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文化建设对促进国民幸福指数提升的作用

时间:2018年03月1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在今天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在党的相关报告中,社会主义文化逐渐向繁荣方向发展,文化强国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文化领域也为我们提升了国民幸福的新视野。通过文化研究,可以提升国民幸福感,下面文章就主要

  在今天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在党的相关报告中,社会主义文化逐渐向繁荣方向发展,“文化强国”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文化领域也为我们提升了国民幸福的新视野。通过文化研究,可以提升国民幸福感,下面文章就主要探讨文化建设促进国民幸福提升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文化建设,国民幸福,文化强国

  一、从国民幸福悖论说起

  自党中央明确提出 “以人为本” 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来,又进一步强调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从此,国民幸福问题已经成为百姓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不断提升国民幸福水平成为衡量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然而,当下我们看到的却是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同时,国民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出现了客观福祉和主观幸福相悖的困境。

  实际上,国际研究幸福问题的着名学者 Inglehart根据知名的 “世界价值观调查”项目,对全球 98 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发现,生存和福祉与人均 GDP 的关系分为两个阶段:即经济收益阶段和生活方式多样化阶段。前一个阶段,福祉提高对经济增长较为敏感,幸福感随经济增长明显提高;而到了后一个阶段,经济增长对幸福感的作用并不显着,即当人们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主观幸福”和GDP 的增长不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据Inglehart 的研究结论,根据人均 GDP 的水平,中国已于 2010 年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居民的幸福感提升对经济增长不敏感的阶段。从而,继续以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提升国民幸福感的同时,探索更多途径以提高国民幸福水平就成为当下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继 “十二五”规划纲要从经济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的战略,彰显 “民生幸福”的施政理念后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充分反映了人们对于丰富多样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和对文化发展的热切期盼,使人们对于幸福感的期待更加强烈,无疑从文化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提升幸福感的新视角,成为新形势下执政理念创新的重要标志。因此,深入研究文化与幸福感的关系,进一步探究文化建设提升幸福感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建设与国民幸福

  ( 一) 文化与幸福的内涵

  文化,从广义来说,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首先,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又为人服务的,也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状况形成与反映。

  其次,文化又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更高的社会需求,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体现,是社会对建立与高度发达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的需求。第三,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既是对历史沉淀和文化基因的反映和传承,又是推动历史进步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力量。

  幸福,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人类价值的永恒追求。幸福作为一种主观感受,又是与客观现实条件密不可分的。从它的外在表现来看,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主观的,是精神维度的;但就其内容和实质来看,又是客观的,因为主观的心理感觉是由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所决定的,取决于造成主观得到幸福感的客观事物本身。因此,可以说,幸福既包括主观的心理感受,由包含了决定这种心理感受的客观事物和条件,是一种心理体验和价值追求过程的统一。

  ( 二) 文化建设对于国民幸福提升的作用

  1. 从文化的特征上看。人的幸福感的满足取决于一个人需要、欲望、目的的实现这一内心感受,从主观内容上说,一个人幸福感的主观感受不仅蕴涵着其对生活状况的认知,还包含对相关生活状况的评价,①而这一感受和过程一定总是受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原则的内在制约,而这种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意识活动无疑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一个人的文化层次、水平决定其幸福感的程度,文化对于幸福感具有目的性意义,是人的自身发展的目的之一。

