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民国时期六堡茶的生产加工工艺初探

时间:2020年03月26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民国时期因盛销海外而声名大噪。本文根据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调研内容对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加以探究,再现六堡茶在民国时期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制作的过程。 [关键词]六堡茶

  [摘要]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民国时期因盛销海外而声名大噪。本文根据民国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结合实地调研内容对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加以探究,再现六堡茶在民国时期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制作的过程。

  [关键词]六堡茶民国时期生产加工工艺

茶叶科学技术

  茶叶方向论文投稿刊物:《茶叶科学技术》(季刊)创刊于1960年,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

  六堡茶属黑茶类,民国时期盛销海外。彼时,其生产加工较为粗放,多以茶农自身的经验为依据进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茶叶生产在当时受到一定的局限和制约。

  一六堡茶的种植与管理

  六堡茶喜阴厌阳,在阴寒处所产质优,在阳光炽热处则品质稍逊,即“阴寒则其叶软而薄,热烈则其叶粗而厚”[1]。每年的农历三月(阳历四月),六堡茶即到了播种的季节。播种时通常采用“直播法”[2]。在种过一年薯芋的熟地先行“锄松”[1],以备清明前后播种茶叶。播种时并无固定的标准和要求,皆由播种人依经验而实施,如窟距行距有“均为四五尺左右”[2]者,也有“每株相距约二尺”[1]者,每窟深度约“三四寸”[2],投种数量在每穴“六枚至十余枚”[2]之间不等。种子投入后,平铺在窟的底部,盖上约三寸厚的土[2],即算播种完成。播种完成后,茶农对茶园的管理多依照自然,较少进行人工干预,主要仰赖自然降水补给茶种,即使在气候干旱时亦“不浇水”,仅对种茶地周围做排水处理,“掘以水沟,宽约尺余,深度相等,是为排水”[2]。通常情况下,茶种经下种后,“约经一月,则发芽出土”[2]。茶秧出土后,茶农须对茶园进行除草。除此之外“无其他陪护方法”[1],且“绝不加以肥料”[2]。

  彼时人们认为,杂草的生长会遮挡茶苗,是茶苗生长“莫大的障碍”[2],因而最少在春秋两季要各除一次草,若“勤恳者,则每年三次或四次不等”[2]。总的来说,彼时茶叶的播种并无定式,在株距、窟深以及投种数量上较为随意,在茶园的养护上亦较为粗糙。

  二六堡茶的采摘

  茶树自播种后四年,即可略为采摘,但多数茶户均利用此时期培育种子,因此在茶树生长的第四年茶树多为采种之用,以获得“良好而肥硕之种子”[2],及至第五年,茶树便可以开始正式采摘。每年阴历三月至六月为产茶最盛时期,阳历四月至七月每隔15日采摘一次,倘雨水充足,每隔旬日即可采摘[3]。茶园的采摘实行“分批留叶采摘”[4]的办法,通常分为五个时期,旧称为“五糙”。第一糙:自阴历三月清明日起至穀雨(即阳历四月)[3]:每年视气候、雨量、温度的不同,采摘日亦有所差异。最早者,在清明前数日即可采摘。第二糙:自阴历四月立夏日起至小满(即阳历五月)[3]:此糙虫害特多,据乡人云,去年为害尤烈,竟至有完全失败者[2]。对于虫害,六堡茶农“不知救治及防除方法,大多委诸时年与运数”[2]。

  第三糙:自阴历六月小暑日起至大暑(即阳历七月)[3]:此时为稻谷收割季节,因而农户甚为忙碌,“往往有半日采茶,半日割禾者”[2],期间茶叶生长极速,采摘不及时就会导致茶叶变老,价值降低,若不摘又会影响下糙收成。第四糙:自阴历七月立秋日起至处暑(即阳历八月)[3]:同第三糙,“若种两糙田者,田工仍未完毕,亦甚忙碌”[2]。第五糙:自阴历八月白露日起至秋分(即阳历九月)[3]:此时所采之茶称为“秋茶”,若秋密干旱,水分不足时,则秋茶收成甚少[2]。在“五糙”之后,六堡茶农会将粗老的梗叶摘下留作自饮。这种自饮的茶后来发展成专门的六堡茶品类,被称之为“老茶婆”。老茶婆通常以霜降茶为优。

