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2月23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艺术,特别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方向。文艺反映的是人民的心声,为人民服务。牢牢树立马克思文艺观,去满足人民大众的文化精神需求。人民大众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对于油画来说不仅要有文化血脉还要有生活底蕴。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要有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写照。这篇文章讨论的就是俄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艺术作品让人震撼,带有强烈主观诉说的艺术语言。情感的表达对于艺术风格形成至关重要,夏加尔的情感生活影响了绘画形式语言。
关键词:夏加尔情感艺术风格
绘画论文范文阅读:绘画艺术家性格和风格两者有何关系
绘画艺术需要艺术家具有真实情感的创作,这样才能设计出优秀的艺术绘画作品,也能够使观赏者与作品之间产生共鸣。绘画艺术作品也是艺术创作者的真情流露,主要是依靠艺术者的性格与绘画风格形成的。下面文章通过对影响艺术家性格形成的因素加以分析,从而探究出艺术绘画作品的风格,进一步分析绘画艺术家性格与绘画风格之间的关系。
一、关于马克·夏加尔
马克·夏加尔(MarcChagall,1887-1985)法国画家,出生于白俄罗斯东北部的小城维捷布斯克的一个贫穷的犹太人家庭。家庭的影响使得犹太人习俗成为他根深蒂固的想象之源。俄国和犹太民间故事,以及故事表现的童话般色彩和宗教信仰的深情,令他成为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打动人的画家,将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的恰到好处。夏加尔16岁以前一直在犹太经学院中学习犹太经典,他从小就对绘画有特殊的兴趣,并表现出敏锐的观察力。
夏加尔在自传中提到他的母亲并不赞成他成为一位画家而是建议从事其它。他受教于本地的一家画室,在学了几个月后,他离开家乡到圣彼得堡求学。1915年与犹太小姐帕拉结婚,1944年9月,其妻帕拉·夏加尔去世,于是,对过去的和更遥远的时期的强烈回忆贯穿了他的作品。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纯学术的美术作品很难被普通大众所欣赏,如果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角度去看这件作品,它就失去了群众基础,没人去欣赏的作品是不成功的。夏加尔的绘画作品是艺术界的瑰宝,正是经济、政治的发展引领了思想领域和艺术领域的革新,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带给我们的现实艺术的启示,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现实生活。
二、画面里的思乡情结
说到故乡让人联想到了《乡愁》这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思家的心情自然不必言说。俄裔法国画家马克·夏加尔曾说过的一段话,“即使来到巴黎,我的鞋上仍沾着俄罗斯的泥土”。这是夏加尔刚来巴黎时动情的表白,他的画作《我和村庄》(IandtheVillage),似乎很能表现了这份乡愁、故土之情。家乡是一座城市,或是一个县城,也可能只是一个村庄、海岛、林场、戈壁,那里总会有你的家人在数算并巴望着你的归期。
马克·夏加尔出生于俄国,是现代绘画史上的伟人,早年故乡的生活习俗是他想象之源。在他的画里时刻表达着他对故土的爱恋思绪,那是对故乡的热爱,也是对童年生活的真诚流露,是他绘画作品中情感之源。他的艺术作品依靠的是内心情感力量而非遵循绘画原则。这些画种类丰富,其中常表现出梦幻、象征性的手法与色彩,“超现实派”一词的诞生就是用来形容这位大师的作品。他仿佛是看到过在天上飞的绿色的牛、马,躺在花丛中的伴侣,同时向左和向右的两幅面孔,倒立或飞走的头颅,历经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实验与洗礼,充分表达出心中的爱和幻想,从而发展出独特个人风格,奠定了夏加尔在现代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作品中爱的表达
在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对文艺真实性和倾向性中,包含着文艺如何处理现象与本质、客观与主观、感性与理性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夏加尔作品中就是将客观物象和现实生活进行感性转换,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情感。笔者想介绍夏加尔与妻子帕拉婚后幸福生活的画作《生日》,那个拿着鲜花,飞腾在空中的场景设计至今也无法忘记,尤其是那个悬浮空中的扭头一吻,将超现实手法淋漓表现,只是夏加尔并不接受这种大众评审的说法,坚决不让超现实主义成为他的标签,可是历史并没有放过他。
