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0月21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种类繁多、底蕴深厚,侯马皮影作为一项古老的文化艺术有着独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内涵。侯马皮影不仅在国内皮影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现代社会的深刻变革和现代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同时也对传统皮影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其中,以侯马皮影文化艺术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艺术同样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侯马皮影文化艺术逐渐淡出了现代人的视野,处于低迷、甚至濒临消失的状态。如何在“互联网+”模式下对传统皮影文化艺术加以协同创新、保护和传承研究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皮影艺术;科技创新;保护传承;文化融合
一、侯马皮影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一)侯马——中国戏曲的摇篮
山西侯马地理位置优越,汾河贯穿其右,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公路、铁路网发达,是晋南地区重要城市之一。侯马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晚期及公元前585年晋国就已经将国都迁到新田,也就是今天的侯马。晋国在新田治国安民、发展经济,相继实现了晋文公称霸以及“悼平复霸”的雄心壮志。
此外,侯马还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这主要由于在侯马新田乡牛村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宋金时代仿木构砖雕墓室——董明墓中的北壁上有一座戏台砖雕模型和五个彩色戏俑表演的场景。这一发现直接将中国戏曲的历史提前了200年。
侯马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则要根源于流传很早的诸多艺术门类,如木偶戏、秧歌戏、皮影戏等,正是由于诸多艺术门类的彼此碰撞、互为借鉴,为早期戏曲的萌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起源于中国的皮影戏也为世界各国的艺术界所关注,更被法国著名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之为“电影的先驱”。同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2006年底,作为山西戏曲孪生姐妹的山西皮影戏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侯马皮影的艺术特点
皮影戏是一种有着久远历史的戏剧文化,它是比莎士比亚更早的戏剧、比卢米埃尔更早的电影、比猫王更摇滚的音乐。往往听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人们想到更多的是工匠们那双布满沧桑且充满故事的巧手。皮影戏不仅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而且也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侯马有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皮影艺术,其中的皮影戏也叫“灯戏”或“影戏”,表演的时候操作简单,亦幻亦真。
从汉代开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最为喜欢的娱乐演出形式之一,已被列入中国传统民间古老剧种之一。每当夜幕降临,烛灯初上之时,戏场中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是其演出场面的真实写照。在无声电影还没有出现以前,皮影就起着电影叙述、声画、感情、表演的作用,只是随着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走向衰落。当面对全国的皮影剧团一个个解散的困境,侯马皮影艺人依然选择担负发展和振兴皮影艺术的重任。在1973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了省内第一个皮影业余剧团,之后更名为侯马市皮影剧团。
(三)侯马皮影的保存现状
我们深知古代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过去的认知和记忆的保留与传承,没有文化传承的国家是永远不可能站在世界强国之林的。以戏曲为主体的中国民间剧种种类繁多,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剧目剧本,可如今,流传了千百年的皮影戏却逐渐被掩埋在了历史的长河中。社会已进入了信息高度发达的万物互联的新时代,如果不对传统皮影文化艺术加以传承、保护和创新,那就是对传统宝贵艺术的亵渎。
一个民族的崛起,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今天的中国在腾飞,皮影艺术也应获得新生。作为一个古老的艺术门类,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本身就蕴藏着许多令人瞩目的文化与学术价值,如何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使更多的社会民众喜欢它、认可它,是当今侯马皮影文化艺术所面临的现实挑战。
人类社会已进入了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社会正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巨变,皮影的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再不进行抢救,再不开拓新的观众群体领地,那么这个古老的艺术也很可能像许多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一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只能在史料中回味它曾经的辉煌。如何使侯马皮影持续不断地发展壮大,以适应历史的潮流,必然就要涉及到对它的继承与发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民间是保存传统艺术精神的土壤,长期研究侯马皮影的民间艺人廉振华先生对保护和继承侯马皮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足迹踏遍了全国各个盛行皮影的地方,他把传统皮影艺术与时代紧密结合,在制作技艺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加以创新,研发出了深受现代人喜欢的皮影艺术作品。
