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4月11日 分类:政法论文 次数:
摘要: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的建设对高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引进人才的政治审查和师德考核工作直接关系着教师队伍质量的优劣,本文就此问题提出几点针对性的举措。
关键词:高校;引进人才;政审;师德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现已占据重要地位,人才成为第一资源。高校中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拥有量,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实力与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多数高校常常是求贤若渴,不惜重金,但往往轻视了人才引进前的政审工作和引进后的师德考核工作。严格的政治审查不仅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选贤举能的严格“关卡”,特别是目前,针对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及青年优秀人才,政审工作绝不能形式主义,避重就轻,而是要更深入细致地考察和审核其政治思想和个人品行,以及对党的基本理论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态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选拔思想优秀、品格优良、态度积极、能力一流的优秀人才,使之进入中国大学“人才库”。为了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的大学,下面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针对入职政审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政治审查职责,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谁引进、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用人单位和部门的党政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建立人才引进时的政审工作机制。坚持并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在人才工作中的组织优势,组织部负责做好引进的领导干部的政审工作[1]。党委教工部、人事处负责指导、督促各单位、各部门把入职政审和职业操守、师德考核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项重要内容。保卫处、外事处在必要时应对拟引进师资人才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二建立问责制,加强对政治审查工作的督查
根据“谁引进、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认真做好人才引进的政治审查工作。由于缺乏对政治审查工作的严格控制,政治审查工作没有按要求进行,导致具有政治问题人员的引入。这就要求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负责人的责任,同时由负责单位负责人完成后续工作,如教育改造和相关人员的防控。
三创新方式方法,促进政审工作的全面覆盖
用人单位和部门通过外调、函调、阅档、面谈等方式全面考核和审查拟引进人员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态度、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对拟引进人员,省内要派人、省外要去函(有必要时要派人)到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基层组织了解其详细情况。对留学回国人员和境外人员应对其档案进行全面审查,开展考察谈话,考察谈话内容要形成文本和录像资料并及时整理保存,作为动态追责依据。
四延长政审考察期,加强人才引进的“后政审考察”
把对引进人才的政审考察延伸到试用期,师德是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不能只看其某一阶段的静态工作实绩,重要的是要看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否坚持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熏陶学生并感染学生的品德、是否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是否坚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在政审考察期内,对引进人才在试用期的人岗相适度、德才表现等进行全程纪实,并将纪实信息与之前的政审考察信息进行比对,比对结果作为是否正式录用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探索建立基于道德行为和诚信品德的评价退出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印发了《关于分类推荐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突出品德评价,强调把“品德评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目前,引进人才在入职报告时除了与学校、学院三方协议签署既定的有关科研教学任务、科研成果等方面的“目标任务书”之外,还需要另外签署“学术规范协议”以及“师德师风规范协议”。将学术诚信规范、师德师风等作为人才考核的必要内容,特别是作为“百人计划”长聘评价考核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形成合同约束力,建立道德操守和诚信情况“一票否决”制。
六优化考核主体,充分赋予学生评估师德的权利
从行政管理部门评估转变到管理部门和学生的联合评估。高校教师主要面向学生,进行师德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对于师德,广大学生最有发言权。因此需要注重学生对教师师德的评价,让学生考核教师、鉴定教师。这样,既可以反映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促进师生感情的提升,又有效地约束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思想道德决定着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同时也影响着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高校引进的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修养。
加强人才思想政治素质评估应成为当前高校管理的重点任务之一,尤其在新形势下对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及青年优秀人才进行师德考核与跟踪,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步骤。教师被高校引进后,不应该安逸于学校良好的工作环境之中,而放宽对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所以在合同中就应该约定好关于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下面结合我们的实际工作,从四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德育考核体系主要内容
师德的目标评价体系,根据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教学态度、爱生情感、合作意识、学术道德、创新精神、育人效果等,制定具体的“量化”评估指标[2]。考核内容具体包括:(1)入校后是否认真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有关教育管理理论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提高幅度如何。(2)是否热爱教育工作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具有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责任感。(3)是否自觉遵守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4)是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集体活动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5)是否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学术诚信等基本原则,是否存在违反学术道德行为。
(二)德育考核体系主要方式
建立、健全引进人才的跟踪考核及预期目标考核制度[3]。考核分为年度考核、聘期届中考核和聘期届满考核三种形式,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1.年度考核人才引进年度评估由人才管理部门和用人部门共同承担,于聘期内每年末进行,纳入学校教职工年度考核体系,主要评估师德师风和工作情况,年度工作总结由引进人才填写。用人单位可以结合任用书中规定的任务和职责,直接进行年度评估。2.聘期届中考核合同期中期考核,具体时间由所在单位确定。
引进人才提交“引进人才聘期届中总结报告”,同时须做好工作进展报告并进行现场答辩。学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对引进人才的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及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考核。3.聘期届满考核在岗位聘期届满前三个月,引进人才提交“引进人才聘期届满总结报告”至所在学院(部门),并由学院(部门)对其聘期内工作进行考评,提出考评意见。学校人才考核工作小组以聘任协议书、“引进人才期满总结报告”及学院(部门)考评意见为根据,对引进人才进行考核。引进人才须在考核会议上做述职报告并进行现场答辩。
(三)德育考核的结果
1.如果引进人才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则继续按照聘任合同执行,发放当年全部人才待遇(岗位津贴);年度考核为“不合格”的,仅发放60%当年人才待遇,待其整改合格后补发其余40%部分。整改期限为一年,如一年后考核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停发全部人才待遇。2.如果聘期届中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则继续按照聘任合同执行,发放考核部分人才待遇;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暂停发放考核部分人才待遇,并由学校党委研究决定是否终止聘任。如继续聘任,被考核人才要以书面形式陈述不合格原因,同时做出两年内改进措施和工作计划,在两年后的考核中达到合格才予补发相应人才待遇。3.如果聘期届满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上,则结清全部人才待遇,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决定是否继续聘任;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则不再聘任或低聘并扣发50%人才待遇。
(四)其他
1.引进人才在一个聘期届满后一般会纳入学校正常教职工管理系统。如在聘期内因个人原因要求提前解除聘任协议,必需提前至少三个月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审定同意,方可辞聘,并根据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2.对于在聘期内提供虚假不实材料,或有违反学术道德等行为的引进人才,学校采取零容忍态度,对此类人员学校有权随时解除聘任合同,并按合同约定追究违约责任,其相关待遇按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处理。
3.以团队方式引进的人才的考核,除了必要的个人师德考核内容,还要考核团队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4.以自愿原则和用人单位签订承诺书(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都有此方法,内容涉及遵守法律、国家安全、师德师风、学术规范等内容)。高等学校引进人才的入职政审和师德考核工作,关系到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最终落实情况,更关系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引起各学校的重视,并希望各高校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更科学、合理的引进人才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胡俊.基于引进人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0):108-109.
[2]张铁君.高校引进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考评[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3):93-94.
[3]梁秋柏.论高校引进人才的后续管理[J].理论界,2008(4).
政工师评职论文投稿刊物:理论界(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由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研究和探讨当前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