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01月05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中 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具有明确的市场化方向,并采取了渐进式、 系统化推进策略以缓解改革阻力: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突破口,尔后逐步推进城市经济制 度变迁;从制度外增量改革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内存量改革;从政策性调整入手,尔后 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从局部性制度创新入手,尔后逐步扩大到全局性制度创新;从塑造真正 的市场主体到构建完整的市场体系再到制定有效的市场规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同时,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人民 主体地位,党和政府对家庭承包经营等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进行了充分肯定、积 极推广和科学优化,并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系统化的供给主导型制 度变迁。因此,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不但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 度的转变,而且还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要持续推 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经贸高水平高层次 发展,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应将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优势上升为制度优 势和理论优势,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制度变迁提供借鉴,并为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中 国方案。
关键词:经济制度变迁;改革开放;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市场 经济体制
一、引言:经济制度变迁的动力与阻力
经济制度是由一组经济规则集合而成的,是对人们经济行为和方式的界定和规范,也是对经济主 体利益关系的界定和维护。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生产力 发展,经济制度也会不断变迁。人们对财富积累的追求使生产力持续进步,而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具 有稳定性,经济制度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生产力进步;当经济制度阻碍生产力进步时,就必然要求改 变经济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然而, 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会形成与其相依存的、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并被视为是合法的、不可侵犯的, 经济制度变迁也就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从理论上说,经济制度变迁是用效率更高的新制度替代旧制度,新制度具有旧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终究会给全体社会成员带来日益增进的利益。但是在新 制度的积极效应还没有完全释放以前,经济制度变迁必然会使有些既得利益者(即获得较大相对利益 的人群)受到暂时性甚至长期性的利益损失。因而,旧经济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往往会反对经济制度 变迁,成为经济制度变迁的阻碍者;而能够从新制度中获得更多利益的经济主体往往会拥护经济制度 变迁,成为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者。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和政党的形成与发展, 使政府在经济制度变迁中起到关键作用。
而政府本身(尤其是地方政府)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和利益相 关者,加上多元化经济、社会、政治理论和道路的并存,对于生产力进步驱动的经济制度变迁,政府 可能是倡导者和推动者,也可能是抵制者和阻碍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了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当 时的历史条件,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建立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 度。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这是一种集权式的经济制度,其固有的集中 过度、统得过死等弊端严重地束缚了地方、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下都是一种低效率的经济制度。
因此,经济制度变迁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 制度的变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在短短的四十年间使中国 富了起来强了起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本身的成效及其带来了经济增长绩效都是极其显著的,并且在 此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稳定的、健康的,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阻力。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从 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虽然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但这种转变也是系统性的,必然带来利益分配 格局的大调整,尤其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利益关系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利益受损者会支 持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合法性,反对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迁,形成经济制度变迁的阻力。
此外,中国 经济制度市的场化变迁总体上是实践先于理论的,因而其还会受到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和观点的干扰。对此,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选择了渐进式推进的模式[1],即从改革阻力最小的领域入手,尔后逐步创 造条件继续向前推进。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将涉及更多的利益调整,可能面 临更大的阻力。因此,有必充分借鉴渐进式、系统化改革的经验,妥善处理好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 关系,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迁。
二、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突破口,尔后逐步推进城市经济制度变迁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到城市。
城市 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2]117 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之所以选择农村为突破口,原因是多 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 济制度的“牺牲者”,而城市居民则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受益者”。突出的表现是,搞了 20 多年 的社会主义,许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著《摆脱贫困》,主要也是 研究农村的贫困问题以及如何脱贫致富。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 极性。
与之相联系,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在启动阶段表现为“自下而上”地推进,带有很大程度的自 发性。因此,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属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也称为需求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这 种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也是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制度变迁,或者说是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变迁。这种带有自发性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充分反映了广大农 民群众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核心是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让权、责、利高度统一于 农户。
三、从制度外增量改革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内存量改革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是“扬弃式”的经济制度变迁,不是(也不能)采取推倒重来的“休克疗法”, 不能即刻废除传统计划经济制度。既要依靠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又要进行经济制度创新,这是不可回 避的矛盾。变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必然涉及经济利益的重大调整,如果步子迈得过大,既得利益集 团难以接受,而其往往又具有占主导地位的话语权,改革会面对相当大的阻力,这就需要进行渐进性 的改革。首先是选择能使所有人都能获得利益增进的经济制度变迁,如前所述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 度;其次则可以选择使部分人利益增进但又不损害(或损坏很少)其他人既得利益的经济制度变迁, 即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以外的领域率先改革,也称之为从“制度外改革”或“增量改革”入手。
