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个案工作方法在帮扶失独父母社会融入的实务研究

时间:2019年07月01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在减缓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失独家庭的出现及不断增长。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而独生子女的父母却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成为失独家庭。在中年时期,失独父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在减缓中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副作用——“失独家庭”的出现及不断增长。独生子女家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而独生子女的父母却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孩子,成为“失独家庭”。在中年时期,失独父母遭受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家庭陷入困境。工作者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遵循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宗旨通过使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介入C家庭,使C家庭脱离悲痛状态,得到经济、情感及社会多方面的帮助,实现社会融入的目的。

  【关键词】失独父母;个案工作;社会融入

社会学研究

  1失独父母的研究背景

  在失独家庭的数量越来越多的今天,有很多父母在失去自己的子女后,走入一条走不通的路。他们无法走出子女离世的阴影,并且不停用这件事折磨自己。本文主要从社会支持理论和增能理论出发,以个案工作的方法对失独父母进行介入,帮助他们走出伤痛,融入社会。

  2相关理论基础

  2.1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是在1977年提出的,主要是指在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的总和。一个完整的失独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应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及失独家庭自身等要素[1]。林南在综合众多学者对社会支持的定义后认为,社会支持是由社区、社会网络和亲密伙伴所提供的感知的和实际的工具性或表达性支持[2]。以社会支持理论取向的社会工作,强调通过干预个人的社会网络来改变其在个人生活中的作用[3]。特别是对那些社会网络资源不足或者利用社会网络能力不足的个体,使他们扩大社会网络资源,提高他们利用社会网络的能力[4]。

  2.2增能理论

  陈树强指出“增能”的概念和“权力”、“无权”密切相关,权能表现为人们的一种主观感受,正是这种权能感可以促进人们的自我观念、自尊、尊严感及重要感[5]。他指出增能并不是单纯的“赋予”人们权力,而是要挖掘或激发人们的潜能[6]。增能的视角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强调个人有能力、有机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7]。当个人通过增能获得更好的自我感受、自我价值及自我发展能力之时,也就意味着他有了更多的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的知识、技巧、资源和机会[8]。因此,增能的关键在于个体的主动性。如果服务对象本身没有增能意识,不打算改变现状,任何人的帮助都是起不到作用的[9]。

  3研究对象

  陈某,男,51岁,福建漳州人,从建筑公司下岗处于无业状态,与妻子相依为命。2013年他的独生子被查出直肠癌,经过一年的癌症治疗后,免疫力急剧下降,被病魔折磨得形如枯槁,他与妻子看到儿子这副模样都心痛不已,同时巨额的医疗费用更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但是他们咬牙坚持,不放弃任何救活儿子的机会。最终,上天还是带走了这个年轻的生命——其子因为意外摔倒导致瘫痪,于2014年6月离世(意外后的一周)。

  在此期间,他的妻子做了甲状腺增生手术,因发现患有甲状腺小乳头癌,需终生吃药。目前距他们失独不过一个月,他在承受丧子之痛时,还要照顾生病的妻子,所以近期情绪很不稳定。夫妻二人深处与失独的阴霾之中——回到家里看到孩子的东西就非常伤心,所以这段时间他们一般住在亲戚家里,缓解对孩子的思念。携爱家园的成员得知他们的情况,主动帮助他们联系了社工机构,不久工作者接案,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

  4个案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过程

  4.1与失独父母建立关系

  在建立关系的前期,研究者一开始需要主动接近服务对象,但是不能过于迅速切入主题。因为过早进行访谈、个案介入的话,服务对象会接受不了重新面对失去独生孩子这个痛苦的事实。所以,在刚刚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全面了解服务对象意愿。之后根据社会工作尊重服务对象自决的专业理念,才能决定是否愿意接受社工的帮助。