  另一方面,人的幸福感也取决于其在社会中所体现的价值,也即他所赖以生存和实现其价值的社会性质及其发展状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幸福感得到满足的最高境界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这一目标赖以实现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因为只有在那个社会制度中,“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②这样的社会将是物质财富发达、文化艺术繁荣、社会结构合理、人群关系完善的社会,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③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为人的发展和幸福的满足创造了条件,是使人能够不断提升幸福感的精神依托。所以,文化之于幸福感又具有途径和手段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实现其对自由本质的 “真正占有”和自由个性的生成,归根结底源于实践,源于生产力的推动。文化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的产物,以其独有方式建立起不同个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使自然、社会和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性自觉。 ④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在某种程度上确认着自己的本质力量,而且不断证明和不断提升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获得某种社会的人的属性,使人在社会关系方面把自己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不断获得人的本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塑造了人,促进了人的现实生成。另一方面,文化又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作为社会存在物,在对客体的对象性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类本质力量,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成为一种客体存在的力量,改变着作为主体的人的生活方式、实践方式、思维方式,极大地增加了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了人的认识效率,扩宽了人的认识范围,增强了人的知识创新能力。⑤同时,文化为人类的精神性交往开辟了巨大的空间,拓展了人的交往范围和交往能力,使人的主体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与强化。总之,文化使人获得自己、成为自己、发展自己,使人不断地基于对 “现实的我”“实存的我”的不断否定向应然提升,从而“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走向真实、具体、完善的存在。

  2. 从文化功能上看。宏观层面上,文化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国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在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频繁的今天,只有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实力,才能积极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并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建设一个与经济大国相适应的文化强国,不断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在世界文化产业起到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我国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由此看来,文化能够以其特有的力量凝聚民族精神、彰显民族魅力、体现民族气质、树立民族自信,能够使一个国家跻身强国之路,实现强国之梦,将国民带入幸福之门。中观层面上,幸福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主张本身就是文化理念的创新,文化建设与发展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公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和谐社会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状态,一方面,其词义本身就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又体现了当下倡导的稳定、有序、文明、安宁的社会状态以及社会成员间融洽和睦的理想境界,它所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自我身心的和谐,无疑蕴涵当代公民幸福的最新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 “社会特性” 的充分反映,是人的类本质向个人的回归,并表现为对个人的社会特性的重新占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⑥

  因此,只有在经济昌盛、文化繁荣、政治民主、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才能积极参与多种领域的社会交往,形成健全的人格、建立丰富的社会关系,才能使个人不断获得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才能“在真实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⑦因此,只有社会和谐,每个人才能够不断确证自己和集体追求幸福的合理性和现实的可能性,才能为自身的幸福奠定真实的基础。

  微观层面上,人要想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完整的人,总是会有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自身素养的精神冲动以及不断提升自身幸福的内在动力,这种需要使人不盲从于本能的欲望而是更加理性地进行有意识活动和思维与行动的选择,从而调动全身心的力量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文化是人自身实现其本质及价值的重要表现,是每一个人幸福感受的目的和支撑。

  文化作为人的内生要素,通过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生活修养、审美情趣、价值评价、思维方式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能够塑造人、改变人、优化人,进而能够改变人在社会的生存发展模式;同时,文化作为人的外在激励,又能够通过文化载体的刺激而内化为激起个体对于幸福欲望的不懈追求。充分唤醒个人对于幸福、和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从而成为提升幸福的深层基础。因此,积极适应人民对于文化需求的新变化、新趋势,不断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才能逐步实现人民对于幸福生活的愿望。

  三、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国民幸福的途径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核心价值是对意识形态的概括和提炼,是文化精神的具体反映,是人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文化素养、精神风貌的展现,是影响幸福感的内在因素。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共同的价值认同,这种价值认同与人的自我完善以及幸福感受的精神需求是相契合的,是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它凝结了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和时代先进文化的精神,是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文化内核和兴国之魂。如今的人们较以往有着更为多元的个体特征,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活跃、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多样化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干扰和削弱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引领社会生活的能力。

  面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容易产生的模糊认识和思想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被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接纳和认同,它既力图消解各种价值主张之间的紧张和对立,使现存的各种价值观念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⑧又充分发挥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提升人们的价值认同,克服人们在社会认知中的思想局限,抵制不良社会心理的影响,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领风尚、凝聚力量、提升素质。因此,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才能不断使其内化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自由完善和提升幸福感受的精神诉求。

