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2月28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等提出了新要求,农作物品种迫切需要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陕西省种子管理站因地制宜,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种植业结构的影响和《陕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布局和要求,提出了推进品种更新换代工作的思路与若干举措。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色发展;品种更新换代
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是农业科技的核心载体,现代种业是推进农业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近年来,陕西农作物种业基础地位得到全面加强,种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方面是育成品种逐年增多,但生产上应用范围广、推广面积大的品种却在减少,现有推广应用品种不适应现代农业和消费需求的问题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新品种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机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对此,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改变观念、创新思维,大力推进品种更新换代,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针对当前陕西省农作物品种推广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思考,围绕加快陕西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1明确育种思路和目标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为目标。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坚持自主选育品种为主,适当引进品种为辅,通过开展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加快培育和推广一批适应机械化、轻简化、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的“绿色”品种,与地方特色品种合理布局,构建粮食与经济园艺作物相配套、高产广适多抗品种与优质专用品种合理搭配的品种更新格局,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特色产业发展相协调,形成一批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和品牌,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具体讲,就是在稳定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的前提下,既扎实做好粮棉油、果菜茶等重点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还要做好特色品种的选育,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促进育成品种安全性、抗逆性、适应性、稳产性和丰产性全部提高,加快适应机械化品种、优质专用特色品种的选育和供应[2]。
2积极发挥政府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导作用
2.1搭建育种创新平台
首先,支持种子企业加强商业化育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引进高层次科研人员创造条件,为科技人员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3];其次,加强海南南繁基地等公益性科研育种平台建设,完善基地功能设施,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增加科研育种平台容量,提高科研管理服务水平。
2.2建设优势作物制种基地
农作物制种基地是保障农作物良种有效供给的基础。推进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应该按照《陕西省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的布局和要求,切实抓好农作物制种基地的建设。全面做好陕北杂交玉米和关中小麦等重点制种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的支持,适时启动区域性优势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陕西省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
2.3构建新品种测试评价网络体系
各地因地制宜,依托新品种更新换代项目,围绕当地农作物生产区域优势,建立新品种多点测试网络。组织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估分析,确定优良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针对每个品种进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集成推广配套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新品种的筛选引进、高产栽培技术的配套集成推广,发挥新品种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中的潜能。
3坚持良种创新联合攻关
3.1明确攻关方向
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政产学研用结合的联合攻关原则和以粮食作物良种为重点,突出主要经济作物、优势特色作物的攻关方向[4]。省级重点扶持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市级结合当地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优势特色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引进;鼓励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需求,通过自主创新选育,现有品种鉴定筛选,以及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等方式,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和著名品牌。
3.2强化基础研究
充分依托和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资源和人才优势,扎实开展种质资源搜集、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种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扎实开展育种理论和育种方法研究,为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基础支撑的同时,还应当与商业化育种企业做好衔接,协同攻关,建立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3]。
3.3健全商业化育种机制
鼓励企业与具有育种优势的科研单位联合,组建以产权为纽带的攻关联合体,完善以首席育种专家为核心、牵头企业为纽带、参与企业为支撑的运行机制,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开展品种研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科研育种能力[5]。
4积极推动品种引种备案
贯彻实施新《种子法》规定,结合品种试验审定工作的实际需求,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将引种由所在省农业主管部门同意修改为备案,大大降低了引种的难度。同时还规定,省级审定品种在省际间引种时,只要属于同一适宜生态区都可以引种,取消了过去只能是相邻省才能引种的限制,打破了品种推广的“行政区划”。陕西省的种子企业和育种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历史机遇,一方面应当按照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加快在省外引种备案的步伐,进一步拓展省外市场,使陕西育成的优良新品种能够尽快走向全国;另一方面还应当注重引进省外乃至国外优良品种,开展多点试验,积极推广应用。
5加强良种推广应用
5.1优化品种布局
各地应围绕土壤类型、水肥条件、气候特征等客观因素,全面摸清当地主要农作物品种需求情况,做好农作物布局结构的调整,科学制定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构建主栽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示范品种跟进的农作物品种布局,形成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的完整梯队。
5.2扩宽品种试验渠道
在抓好现有品种审定试验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品种试验方式,拓宽试验渠道,组建企业联合体、科企联合体和科研联合体,自主开展国家或省级品种试验,做好联合体自主试验的管理和服务,加快新品种选育推广速度。
5.3创新品种推广模式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农民认可、市场欢迎的品种推介新体系,加快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6]。种子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当地农民的新需要、市场环境的新变化,牢固树立“卖种子”就是“卖服务”的新理念、新思维,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服务模式,加强用种指导与专业服务,确保农民选得到好品种、用得上放心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2016-04-28)[2019-05-21].
[2]翟军海,张宏军,高飞.调优陕西种植业结构的思考.陕西农业科学,2017,63(3):89-90,101
[3]严勇敢,刘五志,王弘.关于提升陕西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种子世界,2015(6):1-3
农业方向论文投稿刊物:《种子世界》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是由中国种子协会、中国种子贸易协会、黑龙江省种子协会主办,数家种子企业协办的种子综合性月刊。读者对象:全国农业各级农业部门领导、种子单位职工、农业科技人员、农业院校师生、种子相关企业、农业种植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