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年11月16日 分类:医学论文 次数:
摘要:妇幼卫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 新医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妇幼保健院应当肩负起责任,不断优化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 以下本文就以此为核心,着重探讨了新医改背景下妇幼保健院如何做好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希望能为同行业者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新医改; 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思考
新医改下,妇幼保健院应紧紧围绕“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的目标,以特色医疗保健为依托,推进妇幼计生公共卫生服务的高效落实,以专科建设为突破,提高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能力,推动医改纵深发展,统筹协调院内院外,促进妇幼公共卫生与医疗保健的协调发展。
一、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开展质量统计
笔者所在的旬阳县妇幼保健院规范实施,注重服务,着力提升群体健康水平。 经本院数据统计,以2021年上半年为例,共收治孕产妇近1 300人,新生儿访视率达99.62%,0—6岁儿童2万余人,接受残疾初筛者超过一半,残疾初筛率55.61%,此外,本院在包括儿童保健、农村孕产妇产检、孕妇叶酸增补、孕产妇保健、婚前检查、优生检查等妇幼保健项目等等方面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
妇科医生论文投稿期刊: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医生评职称论文投稿
二、做好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路径
为达到以上服务效果,笔者所在的妇幼保健院采取积极优化工作方案,推进各项妇幼公共服务项目落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基础管理工作
1.规范项目管理,推动项目落实
采取领导挂联+项目主管抓+分片包的模式,确保每个镇都有县级指导责任人,采取例会培训+技能比武+督导考核的模式,确保基层人人掌握妇幼技能,项目运行规范,采取随访管理+回访调查+随机抽查的模式,确保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知晓并认可。 实施“一对一关爱服务”模式,确保每一位孕产妇都有对应医生提供指导和服务,严格按照四个100%要求,一是基本公卫平台电子化使用率100%,二是首次孕检佐证健全率100%,三是入户访视影像记录率100%,四是规范化建档率100%,确保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得到夯实。
2.制度无缝衔接,全程保障高危人群健康
规范两个门诊、建立三个中心,明确了高危管理流程,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专案管理。 一是孕产妇管理中心,实行五色分级管理,转诊至高危孕产妇管理中心进行专案管理,有效确保了高危孕产妇安全。 二是围产保健随访中心,2020年1—6月对920名孕晚期孕妇进行了随访,累计随访1 840人次; 三是高危儿童管理中心,重点开展以高危儿管理为基点的儿童保健服务,基层负责筛查转诊,县级进行干预、管理和反馈。
3.建好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构建和完善妇幼保健的信息管理平台,是当前推动妇幼保健项目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技术性工作,也是有效推动项目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 地方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抓住当前新医改政策的机遇,争取政府部门的专项资金,利用资金在对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和市级、省级妇幼系统加强联网,并建立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管理制度,将围产保健、产科、妇女疾病检查、儿科保健等相关部门纳入到县级妇幼管理系统中。 将妇幼保健管理工作从以往的静态管理,转变为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管理。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等多元化管理,为提升管理效果打下基础。
4.全面统筹兼顾,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构建院内、外两纵向的三级健康教育网络,由医院进行横向管理的宣教模式。
一是通过每季度线上、线下公卫项目问卷调查,提高群众知晓率; 建立“微妇幼”平台定期发送健康知识和项目政策; 与县电视台联办《妇幼家园》,每天定时播放妇幼专题栏目; 每月孕妇学校定期开课,给新建册孕妇一堂生动的讲座、一场易学的实操、一次个性化指导、一个便捷化群信群、一次免费的胎监,为孕妈妈提供全程优质的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参与性。
二是通过召开妇幼专题培训会、公共卫生服务现场观摩会、妇幼工作例会、现场督导等形式,对县镇村三级妇幼人员进行培训,通过提升项目知晓率和满意度活动,提高服务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成立由妇、儿、公卫人员组成的师资团队对口帮扶,为基层提供技术保障。 结合“健康扶贫”工作,派驻“天使小分队”定期在镇卫生院开展坐诊服务、业务指导、技能培训、健康体检等工作。
三是通过关口前移,优化流程,确保服务全覆盖,在政务大厅设立妇幼计生服务窗口,派专人驻守,为服务对象提供婚前指导、优生检查、叶酸领取等健康咨询服务,并将信息及时与镇村对接,纳入随访管理,确保全程服务到位。 四是通过抓住重点人群,实施个案管理,确保母婴安全。 对高危孕产妇和高危儿童的动态监管,做到筛查一例,管理一例,安全一例。
(二)推进妇幼卫生项目的服务能力
1.推进基层妇幼保健的全县覆盖
构建县域全覆盖的妇幼保健工作是推进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落实妇幼保健项目的基础。 县级地区主要依托县级卫生机构、村级卫生室等,针对孕产妇以及儿童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要发挥各地的联动机制,通过联网实现县域的全覆盖,及时采集妇幼卫生的相关信息,并以网络将信息上传共享。
