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1月1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逐渐形成以阶级性、认同性和抵抗性为特征的微文化生态环境,给青年的主流价值观教育提出挑战。西方敌对势力的分化和中国意识形态的失语是微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而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诉求、个体政治意识提高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分别构成了微文化兴起的主客观条件。可从以下路径调适微文化生态与主流价值教育:通过转变理念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继而强化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通过需求导向使价值契合主体诉求继而提高核心价值的精准性,通过道德教化与文化厚植并举增强核心价值的厚重性。
关键词:微文化;时代动因;风险;价值
政工师论文投稿刊物:人民论坛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力求及时、准确阐述党中央精神,反映群众意愿,交流时代信息,展示思想理论成果。以“关注民生、传达民声”为己任,立足高端,注重深度;站在前沿,追求前瞻;体现权威,传播影响;引领时代,推进变革;总结经验,探索未来。
在“互联网+”时代的微文化环境中,多元思想观念、文化偷猎盛行,受众个体选择并非总是和国家需要一致,这些都成为解构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推手。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不稳定性,把握微文化生态环境的时代动因及特征,诠释微文化环境下青年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风险,是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微文化兴起的时代动因
1.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和中国意识形态的失语
是微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凭借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规律千方百计进行文化殖民,强行渗透西方价值观,实施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一方面促使了网络微文化的兴起;另一方面,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首先,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信息技术和高端通信设备尚有差距,在某些领域仍要依赖他国,这无形中为西方国家的文化霸权提供了便利,他们以隐蔽的方式,通过微平台对我国的社会制度、热点社会事件等进行评论,并不断煽风点火,制造社会混乱。
其次,西方国家利用自媒体,灌输多元思潮,宣扬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将中国梦曲解为宪政梦,以历史虚无主义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地位。最后,西方国家以制度形式或借助文化产品加强思想攻势。利用互联网自由技术,推行、扩大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公民权,施行意识形态的渗透。
微文化生态环境中遭遇的主流价值挑战,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速度不匹配的结果,新旧价值体系范式的转换速度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主流价值建设与社会变革不适应,西方国家恰是利用这一“契机”,通过高端技术,利用自媒体,向我国输入文化产品,形成所谓的西方话语霸权。面对这些情况,如果一味截留信息或选择性发布,不仅不能减小不良思潮的影响,反而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赖,动摇民众对主流价值的认同。
2.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是微文化兴起的客观条件
微文化是以自媒体为传播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亚文化,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技术是其重要支撑。2009年以后,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迅速发展,微信、微支付、微电影等一系列媒体平台无“微”不至地成为文化传播和思想交锋的主阵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8.29亿,普及率为59.6%,其中,手机网民达8.17亿,占中国网民的98%,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20-29岁年龄段网民占比最高,为26.8%。用户使用率最高的前三名社交应用为微信、QQ空间和新浪微博,使用率分别达到87.3%、64.4%和40.9%。[1]
青年学生对网络的高参与度,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特有的微文化,微文化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群体的精神生活,改变着他们的行为模式。与此同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个体生活压力较大。青年学子是微文化的主力军,他们处于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其生活方式、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社会准备等各方面压力较大,微文化的个体化、交互性特点,正好为青年学生宣泄心理压力提供了合理的渠道。
他们通过微平台,了解校园内外、国际国内动态,通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展示自己的学习、生活而获取关注;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强化个体的网络“虚拟成功”;通过跟帖、评论,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看法,调侃生活趣事,深入思考人生、展望未来生活,疏解压力,抒发情感。
3.社会利益诉求多元和个体政治意识增强是微文化兴起的主观条件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社会阶级不断涌现,不同群体的利益主张不同,他们不断构建本阶级的话语权,由此导致社会利益诉求的多样化。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与国家需要之间并非完全一致,有时候还会出现矛盾甚至对立的情况。主流价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非主流意识形态则到处鼓吹其倡导的价值标准。微平台放宽了传统媒介的准入门槛,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了发声平台,这种祛魅了的草根平民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不同群体表达利益诉求提供渠道,赋予其均等的话语表达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微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
