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历史、文献与比较:王光祈音乐学方法

时间:2020年03月18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王光祈谙熟中国经史与古籍文献,如叶尚书曳叶国语曳叶吕氏春秋曳叶二十四史曳叶文献通考曳等,可谓出野经冶入野史冶,为研究中国音乐史及音乐理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留学德国时深受老师影响的王光祈专注于比较音乐学理论与方法,同时又掌握了西方历史文

  摘要:王光祈谙熟中国经史与古籍文献,如叶尚书曳叶国语曳叶吕氏春秋曳叶二十四史曳叶文献通考曳等,可谓出野经冶入野史冶,为研究中国音乐史及音乐理论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留学德国时深受老师影响的王光祈专注于比较音乐学理论与方法,同时又掌握了西方历史文化及其音乐理论,从而学贯中西。兼容中西音乐文化的学术背景使王光祈具备了多种方法的研究能力,其中文献学方法与比较音乐学方法及理论,成为王光祈对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研究的主-方法。特别是在具体音乐史研究中,他将着眼点放在野转弯之处冶求其音乐变迁的精神内涵,这种方法与史学家的大历史观不谋而合。

  关键词:王光祈;比较音乐学;文献学;跨文化视域

音乐文学

  音乐论文投稿刊物:《星海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音乐学术理论刊物,提倡严谨的学风,强调选题、观点、内容、材料等方面的创新,紧扣学术前沿问题,及时反映音乐教学、科研及创作等成果,积极推动学术讨论和理论探索。

  1920年5月,王光祈(1892-1936)赴德国留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正式入柏林大学师从于教授霍恩博斯特尔、舍尔林、沃尔夫、萨克斯诸先生。譹訛其中霍恩博斯特尔(ErichMoritzvonHornbostel,1877-1935)是比较音乐学创建人,库克窑萨克斯(CurtSachs,1881-1959)是比较音乐学的集大成者。由于王光祈有此学术背景,他成为中国乃至东方研究比较音乐学的第一人,也是将该学科及其方法带进中国的第一人。

  王光祈能够驾驭比较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于他熟悉中西方音乐史,熟悉中西方古代音乐文献,同时在音乐方面有实践经验,如在他早期由政治经济学转学音乐时首先学习的是小提琴。所以,王光祈对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的研究绝不踩空蹈虚,他有着坚实的音乐实践与音乐史论的基础。更为重-的是,王光祈在中国野经冶野史冶方面的古籍文献上下功夫,为他奠定了文献学理论与方法,也由于他对古籍文献的类别、编目等的了解,所以王光祈对文献的驾驭得心应手。因此,笔者认为王光祈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主-体现在文献学方法与比较音乐学方法两方面。

  一、文献学:历史与方法

  宋人马端临(1254-1323)叶文献通考曳云:野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耶文爷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耶献爷也。冶譹訛马端临对野文献冶的解释可谓非常清晰细致了。近人郑鹤声(1901-1989)、郑鹤春(1892-1957)叶中国文献学概-曳言:野叙而述之,故;文献学。冶譺訛文献学的方法很多,涉及到文献本身的就有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等。目录学、版本学、校雠学主-是对文献本身的问题进行考证与研究,是从事文献研究本身所必须具备的功夫,方能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冶。实际上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冶就是文献学的方法之一,即是我们今日可用的文献学方法。而对于文献的含义理解或正确解读,则主-就是野注疏冶的方法。

  -了解古籍文献的含义,需先解其意而后用之。我们常常看到汉代学者对其叶尚书曳叶周礼曳叶左传曳叶国语曳等进行野注冶,而唐代学者在汉代学者野注冶的基础进行再野注冶,这就是野疏冶。即所谓野汉注冶与野唐疏冶。这种野注疏冶的方法是中国传统认知理解文献-义的主-方法,运用文献学的方法主-就是从注疏开始进而到论证,最后得出合理的结论。现代学者研究史学或音乐理论往往-用到文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换句话说,研究者首先-熟悉文献,对历史古籍文献爬梳,用中国的注疏方法进行解读与阐释,在此基础上再用文献来考证、推论所研究的问题,由此通过逻辑论证得出相关可信的结论。所以,对于一个学者或研究者而言,熟悉文献是一个学者或研究者的基本功。

