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年09月3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汉族是属于比较大的种族,还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如今“民考汉”大学生这种方式备受推崇,这对于民族团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为此下面文章对于“民考汉”大学生认同方式展开研究,解决认同中出现的文化外在表现差异、文化间关系的处理、族群认同危机等问题,进而实现从认知到情感进而落实到实践,循序渐进实现认同。
【关键词】“民考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
“民考汉”大学生指上汉语学校、参加汉语言高考并被汉语言招生院校及专业录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主要涉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藏族、俄罗斯族等11个民族的考生。“民考汉”大学生有着少数民族血统,又长期接受汉语教育,这种特殊性使他们在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呈现出鲜明的独特性。
一、“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56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在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关系格局中,各民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这“一体”是确保社会稳定、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前提。“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民考汉”大学生生活于少数民族地区,又长期接受汉语教育,他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独特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民考汉”大学生从小接触汉语,对汉语的熟练程度与汉族学生不相上下,然而,由于家乡身处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对汉语以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掌握情况不如汉族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隔断了精神命脉。”[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依托,也是其源头活水,“民考汉”大学生对汉语的学习犹如中国人学习英语,多停留于语言本身,对这种语言所赖以生存的文化源泉知之甚少。
脱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载体,单纯只是学习汉语,简单地记住几个典故,则显然难以深入探究文化的内核,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推动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在他们广泛接触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的悦纳和践行。当然,“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将形成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时代内涵,以语言应用为起点,扩展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层面,在品味传统文艺、习俗的同时,在丰富鲜活文化载体支撑下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卫边疆安全
实施“民考汉”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北部,这些地区毗邻国界,跨境分布的民族在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方面联系十分密切,近年来境外一些分裂势力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边疆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十分普及,宗教与民族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贫困问题相交织,使其负面效应极易掩盖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效应。著名国际政治学家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认为,“宗教影响自古以来一直是国家和某地集团的首要目标之一。
这种情况来源于一个事实,即这些行为体是持有不同的以致相互冲突的宗教观念的整个文明。”[3]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开始针对我国的民族宗教问题,尤其在新疆和西藏问题上大做文章,企图实现其“和平演变”的目标。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的国际交流与国内分裂势力勾结,打着宗教的幌子向信众发放危言耸听、别有用心的材料,企图分裂中国。西方一些国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对达赖集团、“维吾尔联盟”等分裂势力采取默认、纵容的态度,宗教成为粉饰分裂势力的挡箭牌。作为意识形态的有机要素,宗教虽依然有其局限性,但它与时俱进地改造自身,亦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伊斯兰教、佛教、道教都引导人无私向善,它们在劝人从善方面的追求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宗教之所以会被利用,走向极端化,在于一些信众对教义理解不够到位、不够全面,在宗教热情渲染下失去理智。“敌对势力越是想借民族、宗教问题做文章,我们就越是要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4]
“民考汉”大学生身上流淌着少数民族的血液,从小耳濡目染地接触本民族宗教,在他们学习汉语之后对民族差异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在“和而不同”理念下引导本民族同胞理性、客观地对待宗教,宣传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避免少数民族同胞被极端宗教势力、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巩固边疆安全的群众基础。
(三)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干部
在少数民族地区,“民考汉”大学生以其高等教育经历和对汉语的熟练掌握成为了推动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以汉语为首要载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和干部的重要文化土壤。在全球文化交汇竞争的时代下,“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5]。
“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国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等优秀传统文化指导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升华精神境界,不断完善人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处理义利关系时强调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处理矛盾时秉持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助于提升道德修养,培养注重气节、谦敬礼让的道德素质;学习曲艺、古典文学作品、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有助于提高审美品味,使其在古典之美中潜移默化地端正品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综合文化素质。
(四)有利于密切民族沟通
“民考汉”制度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为实施《共同纲领》中关于少数民族的政策,推进少数民族工作,急需大批接受过教育的少数民族干部。为此,政务院通过了中央民委起草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除要求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之外,还特别强调“长期班的少数民族学生除学好本民族语文外,亦应学习汉语语文”[6]。
