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话语互动———批评话语研究新课题的多维思考

时间:2021年06月07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批评话语研究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体现在其新的研究课题上面。话语互动便是这样一个新课题。进入21世纪,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取代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问题,成为批评话语研究的新焦点,同时也催生出可以引发更多理论思考的话语互动

  摘要:批评话语研究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体现在其新的研究课题上面。“话语互动”便是这样一个新课题。进入21世纪,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取代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问题,成为批评话语研究的新焦点,同时也催生出可以引发更多理论思考的“话语互动”新课题。本文对“话语互动”的概念进行界定,讨论其批评话语研究的学科基础及其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传统,分析“话语互动”与“符号互动”“言语互动”等概念的异同,借此阐释话语互动研究在21世纪前20年已经显示出的批评话语研究理论发展潜势。

  关键词:批评话语研究;新课题;话语互动;符号互动;言语互动

话语互动

  1.引言

  批评话语分析进入批评话语研究的新阶段(田海龙,2016),直面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问题,其理论关注也进一步聚焦社会活动各领域和层级之间体现在话语层面的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特征。对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关注的新课题进行思考,田海龙(2017)将批评话语分析对社会实践的分析研究扩展到社会实践网络,倡议关注社会实践网路中各社会实践之间相互作用的“话语互动”问题.

  并对中医话语与西医话语之间的横向话语互动(田海龙,2020)以及社会结构中权威话语的纵向话语互动(Tian,2020)进行案例研究,提出一个包括“三维-双向”分析模型和“双层-五步”分析框架的批评话语研究“话语互动”新路径(田海龙,2021)。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界定“话语互动”概念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角度讨论“话语互动”研究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渊源,并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思考“话语互动”这一新课题对批评话语研究新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话语互动”概念的界定

  “话语互动”的概念表明话语与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批评话语研究领域,“话语”代表一种社会实践,其中语言使用的形式(如文本和语体)和与语言使用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权力关系、意识形态、机构、身份)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基于此,“话语互动”的概念指社会实践网络中不同活动领域中的社会主体彼此之间通过语言使用形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田海龙,2020)。

  如果说“话语”的概念凸显“批评话语分析”注重话语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即话语的社会功能,见田海龙,2012),强调话语的社会实践(Fairclough&Wodak,1997/2012)属性,将话语作为社会活动(Jones&Norris,2005;Krippendorff,2020)进行研究,那么,“话语互动”的概念则是“批评话语研究”将研究对象扩展至社会生活中话语与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上面,强调社会主体通过使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实现社会互动。在这个意义上,“话语互动”并非简单地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联系,也不是静态地表明话语与话语之间的“互语”关系;相反,“话语互动”的概念强调社会主体通过使用特定的语言形式对其他社会主体产生影响并造成后果。因此,围绕“话语活动”这一新课题的研究更加关注社会活动主体之间借助语言形式实现的社会互动,更加注重对话语互动机制进行理论阐释,并借此实现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设定的理论建构目标。

  3.“话语互动”的学科基础

  “话语互动”作为批评话语研究的新课题,有着深厚的批评话语研究学科基础。费尔克劳和沃达克(Fairclough&Wodak,1997/2012)曾明确指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即是具有语言形式的社会互动的实际案例。而且,许多批评话语研究的案例研究对“话语互动”都有所涉及。例如,费尔克劳运用“辩证-关系”的研究路径(Fairclough,2009)对话语变化与全球化之间关系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在探究社会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体现在关于这些主体的各种话语之间的互动关系上面。Fairclough(2006)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实际发生在国际层级、国家层级、地区层级、甚至城市和乡村层级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的变化,其中任何一个变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彼此形成一个体系,使得全球化成为处于“层级网络”中的各个主体之间关系的变化。

  他进一步指出,全球化不仅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也是语言运用的全球化,其中一种话语和(或)语体对另一种话语和(或)语体产生影响,并使其发生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社会变革,是各种社会要素之间关系的变化,这种关系的变化也包括处于一个社会活动领域里的社会主体所固有的话语和(或)语体与处于另一个社会领域里的社会主体所固有的话语和(或)语体之间关系的变化(Fairclough,2006:10)。除此之外,沃达克运用“话语-历史”路径(Wodak,2001/2012)分析“奥地利优先”请愿书中的种族歧视问题时,也涉及“话语互动”问题。