看来现实是拗不过历史的大腿,什么是现实,什么又是历史,历史记载的又有多少是曾经的现实。似乎对于一个拿画笔的人,只管画就好,不用管那么多的现实和历史,免得画布上落不下画笔的颜料。然而夏加尔用画作好像在说明,画家是需要表明思想的,用画笔管好可以管好的现实,至于历史谈不上管,却可以以一种坚持现实的方法来影响历史。好比春运给人们带来的焦虑和烦恼是现实,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兴奋也是现实,历史的记录没有情感的偏颇。历史并不是人的记载,而是在时空中正做着漫反射的影像,可能重现、可以直面的才称得上是历史。《粉色恋人》也是他对甜蜜爱情的描绘,色彩明快。
《城市上空》这幅画就是对他幸福爱情的见证。而《蓝色恋人》画中的恋人轻柔相拥,女子的脸在暗处显得朦胧不清,整个画面充斥着纯静而淡淡的忧伤蓝,正是夏加尔在巴黎与贝拉分离之后悲痛不已,夏加尔用这透彻心扉的深蓝色表达出了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四、想象与现实巧妙结合
夏加尔的直觉像儿童一样好奇和天真,和现实社会相比,他更相信隐于内心的世界。画面里似乎不合逻辑的内容,在夏加尔画中表现出来得那么随性合情理,这是他的大胆尝试,是实际生活在他头脑中的想象。也许是碎片式记忆的无意识的拼贴,从而构建出独特的画面。他的绘画从不追求绚丽色彩或是逼真的造型,而是忠诚于内心真挚的情感。
《我和村庄》是一幅极具代表的意象性作品,有着立体主义鲜明的风格,也是夏加尔刚到法国巴黎时的成名之作。从画面来看,与其说是他对故乡的记忆或回忆,不如说是他心灵深处对故乡严选后的模样,不知何时“严选”较“优选”更流行了,这也是真切的现实。整幅作品是由不同的几何形体拼接而成的,很像万花筒里面的碎片散落自然构成的图案。中心处是一个圆形,将一只拼接而成的动物头像和一个绿色的侧面人脸结合在一起,人脸的头上好像有一顶帽子。顺着这顶帽子向左延伸,是一排房屋,花花绿绿的房屋犹如儿童的涂鸦,只是有正着的,有倒着的,还有一座乡村的教堂,里面有一个快要撑满了的正面人脸。
在动物头像和人脸之间有一个扛着农具的农夫和一个倒立的村妇,恰好村妇像是在倒置的屋顶上舞蹈。有线在动物眼睛和人的眼睛间被勾勒出来,实在弄不清夏加尔有何用意,却引出动物眼下部,女工正在挤奶的小图。最下方的中间,有一棵树在生长着,有花有果实,好像还有果子落在了地面的石头上。当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人用手拿着的一束鲜花,这时你能发现人像脖子处有一个十字架项链,再仔细看去,发现动物头像,也有一条项链。仿佛这一切是夏加尔头脑中家乡记忆无意又无序的排列、堆积,杂乱中呈现出梦一般的写照,同时也是一个几何体和色彩的胜境。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高于现实生活,艺术家是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认识真、理解善、欣赏美。
五、独特审美创造
夏加尔画中的空间并不是客观空间,而是经过改造后的,更具有创意,更贴合人们的审美理想的空间。以夏加尔对故乡维切布斯克的深切怀念为例,夏加尔使用过丰富的意象来定位自己的故乡,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尤其是在故乡已经发生沧海桑田之变后,夏加尔反而对这些意象更为坚守。这就需要艺术工作者积累生活经验、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素养,具备创新精神,才能创造出具有典型性的艺术作品。文艺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也是一个人独特风格、创新精神的写照。夏加尔认为,自己内心世界的情绪并非是无中生有的,它们来源于社会生活甚至比现实世界还要现实。
夏加尔将曾经和现在的现实如此描绘,如同他有一张网,能够将逝去时光的影像重新捕捉收罗回来,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组合集中于一个画面上,只是排序有点着急,生出少许杂乱。画面是只有他才能诠释的神秘气息,既不完全像立体主义没完没了的几何形体的堆砌,也不比野兽派那么突出色彩表现的重要性,体现出他独有的风格来,奇异的人和动物,以及村庄的建筑和人们劳作的符号,装扮出乡村的田园气息。
六、对我油画创作的启发
夏加尔在绘画方式上多样且极具变化性,个人风格形成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笔者也需要经过长期观察、长期学习和长期沉淀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绘画语言的表达方式。每个人可能对你眼前看到的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可能是欢喜或者是失落、惆怅。
这依赖于个人的心理变化和选择方式,在这些存在的基础上,作品创作出来会呈现不同的效果。在热衷于表达自己感受的绘画语言时也不能脱离现实生活,要善于观察发现身边的生活美,把它上升为艺术美。
参考文献:
[1]夏加尔.我的生活[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2]郑勤砚.夏加尔与《我和村庄》[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