  王光祈就是这样一位熟悉古籍文献的音乐学学者,古籍文献是王光祈研究音乐史与音乐理论的基础,他很自然地在研究中国音乐史学与音乐理论方面常常用到文献学的方法。中国古代用野候气冶方法不但制定了天地阴阳之变化,同时运用度、量、衡确立音律标准,这就是野律历冶。叶二十四史曳中的野律历志冶必然就成为研究音乐的逻辑起点或必-条件。叶尚书窑虞书曳有云: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冶譻訛这成为中国古代确立、记录音律标准的方法。所以叶汉书窑律历志曳引用叶尚书曳云:野叶虞书曳;耶乃同律度量衡爷,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冶譼訛这里就涉及到野经冶野史冶文献。王光祈谙熟古籍文献,因此他引用大量的叶汉书窑律历志曳中的文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或为中国音乐研究的逻辑起点。如他引用叶汉书窑律历志曳中野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本起黄钟之长。冶又野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冶复又野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噎噎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也。本起于黄钟之重。冶譽訛王光祈不惜篇幅引用叶汉书窑律历志曳文献,从度、量、衡三方面论证了黄钟这个野标准尺冶。故说:野故宁肯以耶标准音爷为一切度量衡之标准,而不以一种物质为永远标准。这真正含有极深的意义。近代西洋亦知物质时有变化,乃用耶光波爷以定度,而我们中国在数千年前,便知道用耶音波爷以定度,这真可谓生面别开了。冶譾訛肯定了数千年前野音波冶测定的音律标准。不难看出,王光祈对古籍文献中的野音律冶阐述是非常熟悉的。

  所以,王光祈在熟悉叶史记曳叶汉书曳中的野律历志冶,熟悉叶吕氏春秋曳叶国语曳叶尚书曳等经史文献的基础上,以及在对叶梦溪笔谈曳叶文献通考曳叶仪礼传经通解曳叶燕乐考源曳等有关野音律冶野记谱冶文献掌握的基础上,以此为起点,探讨与分析中国音乐史诸方面的问题,同时将比较音乐学的方法与理论自然地贯穿在所探讨与研究的音乐史问题中,以图解决中西音乐中的各自特征与异同现象。王光祈深知,无论是对音乐理论还是音乐史的研究都应该追溯其源头,即野考镜源流冶。因此,他在叶东西乐制之研究窑乙编窑中国曳将研究的目光直接瞄向野中国最古之律冶作为研究起点。正如叶东西乐制之研究窑乙编窑中国曳开篇所说:野吾国黄帝时代,曾把一个音级分为十二个部分,是即所谓十二律。冶譹訛然后引用叶汉书窑律历志曳阐释何为野十二律冶。王光祈引用叶律历志曳云:野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

  律以统气类物,一;黄钟,二;太族(簇),三;姑洗,四;蕤宾,五;夷则、六;亡射。吕以旅阳宣气,一;林钟,二;南吕,三;应钟,四;大吕,五;夹钟,六;中(仲)吕。有三统之义焉。其传;,黄帝之所作也。黄帝使泠伦,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篇(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冶譺訛我们看到王光祈对古籍文献运用自如,当然其目的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王光祈还运用孔颖达注叶礼运篇曳所说的野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冶,论证野还相为宫冶的含义,批评了那种认为野故谓上古之人只知五个音节冶的说法,其叶礼运篇曳所言野还相为宫冶证明野只知五个音节冶野其说可以不攻自破冶。譻訛继而再用叶国语曳所载证明中国古代野七音冶。叶国语曳云:野七律者何钥冶王光祈引韦昭注:野周有七音,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宫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冶所得结论是野故韦昭所谓耶周有七音爷,系指七音调子而言。冶譼訛中国古代确立黄钟定律之法非常复杂,并与野候气冶联系在一起。叶后汉书窑律历志窑候气曳专门对其有阐述: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

  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殿中候,用玉律十二。惟二至乃候灵台,用竹律六十。候日如其历。譽訛实际上野候气冶主-与制定野历冶直接相关,所谓野候日如其历冶。所谓野缇室冶就是用橙色丝缦遮蔽野室重三叠冶形成的密不透风不露光的屋子,中国古代就是在野缇室冶里野候气冶的,正是在缇室野候气冶的过程中,发现野气至者灰动冶的同时并以此来制定了音律,用野三分损益法冶测量十二律,并以黄钟为标准。这也是叶后汉书窑志第一窑律历上曳开篇就是讲野律准窑候气冶的原因。有天文学家认为:野候气术被发明,它的主-目的是用来测候十二中气的交节时刻。

  噎噎而律管候气,则是测节气的耶气爷一面,间接测候地气的上升高度,以确定交节时刻。当然,后代又出现了耶候气定律爷之说,即反过来,由给定的节气时刻求和谐天地的耶中声爷的律管长,以确定黄钟管的标准。冶譹訛十二律管在野缇室冶中一端埋于地下,分一阴一阳,间隔而立,阳律为野六律冶,阴律为野六吕冶。这就是中国古代野侯气冶同时求得野音律冶的方法,确定了野黄钟冶的标准。王光祈深知其中奥秘,他用野五音调冶和野七音调冶分别推求出野五个音冶与野七个音冶。即如王光祈论证所言:野假如我们采用耶五音调爷而且为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宫为羽,那么,我们只须前进两次,后退两次,便可得着这五个音。假如我们采用耶七音调爷,而且以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蕤宾为变徵、林钟为徵、南宫为羽、应钟为变宫,那么,我们只须前进三次,后退三次,便可得着这七个音。