  ( 二) 繁荣文化产品创新文化产业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是宝贵的精神食粮,是美化人的心灵世界、陶冶人的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人的身心愉悦的重要途径。人们愈加发现,随着物质财富消费的不断增加,物质丰富充实对人的幸福满足感是遵循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相反,对于文化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消费将发挥边际效益递增效应。

  当下,只注重物质享受,忽视人的价值观的构建、思想品质的塑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育等,就无法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就会导致人性异化,使人沦为物的奴隶,以致使自身的满足减半、幸福打折。社会的文明进步,使人们对于精神文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于精品力作有了更旺盛的需求和期待,同时,文化产品从根本上说是源自于民、服务于民、最终归属于民的。只有源源不断地提供健康向上、丰富生动的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观赏性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才能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高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文化产业承载的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价值选择,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作为一项内容与载体融为一体的产业,文化产业需要不断提升文化产品内涵和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和提升创新能力。众所周知,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于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源自西方文化载体和媒介具有较高的技术手段和创新能力,高科技含量的视觉冲击以及极富创新理念的叙事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离散了我们主流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消解甚至歪曲了我们优秀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和表达方式。

  同时,作为一项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产业,文化产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们幸福需求为最终归宿。

  ( 三) 注重文化民生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狭义的民生,是指国民的吃饭、穿衣、住房、交通、医疗等基本的物质生活问题。广义的民生,就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等多个层面。可以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当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民生问题就更多地体现在政治层面和文化层面,从重要意义上讲,文化即是民生。

  文化作为民生,事关百姓幸福尊严和亿万人民群众的福祉,其目的是要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用人文情怀关怀人、疏导人、引导人、丰富人,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如同人们的物质需求是从温饱到小康直至富裕一样,人们文化需求的满足同样是多层次的,既有 “阳春白雪” 又有 “下里巴人”;既需要能托高雅,也需要能接 “地气”;既要重视文化的先进性也要重视文化的普及性,这就需要充分尊重人民对于文化的选择权、消费权、传播权、评论权,惟其如此,才能妥善解决文化民生、构建和谐文化,同时提升文化民生底蕴、实现文化民生自觉。

  为了让文化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人民群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性,提出应建立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面向基层的,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原则,以及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民生更加丰富,使每个人寻求的生活多姿多彩,使幸福的阳光普照每一个人。

  ( 四) 疏堵结合引导正确的文化消费观文化消费作为一种具有外部效应的消费领域,既能给消费主体带来感受,也会给他人和社会施加影响。不同的消费主体对于文化消费的质和量会直接产生不同的文化消费体验和消费行为模式,影响当下和未来自身的生活质量、生活机遇,也会影响他人甚至引领社会的文化消费趋势。因此,合理正确的文化消费观既能够使消费主体自身得到心灵净化、素质提升,又能够对社会人文产生正外部效应,进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人际关系;相反,不合理的文化消费观能够产生诸如金钱至上、奢靡浪费、及时行乐的负外部效应,有悖于人对于精神消费的内在要求。

  为了使文化消费真正成为人们不断提高素质的过程。成为抵制不良风气和腐朽思想,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过程,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就必须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法制建设等措施,疏堵结合地积极引导消费主体形成健康文明、有益身心、品位高雅、绿色环保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抵制低俗、愚昧、精神颓废、炫富畸形的文化消费方式,满足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断提升文化消费主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注 释]

  ① 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第 20 页。

  ②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94 页,第 119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26 -127 页。

  ④ 胡凯:《网络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学术论坛》,2010 年第 3 期。

  ⑤ 寇鸿顺:《试论网络时代人的存在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邯郸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2 期。

  ⑧ 关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哲学意蕴》,《光明日报》,2011 年 11 月 19 日第 7 版。

  推荐阅读: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这篇企业管理论文发表了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企业要向发展就要积极的发展企业文化,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分支,论文从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思考,希望对具体企业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