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04月2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高校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文献分析和抽样调查的方法,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状况及其原因进行考查,探讨解决目前高校文学经典阅读出的困境和问题的路径。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崭新阅读习惯与文学经典的阅读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是造成目前大学生群体的文学经典关注率和阅读量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基于此,高校的文学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阅读习惯的变化,在教育教学的内容、工具、方法和场景等方面做出及时、相应的调整,不断创新文学经典教育教学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高校文学阅读教育
一、当前高校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育的重要意义
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文学者哈罗德·布鲁姆(HaroldBloom)曾经指出,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是接受教育者的必修书目[1]21。中国当代学者聂珍钊先生也指出:“文学经典与普通的文学作品的差别在于,前者是文学修养的必知之书和必读之书;后者则是文学修养的选择之书和非必读之书。”[2]因此,对于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的当代大学生而言,文学经典的阅读毫无疑问应当是他们的必修功课。
文学经典的阅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整个社会发展与文化进步的重要性,中外学者已对此多有论及,此处笔者不再赘述。笔者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当前新时代我国社会、教育和文化领域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具有了更高层面上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高校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育,是推进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和整体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它要求高校应该要把“育人”放在首位,摒弃过去过于功利和实用主义的培养目标,注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教育。
而文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的载体,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因此,通过各种有效的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维持一定比例的文学经典的读者群体和经典作品的阅读量,是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得以实施、深化的基本条件。
其次,在高校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育,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自信、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源泉和精神支撑。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并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继承创新,以弘扬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审美体现,对于文学经典的阅读和学习是传统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大学生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优秀代表和知识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传统文化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事业中,理应负有更加重要的责任。因此,在高校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维持一定比例的文学名著的爱好者与文学经典的阅读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基本条件。
再次,在高校加强文学经典阅读教育,也是倡导、建设书香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民阅读”高度重视。从2012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四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文化战略。
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通过全民阅读和终生学习来提高国民素质。在此背景下,在全国各大高校首先开展、加强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教育,营造出热爱阅读、热爱经典、热爱学习的良好阅读风气和学习氛围,建立起一个个“书香校园”,然后利用高校对周边地区的文化辐射作用,在无数个“书香校园”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引领、提升整个社会的学习氛围和阅读风气,从而推动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因此,通过加强高校文学经典的阅读教育和“书香校园”的建设,在全社会起到率先垂范、文化引领的积极作用,也是建设书香社会和学习型社会,提升全民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二、当前高校文学经典阅读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
尽管文学经典的阅读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建设书香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文学经典在大学生群体中遭到冷落,却是不争的事实。像20世纪80、90年代那样在高校内争相传阅中外文学名著的空前盛况,已成为久远的传说。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缺乏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都严重不足。
根据学者徐静2012年对江苏大学600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学生的课外读物主要构成中,消遣娱乐类读物占比高达52.7%,而文学经典类读物却仅只占到25.1%[3]。而根据学者解婷2017年针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82.5%的学生会选择偶尔阅读文学经典,3%的学生选择从不阅读,而只有14.5%的学生会选择经常阅读文学经典[4]。