  因为携爱家园的项目,社会工作者有机会与服务对象熟悉。由于服务对象与社区服务人员处于相对熟悉的关系,彼此之间也比较信任,借此机会,在社区服务人员的帮助下,社会工作者顺利地与服务对象进行接触,使服务对象对社工放下防备的心态。在确定陈叔叔愿意成为社工的服务对象以后,社工必须向陈叔叔介绍社工能够对他提供的帮助以及无法给予他的事情,让他明白社工在心理问题上是无法全部予以帮助的。

  另外一方面,社工需要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其不惧怕困难的勇气和能够解决问题的自信。接下来,则需要通过社工不断与服务对象加深联系,使得服务对象愿意相信社会工作者将自己的经历、痛苦告知社工。在服务对象心理治疗回家的路上,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对话。工作者:叔叔,能不能和我们说说家里的事啊?服务对象:(沉默)工作者:叔叔你有什么困难,你都可以跟我们说哈,我们会尽力帮助你。

  服务对象:恩。我孩子今年六月二十一走,他的同学几百人来送他。他回来漳州工作时候没认真考公务员,把心思放在谈恋爱上,如果认真考的话,早就考上了。工作者:那他走的时候他女朋友不是很伤心。服务对象:对啊,他女朋友在他走的时候还一直抱着他,现在他女朋友还经常回来看我们。工作者:这样子说明你孩子的人缘还挺好的。

  服务对象:是啊,孩子人缘是挺好的,他回来工作有到过新桥派出所还有南坑派出所,里面的所长都对他非常好。服务对象:后来他就去漳州交警支队上班,不过没有正式编制,如果他考过了,就有正式工作,我就不用操心了。工作者:恩,叔叔培养一个孩子很不容易。服务对象:所以你看我培养他长大,然后大学毕业订婚好却在医院治疗花费二十几万。

  服务对象:但是订婚好他就没有事业心。我就说他现在要以事业为重,而不是谈恋爱为主。还给他说如果他考过了市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公务员,能找个公务员那就更好了。后来他不喜欢听这些话就从漳州交警支队辞职了。工作者:说明他真的喜欢那个女孩子。

  服务对象:是很喜欢,那个女孩子也特别好,就是后来我儿子得结肠癌后,我跟他说我儿子的命就在这次了,她听了马上请假回来整天陪着他,到我儿子走的时候依然拽着他的手,在床头一直的流泪。别人都说这个女孩子真的是太好了,像其他人遇到这种情况早就跑了。工作者:叔叔,你跟那个女孩子真的很有缘分。服务对象:恩,她家父母人也特别的好,经常到我们家,她父母想说把嫁妆退还给我,但儿子都没了,这些嫁妆有什么用。我们觉得着女孩子人那么好,就没有拿回嫁妆,就当是送给她。(说着服务对象眼睛开始湿润起来)工作者:叔叔,慢慢都会好起来的。

  服务对象:唉,没办法啊,想说自己不去想孩子,说不想是假的。工作者:恩,不可能不想,叔叔我们慢慢来,可以到处走走,转移下注意力。服务对象:恩,现在经常和阿姨经常去江滨公园散步。工作者:那就挺好的啊。社工通过利用与服务对象散步的机会开始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主要是为了通过一些聊天的方式,鼓励服务对象说出孩子的情况,表达自己的悲伤。而在加深交流后,工作者才能够进一步与服务对象建立更深的互动关系,便于之后的工作。

  4.2帮助服务对象建立支持网络

  在个案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社工需要承担使能者的角色:工作者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发现服务对象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服务对象实现变化和发展,调动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动性,感觉自身价值所在;其次,由于服务对象失去了独生子,心理上产生极大痛苦,工作者还需要承担治疗者的角色。培养服务对象合理宣泄悲伤、痛苦情绪的能力、提高自己对自己情绪掌控的技巧;最后,工作者还需要担任联系人和倡导者的角色,通过建立和联系社会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争取一定的资源;同时还要向社区提议,进行适当的政策方面的帮助创新,提高对社区“失独父母”的补助和福利,使他们能够安享晚年[10]。