  三六堡茶的制法

  老茶婆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其采用“沸水杀青”的制作方式,虽然在细节的处理上各农户略有不同,但总体而言是延续了民国时期针对粗老茶叶的杀青方式,可以说是茶叶制作工艺上的活化石。关于民国时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文献记述,目前能够搜集到的共有三段:第一,出自钟济新:《六堡物产的调查》(1934年)[5],原文如下:当茶叶采回后,把叶十余斤或廿余斤不等(乃视灶镬之大小而定其多寡),放于炒叶灶镬上,烧以火,常常翻动茶叶,直至完全柔软为合适,即倒出大箕上,而揉搓之。

  揉搓后,复行松开,再行揉搓,将一部分的水气及叶汁揉出,直至茶叶紧捲时为止,然后再松开则,撒于烘干灶的箔上,烧火于门外,烘之,并须常常翻掉,直至干爽为止,是谓茶叶,即可售之于市。若烘干后,再喷以水,用镬炒干,复喷之以水,又炒干,如是者数次,称曰香茶。第二,出自苏宏汉:《苍梧六堡茶叶之调查》(1934年)[3],原文如下:其土人制茶之法,将自茶树采下之茶叶,放于沸腾之水(100度),俟其茶叶软而柔(约五分钟)即得,而置于箩中,以脚用力践踏,置茶叶捲缩为度,然后以火焙干之,干燥后,以蒸汽蒸之至柔,后乃至于箩中,贩售于外矣。

  第三,出自《广西特产物品志略》(1937年)[1],原文如下:茶之焙制,日间将茶苗摘取,貯(zhù)之於篮,入夜置釜中炒至极软,视茶叶内含粘液,略起胶时,即提起,乘其未冻,用器揉搓,搓之愈熟,则叶愈收缩而细小,再用微火焙干,转为黑色,即成茶叶。从上述材料中可见,民国时期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大体可分为杀青—揉搓—烘干(焙干)—(复炒复烘)等步骤。这一系列加工皆是对茶农制作茶叶的记述,而实际上茶叶交与茶商还需进行筛拣、压篓等再加工,因此上述文献中记录的制作工艺概指“乡民”[5]“土人”[3]制茶之法,可视为初制。

  第一步“杀青”,分为“放于沸腾之水”与“放于炒叶灶镬上,烧以火”或“入夜置釜中炒至极软”两种,即是用沸水杀青以及使用“镬”“釜”炒青。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处理的茶青原料不同,前述中“老茶婆”的制作即采取此处“沸水杀青”的方式,而炒青则为一般意义上的杀青。杀青时所使用的“镬”与“釜”并无特别,“普通制来自食者,至于收成少的茶户,则多用炊食灶镬炒之”[5]。如果是茶叶采量较大的农户,往往单独砌灶。“若茶叶每年可收数百斤的茶户,则另砌两灶,一为炒叶灶,一为烘干灶,前者上置一镬,其构造与普通炊食的灶无大差异,不过较高些,……”[5]。杀青时,茶叶被放置在镬中翻炒,温度不宜过低,以手觉得微烫为宜。一些有经验的茶农在杀青时通常用手感知锅温以适时做出调整,但通常也会借助木桠等工具,让茶叶受热均匀。木桠即“以穀木枝三亚者制之”[6],手持长柄一端,以木桠前端的两个开叉翻动茶叶使茶叶受热均匀。杀青后,茶叶变得“完全柔软”“极柔”,待茶叶“略起胶”时,开始揉搓。

  第二步“揉搓”,有“倒出大箕上,而揉搓之”,“以脚用力践踏”,“用器揉搓”的不同方式。用脚踩茶时,茶工们搭起一根长长的横木在茶场中,手扶着横木,用脚踩茶。踩出的茶形成团状,并不会散开。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要求制茶师傅巧使手(脚)上的力道,让手(脚)与胳膊(腿)的力量相互配合,否则便很难揉搓成型。揉搓的过程需反复多次,“揉搓后,复行松开,再行揉搓”,“搓之愈熟”,直至“茶叶紧捲”,“茶叶捲缩为度”,“叶愈收缩而细小”,视为揉搓适度,转而进行烘干(焙干)。

