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12月03日 分类:推荐论文 次数: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选的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名篇和美文,可读性和欣赏性也比较强。所以让学生读一点浅显的文言文,对于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增进文化修养很有帮助。因此指导初中生读文言文,首先要让他们明确三项主要任务:一是能正确朗读、背诵课文中的文言名篇;二是掌握一定数量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从课文中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社会情况、文化知识。其次,就是指导初中学生文言文的阅读。 我通过多年的实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在初中文言文阅读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
一、自主学习。
1、 先将要学习的文言文先通读一遍,用笔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然后结合课文
注释和查阅古汉语类工具书,把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拿下”,做到即能认又会写;对于有些熟字读音特殊的,就必须读准。如,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第一句中的“食”读shí,第二句中的两个“食”确读sì.
2、在完成先自读,先识字之后,接着就是朗读课文并正音、断句。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环滁皆山也”应断句为“环滁/皆山也”,“环”是“环绕”的意思,“滁”是“滁州”的意思,总的意思是“环绕滁州都是山”;如断句为“环/滁皆山也”,意思就变为“环绕滁皆山”了。因此朗读课文中的正音、断句,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并且朗读课文时还要做到高声朗读。对培养学生文言语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3、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再结合注释看课文,能看懂多少算多少。
二、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
1、实词。有些文言实词字面就很生僻,罕见的只好“识一个,记一个”,逐渐积累;而有许多文言实词,字面虽熟,在语句中只好取“古义”,有的在用法上又有特殊的规矩,这样的词须单独掌握。如: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的今义是“男子的配偶”,古义是“妻子和儿女”;“绝境”的今义是“困境”,古义是“与世隔绝”。
2、虚词。所学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数量并不多,在学习过程中多留意多体会,基本上都能把握;而有些虚词又有多种的用法,就要掌握一定的判定方法才能把握。如“之”就有多种用法,有时候还是实词。
以上“两词”的确认一定得遵循语句大意:关键词语的确认,又是正确理解句意的保障,二者之间互为作用。如《陈涉世家》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等”是关键词,不理解它的意义,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就体会不出来。所以学习文言文时,随时积累,注意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对比辨析,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
三、练习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僻的文言词语和“古今意义”不同的词语,一定要译成相应的现代汉语。
2、有些虚词只起到参与“造句”的作用,不能牵强“对译”;有些虚词古今相通,可以保留在翻译后的语句中。如“人之初”中的“之”是助词,不译;再如“学以致用”,“以”字也不译。
3、如有“成分省略”,译文要将省略的成分填补在恰当的位置上。
4、译文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在翻译时可能要对原句某些词语的顺序作必要的调换。
如:《史记.》中的《陈涉世家》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亡,逃跑;等,同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这句话中“亡”字不能理解为“死亡”,陈胜、吴广等人去戍边,天将大雨,无法前行。他们面临几条道路,“亡”,如果解释成“死亡”就讲不通。“亡”是指逃跑,“亡羊补牢”的“亡”也是这个意思。逃跑是死,“举大计”亦死。举大计就是造反。“等死”,“等”不是指等待,应该理解为“同样”。逃跑是死,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死国可乎”,为国而死有什么不可呢?陈胜、吴广为国而死,就是举大计,要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这样死才有价值。
联系全文来看,“等死”非常关键。所以应该这样读: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所以在翻译中进一步解决字词关、语意关、语序关,把翻译当成一种训练。虽然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不是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目的,它只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增进文言语感的一种训练方式。翻译可以全面集中地训练对实词意义的确认,对虚词功能的把握,对句子语气的理解,对句中词语结合、点段的认识,但是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名句,把握文中的修辞手法以及背诵课文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多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名篇、美文,对他们提高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素养是有益无害的。