  社工通过平时和服务对象聊天鼓励服务对象多与携爱家园的同胞们交流,多参加社工活动,通过分享经历,获得精神支持,通过分享方法,获得走出失独阴霾的途径。了解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及能力情况,帮助服务对象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缓解经济压力。经过大量沟通,服务对象愿意将一些事分享给社工,社工能够对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分析、提供帮助。所以,研究者发现在和服务对象交往过程中一定要对沟通重视起来从而更好得持续下去。

  4.3运用增能理论巩固发展已取得的进步

  首先,给予服务对象支持。在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后,服务对象容易表现出不自信的状态,认为自己并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生活现状。此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表达关心支持。比如,肯定服务对象的能力,让他有信心在生活中做出改变;对服务对象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关心。霍斯曼表示,频繁的社会交往和人际接触能够产生更多的支持性关系[11]。

  帮助失独父母融入社区和社会,让他们愿意主动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失独父母完成的一个目标,是失独父母建立自我认同的出发点。其次,通过服务对象亲属的描述,社工还了解到许多服务对象没有表达出来的心声。比如,在亲友们邀请服务对象到家里做客时,服务对象会接受邀请,但是却因为不愿想起悲痛而很少与其亲属互动。

  在社工的鼓励下,服务对象表示希望出去旅行,放松心情,这个计划得到了服务对象姐姐的支持,在十一期间,他们去了云南玩,回来之后夫妻都很开心主动与工作者分享他的快乐,在参与活动时与携爱家园的伙伴分享照片。然后,工作者应该帮助改善服务对象的生活环境。这一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增加陈叔叔和社区中的居民们的互动。彼此的熟悉可以让陈叔叔更快融入社区这个小集体,不再沉浸在失独的伤痛中。另外是工作者需要与社区进行探讨,对于社区“失独父母”补助和照顾需要有更合理地方案和计划,既需要物质扶持,也需要精神关心。最后,培养服务对象自我提高的能力。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服务对象能对正常社会交往不再排斥,甚至主动参与其中。

  4.4结案阶段

  在关于陈叔叔的个案工作中,由于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了信任关系和深厚的感情,同时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解决了一些对他困扰比较大的问题,一旦社会工作者将要结案的社会,服务对象容易在心理表现出比较难以接受的状态。为了使结案进展顺利,社工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将见面的频率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从之前的一周一至两次延长至两周一至两次。然后在即将结案时提前告知陈叔叔,并且表示结案并不代表社工不再与陈叔叔进行互动而是意味着陈叔叔已经拥有处理问题的能力,社工对陈叔叔的引导和鼓励都具有很大的作用。成功地对陈叔叔进行了结案。

  5总结

  本文以一个失独父亲为案例,通过案例访谈获取了第一手资料,介绍了在其失去独生子后,社工是如何介入其日常生活,并帮助其走出伤痛,从而正常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本文还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实际案例的分析提出了失独父母的一般特征,审视了当前社会制度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诸如家庭、社区支持,政府扶持,体制建立与完善等一系列相应的改善措施,并且帮助落实。希望能够以此个案为例,推动相关政策法律的制定,帮助更多的失独父母重新融入社会、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陈建梅,鲁秋石.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社会组织救助失独家庭问题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6(1):37-43.

  [2]李晓凤.企业员工社会工作辅导介入模式初探-从工业社会工作员工协助方案的角度[J].社会工作,2010(18):4-8.

  [3]东波.社会工作理论与农村反人文贫困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0(4):56-58.

  [4]霍立珠.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排斥与社会工作介入[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谢启文.增能-解决失独家庭问题的新视角[J].人口与发展,2013,19(6):104-109.

  [6]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4(1):45.

  [7]戴诗.运用增能理论视角探析城市社区失能老人的居家养老模式[J].社会福利,2014(2):21-24

  相关刊物推荐:《社会学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办的一级学术刊物,创刊于198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