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4月20日 分类:农业论文 次数:
摘要:农村“老漂族”作为跟随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面临着生理、心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生活困境,这些生活困境的形成是自身、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农村“老漂族”自身、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多主体共同发力,帮助农村“老漂族”早日走出城市生活困境。
关键词:农村“老漂族”;人口流动;生活困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模式逐渐从个体流动转变为家庭流动。那些为支持子女事业、照顾第三代而跟随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老年人被形象地称为农村“老漂族”。作为一类新生社会群体,他们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年龄比较大;二是从熟悉的农村进入了陌生的城市;三是进入城市的主要动机不是经济动机,而是社会动机,即帮助子女减轻负担或与子女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据统计,2015年我国流动老人的总量近1800万人,占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为照顾孙辈而流动的比例高达43%,为与子女团聚或异地养老而流动的比例为25%。在实现家庭团聚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生活环境的巨大反差却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从而遭遇了诸多城市生活困境。本文从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对淮安市153位农村“老漂族”的城市生活困境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7份,有效回收率为96%,据此分析农村“老漂族”的城市生活困境,以帮助其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二、农村“老漂族”的城市生活困境
(一)生理困境
进入老年期之后,人的生理器官会逐渐开始走向衰竭,身体状况也是每况愈下。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老漂族”而言,由于离开了自己出生和成长的生活环境,进入城市之后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身体状况会进一步恶化,甚至罹患各种疾病。调查结果显示,42.2%的农村“老漂族”认为自己身体状况比较好,来到城市后没有感到不舒服或是生病;但是有33%的农村“老漂族”觉得来到城市后,自己身体状况不如从前,身体不适变得越发明显,而且生病次数也明显增多。
(二)心理困境
面对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农村“老漂族”内心的自卑感油然而生。尤其是离开了熟悉的家园和亲朋好友,也就失去了平日倾诉和情感交流的对象,不可避免地滋生孤独、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危及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有43.3%的老年人表示来到城市生活后感到孤独和自卑的程度比较强烈,而认为孤独和自卑感非常强烈的老年人竟占了7.2%。此外,祖孙三代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的差异,教育方式与养育理念的分歧也会引发代际隔阂,进一步增加了农村“老漂族”的心理负担。
(三)经济困境
农村“老漂族”原来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务农、打工以及养老金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城市之前,67%的农村“老漂族”主要以务农为生,月收入在1000元以内;26.7%的农村“老漂族”主要以打工为生,月收入大都在1000~2000元之间;养老金要到60岁以上才能领取,每月大概在50~100元之间。相对于城市的高消费而言,这些经济收入根本就不足以支持农村“老漂族”的城市生活所需。何况进入城市之后,务农或务工方面的收入来源基本消失,子女所能给予父母的经济支持也非常有限,农村“老漂族”普遍遭遇了经济方面的困境。
(四)社会困境
绝大多数农村“老漂族”只会讲方言,不会讲普通话,离开家乡进入城市之后,人际沟通变得非常困难,也很少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此外,作为外来者,他们会与当地居民分享城市公共资源,当地城市居民为了自身利益会也对农村“老漂族”产生天然的排斥,导致他们很难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有将近37.1%的农村“老漂族”来到城市后感觉不太适应,其中有19.6%的农村“老漂族”对城市里的人际交往感到不适应,另有18.6%的农村“老漂族”对城市里的生活方式感到不适应。
三、农村“老漂族”城市生活困境的成因
(一)个人原因
绝大多数农村“老漂族”不仅要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还要照顾晚辈、接送孙辈上下学、烧饭洗衣打扫卫生等,非常辛苦。由于年龄的原因,自身的生理机能逐渐下降,过度操劳导致他们的身体更加容易出现问题。另外,离开了农村老家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之后,就必须要依靠自己开启一种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全新生活。但是,由于知识水平低下、生存技能有限、人生经历匮乏,导致他们自我生存和自我适应能力非常低,经常被经济问题和负面情绪所困扰。而且,他们时常会因为语言不通和农民身份而担心遭人歧视,内心逃避甚至抗拒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以致在城市当中自我边缘化,成为了一个社区中的局外人。
(二)家庭原因
家庭关系是一种建立在姻缘、血缘和收养等自然基础之上的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然而城市化的高流动性和对地域性的淡化正在逐渐瓦解并重建中国城乡家庭关系。传统农业社会中老年人所处的家庭核心地位已被年轻夫妻所取代,尤其是那些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老漂族”,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还要依赖子女,进一步导致了自己家庭地位的下降,势必会产生失落感,从而影响到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从农村进入城市打拼的年轻人缺少父辈的财富积累,依靠个人的努力在城市打拼已经极为不易,加上代际重心下移使得他们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子女的身上,难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父母太多的资助和慰藉,由此导致进入城市生活的农村“老漂族”来自家庭的物质和精神支持非常欠缺,进一步加剧了其城市生活困境。