这些全新的艺术作品都有着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内容包括吉祥如意、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山水花鸟等。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的面前,提升和丰富了皮影文化产品的市场效益和产品种类,为皮影艺术今后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为皮影艺术鞠躬尽瘁的艺术家们在山西侯马和孝义两地,共同扛起了“山西皮影”薪火相传的大旗,我们应当向这些艺术家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现代科技与侯马皮影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
(一)3D打印技术在侯马皮影文化艺术中的创新及运用
古老的皮影制作方式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千年之久,而随着“互联网+”模式下现代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却可以另辟蹊径,大胆地创新了皮影的制作方式,它们已与现代高科技融为一体,于是皮影艺术就与3D打印技术擦出了火花。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皮影的制作过程中就是典型案例之一。3D打印技术作为推动未来世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必将成为影响世界的第三次产业变革。
3D打印的工作原理与常见的普通打印基本相似,作为“打印材料”的液体或粉末装进打印机内并与计算机接通,通过屏幕监控把这些特制的“打印材料”逐层累加,最终把电脑上虚拟的三维立体图形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皮影实物,省去了很多复杂的制作过程。另外也可以利用PLA塑料,只需要用3D软件进行建模设计、切片、打印、后期涂色处理、缀结,即可将皮影制作出来,设计师则可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皮影艺术的创新上面。
通过3D打印机制作出来的皮影科技含量高、制作工艺精良,有着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让很多传统手工艺人对皮影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也颠覆了大众对现代科技的单向认知。这种听起来似乎很“另类”的新奇技术制作出来的皮影,除了仍然保留传统工艺外,许多“黑科技”的运用也使得这种新型皮影的制作水准更为精良,外观形式更加惟妙惟肖、栩栩动人,让今天的年轻人叹为观止。生动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互联网+”模式下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3D打印技术在制作结构较为复杂的物品,尤其是在高端定制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创作效率,同时也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随着此项技术的日趋成熟,3D打印技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被运用于诸多的传统艺术门类中,这种“新”与“旧”的重新组合也必将引领新的创新潮流。
侯马皮影艺术也将有3D打印技术的身影,这促进了皮影人偶角色种类的创新。打造更为丰富的皮影表演动作,完善皮影造型艺术的细节刻画,最终全面提升皮影的艺术表现力。除此之外,3D打印皮影的全部信息可通过先进的大数据产业进行分析并重新组合利用,从而推动皮影在数字技术领域的科研创作。国家在新时代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新的战略性目标,3D打印技术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必将随着该战略目标的实施不断走向深入。
(二)皮影艺术走进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性研究
皮影的专业化个性定制将成为“互联网+”模式下最受人们欢迎的制作方式,专业个性化定制服务虽在发展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却丝毫不影响大众对个性化皮影文化产品的追求和喜爱。这种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老民间艺术,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队伍、要求研究和创作方式独特化、思维和创意角度多元。最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应该让皮影文化这一艺术教育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且和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
因此,在全国各大中专院校里从事和学习艺术专业的师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关于传统文化艺术方面的课题和课程进行研究和探析,如工艺美术制作和非遗传承教育等。让皮影艺术走进校园,走入年轻人视野中的同时,也应当对皮影艺术本身所含有的“性格特征”给予足够的尊重,在保证皮影艺术本质的前提下提倡适度自由创作,切勿把它改得面目全非。
皮影艺术是普通百姓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和凝练出来的,这种流传了千百年的艺术形式从来就不受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它是最为接地气的民间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人们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即兴式发挥、自娱自乐地沉醉在光与影的奇妙变幻中的艺术形式。因此,我们要保护这种创造的自由,这也是一代代皮影艺人的初衷。
DIY(自己动手制作)的兴起可以使每一个人都能制作出自己的专属产品。一直热衷于皮影戏推广的林阿三是中国台湾著名的华洲园皮影戏团的创立人,为了推广皮影戏,他发明了可以让小朋友DIY的赛璐珞影偶模型,通过大量印制,将一张张彩色图案的影偶模型做出来。