  她认为,话语涉及的主题使得话语可以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以文本和语体的形式出现,同时又通过相同的主题将这些活动领域以及文本和语体联系起来,进而建立起话语与话语的联系。基于此,她在案例研究中不仅分析奥地利自由党的“奥地利优先”话语与内务部长的“国家安全”话语之间的联系,还分析这个请愿书文本与内政部长所做的安全报告文本之间的联系。

  这种话语与话语之间的“互语”关系以及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不仅通过一些共同主题(如外国人犯罪、增强执法权力、非法移民、驱逐犯罪的外国人,等等)建立起来,而且这些通过主题建立起来的互语关系和互文关系还因为语体的不同(如奥地利优先请愿书是请愿语体、安全报告是部长报告语体)与不同的“活动领域”联系起来,进而使这些不同的活动领域(请愿书属于政治执行和行政活动领域、安全报告属于公众意见形成的活动领域)通过这种互语关系和互文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包含这些活动领域的“政治活动领域”(见Wodak,2001/2012:243-246)。

  批评话语分析的学者注意到社会互动中的“话语互动”问题,为批评话语研究阶段深入关于“话语互动”的研究奠定了学科基础,但是,在具体的研究案例中却没有在理论上阐释话语互动造成后果的机制,更没有在具体的分析框架上体现分析“话语互动”的具体方法。例如,沃达克对“奥地利优先”话语的分析虽然明确地将该话语与其他话语(如国家安全话语)之间的联系凸显出来,但是“话语-历史”研究路径除了观察不同话语、不同文本、不同语体在共同的“主题”上具有联系之外,并没有提供其他可供分析的维度。在这方面,正如田海龙(2021)指出的那样,对“话语互动”进行深入研究,也是对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

  4.“话语互动”的研究传统

  尽管“话语互动”这一概念体现着批评话语研究在新阶段凸显的新课题及其引发的理论发展潜势,但是它并非是一个空穴来风、没有根基的新奇概念。它所代表的一些思想内容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传统中均有所涉及。

  4.1社会学研究传统

  “话语互动”在社会学领域体现在关于“符号互动”的学说上面。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布鲁默(HerbertBlumer,1900-1987)在其老师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HerbertMead,1863-1931)关于自我、心灵和社会的论述基础上提出“符号互动论(symbolicinteraction)”,也称“象征互动论”。这里的“互动”主要指人类群体生活中活动与活动、行为与行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相互作用。

  符号互动论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这种联系是以“互动”的形式体现的。一个活动作用于另一个活动,或者一个活动回应前一个活动,其“互动”方式在符号互动论看来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两个活动之间有一个媒介过程。布鲁默(Blumer,1969:8)以两个拳击手的互动来说明这个问题:当一个拳击手挥拳击向另一个拳击手的时候,后一个拳击手下意识地抬臂阻挡,这个动作就不属于符号互动。

  只有当他经过思考判断出对手的动作是真还是假之后采取应对动作时,这时才发生符号互动。因此,符号互动是一个经过人这一社会主体能动地解释和判断之后对前一个活动采取相应活动的过程。这种关于“互动”的阐释,体现出人的能动性和互动的社会性。所谓人的能动性,布鲁默认为其源头是米德提出的“自我”概念,即拥有自我,这意味着人不仅可以与别的客体互动,也可以将自己作为互动的客体并与自己互动;而互动的社会性则体现为互动是一个交际的形式,人可以谈论自己并可回应自己,通过这种“自我互动”人可以不断地认识自身对于自己的意义,并利用这种认识来引导自己的行动和确立自己和周边环境的关系(Blumer,1969:12-15)。

  5.“话语互动”新课题的特征

  以上讨论表明,“话语互动”在批评话语研究领域具有学科基础,同时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具有研究传统。然而,“话语互动”作为批评话语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其特征并非是这些研究传统具有的共同点,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