(三)社会原因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社会,一直以来农村和城市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相互之间存在着很多偏见和误解,主要是城市市民对于农村农民的偏见和误解。在市民的眼中,农民封建、保守、无知、懒惰、肮脏……于是,他们便会尽量远离农民,与农民之间存在天然的距离感和隔阂。因此,农村“老漂族”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却难以与市民成为朋友。更为严重的是,很多市民还会把农村“老漂族”看成是外来的入侵者,不仅侵占了他们的公共资源,而且还对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服务设施造成了破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因此从心理到行为都会排斥农村“老漂族”。市民的偏见和排斥也会被农村“老漂族”感受到,因此他们也自觉回避与城市市民接触和交往,从而更加难以融入本地人的生活,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感觉格格不入。
(四)国家原因
目前我国对于农村“老漂族”的异地管理以及政策扶持尚处于摸索阶段,在现有户籍制度基础上建立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老漂族”无法享受与当地拥有城市户籍的老年人同等的待遇,大多数农村“老漂族”从未得到过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补贴救助,导致其日常生活困难重重。
此外,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遵循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让老年人在异地领取养老金就医结算存在着较大问题,而且很可能把他们放置在社会的“边缘地带”。医疗保险跨省结算方面制度建设的不足导致农村“老漂族”在城市生病住院后无法在当地直接报销医疗费用,能享受的报销额度和比例也低于户籍所在地的比例,因此他们不敢在城市医院看病,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面对社会保障的缺失,他们存在着无奈和抱怨心理,但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弱势,他们又没有意识、没有方向、没有渠道更没有能力去向国家表达自己的欲求。
四、农村“老漂族”城市生活困境的出路
(一)提高身心素质,提升适应能力
为了有效预防身心疾病,提高身心素质,农村“老漂族”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锻炼,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可以在小区内及周边公园进行散步、跳广场舞等有氧运动,或者利用起小区内的健身器材,在体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愉悦身心的体育锻炼,从而降低患病的几率,免受身心疾病的困扰。另一方面,在思想观念方面也要与时俱进,认识到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变化都会对人的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努力使得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符合环境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开阔自己的心胸,提升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主动结交新的朋友,加快适应城市生活。
(二)营造良好氛围,给予家庭关爱
家庭是一个人最为温暖的港湾,农村“老漂族”的子女应该多多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经常带他们检查身体,生病的时候要及时就医。此外,子女也要增加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农村“老漂族”顺利完成身份的转换,消除内心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子女也要教育家中的孩子尊老敬老,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让老年人真正地融入到家庭中去。此外,子女也要在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给予农村“老漂族”尽可能多的物质资助和经济供养,让他们在城市当中能够过上一种相对宽裕的生活,尽可能地解除他们在经济方面的后顾之忧,感受到子女对自己的一份实实在在的孝心。
(三)链接社会资源,共建和谐社区
社区可以建设和开放更多的娱乐设施和健身场所,鼓励农村“老漂族”参加各种社区活动,提高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和与当地人之间的隔阂感。此外,可以引进一些专门针对农村“老漂族”的精神关爱类公益项目,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以缓解他们进入城市之后产生的诸多心理不适应,消除由于精神寂寞和代际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此外,还要吸纳义工参与针对农村“老漂族”的为老服务,呼吁社区居民加入到社区为老服务当中,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改善农村“老漂族”城市生活的质量,帮助他们在城市过上更加舒适自在的生活。
(四)加快制度改革,健全服务机制
政府应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扩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让农村“老漂族”在城市当中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此外,政府可以通过出台针对农村“老漂族”家庭的税收优惠政策来减轻其经济负担,或者发放一些专门针对农村“老漂族”的养老补贴或社会福利,从而缓解其经济困境。与此同时,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来支持社会机构对农村“老漂族”各种服务,如给予税收优惠或专项补贴,从而丰富农村“老漂族”的服务内容、提高其服务质量,更好地解决农村“老漂族”在城市当中生活的各种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崇维祥,杨书胜.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
[2]肖景.中国“举家流动”增加1800万老人加入流动大军[J].老同志之友,2016(24).
[3]许加明.“老漂族”的城市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探析[J].社会工作,2017(04).
[4]郑玉.社会资本视角下进城老人的城市适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论文投稿刊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56年,是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编辑出版的,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