Web2.0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网络革命,构建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全民参与式网络时代是其重要任务。自媒体的共享性、平民化、普泛化等特点与当前社会自由、平等的政治诉求日渐普及,公民政治意识普遍增强的现状不谋而合。[2]因而,社会精神生活的主要传播媒介逐渐转向自媒体场域,微平台为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表达渠道,其共享性也使得来自不同群体的声音能很快融入生活情境,并且与主流价值一起,对社会群体的情感认知、价值取向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微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
1.异质相生和趣缘关联形成微文化的阶级性
微平台以其平民化特点为不同受众个体提供了自我表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价值态度、不同利益诉求的声音相互交织,微细庞杂,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体现着对彼此的尊重,微平台中的异质元素在对立和冲突的辩证统一中实现了异质相生。譬如,社会热点事件出现后,持不同观点的人会在微平台发布言论,发表者为了提升观点说服力而搜集各类资料从而使论据详实,而所谓的“吃瓜群众”也会从不同观点的争论中找到分析事实的切入点。
实际上,不同思想在微平台上的交锋,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包容不同观点、吸纳有益观点,并且相互制衡,使得各个群体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从而维持微文化生态环境的整体活力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按照伯明翰学派理论范式,主文化背景下存在着属于某一区域或者某一群体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与主流文化对应的非主流、局部的、少数群体的文化现象,是次属文化,即亚文化。以自媒体为传播平台而形成的微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亚文化。微文化的形成,正是建立在共同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趣缘关联群体。
大数据信息技术把个体在互联网的行动轨迹筛选归纳,形成个体独有的趣味选择路径并适时推荐兴趣圈,个体可以主动加入或被动邀约,以此方式建立起来的关联群体,本身就宣告了不同群体的界限。譬如新闻APP关注国际时事的群体,微信公众号中关注育儿的妈妈群体,微博中关注旅游的群体等。
这些基于趣缘关联结成的文化社群,个性鲜明、自我认同感强,他们欢迎来自群体内志趣相投之人的相互交流相互温暖,拒绝来自群体外的异质之人的指导和同化,他们能真正融入并且参与到微平台的分享和交流中。由此可见,异质性在提升了微文化活力的同时,划清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界限,更加突出阶级性,而趣缘关联则强化了微文化稳定的、具有群体独特价值的阶级特征。
2.受众本位和草根理念形成微文化的认同性
英国伯明翰学派指出:“大部分青年亚文化的特征是寻求刺激,自治和自我认同,为他们的存在创造他们自己的意义,符号化地表达这些自由。”[3]微文化作为亚文化的一种形式,其认同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它是一种虚拟的自我实现寄托。
按照美国学者奥尔德弗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ERG理论),个体的需求包括生存、关系、成长,如果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就转而诉求低一级需求。青年学生在父辈的保护下,衣食无忧,最低需求得到满足,于是转而追求人际关系、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面对父辈的希望,学业、就业压力,他们急于通过积极表现获得认同,网络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并为其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平台。
微文化的传播模式从传统的官方主导变为受众本位,其信息流动也由传统的自上而下单向传播转变为自发的交互式传播。当前流行的快手、抖音等自媒体的意义在于通过为普通观众提供发布短视频、成为网络明星的平台,赋予自我实现的意义符号,鼓励参与者为了实现理想和实现自我而迅速行动,加入到传播中来。在这个虚拟空间,参与者通过粉丝的评论、点赞收获了虚拟关系,通过粉丝量的增多,达到了虚拟的自我实现。
其二,微文化的认同性还表现在对于网络语言的意义构造。福柯的“微型权力”和德里达的去中心化反映了微文化去精英化的草根特性。全民皆可参与微平台,每个人都是精英而无需评价其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基础,或是社会地位,越是标新立异,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网络符号丰富多样,个人感情或意愿的传达虽有一定的边缘性但大受追捧,虽有颠覆性但反映社会发展趋势,虽恶搞但有一定程度的时尚性。譬如,“打call”反映了饭圈文化,“吸猫”反映了养宠文化,“双击666”反映了直播文化,“佛系”反映了现代人面临压力的自我调侃。
另外,还有诸如“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稳住,我们能赢”“diss”“尬聊”“打call”等一系列热词。这些热词之所以得以疯狂改编、转载的基础首先就在于被认可,在认可的基础上,青年为其存在创造意义,符号化地表达这些自由[4]121。
3.标新立异的多元内容形成微文化的抵抗性
伯明翰学派将亚文化的抵抗性归纳为在与主流文化共处基础上的抵抗,微文化源于主流文化而不同于主流文化[4]121,其反抗性往往表现为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对传统知识获取方式的挑战以及特定群体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标新立异的倾向,这也是微文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获得自身地位的基础。政治理性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需要有完整的逻辑思考,直接或间接的学习也需要客观理性的思考。
而微文化以“微”著称,凡事追求短小精悍,140字的微博、短小精悍的新闻快报、1分钟左右的抖音、快手等,都在挑战传统的知识获取方式,形成了碎片化的浅习得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方法截然相反,缺少厚重的积淀,缺少逻辑严密的思考,对厚植主流文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青年群体思维活跃,视角独特,常用批判、质疑的目光看待周边人事,剖析社会现象。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宣扬与主流价值相背离的异质价值观,很容易影响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固定的青年学生,造成他们对理想信念的动摇,产生错误的价值认同。这些异质的原始符号得到认同后,通过青年学生集群创作,形成一种高涨的舆论氛围,最终通过自媒体平台将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或中肯或偏激的观点广泛传播,某些偏激的效应在微平台的推动下产生滚雪球效应和群体极化现象,形成偏激甚至不良的微文化。这些不良微文化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矛盾,由此形成微文化的抵抗性。
