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年12月05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摘要:受外来消极文化无形渗透和社会信任危机产生的影响,部分学生暴露出一定程度的盲从、动摇等负面情绪,社会责任感已趋于弱化。为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亟需发挥党课的导向作用,挖掘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注重先进力量的示范引领,通过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进而发挥其在社会责任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党支部;社会责任;学生党员
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指出:“新时代青年要乘新时代春风,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1]每一个青年,都应主动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将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奋斗大潮中。如此,青年心中才有阳光,眼里才有远方,脚下才更有力量。
一、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分析
大多数学生都极其肯定双肩上的重任和将要履行的义务,他们具有较强的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能正确认识责任对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并且言行一致,体现在行动上又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连贯性。然而,受消极的外来文化以及社会信任危机产生的影响,部分学生因心理素质不强,社会辨识度欠缺,“佛系心理”爆棚,也暴露出一定程度的盲从、动摇等负面情绪,社会责任观念淡化[2]。
第一,重吸纳轻辨识。
在社会经济深刻变革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条件下,价值引导难度也在持续加大。日趋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直接引导着青年学生的价值选择与政治方向。高校也愈发成为各种思想特别是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思潮传播、交融和“灌输”的集散地,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符号经由高校这个媒介传播[3],它们所呼吁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正在悄然消解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除了受这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在社会上频频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大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消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日趋淡漠。
第二,重理论灌输,轻社会服务。
高校的社会责任教育更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尚未形成教育合力,仍普遍采用集体灌输的方式,大班化教育无法真正使学生产生共鸣。教育方法的不贴切导致高校存在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苗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性淡漠等危险。致使大学生行为与认知上的不统一,在价值的追求中缺乏超越现实社会责任认知。一旦在实际行动中面对牵扯个人利害关系的问题,陷入利益与责任两难的境地时,其行为选择往往背离社会责任。
这种利己主义正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奉行的行为准则。遇事先考虑个人利益,对个人喜好的偏执和对个人利益的过度关注,使得他们的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色彩。此外,高校教师对责任认知不够深刻。高校教师作为高校责任教育的主体,其示范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多数情况下对学生的引导着眼于“成才”而非“成人”,过于强调个人前途,个人利益,忽视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变相激发了学生追求利己主义的倾向。
第三,重保护轻独立,重教育轻教化。
现在的青年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生活在一个“爱的焦点”上,集家庭的娇惯保护于一身。父母对本应由子女独立承担的责任,以一种包揽和包办的心态处之,容易让子女潜意识形成“付出”和“收获”顺序的概念偏差甚至概念逆转。
这种溺爱、放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呈现冷漠偏执或者骄纵依赖两种性格,两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能独立与外界进行接触,这就造成了对他人、社会乃至国家的疏离与淡漠,自然也就不能形成相应的责任意识。此外,家庭教育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品德培养,大部分家庭奉行分数至上,全部精力、物力都投资到孩子智力开发上,忽略了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和责任感培养。
第四,重认知轻行为。
大学生对自我的过高估计,盲目膨胀的自信把问题简单化,成功容易化,总认为自己很好,很优秀,自信却不看实际,自然很容易遇到挫折。一旦面对困境,往往采取消极和抱怨的态度,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只知道埋怨别人,根本不从自身找差距,不知道尽力争取,不会选择先从小事做起,导致现实自卑情绪堆积,长期的自我否定会慢慢不相信自己,只能离最初的构想渐行渐远。
当代大学生即使有回报社会的意愿,甚至能主动构建对自己人生明确清晰的规划,但这种意愿能转化为行动,并按部就班予以实施实现的比率仍旧较低。说明他们缺乏一种自己组织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缺乏将责任意识踏实践行并长期坚持的意志力。
第五,重关注轻信任。
新时代的大学生身心发展处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过渡阶段,情感丰富热烈,涉世不深,是当今社会中互联网使用的主流群体,他们享受在虚拟社会中自由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充分满足感。一方面主张言论自由,但因自身阅历空白而缺乏理性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完全辨别网络是非,虚拟社会问责困难使责任的正当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导致大学生的头脑被网络上散步的虚假信息占领,沦为错误信息、有害信息的“跑马场”,极易被错误的言论渗透引领,对社会热点问题往往从最初的积极关注被误导而最终偏离;另一方面因长期沉溺于虚拟网络造成思维惰性,对社会上凸显的矛盾和问题在网络中表现出短暂的热情,打着关心社会的幌子“看热闹”的现象不断发生,让自己以“看客”的身份置身事外的对待社会发展,无法清楚认识自己要担当的责任,两种特征综合导致大学生对他人和社会信任度降低,个人精神空虚度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被消解。
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一)开设“反转式”、“体验式”党课,发挥党课的导向作用