这些数据都显示出文学经典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选择中日益边缘化、去主流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缺乏阅读经典的能力和耐力,想读却读不进去。文学经典本应常读常新,应当是那种“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卡尔维诺语),应该能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但现在却成为许多大学生“死活读不下去的书”,像中国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外国的《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等文学经典,都赫然出现在“死活读不下去的书”的排行榜前列[5]。
在很多大学生看来,文学经典是老师要求读,媒体推荐读、专家帮忙(指导)读的神圣读物,据说是真善美等一切积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承载物,然而自己却很少能体会到其中的吸引力和美的魅力,因而只是那种无法亲近、无法进入,“敬而远之”的对象。为什么在尊崇经典、崇尚传统文化,人文气息浓厚的大学校园,文学经典反而遭遇如此尴尬的阅读困局和危机?个中原因,让人颇费思量。学者丁桂香指出,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呈现出功利化、娱乐化、浅阅读及阅读能力弱化的倾向[6]。
学者孙雪梅则认为,造成文学经典在大学生群体中失宠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媒体的流行所带来的阅读的多元化、大众化和娱乐化等趋势对文学经典造成了无情的解构和不断的冲击和排挤[7]。其他学者的调查实践也验证了这两位学者的观点。学者王利平2014年通过对南京15所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不读经典的可能原因”(可多选)分别是“喜欢看图像,看文字太累”(占受访学生的76.33%),“文学经典太深奥,看不懂”(占比44%),“社会太浮躁,大学生太肤浅”(占比38.67%),“文学经典过时了,不适合我们”(占比5.67%)。[8]
上述学者的论断和调查都为我们揭示了文学经典在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中边缘化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经典阅读的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阅读选择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无法达到阅读文学经典的内在要求。从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社会上实用主义和功利化阅读风气的流行,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和阅读选择,造成了对文学经典这类“无用”读物的阅读屏蔽以及对文学阅读时间的蚕食。
当代著名学者钱理群曾指出:“现代社会越来越物质化、功利化,在这样一个实利主义、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时代里,人的心灵越来越粗糙,丧失了对美的感悟能力,精神没有了,心灵的根失去了。而没有阅读经典名著的心灵,是粗糙且干枯的……。”[9]
多次担任中国读书推广大使的白岩松也发出这样的感慨:“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10]大学生进入高校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和教辅图书中精选的文学经典是必读作品,是应试、升学必不可少的读物,这样多少能够确保他们拥有一定的文学经典阅读量,但是在大学阶段,文学经典的阅读多是一种软性的倡导,而不是硬性的规定。
在我国普通高校,非文学专业的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课程往往只有《大学语文》(在不少高校还没有开设)和其他的少数几门文学鉴赏类的公选课,除此之外几乎再没有文学阅读的相关课程。许多学生一旦摆脱了课程、学分等硬性要求的束缚,就失去了阅读文学经典的动力和主动性。因此,在实用主义教育模式和功利化阅读习惯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阅读对象的选择上,往往是实用性、工具性、应试性的读物占据明显的优势。
当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主要根据,外因总是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造成当前高校经典阅读困境的原因更多地是来自内部,来自于大学生读者的主观方面。具体来看,文学经典的接受对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能力、阅读方式等内在素养要求较高,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困难。然而,在新媒体时代①的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阅读媒介、阅读内容、阅读动机、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方面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阅读的崭新趋势和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文学阅读载体正在从传统纸质书本向电脑、pad和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迅速转移。2018年,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就“大学生阅读情况”这一问题对全国高校454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9成(89.21%)学生喜欢阅读,其中小说散文(64.76%)、文学艺术(57.71%)和动漫幽默(34.36%)是学生最喜欢阅读的类型;在阅读媒介的选择上,31.28%的学生通过手机免费阅读,27.31%的学生选择购买纸质书籍阅读,21.37%的学生去图书馆借阅,而9.03%的学生则购买电子书籍进行阅读[11]。
从调查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热情还是较为乐观的,而在阅读媒介的选择上则呈多元化趋势,表现在手机阅读、电脑阅读、传统纸质阅读并行不悖,其中手机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阅读平台。这是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阅读挑战的结果,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其次,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媒介和平台的转移,相应地带来了阅读内容的变化。当代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阅读的重心下移,即从高雅的传统文学经典转向近年异常火爆的通俗网络文学作品,尤其对网络小说更是青睐有加。根据艾瑞咨询的《2016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在网络文学读者群中,大学生读者所占比例最高,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读者分别占27.6%和49.1%[12],共占据了读者中的四分之三强。