  冶譺訛王光祈还考察了古代算律之法,认为主-有两种,司马迁计算法和郑康成计算法。他用叶史记曳文献记载的算法即司马迁算法进行了再次演算,最后得出一个跨文化视域的结论:野司马迁这种计算法,恰与西洋用弦长表示音节高低之法完全相同。冶譻訛马端临叶文献通考曳其中叶乐考曳部分有关于乐器等记载,也被王光祈注意到了。王光祈用叶文献通考曳证明了野瑟有两个八度(带半音)。瑟是琴的伴奏乐器。冶譼訛王光祈的学术眼光与深厚的文献基础,奠定了他的音乐史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我们也由此看到了王光祈在考究文献论证中国音乐史中,总是把视线集中在音律野演变冶的节点上,王光祈把这个称为野转弯之处冶。王光祈在叶德国人之音乐生活窑德国乐中之三杰曳认为:野吾人研究历史,最宜注意其转弯变化之处。冶譽訛真正研究历史的大家,他们的历史观是相通的。

  王光祈野转弯之处冶这个观念与历史学家钱穆(1895-1990)的大历史观暗合。钱穆也曾说过:野中国史之变动,即中国史之精神所在。冶譾訛所谓野转弯处冶亦即野史之变动冶,历史研究重点就在历史变动的转弯之处,是历史文化的核心精神之所在。王光祈的音乐史观也是从野转弯之处冶来发现与探讨中国音乐的核心精神之所在。中国古代黄钟定音标准来自于上述我们提到的野候气术冶,它本来是窥测节气时间的一种方法,但却也成为制定黄钟标准。不仅如此,还测出一系列音律: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宫为羽;由五音又得出七音,黄钟为宫、太簇为商、姑洗为角、蕤宾为变徵、林钟为徵、南宫为羽、应钟为变宫。这就是所谓的野转弯之处冶发现野音律冶的变迁。王光祈的目光始终盯在音律变迁的野转弯之处冶。他从伶伦、司马迁、京房、钱乐、何承天、王朴再到朱载堉,寻求每一次音律的变迁及其原因,事实上每一个音律的制定者都体现的是音律野转弯之处冶的变迁结果,这正是中国古代音律的重-变迁与演进的路径。

  二、比较音乐学的方法

  跨视域研究是比较音乐学重-特征。我们认为比较音乐学是学科而不是方法,但却有自己研究方法与理论。比较音乐学最显著的科学性质是跨国界、跨民族(或族群)、跨文化,乃至跨语言。这几个跨越我们也可以通称为野跨视域冶。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就是基于野跨视域冶所形成区别于国别音乐研究或民族(族群)音乐研究,因而比较音乐学至少跨越两个以上不同国别、民族(族群)、文化与语言的音乐,进行异同研究或对其特点、风格等跨视域的比较研究。日本学者竹内敏雄主编叶美学百科辞典曳认为比较音乐是野比较研究诸民族音乐的学问冶譹訛。

  诸民族音乐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提法。霍恩博斯特尔即王光祈的老师对比较音乐的视域进行了划分,他提出三大文化圈的体系:即中国体系、希腊体系和波斯-阿拉伯体系。同样也是王光祈的老师萨克斯从野异民族冶的角度认为比较音乐学野是以历史性的区分为始的一门学问冶,野异民族文化的音乐学科,就是在所有的文化阶段里,去处理西欧以外的民族音乐之表现形态。噎噎当异民族音乐的研究,触及欧洲的领域时,也就限于这种分野。

  冶譺訛这里所说的野异民族冶即区别于欧洲民族以外的民族。这种多少带有以欧洲音乐为主-视角去研究欧洲以外的民族音乐的文化心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王光祈跨视域文化的视野,他对待不同民族音乐的文化态度是基于不同民族音乐发生本身的事实,采取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去研究的。所以,我们看到王光祈跨视域的比较研究中,不是比较不同民族音乐之间的高低、优劣或长短,而是本着不同文化视域中音乐的实际状态,探求、研究与分析不同国别、民族(族群)、文化音乐的异同、特征与各自的风格等。

  也因此,我们看到王光祈对比较音乐学有自己的认知与观点。他在叶东方民族之音乐曳中说:野研究各种民族音乐,而加以比较批评,系属于耶比较音乐学爷范围。冶譻訛王光祈接受他的老师霍恩博斯特尔把野世界乐系冶分为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亚刺伯乐系三大类的方法。当然在划分的标准上王光祈有自己的观点,他野是用耶调子音阶组织爷,来作分类的标准。这个分类办法,是我创用。冶譼訛看得出来,他对自己采用野调子音阶组织冶来划分世界乐系文化圈是很自信的,并以此认为:野在亚洲方面,则为耶中国乐系爷及耶波斯亚剌伯乐系爷所弥漫。在欧洲,则为耶希腊乐系爷所占有。此三种乐系,在理论上皆有其立足之点,所以能横行世界而无阻。冶譽訛就这样把世界族民族音乐的文化圈划定在这三个范围之内,而这三个音乐文化圈也一直是王光祈所审视的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