这种 制度外增量改革突出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 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2]238“而 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3]631 乡镇企业之所以被称之为“异军”,是因为在传统计划经 济制度下国有企业是“正规军”,国家工业化的推进要依靠城市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业化与城市化 相辅相成;谁也没有料到在广大农村也会自发地发展出与“正规军”(即国有企业)相竞争的乡镇企 业(即草根企业),而且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市场化的,进而形成一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之外的在市场 经济中运行的“异军”。
早在 1985 年,乡镇企业产值就超过农村社会总产值的 50%,成为发展农村 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20 世纪 90 年代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部分。1992 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 1.6 万多亿元,相当于 1985 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其中乡镇工业总产 值达 1.2 万多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35%,从业人员超过 1 亿人,与当年国有企业的职工 人数相当。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包括“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 “温州模式”以及“晋江模式”,都是建立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的。
四、从政策性调整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创新
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之所以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并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承包 制的建立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如果说家庭承包制把“一统天下”的传统计划经济制度打开了一个缺口, 那么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则使中国经济制度不可避免地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演变。但是,这两项制 度变迁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都是源于农民群众的自发行动。农村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但市场 经济的发育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绝对离不开城市改革,离不开国有企业改革。在城市经济制度变迁 及其制度内存量改革的的启动阶段,为了减轻制度变迁遇到的阻力,在很多领域并没有立改传统计划 经济制度,而是先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框架内作些政策性调整。这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进行分析。
五、从局部性制度创新入手,尔后逐步扩大到全局性制度创新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 度的转变,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加上没有现成的经济制度 和经验可供借鉴,中国的经济制度市场化变迁没有一下子全面铺开,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前进,选择了 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的制度创新路径。这种以局部带动全局的制度创新在地域上表现为:先在 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再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全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经 济发展;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再推广到全国。具体来讲,最为典型的就是根据不同阶段 改革开放的需要,相继建立了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区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
六、市场体系发展的渐进性、顺序性与完整性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具有明确的市场化方向,目的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但需要 逐步推进,还要求制度变迁是系统性的。这里基于中国市场体系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市 场化变迁的渐进性与系统性。
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要求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 规范:国内市场统一,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统一,还包括市场规则的内在统一,要消除各种行政障 碍,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开放,对内也要开放,即区域 之间、城乡之间和部门之间相互开放,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城乡、跨行业的商品和要素资源自由 流动的统一市场体系;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还包括资本、劳力、 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仅包括现货市场,还包括期货市场。完整的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分阶段逐步推进,进而具有渐进性、顺序性,具体表现为商品市场发育、要素 市场发育和期货市场发育三个不同阶段。
七、结语: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迁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 要求,也是改革开放后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转变的结果。中国经济制度的变 迁起源于农民自发性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创新,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市场化取向,并逐步而坚定地系 统化推进: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突破口,尔后逐步推进城市经济制度变迁;从制度外增量改革入手, 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内存量改革;从政策性调整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从局部性制度创新入手, 尔后逐步扩大到全局性制度创新;从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到构建完整的市场体系再到制定有效的市场 规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财经论文投稿刊物:《广东财经大学学报》是广东财经大学主办的以研究经济理论、经济管理和法经济学为主的财经综合类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广东财经大学学报》创刊于 1986 年,曾用名《广东商学院学报》、《商学理论与实践》、《商学论坛》, 1998 年公开发行, 2014 年改用现名。现为双月刊,大 16 开, 96 页,单月 28 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这种渐进性式的经济制度变迁,之所以以传统计划经 济制度较为薄弱而又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为严重的农村为突破口,从农村到城市,从增量到存 量,从政策到制度,从局部到全局,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各经济主 体的利益关系,减轻改革阻力,以维护制度变迁中的经济社会稳定。同时,这种渐进性式的经济制度 变迁也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党和政府对家庭承包经营等自 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进行了充分肯定、积极推广和科学优化,并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城市改革 和国有企业改革等系统化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正式由于上述原因,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不但实现 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而且还实现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极大地解 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参考文献:
[1]许经勇.论我国的渐进式改革[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1995(6):1-8.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思想年编(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5]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32.
[6]最新土地法律政策全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245-246.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作者:许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