这套DIY教学戏偶组合极为简单,并配有说明书可供参考。小朋友们在制作的时候也不需要拿剪刀、刀片等危险性工具,相对比较安全,如果不小心做错了再重新组合就可以了。通过这种方式让皮影艺术一改往日传统陈旧的风貌,再度与时代接轨,成为一种具有现代精神的娱乐活动。而且充分发挥了教育的寓教于乐功能,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这种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可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和效仿的典型。
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台湾高雄县冈山镇的纸影戏示范学校——竹围国小,率先开启了校园纸影戏推广教学之风,为了激励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学校会定期举办纸影偶的设计比赛。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根据自己的想法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完成相应的皮影创意作品,并进行展览;也可以参加各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或者把自己的原创皮影作品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父母和师长。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自信心和归属感,而且也从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和快乐,更加喜爱这项伟大的传统艺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也是学生对传统皮影艺术充满成就感的创新性研究。所以我们要从孩子抓起,倡导和弘扬工匠精神,系统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快创新步伐,让现代科教与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融合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高科技卡通片与皮影艺术的有机融合
当前,国内有关少年儿童通过娱乐活动进行德育的教育类影视作品较少。荧屏上的国外动漫片占了国内动漫卡通片市场的很大比例。但实际上,我国历史上积累下来的许多优秀的题材是完全可以作为儿童卡通片创作素材的。皮影戏与动漫卡通片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在技艺上有些甚至还超过卡通片,被称为电影先驱的皮影,凭借着这种先天的优势,也与高科技的动画电影产生了交集。
把通过“互联网+”的现代软件技术等运用到皮影卡通片的制作中,凭借这种全新的科技感十足的风格,必定会吸引更多人对皮影艺术产生持续关注和热爱。同样,传统皮影艺术也为现代卡通片创作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丰富了动漫卡通片的艺术种类。
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皮影美术片《猪八戒吃西瓜》开创了国产卡通片的先河,从此以后,相继有木偶卡通片《阿凡提》、剪纸卡通片《葫芦兄弟》、动画片《猴子捞月》等优秀国产卡通片问世。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吸取了传统皮影艺术的表现技艺,直到今天都对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今皮影艺术在普通民众心中的地位正在被逐渐弱化,但有一些热衷于传统艺术文化的人们仍然对皮影艺术保持着热爱,他们已经把皮影艺术变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在不断地鼓励和培育青年人去热爱这项艺术。并将许多新颖的设计元素和视觉符号引入到现代皮影艺术创作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项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将我国数千年来有教育意义的各种寓言、民间故事、英勇事迹改编成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小故事,通过皮影戏的方式为少年儿童演出,使他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这些全新的传播途径无疑会引发更多的少年儿童的关注,产生更为良好正向的社会效应。
(四)声控动感技术为传统皮影艺术注入新的动力
现代产业是在优化升级中不断发展的,皮影表演艺术的转型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步伐。相对于皮影造型艺术的举步维艰,皮影表演艺术已经率先一步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完成了华丽转身。今天的皮影表演艺术已经逐渐融入现代信息化的生产之中,它以一种新的形式走进了现代人的平常生活中,尤其是受过高等艺术教育的青年人凭借着自己的热情与专长已经源源不断地加入到了皮影表演艺术的创新研究中。
通过电子声控原理,在传统人工皮影基础上融入科技成分,制成声控动感皮影便是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现代发明。这种发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民间手工艺的认知,受到了现代人的喜欢。以往传统的皮影戏演出都要依靠皮影师傅进行人工操作,而动感皮影则完全是根据声音控制实现全程的表演,节省了繁琐的人力劳动,也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它的制作原理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把控制皮影的一些声控系统安装在一个专用设备里,再用导线把皮影的各个关键部位固定住,这样就可以实现通过声音来远程控制皮影的各种动作。由此可见,声控动感皮影的这项创举为皮影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创新空间。
(五)皮影艺术在现代多媒体视觉艺术中的创新性转化
伴随着数字媒体艺术以及交互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出现,AR、VR技术领域也有了传统皮影艺术的身影,如关于皮影的多维空间互动游戏,皮影艺术的全息影像等都是对这一古老艺术形态的创新。而且在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中,传统皮影的图案元素已经完全融入了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和视觉传达、装饰艺术设计中。