而通过手机来阅读网络文学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读者比例更高,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了六成以上[13]。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非常喜爱,不少人甚至存在一定的阅读依赖现象。根据学者廖思琴2016年对四川省5所高校21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4.94%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学“非常依赖”,32.84%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学有依赖感,会长期阅读。[14]这清晰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文学阅读内容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即从经典名著转向网络文学,从传统走向时尚,从高雅走向通俗。
再次,文学阅读媒介和平台的转移以及阅读内容的变化,也引起了阅读动机、目的和阅读方式的变化。同样根据学者廖思琴对四川省5所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阅读网络文学的最主要动机是“休闲娱乐”和“利用碎片时间”,占比达半数以上,显示出文学阅读的娱乐化和碎片化倾向[14]。
娱乐大众本是文学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文学阅读的应有之义,但是问题在于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文学阅读多以娱乐为唯一目的,往往只关注作品的故事性、可读性,追求情节的猎奇和精神的放松,不追求阅读的内涵和深度,放弃了文学阅读过程中追求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探索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等深层次目的,使得文学阅读逐渐沦为浅尝辄止的“快餐行为”。
同时,以上调查还显示,67.65%的被调查学生单次文学阅读的时长在1小时以下,而且主要利用“睡觉前”“等待时”“乘坐交通工具时”“课间休息时”等碎片时间进行文学阅读,具有明显的碎片化特征[14]。这种断断续续、不完整、不系统的阅读节奏,使得读者很难进入阅读经典所要求的心境和状态中,不能沉浸其中,无暇对作品的内涵进行细细品味和深度思考,从而流于浅层次、快餐化、“浏览式”的阅读。最后,随着当前文学的产业化趋势和媒体融合程度的加深,当代大学生接触、接受文学经典的媒介渠道也出现了多媒体化和视听化的趋势。
首先,当前许多有声书网站和APP将文学经典通过有声小说、广播评书等有声阅读方式的改造,经由手机、收音机等终端抵达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这种有声文学可以让他们充分利用日常休闲时间,等车坐车、学习间隙、睡觉前等碎片化时间“阅读”文学经典,既不费时也不费眼,既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的读书需求,同时又通过声音的魅力,用绘声绘色的形式将文学经典的魅力以另一种的方式表现出来,带来了文学阅读的新体验,让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从“看”文学转而为“听”文学,改变了长期养成的文字阅读的传统习惯。
其次,近年来文学经典的视觉化改编尤其是影视改编潮流对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经典的接受、阅读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根据学者张学军2013年对全国18所院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的调查显示,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作品,视觉化的接受次数大多高于原著的阅读次数,观看过文学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戏曲、连环画的人数都大大高于读过原著的人数,其中由四大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受众更是远超纸本原著的读者[15]。对于在“视觉文化”环境中长大的大学生而言,通过读图和观看影视剧来“阅读”文学经典,相比传统的通过文字阅读来接受经典,显然更加适应、轻松、有趣。
可以说,利用视觉产品尤其是影视剧来“阅读”文学经典,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接触、了解经典的重要方式之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前高校文学经典阅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大学生的崭新阅读习惯与文学经典的读者素养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甚至是直接的冲突。文学经典通常需要读者采取一种纸本书籍的文字阅读、沉浸式的深度性阅读、系统化的整体性阅读以及求索式的研究性阅读,而当代大学生大多已经习惯于在线的数字阅读、视听化和图像化的“阅读”、碎片化和快餐化的浅层次阅读、消遣性和娱乐化的阅读等方式。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已成为当前高校文学阅读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当前高校文学经典阅读教育的路径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在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崭新(文学)阅读习惯和阅读模式,已经对高校的文学阅读教育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然而,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的影响并非完全是负面的,它同样可以作为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为改善当前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做出贡献。这就要求高校的文学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及其适应当前媒介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平台和工具作用,对文学经典阅读教育教学的内容、工具、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的路径和方法,以期扭转目前大学生远离甚至逃避文学经典的现状。
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教学内容方面,尝试把部分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优秀作品纳入“经典”行列,在此基础上建立更加完整、与时俱进的文学经典阅读的课程和书目体系,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1.高校的文学经典阅读的课程和书目体系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通俗文学、网络文学快速兴起,大学生阅读日益通俗化、娱乐化的大背景下,文学经典阅读的课程教学内容和阅读书目中应适当加入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内容。文学经典的范围从来就是变动不安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文学经典。正如当代学者王宁所言,“文学经典的概念及其内容构成始终就处于这样一种动态之中:昨天的经典也许由于批评风尚的嬗变而在今天完全有可能失去昔日的光辉,而今天的经典也许正是由于新的批评理论的发现而跻身于经典的行列。”[16]