  5.1“话语互动”与“话语”的区别作为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的新课题,“话语互动”与批评话语研究之前的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的“话语”有着明显的区别。“话语”体现出语言使用和与语言使用相关的社会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一种社会实践;而“话语互动”则体现一个话语与另一个话语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6.讨论性结语

  “话语互动”与“言语互动”“符号互动”两个概念有所区别,但也不是首次出现在文献之中。例如,沃瑟姆和瑞伊斯(Wortham&Reyes,2015)曾经从跨言语事件的角度讨论过话语互动问题。他/她们认识到,人类许多活动的过程都不是体现在一个单一的事件上,而是具有跨事件的特征,因此,只对单一事件进行话语分析,不考虑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联系,会使话语分析注意不到言语事件能够引发的重要的变化和影响(Wortham&Reyes,2015:17)。在此基础上,他/她们将会话本身称作“言说事件”(narratingevent),会话中所谈论的事件称为“被言说事件”(narratedevent),而这个包含说者和听者谈论“被言说事件”的“言说事件”则是“话语互动”(discursiveinteraction)。

  可见,沃瑟姆和瑞伊斯借用“话语互动”这个术语强调话语分析应该注重对言语事件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但是,他/她们所认识的“话语互动”本质上还是建立在互动社会语言学“言语事件”概念上的“言语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尽管这个言语事件是一个社会活动,也可以带来一定的后果,但是,他/她们对跨言语事件的话语分析案例研究显示,其所谈“话语互动”还是停留在对“会话”的分析上面。

  在这个意义上,沃瑟姆和瑞伊斯提出的“话语互动”概念与我们所探究的“话语互动”有着明显的实质性区别。作为批评话语研究的新课题,“话语互动”概念具有特定的含义,所探究的话语互动也是一个社会生活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话语互动”还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首先,世界上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暂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话语互动”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它在“话语”体现语言使用和社会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基础上,进一步凸显社会网络中话语与话语之间的联系。

  其次,“话语互动”将话语与话语的联系以“互动”的形式体现出来,也表明“相互作用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内容和表现”这一唯物辩证法的论述。作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相互作用体现为相互联结、相互斗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关系,“话语互动”概念正是体现出话语与话语之间的这些联系。

  第三,事物之间的联系遵循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彼此相互作用,相互斗争,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话语互动”的概念体现出话语与话语的联系以“互动”为体现形式,在互动的过程中话语与话语互为自己存在的条件,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但这个统一体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而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这一统一体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发展变化之中,新的话语也不断涌现。“话语互动”不仅体现话语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且话语之间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话语和新的意义。

  话语论文范例:典型话语逻辑语言双重视角的个案分析

  世界上的事情是普遍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这在互联网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尤其明显。作为批评话语研究新阶段的新课题,“话语互动”集中体现了批评话语研究对21世纪前20年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应用进一步广泛所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探究,以及对这些新问题进行的理论阐释。这种阐释与批评话语分析有着深厚的学术渊源,同时也从“符号互动”“言语互动”等概念以及社会学、社会语言学等传统汲取养分,在与其有所区别并对其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批评话语研究理论发展的潜势。

  参考文献:

  [1]Blumer,H.1969.Symbolic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andMethod[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2]Coupland,N.&A.Jaworski.2009.Editors’introductiontoPartVI[A].InN.Coupland&A.Jaworski(eds.).TheNewSociolinguisticsReader[C].Hampshire:Palgrave.

  [3]diLuzio,A.2003.PresentingJohnJ.Gumperz[A].InS.Eerdmans,C.Prevignano&P.Thibault(eds.).LanguageandInteraction:DiscussionswithJohnJ.Gumperz[C].Amsterdam:JohnBenjamins.

  [4]Fairclough,N.2006.LanguageandGlobalization[M].London:Routledge.

  [5]Fairclough,N.2009.ADialectic-relationalapproachto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A].InR.Wodak&M.Meyer(eds.).Methodsof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secondedition)[C].London:Sage.

  [6]Fairclough,N.&R.Wodak.1997/2012.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A].InH.Tian&P.Zhao(eds).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EssentialReadings[C].Tianjin:NankaiUniversityPress.

  作者:田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