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02月10日 分类:文学论文 次数: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民族性,本文选择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首先概述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其次具体介绍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景区空间特征,然后阐述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旅关系,最后做出总结,希望为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健康发展以及传承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空间结构 文旅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文化形态,可以看出在地域空间层面各民族传统文化整体发展情况。 众所周知,贵州省山区比较多,经济整体发展滞缓,少数民族较多,属于我国比较典型的一个地区,不过该地区由于受到民族特性以及典型地理环境的影响,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而且原生态环境保存非常好,这些都属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主要探究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及文旅关系,希望能够全面推动地区性非遗资本的顺利转化,全面带动贵州省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对贵州省以及其他省份非遗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相融合提供丰富的理论与参考依据。
一、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贵州省民族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有将近4000个古村寨被国家有关部门定级为保护对象。 近几年贵州省为了让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推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比如在传统文化资源方面加大保护力度,同时还要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在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整体调查方面加大开展力度,做好日常登记工作并加强数字化建设速度,全面推进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贵州省非遗传承人在社会上的综合地位,对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 加大对当地少数民族生态保护区域的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动态保护,贵州省文化保护工作要始终集中在保护传统古村落方面,尤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大省,贵州省民族传统文化项目非常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超过90人,大部分都来自苗族以及侗族等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反排木鼓舞、苗族古歌、苗绣、苗族姊妹节、芦笙制作技艺、侗族琵琶歌、侗戏、侗族大歌、皮纸制作技艺、水书习俗、安顺地戏、铜鼓十二调、布依戏、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石阡木偶戏、德江傩堂戏、鼓龙鼓虎·长衫龙、茅台酒酿制技艺、水书马尾绣等,也包括深受当地民众喜欢的仁怀踩月亮、赤水游氏武术、平坝布依族抵杠、习水温水小手拳以及凯里苗族武术等地方性精彩节目。
二、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与旅游景区空间特征
(一)分布特征
截至目前,在国家公布的最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面,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一共有101项,其中包含多项扩展项目,达134处。 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局部形态展开精细计算,该环节用到最邻近工具,可以得到贵州省国家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量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的平均最邻近指数表。 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异系数以及平均最邻近指数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该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单一性在空间聚集方面有显著差异,其中原因主要在于贵州省当地少数民族数量庞大,区域高度密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明显的民族性特征,在整体数量上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资源明显多于非民族地区,因此,贵州省各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比较离散。 除此之外,针对各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以及数量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可发现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各个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属性,在开发利用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特征。
(二)集中特征
对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集中情况进行计算,有助于对之后少数民族非遗文旅关系的融合发展提供更好的指导。 在计算空间集中特征的时候一般要用到ArcGS10.2软件,同时还要借助标准差椭圆工具对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集中区域进行计算,可以发现其中主要特征为以苗岭沿线集聚作为主流。 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各种途径对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开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苗岭周边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对该地区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文化生态保护区带来很好的帮助,还可以形成贵州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区域保护的整体策略。
三、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旅关系
(一)与景区的关系
目前,国内各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在于5A景区,不但能够积聚大量游客,同时还可以发挥出很好的分流作用,当然5A景区周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势也能很好地发挥,优越性将越来越大。 针对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计算修正的基础上缓冲半径最大值选择30公里,以5公里作为一个间隔创建贵州省当地6个5A级景区缓冲区,这样就能获得以5A级景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基础的缓冲区空间分布情况。 通过深入分析不难看出,如果最大缓冲半径选择30公里,那么,可以将龙宫景区以及著名的黄果树景区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贵州省就可以形成5个5A级景区缓冲区。 这些缓冲区有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占比达到11.2%,其中主要以民族文化中的传统戏剧为主。 就地区分布而言,5A景区主要以黔中地区作为主流,比如苗绣以及布依族服饰等。 荔波小七孔景区缓冲区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只有两项,由此可以看出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空间积聚性比较强,整体分布严重失衡。
总的来说,贵州省5A级景区缓冲区里面没有大量少数民族非遗资源,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将联动效应以及强势旅游地扩散效应发挥出去,让更多的5A级景区与少数民族非遗资源进行融合,或者以非遗作为基础对5A景区发展模式进行拓展,使其变得更多样化,市场发展潜力也将变得越来越大。
(二)与旅游交通的关系
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偏远山区,对这些文化资源可利用性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开发利用。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对外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其中贵州省内站点数量一共32个,以两个站点之间距离超过10公里、过路车次以及客流量大小作为参考指标加以筛选,可以筛选出22个高铁站点。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如果最大缓冲半径范围选择20公里,这些高铁站点缓冲区将出现交叉,在此基础上将出现14个缓冲区,在该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共为53个,整体占比高达39.6%,不过其中包括贞丰、黎平以及雷山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存在严重的“空洞”现象。
贵州省高铁站点缓冲区里面包含大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然而在分布上严重失衡。 尽管贵州目前已经通高铁,但运行时间仅有5年,在高铁站点以及线路分布方面主要以便捷性以及经济性为主,文化空间整体发展空间并不作为主要方向。 深入分析贵州地区高铁站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缓冲区,不难发现在文化旅游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后期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特色以及高铁提前进行高度融合,空间布局上更加合理。
(三)与全域旅游的融合
近几年全域旅游成为各地区发展的一个方向,可以给当地旅游产业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提供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旅游产业科学系统化的一个运作基础,产品资源将越来越丰富,资源不断得到优化,覆盖面越来越广,最终呈现全景化以及具有发达产业的旅游系统。 近年来,国家开始着手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运作项目,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以及升级,在质量上不断提升,创建以新型旅游产业作为基础的格局,从传统的单个景区旅游逐渐转移至全域旅游,在旅游产业方面主要以共享、绿色、开放以及创新作为基础。 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对外公布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项目,贵州省也有多个,因此,一定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让贵州省少数民族非遗文化项目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让旅游资源多样性充分彰显出来,全面推动贵州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遗产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苗岭沿线,空间分布上呈现集聚性的典型特征,主要原因在于该区域民族文化具备多元化的集聚性特征,因此,可以利用该特征加快苗岭沿线“廊带”式文旅关系的快速发展,在此基础上创建非遗文化以及生态保护区,可以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保护。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有很多的结合点,在传承保护过程中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形态进行深入分析,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结合,从根源上解决现代化发展产生的各种社会以及空间矛盾。 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具备更大的文化影响力以及显著标识,让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方面得到尊重与认同,与其他省份非遗之间展开密切交流以及交融,在此基础上全面提升民族文化和谐度,带动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健康发展,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致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参考文献:
[1]韩荣培,梁坤.贵州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结构及文旅关系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0,41(09):69-76.
[2]杨姗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四川省为例[J].社会科学家,2020(11):56-61.
[3]李晓峰,周乐.礼仪观念视角下宗族聚落民居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鄂东南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9(11):77-82.
(作者简介:邓凤鸣,女,本科,贵州民族文化宫,研究方向:民族学、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