党课是学生党员教育的主战场,要充分开发课堂资源,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对青年学生进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懂得承担起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完全社会化的必经之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升华为深刻的理念,才能通过每个行动踏实坚定的表现出来。
为此,要创新党课形式,丰富学习方式,扎实教学效果。学习应该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循序渐进,纸上谈兵终觉浅,所以在党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给任务”、“压担子”的做法,面向全体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设“自助式”、“体验式”党课。鼓励学生走上讲台交流分享学习体会,最终呈现的学习成果,必然要经历一段自主学习的过程。
要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需要讲授的党课内容进行了解和分析,准备的过程也是让党章党规、系列讲话“过脑”的过程,是学以致用的过程,丰富了党课的考核方式,填补了教学反馈的空白。同时也发挥生带生朋辈教育的重要作用,站在平等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党员从理论认同升华到情感认同,得到启发同时引起共鸣,深化了思想入党的内涵,不断增强学生党员自我净化、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此外,学生的社会情感一般是由心而发,是基于自然情感的流露。为此,党课教师可向体验教育倾斜。
将教学活动融入特定的情境中,例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与参观党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品读革命烈士红色家书,观看红色家训专题短片等结合起来。在缅怀革命烈士的同时,汲取丰富的党史营养,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崇敬党章党规,践行讲话精神的思想自觉。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增强了党课教育的计划性、针对性[4]。有目的的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实现从被动灌输到主动认知的转变。这种通过“体验学”架构起的情感交流,极易唤醒学生的自然情感,迸发出心灵深处的碰撞,激励大学生的认同感,促进责任认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鼓励学生”走出去”,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教育活动普遍重理论,强灌输,甚至有时照本宣科,存在着轻实践、弱启发的缺陷。形式上的单调性,缺乏现实针对性、互动性和层次感[5]。而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有时比课堂教育更能深入人心。通过实践学会与他人合作,建立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集体责任,把集体的要求内化于心。而自我价值被集体认可的同时,与社会价值越容易实现有机统一,愈发渴望履行更多的义务,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得以产生甚至强化。
所以,可以说学生在实践中建立并发展社会责任感。因此,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时,可尽量创造和搭建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实战学习责任。积极拓展大学生与社会交流交融的渠道,使他们在与社会的充分接触中,能以成熟的观点理解评价社会现象,培养明辨自持的能力,坚决批判和抵制恶劣的社会现象。
另外,党支部可以在思想动态的考核上增设社会实践内容。开展校内外志愿者活动、主题实践活动等,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通过亲临现场,真实体验,感知社会的人生百态,深刻体会社会责任感缺失带来的冷漠和不平,从而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注重先进力量的人才储备,发挥学生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先进力量,普遍具有较高的威信,一定的理论积累和较高的政治素养。他们可以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和学校的有关重要精神、信息传达给学生,这种借助朋辈力量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直接、及时,更具有针对性和亲和力,可以说学生党员是党组织连接广大青年学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言传身教的“教育者”。
发挥党员的力量,以点带面,对更多的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渗透,不仅促进了学生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也通过树典型立标杆,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学有榜样、追有方向、赶有目标,让跟多的青年学生了解党、理解党、相信党。而当理想信念扎根他们的内心时,他们也就自然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自然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严把“三关”,丰富细化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考核机制,综合衡量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地考察入党动机,激活“出口关”,实现动态调整;第二,加强与培养联系人的沟通交流,安排入党积极分子与培养联系人共同学习,一起讨论,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理论学习、主题实践、典型引领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促进和带动团员思想觉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党性觉悟、社会责任的培养。建立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充分行使党外监督职能的过程,进一步严肃党员管理制度,加强支部作风建设,保持支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党支部要把握主动权,保证在群团组织中的核心地位。做好整体引导,充分发扬民主,保障监督民意诉求渠道的畅通,进一步细化学生党支部“推优”工作程序,明确工作责任,做好制度上的党团衔接。第四,通过构建互信机制,突显学生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引领作用。将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经常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下属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也同安排、同部署。通过建立必要的沟通机制,定期邀请团干列席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可以记录员的身份亲身接受党的培养和熏陶。
相关论文范文投稿刊物: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受到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和全国高校党建与思政教育专家、学者的关心和重视。本刊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以服务学校党政领导、政工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为宗旨,宣传典型、传播经验、探讨问题;贴近学校、贴近实际、贴近工作;突出了理论性、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