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3月2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媚俗(Kitsch)与艺术是辩证关系的,因为,媚俗是艺术的外部,即“假艺术”或“非艺术”,因此,对媚俗的研究等于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研究。也是,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差距,就在于对媚俗的观点之差,因此,媚俗的位置变化能够探究从现代艺术至后现代艺术的转型及其当下文化环境的地形。进而讲之,集中分析当下文化环境之下媚俗的两种特征,即艺术的民主化与被殖民化的日常生活。
关键词:后现代美术,媚俗,前卫艺术,文化消费社会,现代美术
现代艺术文化环境中,媚俗是属于边缘的非艺术领域,而后现代文化环境之下,艺术与媚俗结成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媚俗?再者,现代消费社会与媚俗文化是难分难解的,那么对媚俗的研究不仅是对某种文化现象的探究,更是对现代消费社会的理解与剖析。60年代的大分野为界,现代美术转型为后现代美术。在此,现代美术与前锋艺术逐渐被解体,而被压抑的媚俗渐渐归还,成为日常生活空间与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与文化商品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的一个标志。艺术作品与文化艺术逐步成为消费文化的游戏规则的附属品。
在此,媚俗文化不只是简单批评的对象,而是变为一把两刃刀。因此,执笔者从三个方面来探究现代(后现代)美术理论与媚俗艺术的辩证关系。
一、艺术的边缘---现代美术与媚俗
现代艺术要的是一个明确的界限,即艺术是艺术,媚俗是媚俗,而两者混淆不得。若没有如此确实的二元论,无法保持现代艺术的前卫性与前卫艺术的激进性与颠覆性。
1因此,格林伯格认为,前锋艺术是属于前卫,而媚俗是属于后卫,即,媚俗只不过为前卫艺术的前卫性而存在的。但其实,媚俗是属于“外部的内部”,是属于“边缘的中心”,在此,我们能够破识前卫艺术的神话及其意德沃罗基。因为,媚俗与纯艺术是辩证关系的,媚俗借用前卫艺术的形式,而前卫艺术也从媚俗拉开距离来加强前卫性,有时甚至借用之。因此,重新诠释格林伯格的话语,即,“从一般的情况来说,有前卫的地方,必须有后卫。其实,前卫艺术的出现带来的是,第二种文化现象……德国人给它起名为媚俗(Kitsch)就是如此。”
2还有阿多诺认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指的通俗文化)的基本技能是,具体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德沃罗基,实现统治阶级的合法地位。在此,文化产业是体现同一性思维的具体机制,与此相反,前卫艺术是能够克服大众文化的一种希望。“艺术的真正自由来于,它能够否定以市场来实行的社会合目的性,……反而,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本的理想主义美学原理,它能够推翻……有目的的合目的性。”
3对阿多诺而言,前卫艺术的根基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最初康德提出的概念),而大众艺术或文化产业或媚俗的基石为,“有目的的目的性”。对阿多诺而言,到处泛滥媚俗的情况之下,纯艺术的“合目的性”就是它的“无目的性”。即,一个现代消费社会的他者来获得它的存在价值。当然,所谓艺术不能成为一件商品。“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艺术的自主要求只有在文学、绘画、音乐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加以组织才有可能。艺术的自主性从一开始就与商品形式构成了一种辩证关系”。
4而前卫艺术应该以既超越又纯粹的态度来面对文化产业,当然,在此,我们能够确认前卫艺术的二元论思维模式,而这种二元论的根基是精英主义。无疑,阿多诺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是自然而然接轨的。
二、前卫艺术结束与媚俗的复兴
无疑,前卫艺术与近现代艺术的基石是主体哲学与美学,反之,反主体为主的当代美学思想自然而然地开始怀疑,前卫艺术与媚俗的某种共谋关系,怀疑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而对基石的摧毁带来的则是,媚俗与艺术之间的重新定位。“作者是近代生产……主体渐渐消失了,就像蜘蛛在自己结网时消声匿迹了一样”。
5审美主体死亡了,一切变成为文本了,在“互文性”中,艺术与媚俗关系也变成文本关系,文本代替了作品,艺术的自主性与自闭性失效了……即,已经铲除了现代艺术的外部,那么,如何定位前卫艺术?在作者与艺术的死亡中,“作者”指的是近现代意义上的作者,而不是作者本身,“艺术”也是如此。当然这种艺术与作者的死亡带来的是,被压抑的媚俗艺术的复兴。“后现代主义艺术通常一概不考虑先前所谓“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关系……后现代主义艺术通常显得非常琐细、通俗、趣味低下。与大众文化为伍的事物通常被视作是反精英、反等级、持异议的”。
6再者,体制问题,正如胡伊森曾指出,“先锋派不仅攻击艺术体制,而且与指涉的模仿美学及其自主的有机艺术品概念激进断裂”。
7倘若前卫艺术主张它与政治、经济、制度拉开距离,以此来保存艺术的纯洁性,那么,与政治、经济、制度共谋的后现代艺术只能扩大媚俗的领域。无疑,这种情况说明,媚俗的蜕变。如,这种蜕变集中体现于戏仿艺术中,后现代艺术、媚俗与戏仿之间的关系中,当代艺术借用媚俗来加强表现力与感染力。这种混搭文化中,往往媚俗与当代艺术是融为一体的,在此,执笔者的观点是,既批判现代美术与媚俗的二元论关系,又半信半疑当代艺术与媚俗浑然一体的形式(但,有些作品是属于另类的)。
三、后现代艺术与作为两刃刀的媚俗
正如,马泰•卡林内斯库所说的那样:“现今世界上没有人能幸免于媚俗艺术,在通向全然真正的审美经验这个前所未有地难以捉摸的目标的路途上,它作为必要的步骤而出现”。
