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

让论文发表更省时、省事、省心

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时间:2012年07月09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和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刊发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指导思想的关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和党在现阶段基本路线的关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从而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正确把握时展的要求,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来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胡锦涛同志同时也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学习,努力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正确把握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增强分析复杂形势的战略思维能力。”然而怎样在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情况下理解与应用,文章提出了如下几点看法,仅供探讨。

  关键词:科学实践;科学发展观;企业发展

  一、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是实践科学发展的基础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党的十三大提出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强调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同时,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七大则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现阶段“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

  2.

  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迈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我国发展既有巨大潜力,也承受着巨大压力;既面临着历史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适应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举措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二战结束以后,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但一些国家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公平,忽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导致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经济结构失衡,两极分化严重,社会发展滞后以及社会动荡加剧等,并形成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世界的发展实践表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20 世纪中叶,许多思想家、有识之士由此分析了人类面临的困境,特别是20 世纪末以来,大部分经济体在正确的发展理念影响下,发展的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变化,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生态、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作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就绝对不能再去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当今各国种种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二、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1.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稳定的目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切束缚企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禁锢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打开,一切有利企业发展的思路和策略都要张扬,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总公司的发展目标,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每一位员工的愿景。但是,发展中必然涉及到一些员工的切身利益,内部矛盾必然会出现,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就可能影响发展,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产秩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群众的观点,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要善于把总公司以及上级的精神和企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企业的发展能够全面、协调、可持续。

  2.

  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发展应该是一个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生产的发展、核心力的构建、员工的发展、社会责任的增强等因素的协同。对社会不仅因为我们是国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而且构建绿色生态企业,对社会和厂区周围的人民负责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员工负责就是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负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曾明确指出“激发各行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持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干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企业要兴旺必须紧紧依靠全体员工。企业要发展,必须使员工的生活水平、福利水平、工作水平、知识水平同步得到发展,使员工的愿景得到实现。我们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传承、体验、实现。其中实现是人生的最高意义。人一是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一是实现自我的价值。当一个目标和理想实现之后,人又总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树立起新的目标并追求它的实现。人生在追求理想和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在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实现。人在理想目标上凝聚着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在为理想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展示着自己的价值,理想目标的实现体现着自己的价值。人生的短暂使人珍视自己价值的实现。人与人的对比,使人关注自己的价值的实现,人生的体验和传承,使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创造一种使员工充分发挥潜能和实现共同愿景的氛围,必须创造一种使员工平等、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使员工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使企业得到蓬勃发展。同时,企业要注意建立独有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凝聚员工。

  3.

  牢牢把握第一要义,落实发展为先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近代以来有两大主题,即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前者靠革命实现,后者则靠发展解决。新中国成立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接下来的问题就靠发展了。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从现实角度看,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视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的只能是坚持发展,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30 年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老百姓普遍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却不是社会矛盾最少的时期,也不是老百姓意见最少的时期。只有保持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奠定更好的物质基础,才能解决好涉及人民利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的又一理论创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助于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就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问题。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妥善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矛盾,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