迪克·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指出,对抗、缓和、抵抗、收编是亚文化的周期。面对微文化的抵抗特征,应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遵循亚文化发展的周期,用理性、包容之心取代简单的压制或收编。[5]
三、微文化生态环境中青年学生主流价值的风险诠释
1.微文化的碎片化语言导致文化祛魅
文化是社会不同群体在时间的沉淀中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以及由这个群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哈贝马斯等人提出,后现代化社会存在认同危机、有效系统缺失、自相矛盾的思维等困境。在微文化背景下,后现代性困境体现在个体对传统文化认同的淡化,主流文化统治地位的动摇以及主流文化被动祛魅。中华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它汲取了历史的智慧,博大精深;它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包容万象。
然而,微文化通过互联网的过滤机制,选择性地接收不同群体的观点,通过拼贴、同构、意指进行集群创作,形成持续高涨的舆论氛围,最终的产品是极端的群体观点和特有的网络语言。这种在微文化中强势崛起的文字,无视语言规范,随意解构“元话语”,形成了去中心化的语言文字,一方面表达了微文化创造者追求新奇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冲击着传统表达方式的统治地位,使主流文化的美育价值和人文价值大打折扣。
传统经典不断消解。微文化的“微”特点,迎合了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信、微博、微视频等盛极一时,人们乐此不疲于细小琐碎而忽略宏大叙事,孜孜不倦于视频图片而无视纸质读物,津津乐道于心灵鸡汤而将经典国学置诸高阁。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并贯彻落实,但微文化对传统经典创作和阅读的消解之势仍方兴未艾,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和认同度每况愈下,导致青年文化底蕴不足,历史视野狭窄以及文化自信的缺失。思维简单化。哈桑将后现代性文化特点概括为“碎片化、无深度……”[6]
在互联网技术尚未发达的过往,人们注重深度阅读,以完整的逻辑思考方式和理性的民主意识参与政治。互联网技术将人们的阅读方式从深度阅读变为以碎片阅读、短阅读和浅阅读为主的手机阅读,浅阅读的习得方式带来的只能是如詹姆逊所言的“不能深深触及潜在意义的表层图像”[7],这不仅使社会民众无法准确把握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社会发展规律,更是将文字的意蕴消失殆尽,降低传统经典文化的吸引力。
2.微文化的传播机制导致信仰迷失
微文化的形成得益于信息在微平台的传播生态变革,较之于传统的网络传播方式,微平台在传播主体、传播范围、传播过程、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信息甄别难度加大,容易使个体产生信仰迷茫。传播主体由传者本位变为受众本位。传统的传播方式是以主流媒体为主体,向社会提供严肃而权威的信息,通过正规传播渠道,按照既定步骤传递主流价值。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官方媒体已然难以占据垄断地位,受众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微信、微博、非官方论坛等微平台获取或传播信息,由此产生了如何辨别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的难题。而受众个体由于知识水平以及理性程度等差异,对信息的甄别能力也不尽相同,部分非理性信息通过微平台广泛传播后,形成强大舆论效应,容易混淆视听。
传播形式去中心化。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带来的结果便是信息传播形式由权威中心向多元中心再向去中心的形式转变[8]。微平台去中心扁平化的传播形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把关机制,增加了政府对信息的把关成本,降低了把关效能。裂变式的传播流程。
目前比较流行的自媒体多采用关注机制,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大V等多则拥有上千万关注者,信息一经传播,便会经过多重转发,信息扩散速度呈级数增长,传播范围也随之拓宽。同时由于信息的传递者同时拥有信源和信宿的双重身份,他们既可以原样转发信息,也可以经过个人理解加工再制造信息。在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思想观念多元化倾向明显,价值观念的多样性也在客观上加大了信息整合的难度。
社会文化发展的包容性为微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微文化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传播方式创新的重要结果,也迎合了人类生活节奏加快、认知方式和心理需求变化的现实需求。然而,微文化的新型传播机理在给社会和人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管控信息的难度,提高了受众甄别信息的难度,对部分群体树立正确的信仰认知和坚定信仰带来一定的挑战。
四、微文化生态与主流价值教育的调适路径
1.转变理念,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强化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
转变管理理念,主动融入民间微平台。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的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渴望有真正体现言论自由的发声平台。微文化话语体系轻松活泼,注重个体表达,而且在娱乐、自我认同等方面也更能引起民众的兴趣。由此造成官方主流媒体与民间微平台的割裂,造成微文化对主流价值的冲击,主流媒体只有转变理念,摒弃传者本位的权威意识,积极主动地融入受众本位的民间舆论平台,才能牢牢把握微文化的主动权。
首先,坚持最低限度的审查制度,对有政治错误和明显禁止性的言论要坚决屏蔽,适当时候可追究虚假信息传递者的法律责任,尽量保证其他不涉秘不违法不反动的言论自由权利。其次,坚持引导为主,适当改造主流媒体平台,实现雅俗共赏,兼容并包。舆论传播会遵循萌芽、扩散、共鸣与高涨的规律,在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都要遵循适时引导原则,多种途径培育舆论引导员,组建官方的意见领袖队伍,介入人气较高的主要平台,建立舆情疏导机制,以隐性的方式引导舆论走向。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协会.2018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EB/OL].[2019-02-28].
[2]张向军.微文化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挑战及应对[J].人民论坛,2015(35):47.
[3]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
[4]李庆瑞.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解读与反思[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