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传统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问题研究——以太极文化为例

时间:2019年12月02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文章阐述了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太极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人才匮乏、太极文化的传

  太极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近年来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增多,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文章阐述了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太极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人才匮乏、太极文化的传播有待进一步规范等问题是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强化太极文化国际化人才培训、规范太极文化的国际传播行为、加大太极文化资金支持力度的对策建议‍‌‍‍‌‍‌‍‍‍‌‍‍‌‍‍‍‌‍‍‌‍‍‍‌‍‍‍‍‌‍‌‍‌‍‌‍‍‌‍‍‍‍‍‍‍‍‍‌‍‍‌‍‍‌‍‌‍‌‍。

体育文化导刊

  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太极文化所蕴含的武术、医学、儒学、美学等学术思想,在当前国际文化传播语境下,太极文化传播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系统归纳总结太极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扩大以太极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体育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必然会推动本国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当前我国体育正面临着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崛起之路,太极文化的传播恰逢其时。

  一、推动太极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

  传统体育文化和其他体育文化一样,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以太极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太极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于一身,深受各国人民喜爱。据新华社等媒体统计,目前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大约分布在150多个国家,习练者超过3亿人,日本就超过1000万多人,美国约800万人。太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之广、影响之大、受众之多,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项目中可以说无出其右。

  太极拳不仅受到了全球民众的欢迎,也受到了各国政要的推崇,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首次正式访华,就在开始习练太极;奥巴马在众议院国会咨文上,倡导美国社会和公民大力推广和学习太极拳。但太极拳在国际化传播进程中,也受到了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载体,在我国“一带一路”等倡议中起着文化助力作用,但当前太极拳在跨国传播进程中面临着区域文化差异、观念认识冲突、优秀传播人才匮乏,以及如何科学理性地解释太极等诸多挑战和困惑,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其二,加强对太极文化的研究,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既定方针,有助于增进世界范围内对于中国的文化认同,契合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政治意义。三是针对太极文化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深入挖掘太极文化国际传播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

  二、太极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时代机遇

  (一)中国的国家影响力不断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家影响力、号召力也不断增强,特别是由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伴随着中国的资金、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商品、中国的文化等等中国元素的不断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相关的元素越来越多地被沿线国家所接受和认同。

  太极文化也经由官方和民间的交流在国际上的传播力不断得到增强,一是孔子学院太极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由于太极拳简单易学,动作优美舒展,具有较强的健身作用,而且所需场地不大,非常适宜于孔子学院的教学需要,故此,从一开始,太极拳就成了孔子学院的必修课程。二是北京奥运会、杭州G20峰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中,不断在中国召开,中国越来越吸引世界的目光,太极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等国际性活动为太极文化起到了较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三是,有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国家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国际武术联合会联合举办的“中国太极文化世界行”活动、中国文化美国行、中俄文化年、中法文化年等文化交流活动也为太极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民间交流活动日益广泛,陈小旺、陈正雷等等太极名家都为太极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陈正雷老师曾走遍50多个国家,只为传播太极拳,这些太极名家走出国门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影响深远。五是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已经接近50万人,太极拳作为大学的必修课之一,耳濡目染,使得来华留学生对太极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太极文化自身魅力被不断认同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相互包容”等理念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相交往国家无论贫富、远近,我国均强调相互尊重,和而不同。而太极拳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和“武道”“武德”“仁爱”等思想也得到了中国官方推崇,与中医中药等民族文化瑰宝一同走出国门,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品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文明的演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升华,在发展了它的技击价值同时,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功能逐渐被认同,这类功能可以充分满足人类发展的共同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外国受众在心理上形成文化认同,这更是太极拳国际传播的内在动因与前进动力。

  太极文化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医术、养生术等多种学说的益理论,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符合人体与自然的运行规律,其美学价值,养生价值,健身价值,技击价值等受益于“一带一路”国策而被放大,时代价值彰显。

  三、太极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太极文化传播的专业性人才匮乏

  太极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别于国内的教学活动,由于传播受众不同,国际化传播的受众是外国人,这就要求太极文化传承人一是要具有较高的太极文化造诣,能够深刻理解太极文化的内涵,通晓太极文化的相关原理;二是要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素养,能够了解教学的相应原则和规律;三是要具有较高的外语表达能力,能够对于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和本来就晦涩难懂的口诀做出合理的阐释,及时对太极文化受众进行及时交流和沟通。在现有从事太极文化传播群体中,同时符合上述条件者少之又少,专业性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太极文化传播的主要瓶颈。