  第三步“烘干(焙干)”,将揉搓后的茶叶“以火焙干之”,且须用“微火”,具体操作时,“撒于烘干灶的箔上,烧火于门外,烘之,并须常常翻掉,直至干爽为止”。此处所言烘干灶,为“长方形,大小亦不一定,其构造则四围用单重的坭砖砌起,以七只砖高为度(每砖厚约三寸),在离两端约距五六寸处,各置一横木,以备放竹箔之用,然后再砌两砖高即得。灶之开口,则在任一边或端的中部,其形式则与普通炊食的灶门同样,其所以异者,在灶门内部,依门的两边,以成只的坭砖,竖立成弧形,每砖相距约寸许,以备燃烧时热力能进,在竖立砖的顶端,更覆以一砖,并用坭浆糊好,以免燃烧时火焰直向上升,使竹箔易受火伤”[5]。经过烘干(焙干)后的茶青,转为黑色,即已成茶,可“售之于市”。但若进一步精细加工,可继续喷水、炒茶、烘干,如此反复数次,制成“香茶”。经过上述三个步骤,茶叶已经初制完成。在《怎样採制茶叶》(1955年)中,关于茶叶的初制过程已细化为“杀青(在锅里炒)、揉捻、堆放、复揉、干燥”[4]五个步骤。与之相比,民国时期六堡茶的制作并未出现“堆放”这一环节。

  堆放:把揉好的茶叶解块抖散后,铺在大簸箕或篾罩上,厚约三、四寸,但不用加压力,也不洒水,让它自然发酵变化。经过一夜,约六、七点钟的工夫,茶叶由青绿色变为青黄色时,发酵即完成。[4]从目前获得的资料中无法明确地判断,《怎样採制茶叶》(1955年)中的阐述是对民国时期制茶工艺的补充记录还是创新发展。然而“堆放”的作用无疑在于改变了茶叶的发酵进程,成为“后发酵”茶,区别于绿茶的不发酵与红茶的全发酵,由此似可推测《茶叶产销》中所言的“其他茶类”与此工艺技术有关。然而,与《茶叶产销》同时期或较早时期的历史文献中暂未搜集到关于“堆放”的直接记载,因而仅做推论,待以后学者补充探讨。初制后的茶叶被“售之于市”“贩售于外”,成为市场上的初级商品。茶叶由“乡人”售卖与茶庄后,茶庄对茶叶进行再次加工。将收来的茶剔除黄片、筛除茶末,这一过程称之为“筛茶”。筛茶后的茶叶被按照质量分成若干等级。据车进良老人回忆,“那时候的干茶分一、二、三级,质量最好的是一级”[7]。

  分级后的茶叶仍为干茶,收来的茶叶暂存于仓库中,待收到一定数量的茶之后,茶庄便会将茶装船外运。在起运之前,为便于包装运输,茶叶会“以蒸汽蒸之至柔,后乃至于箩中”[1]。这种大篓的包装形式即为六堡茶最为常见的包装。民国时期我国发往海外的茶叶有箱茶和毛茶两种包装。箱茶的包装较为精致,而毛茶的包装“普通有麻袋及筏篓两种,形式重量、随地而殊,……徽州茶多用篾篓装载,每篓重百二十斤至百三十斤,或百六十斤至七十斤”[8]。从访谈记录以及现存的老六堡茶来看,六堡茶的大篓包装即与文献中“徽州茶”的篾篓包装极为相似,每篓的重量亦大致相仿。

  这些大篓均由当地村民自行制作完成,“腊垌村每年要编织一两千个”[7],且编篓所用材料皆为当地盛产的竹木,因而包装成本极为低廉。不同于大篓茶包装的粗糙、随意,茶商还将收来的一部分茶“烹炼制成茶饼,甚为精制”[1]。

  三结语

  民国时期,六堡茶的茶种播种及茶园管理尚未形成固定规范及标准,其采摘依照时令划分为“五糙”,农忙时往往与稻谷收割同时进行,并未出现在茶叶生产上的专项分工。鲜叶采摘后,其加工过程大体可分为杀青—揉搓—烘干(焙干)—(复炒复烘)等步骤,完成后即可作为初级商品售予茶庄。从笔者目前可以搜集到的文献记载来看,与当下的传统工艺六堡茶相比,民国时期的六堡茶加工工艺并无“堆放”这一环节,有待以后学者补充探讨。

  参考文献

  [1]广西省政府印.广西特产物品志略[M].民国二十六年(1937):51-52.

  [2]钟济新.六堡物产的调查[J].广西大学周刊,民国二十三年(1934),7(14):10-12.

  [3]苏宏汉.苍梧六堡茶叶之调查[J].广西大学周刊,民国二十三年(1934),6(4-5):23-24.

  [4]广西省农业厅.怎样採制茶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55:1-18.

  [5]钟济新.六堡物产的调查[J].广西大学周刊,民国二十三年(1934),7(15-16):18-20.

  [6][唐]陆羽著,宋一明译注.茶经译注[M].二·之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9-14.

  [7]杨麦,赵洋,龙天传.茶叶质优外销旺,小船木排合力运[N].西江都市报,2016-8-29(7-8).

  [8]赵烈.中国茶叶问题[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民国二十年(1931):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