。农民储备粮食非常重要,因为当灾害发生时,交通有可能中断,如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导致部分偏远地区的交通中断。

  3.3气候变化影响粮食储备和蔬菜生产,储备技术亟待改进

  充分的粮食储备和稳定的蔬菜生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为了提高储粮技术,需要一些专业人员介绍和研究粮食储备方法和设备,特别是在南方潮湿地区需要改进粮食储备技术。另外,蔬菜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要在城乡接合带建立能抗击极端气候的大棚用于蔬菜种植,从而调节蔬菜价格。众所周知,2008年初气候稍微变化,蔬菜价格上涨速度很快。如果灾害持续时间更长一些,粮食和蔬菜供给就会存在比较大的隐患。因此,建议各地在城郊缓冲区建立小型抗极端气候的蔬菜大棚,有条件的地方需立即启动。

  4藏粮于民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4.1储粮意识淡薄,粮食保障能力亟待提高

  近年来,由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们储备粮食的意识已经非常淡薄,甚至农民也在购买粮食吃。然而,农民自己不储备粮食,遇到大的自然灾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全球自然灾害持续增加的风险依然存在,粮价随之大幅上涨亦不可避免。虽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但这仍不能彻底改变乡村日益衰落和农村土地日趋荒芜的趋势,并不得不面对一个可能的问题:自己生产的粮食不够吃,大量依赖进口等,特别是粮食和蔬菜种子严重依赖国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是产业兴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在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粮食需求增加趋势不可逆转的新形势下,保障未来粮食安全,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和科技支撑,逐步创新经营机制,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引导储粮意识,提高粮食保障能力[3]。

  4.2藏粮于民,增强城乡居民的抗打击能力

  全球气候变化剧烈,自然灾害持续增加,城市抗打击能力差,只要断水断电城市就不能正常运转。为增强城市对自然灾害的抗打击能力,必须提高乡村的供给保障能力。乡村振兴不是国家实施几个大项目就能解决的,乡村振兴需要全社会的人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因此我们提出藏粮于民和乡村振兴的民间计划,呼吁和号召城乡居民利用各自的渠道根据自家的具体情况与农民签订互帮协议,即城市居民每年向农村居民提供可以供自家一年口粮的资金,在受灾年份农村居民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如果没有发生自然灾害,就让农村居民次年把陈粮用来养鸡、养鸭或者喂猪或者酿酒等,同时提供一些农副产品给城市居民。新年继续提供资金储备新粮食,往复循环,藏粮于民。

  乡村振兴需要全国人民一起参与,这样不但可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以及包括粮食在内的等的物价上涨,还能让城市居民每年吃到放心的农副产品,对城市居民并没有损失。这样也等于支持了乡村振兴,并可保障自家的基本口粮,最重要的是预防大的自然灾害和国际粮价浮动,同时盘活了农村经济,打通了农副产品的流通渠道,为国家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

  4.3农民土地参股,建设国家种粮基地

  种粮收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农民基本生活水平,要不断完善和巩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保证种粮农民在经济上不吃亏,建议逐步实现农民土地参股[4],在全国建设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西南、东南六大兵团种粮基地实行国家种粮,解决全国基本口粮问题,特别是要优先解决粮食和蔬菜种子对国外依赖的问题。

  4.4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大的气候变化由天体运行轨道决定,相对而言,人类的作用太小了,人类只能被动适应或者主动规避灾害,但几乎不能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例如,人类虽然可以相对提前预知地震的区域,但改变不了地震的发生。而气候变化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很难准确预测,如果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持续增加,问题将比较严重,且这种持续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建议地方农业部门及农民未雨绸缪,现在开始启动粮食储备,发展抗极端气候事件打击的硬设施,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加强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建设和建立高抗自然灾害打击的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新能源技术研发,提高应对极端气候变化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的能力。同时,我们必须做好美国在贸易战后继续发动金融战和粮食战的准备,未雨绸缪,响应习近平同志和党中央的号召,加快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使农民恢复储备自家用粮的传统习惯,夯实和稳定国民经济的“压舱石”。

  气候方向评职知识:气候变化论文好投的北大核心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文版创刊于2005年5月,英文版2010年创刊,由中国气象局主管、国家气候中心主办,是中国在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内由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旨在促进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并推动研究成果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策制定、气候政策与环境外交谈判、资源保护和开发等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