  (二)太极文化的传播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体现在太极文化的传播内容上,太极拳陈氏、杨氏、孙氏、吴式等等门派之分,又有老架新架之别。同一个动作名称各个门派有不同的打法,甚至是同一门派之中,太极拳、太极剑的动作也不尽相同,门派之间孰优孰略,常常相争。往往让国外受众不明所以,一头雾水。二是缺乏规范的传播机构。在太极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上,太极文化传播者各自为战,各显其能,甚至在同一地区出现恶意诋毁和竞争,缺乏一个能够统一的、有序的、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调配力的太极文化传播机构。三是太极文化从业者良莠不齐,例如“闫芳大师”轻轻一推让一众壮汉飞出几米之外等不良影响,再如“徐雷二人约架事件”太极一方10秒便被击倒,让太极形象蒙羞,时至今日茶余饭后仍是笑谈。导致很多人一度给太极拳贴上了“虚假”的标签。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问题显著

  中国长期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中庸”“内敛”“谦虚”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西方文化则不同,西方文化更强调公平、更强调竞争,更强调客观性,因此,与篮球、田径等这些能够输赢立判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相比,在太极拳习练水平相近的情况下,优劣之分很难判断,这也是中国官方长期力推武术进奥运而不得的主要原因之一。

  西方经历了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等历程,使的西方民众主张理性思维,推崇科学精神,太极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理论不易被西方人所认同,这也造成了在现实生活中,太极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受众中华人、华裔占比较大的实情。此外,西方人普遍认为刚柔并济、动作相对舒缓的太极拳即使是在中国,也是中老年群体的运动项目,青少年群体更适合“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理念下的西方体育运动,难以吸引西方青少年的喜爱,这就造成了太极文化在西方传播时受众群体的年龄结构失衡。

  四、太极文化国际化传播体系的构建

  (一)强化太极文化国际化人才培训

  当前在国外从事太极文化传播者,多为退役运动员、国内教练员和太极拳各门派中的佼佼者,他们中间对太极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对外语的运用能力也参差不齐,对教育教学的规律掌握也有高有低,人品武德也良莠不齐。故此,要建立健全太极文化国际传播的官方培训机构,强化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太极文化传播者进行规范化教学,统一动作规范。二是提升外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培训,提升受训人员的外语综合水平,尤其是太极文化的专业外语水平。三是强化教师资格管理,加强教育学等学科的学习,掌握教学规律。四是强化人品武德建设,综合提升传播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注重武德修养。

  (二)规范太极文化的国际传播行为

  “杨氏24式简化太极拳”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能够迅速普及,受众庞大,与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集体编撰,规范太极拳的动作标准密不可分。因此,在国际传播中,应首先强化太极拳的动作规范,形成一套太极拳教学动作标准;其次,要使得太极拳教授者全部明晰太极拳各个动作的攻防含义及其文化意蕴;再次,规范太极拳外语教学教材和动作用语,对于太极拳的相关教材翻译工作,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翻译体系,对于太极拳的动作用语翻译情况各不相同,甚至是“太极拳”的名称翻译也缺乏统一,“shadowboxing”“traditionalChineseTaijiboxing”“taichichuan”等翻译五花八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太极文化的传播。

  (三)加大太极文化资金支持力度

  太极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东方文化,作为我国主推的跨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被西方文化认知和接受必然要有一个过程,也需要有较强的经济支持为支撑,体育文化的传播与推广离不开经济的助推。纵观国际上其他体育文化的国际传播,其背后必然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力量来支撑。以韩国推广跆拳道为例,韩国采取了免费向国外派遣跆拳道教练员的方法,系统地讲授跆拳道,甚至是采用经济、物资援助的方式,使得跆拳道运动能够被所在国所接受。

  体育论文投稿刊物:体育文化导刊所刊载文章的作者主要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以及国内外从事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载文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和学术研究水平,面向的读者群主要是体育管理者、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体育院校(系)在校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