在当时,对汉语的掌握程度成为衡量一个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干部成为第一批“民考汉”学生。此后,“民考汉”逐渐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一大特色,政府通过政策倾斜鼓励少数民族同胞学习汉语、上汉语学校。在民族沟通中,“民考汉”大学生的显著优势在于对汉语的掌握水平,他们出生于少数民族家庭,大多数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在搭建民族沟通桥梁中有着天然优势。沟通不是凭空的,桥梁的搭建建立在共同文化之上。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族同胞的共同愿望,需要各族同胞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和谐安定环境的保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通过汉语与汉字的中介传播,让汉族同胞更加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避免了误解和偏见,也让本民族同胞更加接近社会主流文化,防止闭塞和猜忌。
二、“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
“民考汉”大学生接受了十余年的汉语教育,他们基本掌握了现代汉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定认知,但在情感和行为上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不同层次认同水平上的差异,既与认同发展逻辑有关,更重要的是,随着认同层次的提升,“民考汉”大学生所要解决的认同问题越复杂,一旦无法解决这些问题,深层次的认同就难以实现。
(一)基本掌握汉语言和汉文字减少了认同的言语障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同胞共同创造的,但从载体上看,汉语言和汉文字是主要的传承和传播载体,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渠道。“民考汉”所涉及的民族大多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它们与汉语言和汉文字不通用的,语言和文字上的差异成为了少数民族同胞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障碍。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想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更要在生活中不断应用提升。
“民考汉”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从小学一年级就已开始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在十几年的学习应用中,他们对汉语言和汉文字的掌握程度是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所无法企及的。据调查和观察,“民考汉”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对汉语的掌握已达到熟练程度,对汉语语音、语法、语用等应用甚至比汉族大学生还规范。①
没有了语言与文字的障碍,“民考汉”大学生就获得了认识汉文化的“钥匙”。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延看,汉语言和汉文字本身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既是载体又是内容的双重性使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字成为了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汉语言不仅仅是语言,汉文字也不仅仅是汉字,它们还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念的体现,将汉语言和汉文字进行分析,可以窥见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文化理念,而这些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真、最稳定的要素。
对于不认识他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人,他民族的文化更容易被视为他者而被冷漠对待,而经过翻译的文化又难以保证不失真,给有心认识他民族文化的人带来不小挑战。掌握了汉语言和汉文化也并不能保证“民考汉”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但打通了语言和文字的阻绊,提高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效率,而这是认同深化的前提。
虽然不谙言语也能实现文化认同,但是这种认同往往难以直抵文化核心,而且必须借助翻译中介,其效果差强人意,而“民考汉”大学生对汉语言与汉文字的熟练掌握,为他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保障。“民考汉”大学生拥有少数民族身份,但又长期接受汉语教育,在十余年的基础教育和大学教育中,他们相对较少接触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少数民族特性不如非“民汉考”学生明显,族群认同成为困扰他们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心理因素。从小接受汉语学校教育的民族儿童,在大学前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都比较单薄,到了大学这种情感和意识才会被唤醒。[15]
当然,这并不会因此就抹去了“民考汉”大学生的族群身份,他们最终的归宿依然是本民族的文化及其群体。对“民考汉”大学生而言,这种深层的归属感在大学期间依然难以获得,不管是在本民族还是在汉族看来,他们的民族特性似乎都不太明显,在异样眼光注视下,他们难以冷静理性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不上践行,他们担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文化接触越多,就会离本民族越远。“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16]
高校应当重视“民考汉”大学生的这种心理煎熬,及时开展疏导。其实,族群认同的根本并非语言、文字等外在特征的认同,重要的是民族边界的维持,只要族群边界依然存在,“民考汉”大学生无论与主流文化互动多频繁,他们就依然是本民族的一员。因此,高校要以族群认同为纽带,引导“民考汉”大学生认识到,无论他们外在特征发生了多大改变,知识结构和生活习惯中是少数民族的特征多一些还是汉族特征多一些,他们依然是属于少数民族。
而且“民考汉”大学生由于熟悉汉语和汉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十分受欢迎,他们凭借教育背景的优势,也较本民族其他同胞具有更快向上层阶层流动。[17]族群认同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扫除“民考汉”大学生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顾虑,而更明朗的未来预期也将推动他们更加积极地学习先进文化,提高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年9月30日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中国外文出版社,2017年
[3]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中国外文出版社,2014年
[6]金炳镐.民族纲领政策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8]习近平同志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体学生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3年10月7日
[9]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
[10]祖力亚提·司马义.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以新疆“民考汉”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1]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
[12][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欧阳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14]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
[15]奥迈尔·迪木拉提.新疆的“民考汉”与哈萨克斯坦“民考俄”[C].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5年9月30日
[17]祖力亚提·司马义.族群认同感建构的社会学分析———以新疆“民考汉”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相关知识阅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征稿哲学论文吗
经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是哲学社会科学版,该刊是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所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哲学论文。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走正确的办刊思路,正规出版刊号是62-1185/C,新闻出版总署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