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1月28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多元文化冲击和影响,曾一度陷入低谷。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戏曲艺术开始复苏,呈现出万紫千红、百花争艳的可喜景象。与此同时,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戏曲广播工作者通过挖掘经典、记录当代戏曲、创新戏曲传播等方式引领听众的收听。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目中,戏曲专题类节目尤其受听众喜爱。
对一个专题节目而言,题材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题材”指创作者用以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它是创作者在创作之初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有的时候甚至是决定作品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在全国每年的戏曲专题评奖中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另一方面,笔者也时常听到不少年轻戏曲编辑感叹好题材难以寻找。通过近年的观察思考和创作实践,笔者发现能在全国层面脱颖而出的优秀广播戏曲专题作品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这里借用艺术传播学的理论,把戏曲艺术传播的相关要素分为艺术本体、传播客体(受众)和传播媒介,从这些要素入手来进行寻找,会发现戏曲专题类节目题材的选择面很广,呈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一、从戏曲艺术本体出发
(一)以剧种为主线
剧种是戏曲属性中首先要被提及的。戏以曲传,戏曲音乐是区分剧种的主要因素,明代以来形成的各声腔系统在长期发展、流布、演变过程中,受不同地域环境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戏曲剧种,由此也决定了剧种的地域性特征。无论是以昆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等为代表的单声腔剧种,还是京剧、川剧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抑或是吕剧、黔剧等在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地方小戏”,以及分布在我国少数民族当中的戏曲剧种等,都带有显著的地方性。
鉴于此,围绕戏曲剧种可以做文章。但如若仅仅泛泛介绍某一大家熟知的剧种,即使加上剧种的历史、演变、剧目、演员等内容,配以精彩的唱段欣赏,也不会出新意,因为专题创作涉及选材要新的问题。曾获2015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二等奖、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制作的戏曲专题《戴上面具人神共舞——藏戏》是近年来笔者听到的一期以介绍剧种为题材、内容新颖别致的优秀作品。专题中提到的“藏戏”起源于宗教艺术,在西藏地区乃至藏族聚居人群较多的地区,享有极高声誉,至今仍非常活跃。
为了向听众介绍这一风格独特的剧种,创作者邀请了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的次诺老师为节目引领,以西藏最大的传统节日——雪顿节(又称“藏戏节”)为主线,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藏戏第一支戏班的形成、藏戏表演的环节、不同角色的藏戏面具、藏戏的剧目、演员的唱腔特色等,把这一神秘、通灵,却又朴实平常的特殊剧种呈现在听众耳旁,最后落脚在——“藏戏”就是藏民真实的写照,他们既有最超脱世俗的内心,又有着最融入世俗的温度。让人听罢,久久不能释怀,有荡涤身心、启迪人生之感。一期长度为二十几分钟的戏曲节目,因为一个独特的剧种而呈现出新意。
(二)从剧目入手
剧目是体现剧种风格的载体,戏曲艺术正是通过一部又一部优秀剧目的上演,彰显着剧种的特色,带给人们审美的享受。而从剧目入手,也是广播戏曲专题最为常见的切入方法。
1.可以是新剧关注或赏析,或以戏曲故事来讲述
在国家文艺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尤其是自2013年“国家艺术基金”启动以来,各地剧团新创剧目频出,涌现出了不少精品。而作为广播戏曲专题创作而言,若要把节目做得有高度、有深度,吸引听众耳朵,引发专家评委关注,同样需要动脑筋、想新招。
由天津电台文艺频道制作的、荣获2015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戏曲专题《当昆曲邂逅了青春》,以当年在北京演出的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和上海的实景园林版昆曲《牡丹亭》系列演出为切入点,通过一北一南场景对比,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昆曲《牡丹亭》火爆回归的内在原因,彰显了昆曲艺术厚重的人文底蕴,堪称是一期有绝佳艺术品位的广播戏曲专题。
同获2015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戏曲专题作品《白居易:一曲“长恨歌”绵绵无绝期》,是陕西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以秦腔新创剧目——《白居易》为蓝本而创作的戏曲故事。说到《长恨歌》,大多数人可能只知诗歌描写的是一代帝王与爱妃的爱情故事,或许并不知诗中的爱恨怨怒也是诗人悲剧爱情的生命体验,一曲千古绝唱引出了大诗人白居易的一段不为人知、百折婉转的旖旎爱情。戏曲故事《白居易》,通过诗人白居易写给他的爱人湘灵或明或暗的诗句,让听者了解到了两位有情人相识、相知、相忘的过程。