比如中国联通的商业海报,正是利用民间剪纸和皮影造型的共同特点,取其装饰性的意义,借以表现中国联通“亲情连万家,如意通天下”的主题。将传统的图案赋予时代的意义,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表达的内容更加明确,把皮影艺术运用抽象的色块图形表现出来,俨然一幅学院派的设计风格,迎合了现代人的多元视觉需求。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皮影艺术中传统图案的运用,切勿原封不动地照搬,要学会从中提取精华、争取原创,用发展的战略眼光进行创作。
(六)皮影文创产品在第三产业中的开发
在当今社会里,我们应清醒地看到,皮影的观众群体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门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若能将皮影艺术作为旅游景区的娱乐项目,使广大游客在放松身心旅游的同时,也可以切身体验到传统皮影艺术的文化魅力,从而进一步增加大众对这一古老艺术的了解和喜爱。
因此,把上述诸多含有现代科技感的全新皮影文化创意产品与包括旅游业、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相结合,定会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市场前景。为此,我们应审时度势,通过“互联网+”将皮影艺术的受众对象转移到旅游景区中的游客及国外观众等具有欣赏需求的群体上去。
皮影艺术的继续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制定一些科学合理的制度措施,如可以设立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专项基金,重点扶持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决好传统手工艺人的生存顾虑,提高他们对皮影文化艺术产品服务研究的积极性。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经常组织传统皮影艺人走出国门,开展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积极参与传统文化和艺术学术交流,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三、坚持正确方向,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和传承侯马皮影文化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艺术种类丰富多彩,是一颗闪耀在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璀璨明珠,这些传统民间文化艺术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诠释了人类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反映了人们对真善美及假丑恶的世俗判断。古典皮影是历史的遗珠,思想的余晖仍映照在泛黄的古老幕布上,这是对中华文明智慧的见证。
悠悠华夏五千年,许多遗失海外抑或毁于战争的传统艺术,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担负着继续发掘、继承、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责任的我们,任重而道远,传统皮影艺术都应该被继承。正是由于艺人们的不懈努力,侯马皮影在实物造型、文献资料等方面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遗产,对它的科学研究就是对这些明显带有独特中国符号和东方意境文化艺术的尊重。
回顾中国皮影艺术的整个发展历程,从传统的制作工艺到丰富的角色设计,既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令人叹为观止的技术革新以及新颖别致的艺术风格,彰显出传统皮影艺术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全新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素材库。在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善于提取和利用这些珍贵素材,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科学合理地整理挖掘并进行创造性利用,使之能够在当代“互联网+”模式下发挥作用,这也将是一个有着巨大魅力的课题。
今天,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走文化自信的道路,推动文化协同创新发展也是对这项古老艺术的一次科学探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建设和遗产保护也应当同步进行,尤其是将濒临灭迹的传统艺术记录在案,培养文化传承人,加快创新步伐,使之与时代接轨并且能够长久保存下去。在今后不同阶段获得新的生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今天我们研究的动力源泉。
四、结语
保护和传承皮影文化艺术需要现代科技的技术支撑,虽然载体形式有所差异,却也能再现古人艺术的智慧,圆了我们的古典情怀;大胆开拓思维空间,让更多的高科技应用于皮影文化艺术领域,将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科技在皮影艺术创作中交相碰撞。通过“互联网+”进而推动皮影艺术的创新和突破,二者的成功应用也必将加快传统皮影文化艺术的发展。
中国的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正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这些重要的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们对这些文化宝藏的继承和保护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必将唤醒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重新对话。
艺术方向论文范文阅读:民族音乐文化与高师教学相互融合思路
《视唱练耳》是我国引入的一门新学科,这门学科教学内容多采用的西方音乐教学体系,多引用的是国外音乐素材,在这门学科教学中多强调音准,节奏这些属性,反而忽略了民族音乐文化对该课程的融入,给教学带来了困境。下面文章主要论述民族音乐和《视唱练耳》课程相融合的重要意义,介绍两者相互融合的有利条件,探索出一种新的民族音乐文化融入教学的创新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