此外还应调动人力资源,除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之外,还有那个在各村驻扎专职的妇幼保健人员,为当地提供更加专业的妇幼保健指导,各行政村也需要安排专门的妇幼工作联络人员,可号召当地妇女干部或者是计生工作干部来负责联络。 此外,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还应积极帮助农村妇幼工作的优化升级,帮助农村卫生院制定产科制度,指导相关的检查工作,并建立村级——县级的抢救转诊快速绿色通道,整合资源,尽快将危重产妇转移到更加专业的医疗机构,接受专家会诊。
2.推进基层妇幼保健队伍建设
人是工作的执行者,所以强化妇幼保健工作队伍建设,是有效提升妇幼卫生项目服务质量的必要前提。 首先在人员的薪资待遇上,要结合人员的工作考核结果进行合理分配,由此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此外,在人员的职业能力方面,新聘人员的学历不低于大专,对于新老人员都积极展开针对妇幼项目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工作中的难点,如高危产妇的识别,分娩工作中的急救及应急处理能力。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业培训,并定期选派工作人员到上一级医院参加进修的机会。
此外,可以先将现有工作人员进行小组划分,采用新老人员搭配的方式,新人的工作能力不足,经验较少,需要老员工传授。 但新员工对于新技术、新理念、信息技术能力等方面要优于老员工,新老搭配的方式形成优势互补,共同促进能力的提升。
(三)重难点工作环节优化
1.增强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管理
针对流动人口制定妇幼保健工作办法,在政策上,和当地公民要一视同仁。 由当前所在地的村级或社区妇幼工作联络员对当地外来人口进行调查统计,并将所在地所有的孕产妇以及儿童信息归入到县级妇幼工作体系之中,为其提供资源,享受和当地孕产妇及儿童的同等医疗保健服务。
2.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及管理工作
要最大程度保障母婴生命安全,这一重点就在于针对高危产妇的管理工作。 制定高危产妇的分级制度,结合产妇的实际情况,划分为A、B、C不同等级。 要加强对高危产妇的重视力度,及时发现高危产妇。 明确各类可能引发妊娠不良结局的情况,通过产检筛查根据各产妇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进行登记。 及时找到风险评分较高,也就是不良结局风险较高的产妇,并做好标记,针对高危产妇进行跟踪,结合高危成因给予处治方案,尽快降低危险因素,务必通知高危产妇定期复诊,如果产妇仍情况较为严重,且风险很非常高,征得产妇同意后终止妊娠。
3.强化新生儿及危重产妇的急救工作
在产科临床中,偶有危重产妇及新生儿需要抢救的情况,对此,应当完善急救工作的绿色通道。 对于贫困的流动孕产妇,不仅要享受同等的抢救工作,在诊疗费用方面,可给予适当减免。 早发现早救治为原则,救治成功后,还需加强后期的监护,关注病情的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通知专业医师。
(四)建立保障机制,推动项目高效开展
1.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机制
为了保证项目开展的质量,应当建立工作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和人员的薪资挂钩。 根据妇幼保健项目的主要内容设计考核指标,对县级、村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考核工作。 尤其是孕产妇的死亡率要重点纳入到考核工作中,还要作为对政府的考核。 因此建议县级政府也要加强重视,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发布相关工作安排、资金安排,以县级政府为主导,由上至下编制考核内容,增强实效。
2.落实经费的保障机制
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妇幼项目开展质量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投入。 因此笔者在此呼吁,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妇幼卫生的投入,这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头等大事,每年应当投入专项的经费应用推进妇幼项目的工作中。 针对农村贫困、流动品口人口给予补充,由专项经费出资分担相关费用。 同时还应投入培训方面的投入、相关基建设施的经费等。 医疗机构收到经费拨款后,也要加强经费的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即以充足的资金为妇幼项目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作为国家卫生事业的重要内容,对于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务必要加强重视,树立“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的目标,通过管理、制度构建、加强教育等多角度,推动地方妇幼保健事业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君,丁雪,陈永超,王芳.我国部分地区妇幼健康分级服务政策实践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2):72-77.
[2]程志浩,周玉博,罗树生,李宏田,刘建蒙.中国区县级妇幼保健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20,31(4):305-309.
[3]田慧艳.关注基层妇幼健康 科学助力全民小康[J].生殖医学杂志,2020,29(9):1123-1124.
[4]曹迎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孕产妇保健护理服务状况分析与对策[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5):173+175.
[5]陈其原.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9,5(28):18-19.
[6]王磊,郑妙虹,黄楠.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发展[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2):198-199.
作者:梁小玲 旬阳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