《邻女》《长相思》《长恨歌》《寄湘灵》《琵琶行》《梦旧》……一段段古朴哀婉的秦腔,串联起了诗人对湘灵或欣赏、或爱恋、或思念、或心痛的爱情感悟,也让听众跟随一句句欢喜而心痛的诗词,与诗人的内心一起跌宕。两部获奖专题,都在剧目上做出了新意,手法新颖巧妙,或通过剧目关注剧种的人文价值,或通过剧目揭示一段历史过往,让听者在收听之余,有感、有思考,这或许是戏曲艺术本身所无法直接传递给受众的另一种体验。
2.可以结合特殊的时间节点或新闻事件
戏曲专题属文艺类专题,是我国广播史上的传统节目形态,它集新闻的纪实性和文艺的欣赏性于一体,是一种既有新闻特性、又有广播文艺特点的节目。在策划戏曲专题时,如能结合特殊的时间节点或新闻事件来做,题材在新闻性上就占了相对优势。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广播中心制作,荣获2018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戏曲专题《军魂永驻——建军90周年、90场沪剧<邓世昌>进军营》就是一期结合特殊的时间节点、在新创剧目上做文章的优秀专题。
2015年,为纪念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和抗战胜利70周年,上海沪剧院创作了沪剧《邓世昌》,该节目编辑并没有在剧目创排之初应景性地关注此剧,一直等到了两年后的一个特殊时间点——201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沪剧《邓世昌》恰好迎来了第90场演出。沪剧《邓世昌》以甲午中日海战为背景,讲述民族英雄邓世昌与舰船结缘,加入北洋水师后,在苦闷中坚守、在黑暗中抗争、在孤独中前行,却依然雄心不灭的事迹。然而,少数仁人志士的奔走呼号却无法挽回清朝的衰落。黄海一战,邓世昌义无反顾,诀别妻儿,奋勇作战,炮弹耗尽之余,下令致远号撞向日舰,在45岁生日当天壮烈殉国。〔1〕
演出当晚,台上演的是120年前的爱国将士,台下坐的是当代的海军官兵,海军人看海军戏,形成了奇妙的历史映照。编辑由此想到——当年的海军将士空有爱国热情,却因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而在甲午海战中遭遇惨败;如今的海军战士在党的领导下昂扬奋发,努力拼搏,实现着新时代的强军梦、强国梦,于是紧紧围绕这一百多年前后的历史对比,既展现了海军将士敢于牺牲的浩然正气、民族气节,又通过英雄的处境迥异对比揭示时代变迁,热情歌颂了一脉相承的不灭军魂和爱国情怀。
(三)可以以戏曲艺术创作参与者为主线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戏曲从剧目的立项、创作到舞台呈现,离不开众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和努力。撰写人物类广播戏曲专题,可以关注创作颇丰的剧作家,也可以关注有独特艺术风格、在排练场上指挥若定的导演,抑或是谱写了很多优美唱腔的作曲家,或者是集所有幕后创作人员心血于一身、在舞台中央大放异彩的表演艺术家。纵观近年来在全国戏曲专题评奖中获大奖的节目,不乏优秀的人物类作品,有关注青年演员的,也有写大师级艺术家的。
如荣获2015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戏曲专题——济南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制作的《铜锤花脸孟广禄》,节目走近的是京剧名家、铜锤花脸演员孟广禄。按说地方台讲述一位身在天津、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艺术家并无优势,但是济南台的编辑利用该台在十艺节期间举办的“泉声曲韵”——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采访到了孟广禄,通过讲述孟广禄和京剧名家方荣翔的师生情缘、学艺故事、新剧挑战……为听众勾画出了一位性格开朗、钟爱京剧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戏曲人生。
再如荣获2017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二等奖的作品——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戏曲专题《贾文龙:努力地“成为”这个人物》,作品以2016年在陕西西安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豫剧《焦裕禄》获文华大奖、豫剧名家贾文龙摘得文华表演奖这个新闻事件为切入点,通过采访串联,为听众讲述了贾文龙在从艺道路上如何刻苦勤奋、努力塑造艺术形象的故事。
还有获2018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戏曲专题——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制作的《传承筑梦——专访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获得者、湖南花鼓戏传承人叶红》等,这类人物类戏曲专题基本都是以戏剧新闻界大事为切入点,而人物本身均闪耀着执着戏曲、为艺术无私奉献的人格光芒,作品既有新意,又关照了当下时代,弘扬了民族精神。
二、以戏曲艺术传播客体(受众)为主角
戏曲作为一种交流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与观众的关注支持分不开,观众也是戏曲艺术得以繁荣发展的推动力,戏曲的社会功能(即:在娱乐的同时又使观众得到某种教育)也主要体现在观众身上。一出新戏排出、即将上演之时,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走进剧场,成为“观众”,他们聚精会神一两个小时,审视着编剧、导演、音乐、舞美、表演等专业领域工作者耗尽时间、精力和心血凝结而成的作品。在这种相互感染的集体体验中,当观众被成功的演出所吸引时,他们通过鼓掌、叫好来表达感官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当然,“在遇到演员表演不到位、失手穿帮,观众也会毫不留情地喝倒彩”〔2〕。