在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兴起的时代,部分优秀的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作品进入文学经典行列,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早在2005年,重庆、北京等地区的高中语文教科书就将金庸的小说名著《天龙八部》部分章节选入,标志着优秀的通俗文学作品开始进入文学经典行列。而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领域也涌现出像《悟空传》《甄媛传》《盗墓笔记》《诛仙》等不少优秀作品(主要是小说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完全有资格入围文学史,具备成为经典的潜质和可能性。
尽管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经典的评价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但二者对于作品的文学性、创新性、可读性等特质的强调和追求则是一致的。因此,在文学经典阅读的课程体系中适当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文学、网络文学“经典”作品的分析、鉴赏课程,一方面可以在保证文学阅读质量的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激发其对文学阅读、文学欣赏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优秀通俗文学、网络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了解这类作品与传统文学经典在题材、主题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相通之处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传承关系,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从时尚、易读的通俗作品逐渐过渡到对具有一定阅读难度和挑战性(同时也更具审美价值)的传统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
2.在适当吸纳优秀的通俗文学和网络文学作品进入“经典”的基础上,高校应当建立起更加丰富、全面、完整的文学经典阅读的课程和书目体系。从历时性角度看,这个体系应当涵盖文学史上的中外古代、现代、当代经典的阅读、鉴赏课程;在共时性角度看,这个体系应当包括诗词、散文、戏剧和小说等各类体裁的文学经典的阅读、鉴赏课程。
高校应当在文学阅读教学的师资方面充实力量,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中文系或文学院建制的非师范类、非综合性高校,更需要在这个方面加强。要尽量保证囊括各个时代、各种体裁的文学经典阅读、鉴赏课程都能够开设起来,最好拥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名师和资深研究学者或专家,以保障课程的质量和专业性。在课程和书目的具体设置方面,应当遴选出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特质的文学经典,将这类经典的阅读鉴赏课程设立为必修课或必读书目,进行重点考核,以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学经典阅读量,强化大学生的经典阅读行为。
同时,开设内容丰富的文学经典阅读、鉴赏方面的选修课和选读书目,以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书籍;另一方面,这类课程和书目在专业性的等级、难易的层次方面应当拉开差距,以保证初入门的文学爱好者和较为资深的文学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和书籍。这样,丰富的课程、书目内容和自由的课程、书目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兴趣、不同学养的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经典阅读需求,可以激发他们接受、阅读经典的主动性,提高课程学习和作品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语
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卡尔维诺曾说过,“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19]4然而,这些书中“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却并不是每一位读者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在各种新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读者得到这些“东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即使对于文化素质和阅读素养较高的大学生读者群体也是如此。
对于高校教育者而言,文学经典阅读教育就是要把经典要向读者说出的一切积极、美好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传授、传播给最大数量的大学生读者。当前社会上的实用主义和功利化的阅读风气和氛围可能暂时没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从解决经典阅读的主观方面问题着手,根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崭新(文学)阅读习惯和阅读模式,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手段和工具,对文学经典阅读教育教学的内容、工具、方法和场景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来不断创新经典阅读教育的路径和模式。
这种调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前阅读现状的一种适应和妥协,但却并不是对世俗阅读风气的俯就和迎合,也不会造成文学经典的降格或堕落。因为它在尊重和适应当前大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模式的同时,更强调对他们的阅读方式、阅读行为的引导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聂珍钊.文学经典的阅读、阐释和价值发现[J].文艺研究,2013(5):34-42.
[3]徐静.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边缘化问题及其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33(4):71-74.
[4]解婷.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学经典现状探究:以陕西三所民办院校为例[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8):66-67.
[5]周宪.从“沉浸式”到“浏览式”阅读的转向[J].中国社会科学,2016(11):143-163,208.
文学方向刊物推荐:《文艺研究》是文艺理论刊物。研究探讨古今中外文学艺术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介绍各种学派,涉及思维科学、文艺学、文艺规律、艺术学、美学、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是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文艺理论月刊。1979年5月创刊,最初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4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7年5月,改由《文艺研究》杂志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