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探析

时间:2020年07月27日 分类:医学论文 次数:

摘要: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也给图书馆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思考。文章针对目前图书馆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现状,总结其在馆舍建筑设计、馆内空间布局、公共资源设施、管理意识和措施方面的不足,指出

  摘要:突如其来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我国和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也给图书馆工作提出了许多问题和思考。文章针对目前图书馆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现状,总结其在馆舍建筑设计、馆内空间布局、公共资源设施、管理意识和措施方面的不足,指出要提高意识认识,发挥信息优势,加强资金投入,夯实工作基础等,希望推进图书馆的公共卫生防疫工作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常态化,提升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图书馆现代化建设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卫生防疫

图书馆卫生防疫

  引言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中心,同时也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公共场所,存在场馆内人员密度大、停留时间长、构成复杂,空气质量不佳,图书资料和设备被读者反复使用等情况,容易给病毒或传染病的传播提供土壤。事实上,很多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日常服务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公共卫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卫生防疫工作形同虚设,存在不小的隐患。为了保障馆员和读者的安全,营造健康、卫生的阅读环境,公共图书馆应当把卫生防疫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

  1做好图书馆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公共场所之一。从图书馆的性质来看,图书馆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它是人们共同使用图书的一种组织形式,人们在图书馆中借阅图书,进行学习和研究。从它的卫生学特点来说,馆舍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里,人数相对集中,且流动性大。特别是各阅览室,读者和读者之间、读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接触较多。图书被不断地反复借阅,计算机键盘等公用物品也被不断地使用。在这种状态下,一旦有污染源,如有患传染性疾病或病毒携带者进入并使用,就很容易对图书馆的书刊和其他公用物品造成污染,对馆内空气造成污染。如果受污染的图书、物品、设备等没有得到及时的消毒处理,工作人员没有及时采取防护措施,病菌就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接触到的读者带到各处,从而导致广泛传播。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做好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保护好自身的健康,保护好读者的健康。

  2图书馆的卫生防疫工作探析

  2.1发挥信息优势,普及健康教育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在公共卫生健康防疫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众多的专业数据库,以及发达的互联网络对馆员和读者进行公共卫生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利用好图书馆门户网站和公众平台等宣传阵地,提高卫生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微信推送和网络互动等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健康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的逐步养成。同时提升学科服务水平,为卫生科研部门提供相关的科研资料,通过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做到服务前移。

  2.2公共图书馆制定防疫应急方案

  目前消防、公安等部门重视公共图书馆的消防、安全工作,强制公共图书馆制定相关应急方案,但鲜有要求公共图书馆制定公共卫生应急方案的。一旦公共图书馆发生相关公共卫生事件,只能看图书馆相关负责人的临场应变,而没有一套紧急有的序应对方法。因此公共图书馆制定防疫应急方案,以防万一,并且在日常的卫生防疫工作中,引起馆领导的重视,将公共卫生防疫当作反腐廉洁、计划生育、消防安全等重要工作一样同等对待。

  2.3消毒

  ①馆舍和公用设施的消毒,公共图书馆自身可能存在的污染途径主要有空气污染、纸质文献资源(图书、期刊、报纸)污染和公用设施污染。其中馆舍和公用设施,是读者接触最多、使用最频繁的两项因素。定期对馆舍和公用设施进行消毒,不仅有利于保障读者和馆员的健康,也能预防疾病的传播。对于阅览桌椅、计算机等公用设施,可以采用酒精擦拭的方法,既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也不会影响设施的使用寿命;对于走廊、阅览室、书库等,则要根据场所的不同对消毒方法进行选择,比如二线书②图书等纸质文献的消毒,图书消毒的常用方法,大致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类型,具体来说,常用的有晒书法、微波消毒法、熏蒸消毒法和仪器消毒法等,对于馆藏在架图书,可以根据各图书馆的实际情况,适时适当采取相应的方法,规范操作,达到消毒目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对图书资料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借阅网点的拓展以及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兴起,公共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随着图书流通的加快,交叉感染的概率也在大大增加。由分馆、城市书房等借阅网点回流的图书往往相对集中,受限于读者需求大、短期工作量重、借阅网点分散、图书馆工作人员数量相对紧缺等原因,在不影响图书正常借阅流通的前提下,如何对这部分回流的图书采取行之有效的消毒是公共图书馆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2.4夯实工作基础,处事临危不乱

  图书馆应该每年举办公共卫生防疫工作的专题辅导和讲座,对馆员和读者进行专业培训。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制定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类卫生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成立馆员和读者志愿者组成的卫生应急小组,定期组织读者进行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防范意识,警钟长鸣。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查找不足,进而不断修改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应急预案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起到关键作用,提升快速反应能力。从而在卫生防疫工作中真正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最大程度控制局面,减少损失。

  2.5加强图书的防霉和消毒。

  自然通风是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防霉和消毒的方法。书库、借书室要温湿度适当,建议温度维持在20-22摄氏度,湿度在55-65%以内,这对防霉有很大的作用。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归还的图书进行消毒,带菌图书是工作人员和读者交叉感染的媒介。做好防范带菌图书的传染,唯一的方法就是对归还图书进行消毒后再上架。最常见的几种传统空气净化方法是①紫外线日光灯②微波杀虫灭菌③臭氧消毒灭菌;科技学院图书馆发明制作成功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且简约、高效的等离子流空气全净化器,它较传统消毒法扬长避短。试验表明:一周书刊消毒杀菌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六。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本单位情况进行选择。如青岛市图书馆用的是DAX型档案图书消毒柜,将归还的图书先消毒后上架。对于全国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尚需普遍效仿。

  2.6建立监测预警制度,完善信息报送机制

  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发挥图书情报工作的独特作用,建立起监测预警制度,通过大数据分析,事先对可能引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进行监控和风险研判,及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预案,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并由专人负责,及时准确地将卫生应急信息报送给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机构。

  图书管理员论文投稿刊物:《预防医学情报杂志》创刊于1985年,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主办, 是“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主要报道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监督与监测、健康教育、医学情报、临床流行病学等专业领域的新进展,包括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发现。

  结语

  一场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世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和重大损失,同时也折射出图书馆在公共卫生防疫工作上的各种短板和不足。为此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期待能够引起更多的讨论。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深化研究,及时反思,推进图书馆的公共卫生防疫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正规化、常态化,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为广大读者提供绿色、健康、舒适的读书环境。让广大到图书馆来的读者在吸取知识的同时也带来精神的享受。倡导全社会的人热爱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为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海鹰.加强图书馆公共卫生工作预防疾病的传播[J].医学情报工作,2000(1):33-34.

  [2]聂晶.图书馆图书消毒工作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1):108-109.

  [3]陈扣英,金怡.高校图书馆卫生防疫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6):193-195.

  作者: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