而舞台上的演员对于来自观众席的各种反应都极为敏感,观众的凝神屏息、慨叹、泪花闪闪、哄堂大笑、鼓掌等反应是演员积极创造的强大推动力。优秀的演员,善于从观众的反应中获得灵感,以改进自己的艺术;因为精于鉴赏、会看门道的观众的存在,演员甚至能大胆创造,给演出带来新的光彩。对观众而言,若在观赏中遇到自己欣赏、喜爱的演员,他们会做最忠实的支持者,给艺术家最无私的支持,他们中也不乏眼界开阔、接受新事物较多、有着较高审美趣味的“内行”。
而观众中的这些特殊的“戏迷”或“票友”,就可以成为广播戏曲专题的主角。之前所谈及的人物类戏曲专题大都是以戏曲艺术创作参与者为主线,而以戏曲受众为主角的专题并不多见,事实上,这类题材做好了也能出彩。
以荣获2015年度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作品——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戏曲专题《戏迷小郭的故事》为例:该节目以两篇“记者走基层故事”为素材,关注了两位八零后戏迷——来自北京的郭庆璋和来自河南的郭伟峰,这两位小郭的共同特点是热爱戏曲,在与戏曲相伴的人生道路上都有着无怨无悔、执着乐观的好心态。专题以两位小郭与戏曲结缘,通过网络宣传戏曲艺术、寻访老艺人,为戏曲人热情服务的故事串联而成,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融合在一起产生了“1+1>2”的良好效果。
三、以戏曲艺术传播媒介(载体)为切入点
艺术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和作品传递给接受者,这里说的物质媒介又称“载体”。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台传播、保存戏曲资料的载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模拟介质发展到了现在的数字化手段——电脑音频工作站,而从戏曲艺术传播载体的角度切入来制作专题,也能做出新意。
2016年,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制作了戏曲专题《永不消逝的声音》,该节目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资料部当年启动的“钢丝录音数字化转化工程”为切入点,在记录现场工作场景的同时,对部分珍贵戏曲资料进行了客观、准确的介绍,辅以真实的现场同期声、精彩的唱段欣赏,并邀请戏曲界专家从该工程对于戏曲艺术的挖掘保护、传承发展等方面的特殊价值进行解读和评价。该专题凭借新颖的选材、巧妙的构思、精良的制作荣获了“2015—201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广播类节目大奖”。
这部专题作品的成功创作给笔者很大启发,广播电台的资料转录不过是传播载体的转化,看似平常,但若深挖其内在价值和深远意义,小题材也能做成大文章,展现出大风采。
四、结语
以上所举例证均为近年来全国获奖的戏曲专题作品,创优、评奖是对节目制作的一种引领,目的是带动日常戏曲专题节目整体质量的提升。笔者借鉴艺术传播学相关理论所作的分析,仅限于题材选择的单方面切入,因为“节目时长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选择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小见大”〔3〕,从细微处入手,折射出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社会主题。而在具体创作过程中,还有多种手法的综合使用、广播手段的运用等问题。
总之,把戏曲节目做得有意思、有意味、有意义,首先需要我们的记者、编辑做有心人,注意从媒体报道、新媒体平台、社交网站等途径来搜集线索,要从受众角度选择那些操作性强的、积极向上的题材。著名戏曲评论家傅谨说过:“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文脉中有特殊地位。无论从文化传统的继承还是文化建设的角度,戏曲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4〕
习近平同志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他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对于广播戏曲编辑而言,制作戏曲专题节目的目的,在于让受众通过戏曲艺术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是广播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艺术类论文范文:论艺术社团推进高校美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摘要:艺术社团是大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和创造性体验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对提升大学生的情操教育和审美素养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大学生艺术社团应充分探索艺术社团的课程化、精品化及专业化发展路径,深入构建能有效推进高校美育工作开展的长效协同机制,切实发展为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有效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