8当然,这句话属于80年代末,如今,这种现象愈演愈烈。即,在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界限被模糊之后,再无法识别艺术作品与商品文化的区别,一般的感受与审美感受的区分,商品美学与艺术哲学的区别。高级媚俗即高级艺术,高级艺术即高档商品,如,昆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艺术与商品早就被“内破”(implosion)。无疑,这就是当代美术文化的标志之一,也是后现代艺术所面临的一大困境。日常与媚俗,艺术与资本完全合一了。
已经被解体的日常空间与艺术空间、艺术与媚俗、商品与文化的区别,在此媚俗能够体现出日常的美学化、艺术的民主化,又体现出被殖民化的日常生活。在现代消费社会的游戏中,商品、感性、文化、日常、趣味、符号、艺术作品、差异、壮观(Spectacle)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因素既相接又重叠。在此,媚俗艺术通过感性美学的原理来体现消费社会的意德沃罗基,与此同时能够实现艺术的民主化,日常的审美化。
消费差异为本的符号体系编码中,媚俗艺术将会更巩固起消费社会的结构体系,将会更扩大现代人的感性世界,将会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之所以,对媚俗的单向批判是不可,因为这是由现代社会中媚俗的特征来界定的。当然对媚俗的赞美,与后期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支持接轨。否则,很可能与保守的精英主义或反大众主义的先锋派接轨。虽然以上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但这种观点正针对于媚俗的两刃刀属性。
四、结语
本论文从艺术与媚俗的辩证关系的角度,探讨媚俗与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媚俗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艺术也是如此”。
9现代艺术中媚俗属于边缘地区,而从60年代开始全面复兴,在当下文化环境中,它实现艺术的民主化,然而,生活却被它殖民化了。因此,执笔者反对媚俗的殖民化功能,与此同时,肯定它的民主化技能。
换言之,本文是对以下问题的一种回答。1)为何现代艺术中媚俗属于边缘地区?2)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之下,媚俗将要开花?3)如何分析后现代艺术与媚俗的关系?以此看来,也许,研究媚俗等于研究现代与后现代主义,研究现代后现代文艺的方法中,探究媚俗也是较好的方式之一。
注释:
1.李永日,《通过媚俗横穿现代美术理论》,京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韩文版),第55页。
2.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赵珠妍(音译),《艺术与文化》,京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韩文版),第20页。
3.泰奥多尔•W•阿多诺,金维东(音译),《启蒙的辩证法》,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版(韩文版),第237页。
4.安德烈亚斯•胡伊森,周韵,《大分野之后:现在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5.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思想史(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1-1322页
6.巴特勒,朱刚、秦梅花,《解读后现代主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0年版,第214页
7.安德烈亚斯•胡伊森,同上书,第9页。提及反体制,对体制的抨击是一种政治要求,是一种对资产阶级艺术体制的抨击。参,巴特勒,同上书,第214页。
8.马泰•卡林内斯库,周宪、许钧主编,《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83页。
9.参,马泰•卡林内斯库,同上书,第242页。
参考文献:
[1]安德烈亚斯•胡伊森,周韵,《大分野之后:现在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巴特勒,朱刚、秦梅花,《解读后现代主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10年版
[3]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赵珠妍(音译),《艺术与文化》,京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韩文版)
[4]李永日,《通过媚俗横穿现代美术理论》,京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韩文版)
[5]泰奥多尔•W•阿多诺,金维东(音译),《启蒙的辩证法》,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版(韩文版)马泰•卡林内斯库,周宪、许钧主编,《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文学方向期刊推荐:《大众文艺》杂志创刊于1956年,由河北省文化厅主管,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文艺类优秀学术期刊。 本刊发表文艺类学术论文、艺术作品等,欢迎各艺术院校、艺术团体、演出团体、电台、电视台、电影制片厂、电影公司、影剧院、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档案馆、图书馆、工会、文化宫、博物馆及各企事业单位宣教工作者踊跃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